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方案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方案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方案一、背景分析二、加固设计原则1.确定结构病害: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查明其裂缝、变形等具体情况。

2.确定结构承载力:通过计算和测试等方式,确定原始结构的承载力,以便在加固设计中考虑。

3.合理选择加固方式: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加固方式,比如纤维增强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加固等。

4.设计合理的施工工艺:在加固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三、加固设计步骤根据以上原则,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步骤一般分为结构检测、承载力计算、加固方案确定和施工工艺设计。

1.结构检测:通过目视检查和非破坏检测等方式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查明结构的具体病害。

2.承载力计算:根据结构的尺寸、材料力学性质等参数,通过静力学计算和试验等方式,确定原始结构的承载力。

3.加固方案确定:根据结构的病害和承载力等信息,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并确定具体的加固措施,如使用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添加钢筋等。

4.施工工艺设计:根据加固方案,设计具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确保加固施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四、常用加固方式1.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固:通过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粘贴碳纤维布,增加结构的抗弯和抗拉能力。

2.FRP增强材料加固:使用纤维增强塑料(FRP)板材或条带等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

3.钢筋混凝土加固:在混凝土结构中添加更多的钢筋,增加结构的抗弯和抗拉能力。

4.预应力加固: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增加其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五、施工工艺注意事项1.施工前准备工作:清理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设备和材料。

2.补强处理:对原始结构的裂缝和变形进行修复和补强,确保其与加固措施的良好结合。

3.加固施工:根据加固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材料的正确使用和固定、连接等工艺的可靠性。

4.质量验收:在加固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检查加固效果和施工质量,确保设计要求的实现。

六、安全措施1.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

1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1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地震作用重现期年限 50 40 30
抗震构造规范版本 2001 89
95抗震鉴定标准
加固结构耐久性年限估算(仅供参考)
加固方法及防腐措施
加大截面法,外包型钢法且有效防腐时,置换混凝 土法,绕丝法外粉水泥砂浆时,体外预应力法有效 防腐时,结构体系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等。
化学植筋
采用无机胶粘锚或“有机 胶+锚栓”双重锚固时
新旧钢筋焊接连接
60mm要求
接长板负筋 12@250
原悬挑板钢筋 12@250 10d=60
焊接最简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95 13.1.3~4条 关于锚栓的适用范 围,主要应根据锚固连接的破坏型态和 延性确定,机械定型锚栓一般较为粗短, hef=6~10d0,不论膨胀锚栓或扩底锚栓, 基本上均为基材混凝土脆性破坏,故不 能用作承重结构的锚固连接。
P.95 13.1.5条什么叫“加长型锚栓”?应有个量 的概念,比如对未裂混凝土hef≥10d0,对开裂混凝 土hef≥14d0。日本人采用“锚栓+长螺杆”,其锚固 深度hef=16~18d0。
扩孔型锚栓和专用化学栓用于承重结构的规定, 国内外无任何工程实例,虽说该两种锚栓锚固承载 力的离散性和对基材适应性均有较大改善,但破坏 形态并无质的改变,绝大部分仍为基材破坏,尤其 是群锚。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在加固设计中的意义
风、雪荷载不同重现期的相对取值
设计使用年限
10
30
50
100
与50年的相对比值
0.7
0.9
1.0
1.1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相对关系
设计使用年限
20
30
40
50

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的7种方法

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的7种方法

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的7种方法范本一:1. 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的7种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的七种常用方法,分别是:增加钢筋混凝土梁的纵向钢筋、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土壤注浆加固、旧混凝土覆盖层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植筋加固、使用胶结性高强度混凝土。

下面进行详细介绍:1.1 增加钢筋混凝土梁的纵向钢筋 在原有梁的底部或两侧增加纵向钢筋,可以增加梁的强度和承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梁受弯矩作用较大的情况,如大跨度梁、悬挑梁等。

1.2 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直接加固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刚度和抗震性能。

常见的方法是将碳纤维布粘贴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并使用专用的耐碱胶水进行固定。

1.3 土壤注浆加固 土壤注浆加固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方法。

通过在混凝土结构附近的土壤中注入高强度的浆液,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从而加固混凝土结构。

