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9章 认识浮力 第3节 物体的浮与沉 第2课时 浮沉条件的应用课件 (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课件-文档资料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课件-文档资料
F 浮 3m3 30N =—————————— =3 × 10ρ 水 g 1.0×103 kg/m3 ×10N/kg
兖 州 市 第 十 六 中 学 yan zhou shi di shi liu zhong xue
初中物理
迷你实验室:
将糖浆、水以及油注入高玻璃 杯,然后搅拌混合,静止一会 后你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密度小的物体,漂浮在上层, 密度大的物体沉到下层。
兖 州 市 第 十 六 中 学 yan zhou shi di shi liu zhong xue
初中物理
合作探究:相同密度计放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谁的密度大? 友情提醒: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浮力与重力什么关系? 放在乙液体中浮力与重力又是什么关系? 观察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相同? 1.2
兖 州 市 第 十 六 中 学 yan zhou shi di shi liu zhong xue
初中物理
结论:
⑴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 浮 力和

力的大小。
⑵物体浮沉条件
F浮>G
F浮 G
F 浮< GF浮Leabharlann GF浮=GF浮 G
F浮=G
F浮 G
兖 州 市 第 十 六 中 学 yan zhou shi di shi liu zhong xue
物体的浮与沉
初中物理
思考:能不能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使原来上浮的物体变得下沉 ,如:上浮的空玻璃瓶变得下沉 使原来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 如:下沉的橡皮泥变得上浮
结论
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改变重力或者改变浮力
兖 州 市 第 十 六 中 学 yan zhou shi di shi liu zhong xue
初中物理

物理八年级 9.3 物体的浮与沉

物理八年级 9.3 物体的浮与沉

质与脂肪族化合物相似,如:

(2)芳香化合物。 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属于芳香化合物,如:
问题 2:芳香化合物、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关系是
什么?
比较
定义
芳香 区 化合物 别
含有苯环 的化合物
实例
芳香烃
含有苯环 的烃
区别
苯的 分子中含有一 同系 个苯环且侧链
物 为烷基的烃
关系
[例 1] 下列有机物中:
CH3)不是官能团
问题 3:基与根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比较 概念 电性 稳定性

化合物分子中去 掉某些原子或原 子团后,剩下的 原子团
电中性
不稳定;不能独 立存在

带电荷的原子团, 是电解质的组成部 分,是电解质电离 的产物
带电荷
稳定;可独立存在 于溶液中或熔化状 态下
实例及 其
电子式
联系
“根”与“基”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OH-失去1个电子,可转化为—OH,而— OH获得1个电子,可转化为OH-
溴原子 羟基
有机物 类别
卤代烃 醇
—OH
羟基

CH3—O— CH3
CH3CHO
—CHO
CH3COOH —COOH
醚键 醛基 羰基 羧基 酯基
醚 醛 酮 羧酸 酯
易错提醒 1.烷基、苯基不是官能团。 2.醇和酚都含有羟基(—OH),但两者性质不同,其 区别在于羟基是否直接与苯环相连。
3.酯基(
)中的 R 是烃基而不是氢原子。
知识衔接
1.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吗?不一定,CO2、 CO、H2CO3 及其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化合物。
2.什么是烃?最简单的烃是什么?仅含有 C、H 两 种元素的有机物叫作烃,最简单的烃是甲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精品教案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精品教案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2课时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

2.了解浮沉的各种现象,规范描述各种浮沉状态的语言。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掌握浮力问题的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浮沉条件和密度大的物体实现漂浮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探究浮沉条件。

教具准备乒乓球、沙、装有水的水槽、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实验1:将小木块、乒乓球、小铁块浸没在水中,小木块、乒乓球上浮,小铁块下沉。

实验2:将牙膏皮放入水中下沉,将牙膏皮折成小盒子,牙膏皮漂浮在水面上。

同时多媒体展示图片:人在死海中悠闲地戏水、飞艇在空中自由地上升、下降。

引导:对于刚才的实验,还有上面展示的两幅图片,请思考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会上浮?为什么有的物体会下沉?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条件?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进行相关探究,引出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物体的浮沉条件1.漂浮、悬浮和下沉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引导:首先指明这些现象可以描述为“漂浮”“下沉”“悬浮”,规范物理语言,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谁?交流讨论: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这些力共同决定。

