治疗夜咳偏方

合集下载

治疗咳嗽最有效的12个偏方

治疗咳嗽最有效的12个偏方

治疗咳嗽最有效的12个偏方咳嗽相信每个人都是不陌生的,因为很多病症都伴随这咳嗽的,治疗咳嗽的偏方真是非常的多,如果真的是不懂的人还搞不清楚自己要用哪个方法呢,一下为你介绍一些简单的治咳嗽的偏方:一、鱼腥草水冲鸡蛋治咳嗽准备鱼腥草30克,鸡蛋1个。

将鱼腥草浓煎取汁,用滚沸的药汁冲鸡蛋1个,1次服下,1日1次。

有清热、养阴、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疗胸痛和肺热咳嗽。

二、蜂蜜鸡蛋水治咳嗽取出蜂蜜35克,鸡蛋1个。

将蜂蜜加水300毫升煮沸,打入鸡蛋。

1次服下,早晚空腹服。

有润肺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疗肺燥干咳、久咳。

三、油炸姜片治咳嗽生姜是治疗感冒咳嗽的有用的食物,也是疾病药膳中经常用到的东西,将适量生姜切片放入锅中,用少量油把姜片炸黄续上半碗水,煮十几分钟,放上糖,一次喝完。

再多喝点温白开水。

治疗肺热。

四、艾叶泡脚治咳嗽艾叶30一50克,放入约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的脚盆中。

趁热将双脚置于盆沿上接受熏蒸。

为避免药气一下蒸发掉,可将双脚蒙上一块稍大于脚盆的布。

待水温稍低双脚能够忍受时,可直接置于盆内浸泡。

每晚进行一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15—20分钟,一般连续3—5次即能治愈咳嗽。

五、大蒜治咳嗽感冒发烧的时候多吃一些葱姜蒜有杀菌的作用,准备大蒜十几瓣,捣成泥状放入杯中,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温服当茶饮,每日1次,咳嗽严重者每日2次。

此方具有快速止咳化痰的特效,但胃病患者忌用。

六、醋鸭蛋治咳嗽鸭蛋2个,陈醋30毫升。

先将鸭蛋打碎并搅匀,放入加水的锅中煮2分钟,然后将醋(陈年米醋较佳)放入锅中同煮,蛋熟后,分2次温服,连服数日。

适用于久治不愈的顽咳。

七、百合治秋燥干咳百合150克,掐去苦尖,剥去瓣上丝光,用冷水浸泡5—10个小时,洗去黄水,下锅入油炒煮,食时加入白糖,以早上空腹食之为佳。

中医认为百合滋阴补肺,止咳化痰,退虚热,止咯血。

八、柿饼治咳嗽柿饼2个(去蒂)、川贝末9克(纳入柿饼中),蒸熟后一次服完,每日2次。

民间治疗咳嗽的偏方

民间治疗咳嗽的偏方

民间治疗咳嗽的偏方咳嗽是很多疾病的症状,感冒、肺炎、风寒、咽炎等等的疾病都会导致咳嗽,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它的治疗方法也比较的多,咳嗽偏方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咳嗽偏方的资料,仅供参考。