1.4 旧混凝土覆盖层加固 在旧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一层新的混凝土,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覆盖层的厚度和配筋需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与原有结构的粘结牢固。

1.5 钢筋混凝土柱加固 钢筋混凝土柱通常是混凝土结构中承受压力的主要构件。

通过在柱的四周加设加固钢筋,可以提高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6 植筋加固 植筋加固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钢筋,并与原有结构进行粘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能力。

1.7 使用胶结性高强度混凝土 胶结性高强度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耐久性,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

使用胶结性高强度混凝土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能力。

本文档涉及附件:1. 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设计规范》2. 处理报告: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施工处理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中添加钢筋以提高强度和抗震性能的构造形式。

2. 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利用碳纤维布和胶水将其粘贴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材料。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序]1. 引言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之前,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技术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的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一规范。

2. 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定义和重要性混凝土结构加固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增加或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安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结构可能会遭受老化、环境侵蚀、自然灾害等各种力量的破坏,因此加固设计成为维护结构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主体]3. 相关技术规范概述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规范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建筑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提供了加固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对加固材料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也提供了指导。

3.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中,相关国家标准对于结构荷载、材料特性、构件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中常用的国家标准。

3.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由专业组织或相关行业制定的,在特定领域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规范。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中,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CECS 21:2000)以及各地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等都属于行业标准。

3.3 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规范是由建筑设计单位制定的,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技术规范。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中,建筑设计规范常常包括结构形式、材料选用、物理力学特性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4.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的要点和流程4.1 结构评估和需求确认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评估,包括荷载分析、病害检测和结构安全性评估等。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加固的必要性和需求。

4.2 加固方案设计根据结构评估的结果,制定并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案。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的要求修订而成,由XXX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参与。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总结了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践经验,并与国外先进标准规范进行比较和借鉴。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各种加固方法的设计、计算与构造规定,以及配套使用的植筋技术、锚栓技术、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和钢筋阻锈技术等。

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各使用单位在施行本规范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提交给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

2术语和符号本章节规定了本规范中所使用的术语和符号的定义和解释,包括加固、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绕丝加固法、钢丝绳网片-复合砂浆外加层加固法等。

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本章节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加固设计的目的、加固前的调查和评估、加固设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加固设计的基本步骤和程序等。

此外,还介绍了加固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加固后的检验和评定方法。

4材料本章节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加固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筋、粘贴剂、纤维复合材料、钢板、锚具等。

对于材料的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5增大截面加固法本章节介绍了增大截面加固法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规定,包括增大截面的原理和应用范围、截面增大的计算方法、截面增大后的构造及注意事项等。

6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本章节介绍了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规定,包括置换混凝土加固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置换混凝土的计算方法、置换混凝土加固后的构造及注意事项等。

7外加预应力加固法本章节介绍了外加预应力加固法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规定,包括外加预应力加固的原理和适用范围、预应力的计算方法、预应力加固后的构造及注意事项等。

gb50367-2024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

gb50367-2024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

gb50367-2024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涵盖了加固对象的范围,结构加固的目的和原则,加固设计的基本要求,加固材料和构配钢筋的选用和试验,加固的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加固验收等方面。

首先,规范明确了结构加固的对象范围,包括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填充钢管结构等。

同时,规范对加固的目的和原则进行了阐述,以确保加固后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规范要求加固设计必须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包括强度、稳定性、刚度和耐久性。

在加固设计中,还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条件、施工工艺和其他相关要求。

在加固材料和构配钢筋的选用和试验方面,规范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材料、设备和工艺。

加固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规范对加固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封裹加固、钢板加固、钢筋加固等不同的加固方法。

对于每种加固方法,规范提供了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加固效果的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规定了加固的验收方法和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老化、负荷增加、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变形、减弱等问题,这就需要进行结构改造与加固。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进行探讨。

一、结构评估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改造与加固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评估。

评估主要包括结构的荷载能力、裂缝情况、变形程度等方面的检测,以确定结构改造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1. 粘结加固技术粘结加固是在混凝土结构表面涂覆特殊的胶粘剂,并铺设预制或现场制作的钢筋混凝土加固板,通过粘结作用增强原有结构的承载能力。

