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
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创项目中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创项目中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al skills and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major education. As the demand fo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continues to rise in both th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spheres,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ssential for English major students to not only have a stro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but also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innovative thinking.1.2 问题阐述问题在于,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
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创项目中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难以在项目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
如何有效地促进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创项目中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目的和意义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majors in the Dachuang project are crucial for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 Firstly,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the Dachuang project, English majors can apply their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practical situations, enhancing their practical skills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This hands-on experience enables them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ies of real-world challenges and prepares them for future career opportunities.2. 正文2.1 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大创项目中的重要一环。
科技赋能,变革创新——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科技赋能,变革创新——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和新路径2023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行业也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英语教学也需要借助新技术的力量来实现更为高效、便捷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方式效率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激发。
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线上教育、智能化教育崭新的教育模式也正在逐步普及和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具有前沿性的新教育手段。
VR技术可以将与英语相关的场景与学生紧密结合,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直观地感受语言。
同时,VR还可以促进多种语言技能的综合发展,如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
另外,智能化教育也是未来英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智能化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材数字化或在线化,而是通过融合技术、大数据、智能化辅助工具等各种先进技术,构建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
借助的强大计算和深度学习能力,可以实现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教学,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兴趣、学习习惯等多维因素,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好地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
除了VR技术和智能化教育之外,语音交互技术也是未来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语音交互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语言交流,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进行真实的英语口语训练。
同时,通过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还可以实现智能自动纠错和评价学习进度。
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总之,在未来的英语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科技的先进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成才的目标。
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将会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我们将探索各种新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以达到一个更好的教育目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创新发展中的困境与突破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创新发展中的困境与突破刘㊀佳(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㊀710105)ʌ摘㊀要ɔ 双一流 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决策ꎮ提升民办本科院校由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ꎬ需要以 双一流 建设为抓手ꎬ提升其核心竞争力㊁教育创新力㊁国际国内影响力以及服务贡献力ꎮ本文从地方民办本科高校 创一流 建设出发ꎬ分析目前本科英语专业在创新发展中的现状以及急需突破的瓶颈ꎬ以期为新建民办本科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建议ꎬ探讨未来办学的目标和发展方向ꎮʌ关键词ɔ 双一流 建设ꎻ困境ꎻ突破1.英语专业 双一流 建设发展理论性研究与创新不足ꎬ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雷同2015年10月ꎬ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ꎬ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院校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和规划ꎮ2017年1月ꎬ教育部㊁财政部㊁发改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ꎬ为全国 双一流 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ꎮ目前全国教育界对 双一流 建设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已成热点和焦点ꎬ前期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探索ꎬ从不同侧面比如课程体系㊁实践教学㊁校企合作等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解读ꎬ针对理工科较多ꎬ文科较少ꎬ尤其是英语专业 双一流 研究并不多见ꎬ 双一流 背景下创一流英语专业的路径和实践更是在摸索之中ꎬ而长期以来ꎬ国内学院派英语专业大多采用的 单科型 培养模式ꎬ追求 高 ㊁ 精 ㊁ 正 ꎬ强调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ꎬ以培养研究型㊁学术型人才为荣的现状ꎬ难以适应现今社会对于应用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求ꎮ 创建一流ꎬ办出特色 