咳嗽偏方1、陈皮9克,白萝卜200克。

将白萝卡切片和陈皮一同加水煎服。

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适用于咳嗽痰喘,胸腹部胀满。

2、白萝卜1个,蜂蜜适量。

将白萝卜挖洞,放入蜂蜜,火上烤热,1日分3次吃。

或加生姜3片,水煎或熬膏服。

专治风寒咳嗽及久咳不愈者。

3、黑木耳,冰糖各9克。

开水炖服,每日1剂。

适用于阴虚肺燥引起的慢性咳嗽,痰少、咽干。

4、甘草6克,蜂蜜30克,醋10滴。

甘草开水冲泡,再加蜂蜜和醋,早晚服。

每日1剂,连服数日。

能清热解毒,润肺去痰。

5、佛手50克,蜂蜜适量。

将佛手洗净,切成小薄片,放于大茶杯中,加入蜂蜜,滚开水冲泡。

加盖10分钟,当茶饮。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咳嗽气喘。

6、雪梨一个,葱白7根(连须)。

将雪梨洗净,葱白切段,加水500毫升,煮至300毫升,捡出葱白,加入白糖,继续煮沸,分2次食梨喝汤。

适用于支气管炎,风热咳嗽。

7、白萝卜1个(约200克,切片),白胡椒10粒(捣碎),桔皮3克,生姜3片。

将上药加水同煎2次,每次用水250毫升,煎20分钟,两次药汁混合,分1~2次服下。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泡沫状,畏寒、胸闷。

8、醋60毫升,鸡蛋1个。

以醋炖蛋,一次服用,连服月余。

能润肺止咳,用治久咳不愈者。

9、胡萝卜200克,红枣12克,洗净,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

能清热解毒、健脾化滞。

适用于肺结核咳嗽、百日咳、消化不良民间治疗咳嗽的偏方大蒜色白入肺,性味辛温,最善除肺经之风邪。

故治疗伴咽痒的咳嗽往往有奇效!其用法如下,皆有所验,选一即可!方法一:最简单的就是买剥一粒大蒜,含在口中,时轻咬一下,蒜味一出,慢慢咽下,一粒含一小时,咽痒立减,咳嗽可愈。

方法二:取大蒜十几瓣,捣成泥状放入杯中,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温服当茶饮,每日1次,咳嗽严重者每日2次,此方具有快速止咳化痰的特效。

治疗咳嗽偏方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治疗咳嗽偏方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治疗咳嗽偏方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治咳嗽的偏方1、白糖拌鸡蛋治疗咳嗽吃了2~3次咳嗽就可痊愈。

咳嗽顽固者可多吃几次。

治咳嗽的偏方2、茄子蒂煮水止咳。

治咳嗽的偏方3、核桃、芝麻、生姜粉治疗咳嗽核桃5个,生芝麻25克,生姜25克,红糖适量。

核桃和生芝麻捣成碎末,生姜去皮捣成碎末。

集中放入碗内,加红糖搅拌均匀。

每次取一汤勺(约30克),白开水冲服,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治咳嗽的偏方4、梨汁炖冬菇治疗咳嗽偏方制法如下:先将4个鸭梨去皮切片榨成汁,把冬菇200克洗净切片,加适量水和冰糖同炖,等冬菇炖熟后,早晚分两次连汤同食,即可。

治咳嗽的偏方5、吃生姜片也止咳把一块生姜洗净去皮,切成片,咳嗽时往嘴里搁一片,咳嗽马上就停止了。

嗓子再痒时再吃一片,一天吃两次,晚上临睡前吃一次,第二天再吃两三次,咳嗽即可痊愈了。

治咳嗽的偏方6、煮萝卜水可治疗咳嗽一连数日咳嗽不止,晚上难以入睡,可买几根白萝卜,每晚把半截萝卜切成片,用清水煮,萝卜、熟后用茶杯或小碗将水滤出,待稍冷后喝下。

咳嗽便可减少。

连续喝几天,咳嗽就可痊愈。

治咳嗽的偏方7、南瓜藤汁止咳鲜南瓜藤去头,插入瓶内,经过一夜,次日便有汁滴入瓶中,每日取汁,开水冲服,可有效止咳。

治咳嗽的偏方8、杏仁治疗咳嗽二法①患肺虚咳喘治愈的方法:甜杏仁约20克,用60℃热水将皮泡软,去皮后设法砸碎,与大米(50~100克)加水同煮,开锅后放入10克冰糖,熬成稠状食用即可。

