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园的孩子爱哭老师和家长该怎么办?
遇到新的幼儿入园哭闹不止,作为老师如何应对

遇到新的幼儿入园哭闹不止,作为老师如何应对?这是一种入园焦虑症。
一般情况下,幼儿到了三周岁,就应该进入幼儿园了,刚刚入园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要经历哭闹这一阶段。
新入园哭闹是因为他们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爸爸妈妈,独自面对陌生的人群和陌生的环境,缺乏安全感,稚嫩的心灵中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再者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因此就产生哭闹情绪。
哭,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幼儿不良情绪的排遣,因而,幼儿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哭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这个问题,如何应对呢?1、首先,微笑可以使人心情愉快,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于孩子也是如此,教师要经常对孩子面带微笑,在孩子哭的时候,我们拥抱孩子,在生活上照顾孩子,让孩子在园的每个环节都能体会到老师的爱,使他感到了温暖和安全感,因此消除哭闹心理。
另外,看看班里有无认识的小伙伴。
如果有认识的小伙伴和孩子在一个班,会让幼儿不感到孤独无助,这样,会大大降低孩子的分离焦虑。
这样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与家长的依恋,到与老师和小伙伴的依恋,以此打好入园适应的基础。
2、转移幼儿的情绪: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幼儿。
平时多观察他对哪些事物较敏感,在其情绪不稳定时,就用他喜欢的玩具或喜爱的事物、歌曲、故事等方法来吸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是极容易分散的,有东西玩着,缓解其紧张的情绪,让孩子体验到幼儿园是快乐的生活,一种良好的情绪体验便会降低他们的分离焦虑。
3、培养新的兴趣,激励好的行为习惯,扩大孩子的交友范围,提高孩子社会交往能力。
首先培养幼儿对外界探索的兴趣,如观察花生、虫、树、鸟和进行各种简单的运动,还可培养孩子涂涂画画等兴趣,这样孩子就会渐渐消除焦虑,对新的环境产生安全感。
4、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
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哭便心疼,不送了,抱着下次再送的心理回家。
这极容易助长孩子哭闹的习惯,因为他觉得哭能达到不上幼儿园的目的。
在这方面,让家长明白,一定要坚持送幼儿入园,配合老师的工作。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原因分析及对策新入园幼儿的哭闹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现象。
他们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及熟悉的人和环境,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不适应,要宣泄自己内心各种不适应,唯一的方法就是哭闹。
幼儿哭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究其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幼儿尽快度过这个时期,以减少家长及幼儿的过度焦虑。
一、开学前夕,做好新生入园的准备工作首先,幼儿入园前,可用电话与其家长们联系,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并且邀请幼儿来园熟悉环境,认识班上的老师,尝试玩滑梯、跷跷板等大型玩具;看看哥哥姐姐怎样唱歌、跳舞、做游戏。
通过一系列活动之后,他们就会觉得幼儿园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产生“想上幼儿园”的欲望。
同时,可建议家长在家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解幼儿园,另外,还可指导家长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洗脸、上厕所等。
其次,幼儿园开展《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研讨会。
根据小班幼儿教师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归纳教育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战。
最后,小班老师必须提前备好每一节课,准备大量同类、醒目、颜色鲜艳的玩教具,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教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到本领。
此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玩”是幼儿的天性,如滑滑梯、玩跷跷板、唱歌、跳舞、画画是幼儿最喜欢的,因此教师可多带幼儿去玩滑滑梯、玩跷跷板等,教一些幼儿喜欢的且容易接受的歌曲、诗歌、故事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也可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想父母的情绪,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生活、学习。
二、究其新入园幼儿哭闹的原因及对策1.刚入园幼儿因失去安全感而引起的哭闹孩子出生后,其主要生长环境就是家庭,由于父母的关切与呵护,孩子从内心会得到一种安全感。
当他进入幼儿园面临一种新环境时,这种安全感会被打破,心里会产生烦恼、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
幼儿园经常哭闹的孩子怎么办