这是当前各大高校不懈追求的目标ꎬ也是实现本校可持续性发展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途径ꎮ创建 一流 提法众多ꎬ如: 省内一流 ㊁ 地方一流 ㊁ 国内一流 甚至 世界一流 ꎬ目标明确ꎬ口号响亮ꎬ但如果 形式宏大ꎬ内涵不足ꎬ目标很远大ꎬ行动不得法 ꎬ那么这样美好的奋斗与追求只会是办学的浮躁与浮华之风ꎮ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ꎬ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ꎬ 外资驻内办学与中资驻外办学 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然趋势ꎬ国内外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ꎮ国内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与教育资源的差距ꎬ教育发展不平衡是长期以来的现状ꎮ对于我校在 双一流 建设道路上既面临办高水平大学的普遍矛盾ꎬ又面临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特殊问题ꎬ优化结构㊁凝练方向㊁突出特色显得尤为重要ꎮ如何在未来 双一流 建设中形成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和适应社会广泛需求的创新ꎬ如何在英语专业的建设发展目标和水平上追求现代性和先进性ꎬ如何保证一流的师资㊁实施一流的管理㊁培养一流的人才是我们创建一流英语专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ꎮ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时提出ꎬ 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ꎬ凝练学科发展方向ꎬ突出学科建设重点ꎬ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ꎮ 这一要求为我们以 办中国特色教育 为统领ꎬ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为导向ꎬ推动 双一流 建设提供了清楚的依据ꎬ也为采取有力举措破除高校发展与创新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㊁改革动力不足㊁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提供了道路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ꎬ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促动下ꎬ为了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不同需求ꎬ以及与公办院校进行生源竞争取得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的迫切要求下ꎬ我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始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接轨过程ꎮ这一接轨过程的重要表现是ꎬ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ꎬ加入了大量的非语言文学类的实用技能化课程ꎬ即ESP专门用途英语ꎮ将专门用途英语引入英语专业教育使之成为方向培养的核心课程模块ꎬ大胆地进行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ꎬ进行 英语+专业+现代技能 的的有益尝试ꎬ也是创一流英语专业下多元化㊁长期性品牌战略ꎬ创新发展㊁特色发展 的研究与实施更是英语专业提升品牌ꎬ重视投入与产出的竞争发展战略ꎮ2.英语专业特色模糊ꎬ课程设置趋同ꎬ创新人才培养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高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类下设的本科专业已达64个ꎮ全国1145所普通本科学校中有994所设有英语专业ꎬ其中翻译专业点106个ꎬ商务英语专业点146个ꎮ英语专业规模巨大ꎬ在校总人数逾百万ꎬ人才培养目标㊁规格㊁课程设置㊁教学要求㊁教学原则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㊁测试与评估都参照㊁«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指标执行ꎮ各高校英语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同质现象严重ꎬ即专业缺乏特色ꎬ高端国际化英语人才匮乏ꎬ低端英语人才较多ꎬ貌似 万金油 ꎬ美其名曰 一专多能 ꎬ实则不踏不实ꎬ特色模糊ꎬ竞争力不足ꎮ同时英语专业在学科定位㊁教学质量㊁课程设置㊁师资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ꎬ影响了整体人才培养质量ꎮ据麦可思数据统计ꎬ英语专业和以往被认为大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ꎬ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等专业一道被划入 红牌专业 ꎬ成为高失业率㊁低就业率的专业之一ꎬ现在近50%的英语本科生的出路是要么获取更高学历ꎬ要么把眼光放低ꎬ进入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竞争的行列ꎬ才能有更多就业机会ꎮ低就业率势必导致低报考率ꎬ随着历年生源的滑坡ꎬ公办院校的扩张与降分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以及就业竞争力是民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发展创新的必经之路ꎮ根据 双一流 建设要求ꎬ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应迎接挑战㊁抓住机遇㊁加快发展ꎬ充分用好外部政策机遇ꎬ突出特色㊁强调创新ꎮ纵观各大院校所开设的英语复合专业ꎬ如法律英语㊁经贸英语等ꎬ大多只是英语和其它专业的嫁接ꎬ在专业内部ꎬ各门课程之间却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ꎮ专业和学科互为参照ꎬ而专业是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科特征设置ꎬ灵活易于变动ꎮ英语专业在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必须探讨人才培养模式下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新思路和新对策ꎬ加强特色专业建设ꎬ将课程特色真正突出ꎬ而不能挂其名不办其事ꎬ将专业特色模糊化ꎮ英语专业要 抵制狭窄化ꎬ更不能学科专业同质化 ꎬ按照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对应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ꎬ具体阐述培养目标:包括素质要求㊁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ꎬ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宗旨ꎬ并且构建真正培养一流应用奖高级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ꎮ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总体框架和课程设置ꎮ本专业在课程设置㊁人才培养方案制定㊁人才培养模式选择㊁实验㊁实习㊁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ꎬ应该本着围绕但不狭隘ꎬ重点但不唯一的原则ꎬ突出应用性㊁实践性且学生综合素质不降格这一主题ꎬ课程设置合理安排与平衡ꎬ理论知识与技能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学时分配方面做出创新性变革ꎮ3.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变革ꎬ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课堂内外职能的转变刻不容缓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ꎬ包括学生专业技能训练㊁毕业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管理三个重要环节ꎬ而教师队伍质量则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及创新的中心ꎮ从2006年起开展的全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百所院校评估活动中发现ꎬ当下英语专业的膨胀式发展ꎬ导致办学院校和师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的同时ꎬ校方办学质量不佳ꎬ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遭到质疑ꎬ毕业生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堪忧ꎬ高端人才匮乏ꎬ尤其综合性高层次的国际会议还是专业的国际学术会议ꎬ口㊁笔译人员难觅ꎮ相当一部分院校在学生语言基础技能的培养方面距大纲要求甚远ꎬ学生英语基本功有待夯实ꎬ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低下且院内师资英语语言水平和专业背景也有待提高ꎮ我国大学英语教师7万多ꎬ大多从外语大学和师范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本科毕业ꎮ最近几年还有越来越多的英语硕士毕业生甚至博士生加入了大学英语教师队伍ꎮ大学英语需要这些新一代高层次的人才对其课程设置改革和教学方向转型作出贡献ꎬ但是这些研究型学院毕业的教师缺乏专业用途英语背景ꎬ理论知识多应用能力不足ꎬ依然只能教«基础英语»等基础核心课程ꎬ难以满足英语专业对 双师型 