②患热伤风,剧咳不止时,将吃甜杏时留下的杏核砸开取杏仁,嚼服一个后剧咳停止,后每隔2小时嚼服一个,连服两次,咳嗽可基本痊愈。

治咳嗽的偏方9、搽风油精止咳平喘治咳嗽的偏方10、罗汉果泡水治疗咳嗽罗汉果洗干净,把外壳挖破,连皮带瓤一起放在水杯中加开水泡。

泡出的水呈红褐色,略有甜味,口感很好。

喝完续水,一天喝数次。

一天后咳嗽大为减轻,两天后便可痊愈了。

1、风寒型咳嗽2、风热型咳嗽也可称为肺热型咳嗽,咳痰黄稠,咳而不爽,或兼有口渴咽痛,或发热声哑,舌苔薄黄。

咳嗽的中医健康教育小处方

咳嗽的中医健康教育小处方

咳嗽的中医健康教育小处方
《咳嗽小处方:中医健康教育》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能由感冒、流感、支气管炎、哮喘等引起。

在中医中,咳嗽被分为寒咳、热咳、燥咳和虚咳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咳嗽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中医小处方,帮助你缓解咳嗽。

1.寒咳
中药:橘红、陈皮、百合
食疗:吃姜糖水或蜂蜜水,多喝热水
穴位按摩:涌泉穴、中脘穴
2.热咳
中药:玄参、银花
食疗:多喝芦根汤、梨汤
穴位按摩:太冲穴、合谷穴
3.燥咳
中药:沙参、麦冬
食疗:多喝水,吃梨汤或冰糖炖雪梨
穴位按摩:太空穴、太冲穴
4.虚咳
中药:党参、麦冬
食疗: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汤、猪肚汤
穴位按摩:大包穴、太冲穴
无论你是哪一种咳嗽,都需要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另外,这些小处方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的,如果咳嗽持续时间长或症状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希望以上小处方对你有所帮助,祝大家早日康复!。

夜间咳嗽不停的立马止咳方法

夜间咳嗽不停的立马止咳方法

夜间咳嗽不停的立马止咳方法夜间咳嗽不停是一种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感冒、过敏、肺炎等。

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当我们夜间咳嗽不停时,都希望能够立即止咳以获得宁静的睡眠。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缓解夜间咳嗽的方法。

首先,保持适宜的湿度是非常重要的。

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使咳嗽加重。

在睡觉前,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在房间里放一盆水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此外,喝足够的水也可以帮助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减轻咳嗽的症状。

其次,适当改变睡姿有助于缓解咳嗽。

当我们仰卧时,喉咙和气管的位置会导致咳嗽加重。

可以尝试抬高头部,使用额外的枕头或调整床垫高度,使头部稍微抬高。

这样可以减轻喉咙部位的压力,减少咳嗽的发生。

另外,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呼吸操有助于缓解夜间咳嗽。

通过深呼吸,可以放松呼吸道肌肉,减少刺激性咳嗽的发生。

可以尝试将一只手放在腹部,深吸一口气使腹部膨胀,并慢慢呼气。

这种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减轻咳嗽的症状。

此外,使用药物也可以迅速止咳。

咳嗽糖浆是一种常见的止咳药物,可以镇咳、化痰。

在临睡前,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合适剂量的止咳糖浆。

另外,含止咳成分的喉片也可以缓解夜间咳嗽,可以在睡前吸吮一片以减轻咳嗽的刺激。

最后,如果夜间咳嗽不停,且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症状和体检来确诊病因,并针对具体原因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有些咳嗽可能需要其他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或抗过敏药物。

在使用任何药物前,请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夜间咳嗽不停可能给我们的睡眠带来困扰,但通过保持适宜的湿度、改变睡姿、进行呼吸操、使用药物等方法,我们可以迅速缓解咳嗽症状,获得宁静的睡眠。

在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治疗建议。

民间治咳嗽的52个偏方咳嗽断根方

民间治咳嗽的52个偏方咳嗽断根方

民间治咳嗽的52个偏方咳嗽断根方咳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咳嗽的原因也有很多,所以咳嗽的治疗方法也不叫多。

治咳嗽的偏方:1、杏仁生姜饮【组成】杏仁、生姜、紫苏、红糖各10克。

【做法】将杏仁和紫苏共捣成泥状;生姜洗净,切片,同杏仁、紫苏泥共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滤去渣滓后,加入红糖,待其溶化即。