幼儿园经常哭闹的孩子怎么办
1、提前训练。
在入园之前就应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和邻居、亲戚的同龄人一起玩耍,慢慢地孩子就懂得怎样和别人打招呼、怎样借到别人好玩的玩具、怎样和别人相处别人才会搭理自己等等。
潜移默化中,当他到了幼儿园,看到这么多和自己差不多的小朋友,想亲近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大哭大闹急着逃离呢。
2、主动找老师沟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刚入园时老师未必都能够发现。
作为家长,可以直接与老师沟通,减少师生之间的障碍,也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
比如:我家孩子有乳糖不耐症,请老师不要给他喝牛奶;我家孩子不睡午觉,请老师不要强迫他睡,让他坐着不要动,或者帮老师做些事情。
通情达理的老师得到家长的反馈信息,也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时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3、孩子在幼儿园的哭闹基本都是适应不良引起的。
解决了各种适应问题,相信孩子很快会爱上幼儿园,等家长去接时,他还赖着不肯走。
第 1 页共1 页。
孩子刚入园爱哭闹,家长如何应对?

孩子刚入园爱哭闹,家长如何应对?
几乎每个刚入幼儿园的宝宝都会哭鼻子,由于这是孩子从心理上还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他们有焦虑、有可怕,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这些心情。
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等宝宝从心理到生理慢慢的适应入园的生活后,一切就自然好转了。
面对宝宝的哭鼻子,家长应当怎么做呢?有两点是家长确定要留意的:
1、把孩子送到学校后立刻离开。
不要由于担忧孩子还在哭鼻子,或者想看看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是怎样的,而在学校多逗留。
当家长在现场时,只会刺激到孩子,让孩子更想家,更想妈妈,留意力无法转移到学校。
当妈妈离开后,孩子的留意力是很简洁转移的,老师会引导孩子的,孩子的哭闹现象会很快好转的。
2、每个刚入园的宝宝都会跟妈妈说不想去幼儿园了,这是孩子对幼儿园的抵触心情的表现。
在没有特殊状况下,如生病等特殊状况时,家长不要轻易答应孩子不去学校的请求。
家长表现给孩子的态度要坚决,告知他小孩子必需要去上学,大人必需上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通常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孩子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
- 1 -。
宝宝上幼儿园哭老师怎么处理

宝宝上幼儿园哭老师怎么处理1、真诚的理解——倾听孩子的哭诉,回家表示老师非常了解宝宝想要回家的想法。
让宝宝相信老师会帮助他,从而建立对老师的依赖感。
2、积极的暗示——用小鸡小鸭们上幼儿园互相快乐问好的故事,暗示孩子别人上幼儿园的时候是轻轻松松的,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模仿这样的行为模式。
3、哭闹的安抚——对于那些哭闹不止而哄劝又不起作用的孩子,教师大哭不妨把他抱著在怀里让他哭一阵,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平静下来。
4、需求的满足——对于那些极度思恋亲人无心活动的幼儿,教师不妨给他们获取一些和获得收益亲人有关的东西,比如美貌的照片。
手帕等,满足他们的恐惧归属感和罪恶感。
5、温暖的触摸——老师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用手轻轻抚摩孩子的脸、手、头发等,通过肢体的接触让孩子感觉的善意,从而接受老师的关心。
1、老师不能急,对他们要有耐心,有的小孩在发脾气时越加你越去哄他他笑的越凶,这样的小女孩先不去问,你可以利用不闹的小孩做些游戏和有趣的事情来转移他们的,小孩都爱玩,很快会好的.2、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需要,老师可卡因用关怀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赞美的语言、亲切的拥抱来与幼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消除不安,使他们逐步对老师形成同学依恋。
3、在园中荷塘老师可以以游戏的口吻、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的一日模式活动,而使孩子在园中的活动充实而有趣,缓解孩子们的焦虑极度。
4、老师会利用来、离园环节,做好稳定幼儿情绪的工作。
如来园时,用幼儿感兴趣的焦点话题(幼儿喜爱的玩具、关心的动物等)来转移他们的关注点,以淡化分离焦虑;在离园时,用言语鼓励幼儿,并给予的激励性(小星星、小贴画等)强化幼儿高高兴兴来幼儿园的积极行为。
5、入园后,老师可以定期进行回访,在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入园后表现的同时,与幼儿进行直接的互动,加深幼儿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
6、要想让孩子尽快调适适应学校的生活,缩短适应期,首先家长的情绪、情感很重要,要彻底消除自己消极的心态;其次,每天坚持送孩子上才幼儿园,多与老师沟通,介绍孩子在园情况;再有,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语言注意自己的语言定位,不要总问一些消极性的如“有小朋友打你吗?”、“抢你的玩具了吗?”等问题,这会让孩子不爱上私立学校。
孩子刚入园哭闹,家长怎么办?