这种技术适用于裂缝较小、变形较轻的结构。

2. 碳纤维加固技术碳纤维加固技术是将碳纤维布与特殊的环氧树脂粘结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形成一个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的复合材料层,以增加结构的受力性能。

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

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1. 外加固法外加固法是在原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外部设置附加预应力钢束,通过对钢束施加预应力力,实现对结构的加固和增强。

外加固法适用于受力较大、要求加固后结构性能提升较高的情况。

2. 内加固法内加固法是在原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部注浆加压或灌浆设置预应力钢束,通过内部施加预应力力,实现对结构的加固和增强。

内加固法适用于结构受力情况复杂、空间受限的情况。

四、基础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基础是建筑物支撑整个结构的重要部分,因此基础的加固至关重要。

常见的基础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包括增加桩基数量、加固桩基、注浆加固等方法,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结语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是保障建筑安全、延长建筑寿命的重要手段。

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固技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加固方案,才能实现结构的安全稳定。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混凝土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有所帮助。

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及方案(2篇)

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及方案(2篇)

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及方案____年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及方案一、引言二、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方法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 表面修补表面修补是最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之一。

它主要针对表面裂缝、麻面、空鼓等问题进行修复。

表面修补的方法包括清理裂缝、填补缺口、修补表面等。

2. 粘贴钢板粘贴钢板是一种有效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它通过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粘贴钢板,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

粘贴钢板的方法包括清理表面、涂刷胶粘剂、粘贴钢板等。

3. 加固柱加固柱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它通过在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加固柱,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

加固柱的方法包括打洞、安装钢筋、注入混凝土等。

4. 增加钢筋增加钢筋也是一种有效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它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增加钢筋数量,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增加钢筋的方法包括打孔、安装钢筋、固定钢筋等。

三、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技术方案根据加固的具体需求和工程条件,我们可以制定以下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技术方案:1. 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方案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方案主要针对柱子的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具体施工步骤包括:打洞、清理柱子表面、修补柱面、加固钢筋、注入新混凝土等。

2. 混凝土梁加固方案混凝土梁加固方案主要针对梁的抗弯强度不足的问题。

具体施工步骤包括:清理梁面、修补裂缝、粘贴钢板、注浆加固等。

3. 混凝土墙加固方案混凝土墙加固方案主要针对墙体开裂、厚度不足等问题。

具体施工步骤包括:清理墙面、修补裂缝、涂刷粘结剂、加固钢筋等。

4. 混凝土地板加固方案混凝土地板加固方案主要针对地板的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具体施工步骤包括:清理地板表面、修补裂缝、加固钢筋等。

四、施工及材料预估根据以上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技术方案,预估____年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的施工及材料如下:1. 施工预估:预计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时间为3个月。