【用法】每日2~3次。

【功效】散寒止咳,主要用于治疗由风寒引起的咳嗽。

2、萝卜蜂蜜饮【组成】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个,蜂蜜30克。

【做法】将白萝卜、生姜、大枣共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滤去渣滓,加入蜂蜜,再次煮沸。

【用法】每日1~2次,温服。

【功效】化痰止咳,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尤其是伤风咳嗽。

3、生姜萝卜饮【组成】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苦杏仁6~1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上述所有材料共捣碎,放入锅中,加入400毫升水,文火煎至100毫升时,加白糖调味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数次服完。

【功效】散寒、化痰、止咳,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引起的咳嗽。

4、款冬杏仁茶【组成】款冬花、杏仁各10克,旋覆花5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杏仁去皮、尖,捣碎,同其他材料共放入杯中,加入白开水,闷泡30分钟。

【用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

【功效】疏风散寒、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咳嗽症见咳嗽声重、咽痒等。

5、生姜方【组成】生姜10克,饴糖适量。

【做法】将生姜洗净,切成丝,放入杯中,加入开水,闷泡10分钟后,加入饴糖,待其溶化即可饮用。

【用法】代茶饮。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咳嗽。

6、橄榄方【组成】鲜橄榄4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鲜橄榄洗净,用刀从中劈开,连同冰糖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至出味即可。

【用法】每日1剂,可分数次服完。

【功效】清热止咳,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咳嗽。

7、橘红汤【组成】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

【做法】先将橘红、生姜共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15分钟,取其药液;按上法共煎3次;将3次煎取的药液同放入锅中,文火煎至浓稠时,加入蜂蜜,再次煎沸即可关火,待凉后装瓶备用。

治阴虚失眠久咳食疗妙方

治阴虚失眠久咳食疗妙方

百合鸡子黄汤治阴虚失眠久咳疗效好。

处方:百合30克,鸡蛋黄1个,冰糖适量。

制法和用法:先用清水洗净百合,温水浸泡1晚,至白沫出时,滤取百合,另加清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

再入鸡子黄(注:鸡蛋黄1个)搅匀,加冰糖(糖尿病患者不用加)煎至100毫升,温服。

每日服2次。

功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

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失眠、久咳等。

方解:“百合鸡子黄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有人称“鸡子汤”。

方中百合味甘,性微寒,入心、肺经,为清补之品。

具有养阴清火、去烦安神功效。

百合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或热病伤津后、余热未退)引起的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热病痉厥。

研究发現,鸡蛋黄中富含卵磷脂,消化后能释放胆碱,能够增强乙酰胆碱在神经传导中的媒介作用,有一定的健脑功效,有助补虚安神。

此方对阴虚久咳、肺躁咯血等也有效。

注:阴虚火旺的主要表現有虚烦易怒、失脈多梦、心悸不宁、头胀目眩、手足心热、口干、耳鸣、干咳或咯血、舌红等。

白天咳夜里咳,试试不吃药也能止咳的方子!

白天咳夜里咳,试试不吃药也能止咳的方子!

白天咳夜里咳,试试不吃药也能止咳的方子!感冒了,擤鼻涕、咳嗽声此起彼伏,连工作都浑身乏力。

其实咳嗽初期,不宜服用止咳镇咳的药物,尤其是各种止咳糖浆。

不妨试试下面这些不吃药也能止咳的方子。

一、风寒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重、咽痒、吐稀痰,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及发烧等。

1白萝卜蜂蜜白萝卜品味辛甘,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既能理气化痰、生津止咳,还可补肾益气、缓解咳嗽。

蜂蜜味甘,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燥、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二者搭配起来,可谓是治疗咳嗽的绝佳秘方。

做法:先取一个白萝卜,洗净去皮;将萝卜切成丁(大小如黄豆);取半瓶蜂蜜,将切好的萝卜粒倒入蜂蜜中。

过2个小时,把这种萝卜蜂蜜汁倒出一大汤匙,以温水稀释,一天饮用4~5次,从次日起咳嗽就能停止,此方法对于气喘也有一定疗效。

2烤橘子烤橘子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效果佳,其主要表现有:咳嗽声低、痰多白沫、形寒肢冷、流清涕。