孩子刚入园哭闹,家长怎么办?每年新学期开学,总有一大波宝宝哭晕在幼儿园门口或教室里。
入园的时候哭得撕心裂肺。
经常一个孩子入园像一场拔河比赛,需要把孩子从父母怀里接过来,想要顺利把孩子抱走,还要注意一下紧搂着父母脖子的小手。
接的时候压抑的哭。
很多家长到放学的时候,一到门口看着孩子汪着满眼眶的眼泪,一看到爸爸妈妈出现在视野里,就再也忍不住哇一声哭出来。
这一哭,让爸妈似乎感觉孩子受了委屈。
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情绪可能不稳定,早上起来就会开始哭不肯去幼儿园,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因为孩子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没有很好,会有害怕的情况出现。
一、孩子入园时有如此表现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1、孩子入园前父母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进入幼儿园,而且至少要和父母、熟悉的环境分离半天,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如果提前不做必要的准备,从熟悉到陌生的断崖式变化,的确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2、分离焦虑。
即使做了充分的准备,等真的要和父母分开,进入幼儿园,接触陌生人,孩子依然会有很强烈的分离焦虑。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而言,看不到的,意味着消失,当他看不到父母的时候,会感觉父母消失了,可能不要自己了。
幼儿教育研究者观察,幼儿园新生入园的时候,孩子刚刚和父母分离后,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紧张易哭闹等情绪,有时候会大喊大叫、不停踢打、哭闹不止、不正常进餐、独立孤坐、念叨回家及不正常午睡等行为。
分离焦虑非常严重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头疼、恶心、肚子疼等实际不适的症状。
3、孩子面对幼儿园陌生环境和规则出现的恐惧感。
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如果孩子不能尽快适应,也会生出恐惧感和抵触情绪。
4、情感释放。
至于接孩子时孩子压抑的哭泣,以及情绪好了之后的吃、吃、吃模式,往往是孩子见到了父母,感觉到安全之后的情感释放。
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孩子并不确定“消失”的父母是否能够准时出现,等待的时候孩子很不安,当见到父母的时候这种压抑的情绪得到缓解,此时的哭泣其实更是情绪的释放。
如何解决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的问题

怎样解决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的问题小班幼儿入园哭闹问题一直是小班教师最头疼、最棘手的问题。
幼儿的哭闹会使家长放心不下,更有甚者是直接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
如何使幼儿高兴、愉悦的入园?通过几年的接收小班幼儿的实践与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幼儿哭闹问题控制在时间最短、人员最少。
一、创造一个能使幼儿感到自由平等的环境小班幼儿在家中是众人的中心,来到幼儿园会感到孤独、不自由,哭闹在所难免。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根据幼儿喜欢玩的特点,开展丰富、有趣的小活动。
如:请他们到玩具角作客、用桌面玩具进行拼装比赛、在活动区和他们玩球......教师耐心的讲解怎么玩,并与他们一起玩,在玩的活动中开展比赛。
别看幼儿年龄小,可聪明了,他们可以创造出成人想象不到的造型。
教师适时地给予赏识性评价“哎呀,真好!”“太完美了!”......听到老师的表扬,忘了哭喊,也变消极为积极,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
老师很快变成他们的好伙伴。
二、创造一个能使幼儿感到安全温暖的环境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很多事情依赖家长。
入园后,幼儿找不到依靠,因此哭闹不止。
如何解除幼儿顾虑呢?当幼儿玩到高兴时,老师及时肯定他的表现,并以奖励的形式给幼儿发一些学习用品、日常用品等鼓励他们尝试用自己的用品,尝试用小毛巾擦手、用小杯子喝水,试试坐坐自己的小椅子等。
幼儿对教师的奖励很乐意接受,同时幼儿会觉得自己很能干,从而消除了离开家长的恐惧。
对于尿裤子、哭闹得厉害的幼儿要适当多给一点关怀和爱护,比如:抱抱、亲亲,幼儿对教师的爱抚很敏感,不经意的抚摸就有可能使幼儿感到无限的温暖。
归结起来就是教师观察要仔细,了解幼儿生活需求后,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使他们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亲切,从而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距”。
三、创造一个能使幼儿探索创造的环境小班幼儿年龄虽然小,但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
幼儿熟悉了活动室的环境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活动,鼓励他们自主选择游戏内容。
如何安抚刚入园孩子的情绪_如何安抚小班新生入园情绪