2. 材料预估:预计需要用到的材料包括:- 混凝土修补材料:约2000立方米;- 胶粘剂:约1000公斤;- 钢板:约5000平方米;- 钢筋:约500吨;- 注浆材料:约500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 与构件共 同找 曲, 时尚有一部 分压力直接 传递给 构件底面 ) 此 , 在构件 1引 言 该作用 克服 了部分外荷载产 生的弯矩 , 减少 了外荷 结构在长期 的 自 环境 和使用 环境的作用下 , 然 其功能必然逐渐 减弱 , 中产 生偏 心受压 作用 , 从而提 高了构件的抗 弯能力 。同时 , 由于拉杆 传给构件 的压力作 我们结构工程 的任务 不单要作好建筑物前期 的设计 工作 ,还要能科学 的 载效 应 , 构件 控 斜截 评估结构损伤 的客观 规律和程度 , 采取有效的方 法保 证结构 的安 全的 用 , 裂缝发 展得 以缓解 、 制 、 面抗剪 承载力也随之提高 。 并 由于水平提杆的作用 ,原构件的截面应力特征 由受弯变成 了偏心 受 使用 , , 那么 结构的加 固将成 为一项 重要 的工作 。可以预见 的是 2 世纪 , 1 因此 加 人类建筑 物还会 以混凝土结构 、 钢结构等为主 , 阶段我认为我们在 结构 压 , , 固后构件 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压弯状态下原构件 的承载力 。 现 2. .1 2. 2预应力下撑拉杆加 固法 。钢筋混凝 土构 件采用预应力 下撑 式 的加 固这方面 的研 究应该还以此为主要突破方 向。 拉杆加固定后 ,形成一个 由被加 固构件 和下撑 式拉 杆组成 的复合 超静 定 2混凝土结构加 固  ̄' - 荷载和预应力共 同作用下 , 中产 生轴向力并通 过与构 拉杆 混凝 土结 构的加 固分为直接加 固与间接加 固两类 , 设计 时可根据实 结构体系 ,3t 件的结合点 ( 撑点 和杆 端锚 固点 ) 下 传递给被加 固构件 , 消了部分外 荷 抵 际条件 和使用要 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 的技术 。 载 , 变了原构件截面 内力特征 , 改 从而提高 了构件 的承载能力 。 2 1直接加 固方法 该法能降低被加 固构件 的应力水 平 , 不仅使 加固效 果好 , 而且还 能较 2. .1加大截 面加固法 1 但加 适用 在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 区加混凝 土现 浇层 , 可增 加截面有效高 大幅度地提高结构 整体 承载力 , 固后 对原结构外观有一 定影响 ; 高应变状态下 的混凝土构 度 , 大截面 面积 , 而提 高构件正 截面抗弯 , 截面抗剪 能力 和截 面刚 于大跨度或重型结 构的加 固以及处于高应力 、 扩 从 斜 但在无防护 的情况 下 , 不能用 于温度在 60 0 C以上环境中 , 也不 度 , 到加 固补强 的作用。在适 筋范围 内, 土弯变构件正截 面承载力 件 的加 固, 起 混凝 随钢筋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提 高。在原构件 正截面配筋率不 太高的情况 宜用 于混凝 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 。 下 , 主筋 面积可有效 地提高原构件正截 面抗 弯承载力。 增大 在截面的受拉 2 2 增加支承加 固法 . 2 区加现浇混凝土 围套增加构件截面 , 新加部分和原构 件共同工作 , 通过 可 增设 支点加 固法 是通过减少受弯构件 的计算跨度 ,达到减少作用在 提高结构承载水平 的 目的。该法简单可靠 , 但 有效地提高构件承载力 , 改善正常使用性 能。 大截面加 固法施工工艺 简 被加 固构 件上的载载效应 , 加 并可能减小使用空 间 ; 用于具体条件 适 单、 适应性 强 , 具有成熟 的设 计和施工经验 ; 于梁 、 、 、 并 适用 板 柱 墙和一般 易损 害建筑 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 , 构造物的混凝土 的加 固; 但现场施工 的湿作 业时间长 , 生产和生活有 一 许可 的混 凝土结构加 固。 对 定的影响 , 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 的减 小。 2 3其它加 固法 . 2 辅 助结构 加固法是采用另制 的辅助构件 , 如型钢 、 钢桁架或钢筋混凝 2. . 1 2置换混凝土加 固法 部分 支座 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 面法相 近 , 固后 不影 响建筑物的净空 , 同 土梁 , 或全部分担被加固梁的荷载 。在支座 附近加腋后 , 附近 截 且加 但 样存在施工 的湿作业 时间长 的缺| 适 用于受压 区混凝 土强度偏低或 有 面的有效高 度提高了 , , 面的抗 弯和抗 剪能力都得到提高 。 ; 因此 截 严重缺 陷的梁 、 柱等混凝土 承重 构件 的加固。 2 3混凝 土加 固改造 配套使用技术 2_ l 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 固法 2 .