但建议橘皮与橘肉同食用。

橘皮通过火烤,可让鲜橘皮在火的作用下短时间变成陈皮。

由于鲜橘子水分较大,火烤橘子就等于单味陈皮水煎,橘皮是一味理气、除燥、利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要药,橘子的果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增强抗炎作用,抵抗支气管的炎性反应。

3热水袋敷后背如果咳嗽频繁,痰稀而且颜色较白,并伴有鼻塞、流清涕、咽喉发痒以及怕冷等症状,可以灌个热水袋外用薄毛巾包好热敷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腧穴,对缓解感受风寒之邪导致的咳嗽非常有效。

4姜丝热盐熨肚脐取粗盐200克、生姜100克切丝,炒热之后倒在干毛巾或厚纱布上,趁热扎好口,用盐和姜丝包在肚脐部位来回熨烫,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度,持续3~5分钟。

然后在两胁肋部熨敷体表皮肤,每侧熨敷5分钟,直至盐包没有温热感。

一天一次,睡觉前较好。

二、肺火旺盛咳嗽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黄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

1百合百合具有很好的清热去火、润肺止咳作用,肺火旺的人可以每天多吃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1 皇 } \ 矗 强 风民避密
CHI NA’ S NATUR OP ATHY Na y. 20 1 3 .Vol 2 1 No. 5 ,
饮 之功 ; 内关 , 八 脉交 会 穴之 一 , 功 能 宽 胸 理气 解 郁 ; 足 三里 , 胃经 下合穴 , 可理 气 和 胃, 降逆止 呃 ; 攒 竹穴口 ] , 膀
外 颈部乃 人体 “ 交通 要 道 ” , 广 泛 与 全身 十 二 正经 、 任 督
二 脉发生 联 系 , 天 突给 药可 使 药 力通 过 皮 部 , 络 脉渗 灌 他经, 调 节他经 气血 阴 阳的平 衡 。本病 疗 程 长 , 见效 缓 慢, 对治疗 要 有信心 、 恒心 , 同时 保 持心 情 舒 畅 , 避 免情 志 愤怒 、 忧思 等过度 变 化 , 二者 结 合 才 能取 得 较 好 的疗
聚, 坚大 如块 , 在心腹 问或 塞 咽 喉如 梅 核 , 粉 絮样 , 咯不
[ 2 ]刘松枝 .按 压攒 竹 穴治 疗 呃逆 [ J ] .实用 中 医 内科 杂 志 ,
1 9 9 5 , 9 ( 2 ) : 3 6 .
(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1 2 — 2 1 )
出, 咽不 下 。 ” 可见梅 核 气 的病 机 症结 在 于 气 郁痰 凝 , 而
治 疗 结 果
疗效 标 准 : 治愈: 自觉 症状 完 全 消失 ; 显效 : 主要 症 状 基本 消失 ; 无效 : 自觉症 状治 疗前后 无变 化 。
笔者根 据多 年经 验积 累 认 为 , 本病 辨 证 施 治 尤为 重 要 ,
结果 : 治愈 6 5例 , 显效 2 8例 , 无效 5例 , 总 有 效率
的呃逆 均可 适用 。诸穴 合用 , 临证 加减 , 理气 和 胃降呃 , 宽胸解 郁 利膈 , 通调五脏六腑 , 气 机 通 畅 则 呃 逆 自止 。
凡 士林 调成 膏状 , 将 药 泥用 胶 布 贴 于 穴 位 上 , 1 h后 感
到 发热 即可 揭去 , 隔天 1次 , 5 次 为 1个疗 程 。
气郁 为病 之本 。廉泉 属 任 脉 , 为 阴维 任 脉 之会 , 可 降逆