(1)F浮=G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2)F浮>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3)F浮<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思考问题:下沉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那么上浮的物体最终又处于什么状态?2.物体的浮沉条件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浮沉条件。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9章浮力知识要点梳理(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9章浮力知识要点梳理(新版)沪科版

第9章浮力第1节认识浮力知识点1 浮力就是液体(气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1.浮力: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就是浮力.2.浮力的三要素(1)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气体),受力物体就是被研究的物体.(2)方向是竖直向上的.(3)浮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3.浮力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放入水中,发现由空气进入水中时,拉力变小了,这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浮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4.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拉.5.气体的浮力: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真空中受到的重力和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之差.知识点2 浮力产生的原因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各个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前后两个面和左右两个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分别是一对平衡力,相互抵消.2.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上=ρgh上S,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下=ρgh下S,由于h下>h上,有F下>F上,这两个力之差就是浮力.3.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上为0,受到的浮力大小就是F下.4.当物体和容器的下表面密合时,F下=0,没有向上的压力,则物体不受浮力.5.物体受到的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1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如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因素不变.(2)探究过程: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有关因素时,使用公式F浮=G-F拉,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再测出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受到的拉力,计算出不同情况下的浮力,比较这几个浮力,如果相等,则该因素不影响浮力大小,如果不相等,则该因素影响浮力大小.(3)探究结论a.有关因素: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b.无关因素: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均无关.2.观察法分析影响浮力的因素: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时,如果同一物体在水中下沉,而放入适量盐之后,液体密度变大,物体上浮,表明液体密度增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增大.知识点2 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1)采用称重法来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2)实验的策略是测量出浮力的大小,测出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比较这两个力的大小,如果相等,就可以得出结论.(3)物体漂在液面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此时浮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排出液体的重力也等于物体的重力.2.阿基米德原理(1)原理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2)原理公式:F浮=G排.(3)推导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4)求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时,也可应用该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与沉知识点1 物体的浮沉条件1. 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有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1)当F浮=G物时,合力为0,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的任意位置,即处于悬浮状态.(2) F浮<G物时,受到的合力向下,物体会向下运动,即下沉.(3)F浮>G物时,受到的合力向上,物体会向上运动,即上浮.当物体露出液面以后,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变小,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4)上浮结束时,即当F浮=G物时,物体就静止在液面上,此时物体处于漂浮状态.2.实心物体浮、沉时,物体的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1)当实心物体下沉时,由于F浮<G物,又因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也就是ρ液V排<ρ物V物,由于物体处于下沉状态,其必然全部在液体中,也就是V排=V物,所以ρ液<ρ物.(2)当实心物体悬浮时,F浮= G物,则ρ液=ρ物.(3)当实心物体上浮时,F浮>G物,由于物体处于上浮状态,还没有露出液面外,其必然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所以ρ液>ρ物.总结:3.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知识点2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的原理: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无论把密度计放到哪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总相同.把它放到密度较大的液体中,它排开的液体较少,浸入的深度就浅些;反之,把它放到密度较小的液体中,浸入的深度就深些.根据它浸入的深度判断被测量液体的密度.2.盐水选种的根据:饱满的种子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在盐水中将会下沉,干瘪和蛀坏的种子漂在液面处.3.潜艇在水中可以自由浮沉,同时潜艇能在水中任何位置上停留,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浮力的大小不变,而上浮或下潜都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4.热气球、飞艇等都是利用当物体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总重力时,合力向上的原理工作的.知识点3 浮力的计算计算浮力的方法有:(1)称重法:F浮=G-F拉.(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3)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物.(4)物体的悬浮条件:F浮=G物.(5)平衡力法:当物体下沉到容器底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浮力的合力为0.知识点4 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知识点5 解浮力计算题的方法1. 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3. 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九章 浮力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九章  浮力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