教师的大量需求ꎮ另外ꎬ尽管近年来外语教学领域倡导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的自主学习㊁翻转课堂㊁线上线下结合式教学及过程性考核体系等教学理念ꎬ但教师队伍中依然存在教学领念陈旧㊁不能跨越在专业壁垒学习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㊁由于支撑晋升条件的偏重对于课程未来建设动力不足等问题ꎬ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仍占据主流ꎬ结果是课堂上教师对语言知识的讲授占据大半时间ꎬ学生实际操练机会较少ꎬ此问题在英语专业人数较多ꎬ班级规模较大的地方民办本科院校尤其突出ꎮ其次ꎬ课内课外语言实践活动严重不足的现象ꎬ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人数过多难以保证效果又成了另外一大问题ꎮ因此不仅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ꎬ还要尽快改变目前教学管理中重理论教学ꎬ轻操练ꎬ重理论ꎬ轻实践ꎬ重课内㊁轻课外的现象ꎮ如何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ꎬ贯穿于全学程且与课堂教学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ꎬ促使固有师资的向 应用型和双师型 转变是我们有待解决的另一主题ꎮ在以上具体情况的分析之下ꎬ我们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线ꎬ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为内核ꎬ对实践教学的目标㊁渠道㊁形式㊁过程㊁考核㊁监控等多维度进行整体设计ꎮ并且制定出真正指导我们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㊁教育㊁经贸㊁文化㊁科技㊁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㊁教学㊁管理㊁研究等工作的特色方案ꎬ在专业的核心竞争力㊁教育创新力㊁国内影响力及服务贡献力上大做文章ꎬ真正实现在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创新发展中的突破ꎮʌ基金项目ɔ项目名称: 一流专业 建设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ꎬ项目编号:17BY111ꎬ项目来源:2017年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ꎮʌ参考文献ɔ[1]祖大庆ꎬ闫瑾. 双一流 战略背景下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发展问题与举措 以中国矿业大学英语专业建设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ꎬ2018(1)[2]何其莘等.近三十年来我国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ꎬ2008(6)[3]田启林.非外语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协同创新与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的思考[J].大学教育ꎬ2018(04)。
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

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现代社会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教师们应不断探索创新的英语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英语应用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
一、交互式教学法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听讲。
然而,在创新的英语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
这种教学法强调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等形式,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表达,提高英语的口语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法成为英语教学的新潮流。
电子设备如电脑、投影仪和平板电视等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视频和音频等,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通过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三、任务型教学法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记忆,但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
而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际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提供真实的任务,如给外国朋友写一封电子邮件或组织一场英语演讲比赛等,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四、个性化教学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所有学生。
然而,个性化教学法的引入强调了每个学生的差异性。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安排。
这可以通过反馈和讨论来实现,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们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同时,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培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

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近年来,英语类专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这个专业以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的快速发展,很多人开始质疑英语类专业的前景和可持续发展性。
如何创新发展英语类专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首先,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英语类专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育方法。
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可以增加对当代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出发去理解和运用英语。
其次,英语类专业需要加强与其他专业的合作,促进跨学科的发展。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英语类专业可以与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专业合作,开发更加智能化的语言学习工具和应用。
通过跨学科合作,英语类专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并培养出更加具有创新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
此外,英语类专业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和社会合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与企业合作参与翻译、研究和咨询等项目,实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可以与社会团体合作举办英语角、文化交流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跨文化交流的平台。
最后,英语类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语言是生活的工具,但也是一门学问。
学生需要具备持续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研究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英语类专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当共同努力,为英语类专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只有这样,英语类专业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全球化时代的交流和合作贡献力量综上所述,英语类专业在创新发展中需要加强与其他专业的合作,与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专业合作,开发智能化的语言学习工具和应用。
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引言英语是世界目前最为普及的语言之一,几乎成为了国际沟通的通用语言,因此,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大众所认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英语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推动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成为了当前英语教育领域摆在面前的难题。