化痰 ; 天容 可调 咽喉 部 经 脉 , 因心 经 上挟 咽 , 脾经 挟 咽 , 肝 经循 喉咙之后 , 故 天容可 疏肝 理气 , 消火化 痰 ; 膻 中穴
针刺 配 合穴 位 贴敷 治疗 梅 核气 9 8例
梅 核气是 临床 常见疾 病之 一 , 患者 自觉 咽喉 中有 异 物, 咯之 不 出 , 吞之 不下 , 不痛 不痒 , 不碍饮 食 , 其症状 每 随情 志 波动而 变化 , 时发 时止 , 时轻 时重 , 严 重 困扰 患者 的生活 , 西 医治疗 尚无 特殊 办 法 。笔 者 自 2 0 0 8年 至 今
9 4 . 9 %。 讨 论
特别 对 一些久 治不 愈反 复发作 的患 者 , 更要 详 细望 闻切
诊, 探 明病 因 , 不 可一 味追 求 强 刺 激 , 要 找 到病 因 , 从 源 头 上治 起 , 达 到根 治 目的 。
参 考 文 献
中医学认 为 , 梅 核气 的病 因 病理 为 七 情郁 结 , 肝 失 条达, 肝气 横逆犯 胃 , 脾 失健 运 , 痰 湿 内生 , 痰 气交 结 上
符 合《 实 用 中医外 科学 》 梅核气 之诊 断标 准 , 均具有情 志 不 畅史 , 咽部 异物感 , 吐之不 出 , 咽 之不下 , 空 咽时 明显 ,
无 碍进食 , 发 作与 情志 及精 神状态 有密切 关 系 。
治 疗 方 法
1 . 针 灸方 法 : 取穴 : 廉泉、 天容( 双侧 ) 、 天突、 膻 中、 足三里 ( 双 侧) 、 太 冲( 双侧 ) 。针 法 : 针 刺廉泉 穴 , 仰 头取
王会 丽
( 河 南 省 驻 马 店 市 中医 院 , 4 6 3 0 0 0 )
为气 之会 , 用 以行气 开 郁 ; 足 三里 为 下 合穴 , 合治 六 腑 ,
调 理脾 胃; 太 冲足厥 阴肝经 原穴 , 有疏 肝理气 , 开郁 化痰
之 功 。诸 穴合 是 以中医经 络学说 为理论 依据 , 在穴 位上 贴敷 药物 , 通过 皮肤 组织对 药物 有效成 分 的吸收渗 透刺 激 穴位从 而达 到治 疗作 用 的一 种无 创 外 治疗 法 。天 突 贴敷 给药 , 可使 药力 沿任脉 扩散 , 上至 鼻窍下 至胸膈 , 此
2 .穴位 贴 敷 : 选 穴天 突 、 大椎、 足 三里 。药 物 组成 :
白芥 子 3 0 g , 半夏 1 2 g , 细辛 1 2 g , 冰片 5 g 。共 研细末 ,
胱 经穴 , 足太 阳从 头走 脚 , 贯 通人体 上下 , 五脏 六腑 之背
腧穴 皆位 于膀胱 经 , 因此 指 压攒 竹 穴 具 有 醒脑 开 窍 、 理 气通络 、 通 调五脏 六腑 气 机 的 作用 , 不 论 哪种 原 因导 致
之, 向上 刺人 5分 ~1寸 , 天 容 向下 平 刺 5分 ~ 1寸 , 天
效。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1 - 0 4 )
用 针刺 配合穴 位贴 敷治疗 梅 核气 9 8例 , 疗 效显 著 , 现报
道 如下 。

般 资 料
9 8例 均为 门诊 患 者 , 其中男 1 0例 , 女8 8例 ; 年 龄
最大 5 5岁 , 最小 2 O岁 ; 病 程最 短半 个月 , 最长 5年 。均
逆 于胸膈 之上 , 如梅 核 塞 咽 , 吞 之 不下 , 吐之 不 出 。《 仁
- I 1 ]王启 才 . 针 灸治 疗 学 [ M] .北 京 : 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 , 2 0 0 7 :
1 15 — 11 6 .
斋 直指方 》 描述本病云 : “ 七 情气 郁 , 结成痰涎, 随 气 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