实验二:把装满水并拧紧盖子的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手。观察小瓶的运动 情况。并受力分析。
实验三: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将瓶子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观察瓶子的运动 情况。
能不能使浸没在水中的玻 璃瓶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即悬浮在水中)?
分析归纳
F浮
F浮
G
空的小瓶上浮到水面,直至
静止状态。F浮>G
G′
装满水的小瓶下沉到容器底部。 F浮<G
一、物体沉浮的条件
课堂探究
为什么汤圆刚放入水中时,会沉入锅底,而当汤圆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
实验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物体实现浮沉 现象需要满足 什么条件呢?
实验器材:容器,小瓶子,水。
实验设计:把盖上盖子的不同重量的小瓶浸没于水中, 再松手。观察小瓶的运动情况。
实验一:将拧紧盖子的空玻璃瓶浸没于水中,然后松手,观察瓶子的运动 情况。并受力分析。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
新课导入
潜艇 上浮
下沉 悬浮
物体的浮与沉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空心铁盒按压在 水底,松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将质量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放在水中,会发 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那么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沉浮取决于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2.知道物体的沉浮与密度的关系。 3.知道潜水艇、轮船、密度计等浮沉条件的应用。
当 F浮>G 时, 物体上浮。 当 F浮<G 时, 物体下沉。 当 F浮=G 时, 物体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状态。
F浮
上浮 G
F浮 悬浮
G
F浮 漂浮
G F浮
下沉
G
迷你实验室 1. 将糖浆、水以及油注入高玻璃杯,由于密度不同, 液体分成三层。 2.把橡皮、蜡块、瓶塞及鸡蛋等放入杯中,观察这 些东西分别位于哪一层液面上?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九章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课件(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九章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课件(新版)沪科版

考点 浮沉条件的应用 【典例】(2013·东营中考)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 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 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D.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1.小晴在清洗苹果和梨子时,发现苹果漂浮在水面,而梨子却沉 到水底。对此,她做出了如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梨子所受的浮力一定比梨子所受的重力大 B.梨子所受的浮力一定比梨子所受的重力小 C.苹果所受的浮力一定比苹果所受的重力大 D.苹果所受的浮力一定比苹果所受的重力小 【解析】选B。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因为梨子在水中下 沉到水底,所以梨子受到的浮力小于梨子重力,故A错误、B正确; 因为苹果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苹果受到的浮力等于苹果重力,故C、 D都错误。故选B。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现象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G与F浮 的关系
G_<_F浮
G_>_F浮
G_=_F浮
G_=_F浮
ρ物与ρ液 的关系
运动状态
ρ物_<_ρ液 加速上升
ρ物_>_ρ液 ρ物_=_ρ液 ρ物_<_ρ液
加速下降 __静__止_
静止
V排和V物 关系
V排_=_V物 V排_<_V物
二、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 (1)作用:测量_液__体__密__度__。 (2)原理:测量液体密度时,它所受的浮力_等__于__它受到的重力, 根据它浸入液体中的_深__度__,从刻度上读出液体的密度。
2.实验设计:
(1)在瓶子中加不同质量的水改变瓶子的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九章浮力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2张PPT - 副本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九章浮力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2张PPT - 副本

的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有由小到大 特
3.一点个。鸡蛋悬浮在配制好的盐水中,要想使它浮到水面上来,可以 ( )
A.往盐水里加些水B; B.往盐水里加些盐; C.将盐水倒掉一些; D.以上方法都不行.
4、某物体重0.5N,把它放到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溢出水 重为0.3N,则它可能会处于什么状态( )
【知识储备】:
• 1、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表达:________________
• 2__、__当___物__体F_浮_受__=_到G_状排平态衡。力的作用时,总处于_____状态或
• 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静___止___,_________匀速直线运动 同一物体
2. 浮沉条件的应用
⑴ 密 度 计 ——利用密度计在各种液体中总是漂浮的状态,F
浮=G ,浮力大小不变。
( 2 ) 潜 水 艇——利用吸水、排水的方法改变潜水艇自身的重力实
现上浮下潜的 。
( 3 ) 热 气 球 和 孔 明 灯—利用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小于外界空气的密
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浮力大于重力,从而升空。
1.设计实验 ①准备好实验器材:容器,小瓶子,水。
②把盖上盖子的空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手。观 察小瓶的运动情况。
③把装满水并盖上盖子的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手。观察小 瓶的运动情况。
2.分析归纳
空的小瓶上浮到 水面,直至静止 状态。
F浮>G
F浮
G
装满水的小瓶下 沉到容器底部。
F浮<G
F浮
G′
小瓶悬浮在水 中,需要满足 什么条件呢?
⑴密度计 ——利用密度计在各种液体中总是漂浮的状态,F浮 =G ,浮力大小不变。