本文将从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这一角度入手,从教材、教学方法、考试以及教师角色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当前的英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路。
一、教材改革创新研究教材是英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和内容的质量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形成和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教材的改革和创新,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英语教育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1. 教材内容在教材内容方面,一个好的英语教材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内容丰富、贴近生活、便于理解。
这需要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注重生活化、互动式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
2. 教材组织教材的组织也是影响英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组织教材时,教师可以采用以学习主题为核心、融合不同语言技能的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新技术手段,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语言学习。
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往往以语法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也是推动英语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 引导式教学法在引导式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成为了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师”。
通过互动、讨论和辅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强调的是带着问题学习,把教学过程融入到生活中去,把学生放在一定的情境中,让他们在需要运用英语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提高英语交流的实际效果。
五年制英语(双语方向)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五年制英语专业双外语方向在我国普通高校外语教学史上开创了先河。
它填补了我国英语专业在五年制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空白。
也因此于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自此,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双语学院一直致力于双语特色专业的建设,通过多年来对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和探索,完成了“英语专业五年制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课题研究,构建了应用型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使五年制英语专业(双语方向)特色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明确定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双语学院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和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听说能力强,计算机操作熟练;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能在外事、经贸、文教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英德(英法、英日、英西)双语人才。
双语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坚持以“合理避让、平衡发展、相互渗透、正向迁移”的教学原则为宗旨,在组织教师反复研讨、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教授、业内人士、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按照“平台+模块”的思路统筹课五年制英语(双语方向)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孟庆玲[摘要]特色专业是高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的体现,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是办高水平大学不可或缺的任务。
本文总结凝炼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五年制英语(双语方向)特色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双语方向;特色专业建设;实践基地;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2)01-0004-04收稿日期:2012-04-03作者简介:孟庆玲(1962-),吉林长春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双语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二语习得与英语教学研究。
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与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与创新教学模式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务英语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需求。
为了满足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语言基础、商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技巧。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商业知识,如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和国际金融等,以便能够在商务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决策。
此外,跨文化交际技巧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他们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文化,以便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为了培养具备上述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教学模式:1.强化语言能力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是教学的核心。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注重语法和单词的学习,但这种方法往往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
因此,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组织实际的商务交际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融合商业知识课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商业知识,以便能够在商务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决策。
因此,可以将商业知识课程与英语课程融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
3.引入实地实习和实践活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实地实习和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让他们亲身体验商务英语的实际运用情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4.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技巧,以便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因此,可以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文化,并学习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应对各种挑战。
5.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以便能够在商务环境中做出有效的决策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