托 换技术 .1 3 外包钢加 固是把 型钢 或钢板 包在被加 固构件 的外边 ,外包钢加 固钢 托换技术是 托梁 ( 或桁架 ) 柱 ( 拆 或墙 ) 、 托梁接 柱和托梁换 柱等技术 筋混凝土 梁一般应采 用湿式外包法 ,即采用环氧树脂化 灌浆等方法 把型 的概称 ; 于一种综合性 技术 , 属 由相 关结 构加 固 、 上部结构 顶升与复位 以 钢与被加 固构佣粘结成 一整体 , 固后 的构件 , 加 由于受拉 和受压钢截 面面 及 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 ; 适用于 已有建筑 物的加固改造 ; 与传统做 法 具 费用低 、 对生活和生产影 响小等优点 , 但对技术 要 积大幅度提高 , 因此正截面承载力和截面刚度大幅度提高。 该法也称湿式 相 比, 有施工时间短 、 外包钢加固法 , 受力可靠、 施工简便 、 现场工作量较小, 但用钢量较大, 且 求 较高 , 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 , 才能确保安全 。 2. . 3 2植筋技术 不宜在 无防护 的情况 下用于 60 0 C以上高温场所 ;适用于使 用上不 允许 显 著增 大原构件截面尺寸 ,但又要 求大幅度提高其 承载能力 的混 凝土结 植筋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 、 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 可植 构加 固。 入普通钢筋, 也可植 入 螺栓式锚筋; 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 2. .4粘钢加 固法 1 工程 , : 中漏埋钢 筋或钢筋偏 离设计 位置的补救 , 件加大截 面加 如 施工 构 钢筋混凝 土受 弯构件外部粘钢加 固是在构件 承载 力不足区段 ( 正截 固的补筋 , 上部结构扩跨 、 顶升对梁 、 的接 长 , 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 筑 柱 房 面受拉 区 、 面受压 区或斜 截面 ) 面粘贴钢 板 , 正截 表 这样可提 高被加 固构 增设剪力墙 的植筋等 。 件 的承载力 , 且施工 方便 。该 法施工快速 、 现场无 湿作业或仅有 抹灰等少 2. .3裂缝修补技术 3 量湿作业 , 对生产 和生活影 响小 , 加固后 对原结构外 观和原有净 空无显 且 根据混凝 土裂缝的起 因 、 状和大小 , 不同封 护方 法进行修 补 , 性 采用 著影 响 , 固效果 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 工艺 与操作水 平 ; 用于承 使结构 因开裂而降低 的使用功能 和耐久性得 以恢复 的一 种专 门技 术 ; 但加 适 适 受静力作 用且 处于正常湿度环境 中的受弯或受拉 构件 的加固。 用于 已有 建筑物 中各 类裂缝 的处理 , 但对受 力性裂缝 , 补外 , 采 除修 尚应 2. .5粘贴纤维 增强 塑料加固法 1 用相应 的加 固措施 。内部修补法是用 压力 泵把胶 结材料压力混凝 土裂缝 结硬后起 到补缝 作用 , 并通过 其胶绪 『使原结构恢 复整体性 , 法 生 该方 外 贴纤 维加 固是用胶 结材料 把纤 维增强 复合材料 贴 于被加 固构件 中, 的受拉 区域 , 它与被加固截面共 同工作 ,达到 提高构件承载 能力的 目 适用于裂缝宽度较大 , 使 对结构 的整体 『和安 全性及耐久性等有 影响 , 生 或有 的。 除具有粘 贴钢板相似的优 外 , 还具有耐腐浊 、 耐潮湿 、 几乎不增加结 防水防渗等要求 的裂缝 的修 补。 构自 、 重 耐用、 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 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 , 适用于各种 2. . 3 4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 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是指通过恢复混凝土的碱性( 钝化作用) 或增加 受 力性 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 其阻抗而使碳化造成的钢筋腐蚀得到遏制的技术。 2. . 1 6绕丝法 该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 2. .5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 3 }凝土表面处理技术指采用化学方法、 昆 机械方法、 喷砂方法 、 真空吸 载力不足的加固, 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场合。 尘方法 、 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 、 、 油迹 残渣以及其它附着物的 2I .7锚 栓锚 固法 . 该 法适用于混凝土强度 等级为 C 0- 0 2, 6 的混凝土 承重结构 的改造 、 专 门技术 。 - C 2. .6混凝土表层 密封技术 3 加 固 ; 用于已��
轻一工一设i计 I0 年 o期 i 1 第4 i 21 i
建 筑 科 学
混凝土结构加 固设 计
何 志 鹏
( 中煤 国 际0 1 ) 辽 10 5
摘 要 : 文 主要 论 述 了混 凝 土 结 构 、 结构 的 加 固措 施 以及 与 混 凝土 结 构加 固改 造 的 配套技 术 。 本 钢 关键词: 混凝 土 结 构加 固 ; 结 构加 固 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