八年级物理全册_9.3_物体的浮与沉课件

八年级物理全册_9.3_物体的浮与沉课件
图9-3-4
初中物理课件
第九章 浮 力
[解析] 自制的密度计可以用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若密 度计的表面有刻度则可显示液体密度的大小,因此D不正确。 密度计漂浮在液体表面,受到的浮力与重力为一对平衡力, 运用了二力平衡及漂浮条件。
初中物理课件
第九章 浮 力
课堂小结
初中物理课件
第九章 浮 力
当堂检测
知识点2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3.如图9-3-6所示,一个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半露出水面
。当向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并搅动,待小球静止后,它受到的浮力
会( C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图9-3-6
初中物理课件
第九章 浮 力
[解析] 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当向水中加入少 许食盐并搅动,水的密度增大,小球排开盐水的体积减小,仍 然漂浮,由于小球的重力没有变化,所以浮力也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第九章 浮 力
例2 把重5 N、体积为6×10-4 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 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漂浮,F浮=6 N B. 物体悬浮,F浮=5 N C.物体漂浮,F浮=5 N D. 物体沉在水底,F浮=6 N
[ 解 析 ] 设 物 体 浸 没 在 水 中 , 则 F 浮 = ρ 液 gV 排 = 1.0×103 kg/m3×10 N/kg×6×10-4m3=6 N,由于F浮>G,则物体上浮, 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漂浮时浮力等于G,即浮力初中为物理5课件N。
知识点1 物体的浮沉条件 1.如图9-3-5所示,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 浮状态。如果把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 B ) A.沉入水底 B.仍然漂浮 C.刚好悬浮 D.无法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二:轮船
活动1:把橡皮泥放在水面上,观察橡皮泥能否浮在水面 上。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再放在水面上,观察橡皮泥能否 浮在水面上。
想一想:同样的一块橡皮泥,为什么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不同,你能解释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注意观察 烧杯中液面的变化)
集装箱货轮
货轮从长江(淡水)驶入东海,它受到的浮力将 如何变化?轮船将上浮些还是下沉些? 原理——增大 排开液体体积来增大浮力
第九章 浮力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
第2课时 浮沉条件的应用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景引入潜水艇是怎样ຫໍສະໝຸດ 现在大海里漂浮,悬浮, 上升下潜的?
合作探究
应用一:密度计 密 度 计
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密度计是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 = G物)工作的。 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到的浮
应用二:潜水艇
活动2:潜水艇浮沉的模拟实验。
原理——改变自身
重力

拓展:鱼的浮沉
潜水艇是模仿自然界中的鱼制造出来的,你能说说鱼是通 过什么方式来实现浮沉的?
知识拓展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 的方法。 各种庄稼的种子,都有一定的密度。长得很饱满的小麦种 子密度大,长得干瘪的种子密度小得多。 盐水选种,就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 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来。选小麦的种子的盐水是把盐水配成 密度在(1.16~1.2)×103千克/米3之间。把小麦放在这样浓度的盐 水里,密度超过1.2×103千克/米3的好种子都沉在水底,因为它 们受到的浮力116001小于它们的重力112008,密度小于(1.16~ 1.2)×103千克/米3的坏种子都在盐水中浮起来,这样好坏种子就 很容易地被分开了。
1.一根蜡烛下面紧贴一铁片漂浮在水面上,现 用剪刀剪去露出水面部分,则蜡烛将( A )
A.向上运动
C.向下运动
B.静止不动
D.无法判断
2.如图,甲漂浮于水面上,乙悬浮于水中,若在水
中均匀地撒一把盐,甲 乙分别怎么变化?
分析:甲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液体密 度变大,浮力也变大,甲仍然漂浮;乙 的浮力也等于它的重力,液体密度变大, 它浮力也变大,大于重力,所以会上浮。
力相等(等于它的自重)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根据V排的不同就可以知道ρ液的大小。
密度计的刻度值是上面大还是下面大?
将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如图 所示。哪种液体的密度大?
密度计刻度的特点:
1.刻度值是“上小下大” 2.刻度线的间隔是不均匀的
3.密度计上所标的数值是被测液体的密度 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使其
漂浮在水面上的。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
思考:一艘装满货物的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它
受到的浮力将如何变化? ∵轮船漂浮,F浮 = G船
∴浮力大小不变,总等于轮船的重力。
课堂小结
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
2.盐水选种
3.潜水艇
4.气球
5.轮船
随堂训练
气球、热气球为什么能飞向天空?
气球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 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等,通过
改变自身的浮力来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上升过程中,空气的密度逐渐变 小,当浮力等于重力时,气球就不再
上升了。
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
是靠改变浮力(通过充气、放气调整气囊的体 积)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轮船的漂浮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