如何安抚刚入园孩子的情绪_如何安抚小班新生入园情绪一每每9月开学初,各个幼儿园的小班、小小班总是传来一阵阵或激烈或哀怨或凄惨的哭声,用“鬼哭狼嚎”形容真不为过,而身在其中的老师也大多心力交瘁。
安抚新小班幼儿的情绪,不仅仅是幼儿的问题,家长同样也要注意配合。
在开学之初,我们在家长会上就和家长提到了这个问题,并要求家长配合我们工作,做到以下几点。
1.做个“有准备”的家长。
首先,送孩子上幼儿园前,要提前做好孩子的心理准备。
比如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问孩子喜欢幼儿园吗?其次,父母不要恐吓孩子:“再不乖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教训你。
”最后,要做好家中老人的思想工作,不要对孩子上幼儿园恋恋不舍,一把鼻涕一把泪,这样做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强对上幼儿园的恐惧感。
另外,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书包、床上用品等物品。
2.做个“值得信赖”的家长。
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答应孩子几点接送一定要准时,千万不要拖延时间,否则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的父母来接了,自己父母还没有来,容易焦虑和害怕,也会因为对父母信任感减低和渴望回家而哭泣。
父母最好迟送早接。
3.做个“有恒心”的家长。
开始几天,要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没有规律上幼儿园更让孩子不适应。
此外,孩子在家里是家庭的中心,受到所有家庭成员全部的关注和照顾,但是在幼儿园,孩子要学会和别人分享老师的关注和爱,这种状况让孩子很失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4.做个“有规律”的家长。
切记不要打破孩子的生活规律。
幼儿园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定时午睡,定时午餐。
如果孩子在家时,打破了规律,孩子再回到幼儿园时,就需要再调整,很容易感到不适应。
5.做个“狠心”的家长。
刚上幼儿园的宝宝前几天总会哭闹个不停,甚至早上在家里刚起床就向妈妈要求:“妈妈,今天不上幼儿园。
”并且在距离幼儿园越来越近的时候,眼泪和哭声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出来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或是爷爷奶奶总会很心疼,甚至怀疑幼儿园是不是对宝宝施加了太多压力或者是对宝宝不够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刚入园的孩子爱哭老师和家长该怎么办?孩子刚上幼儿园,天天一提起幼儿园就哭,到了幼儿园门口拼命的不愿意进去,这不能代表幼儿园不好,只是孩子“分离焦虑”的表现。
分离焦虑是宝贝在成长过程中出于对自身保护的一种能力,父母不用太过于紧张和焦虑。
当宝贝与家人分离的时候会本能的产生这样的恐惧,宝贝分离焦虑的种种表现其实都是在和母亲去表达他的恐惧和他的情绪。
要有效缓解宝贝的分离焦虑,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孩子入园后,家长须立刻离开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或中途来看望,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让孩子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有妈妈来,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鼓励宝贝认识新朋友
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
另外,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
开学前几天,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
父母可以适当早些接
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更怕上幼儿园。
和宝贝一起谈论幼儿园的活动
全家人以乐观的态度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倾听他(她)谈论在幼儿园参加的活动;认识的老师、小朋友;共同欣赏孩子带回来的作品和奖品,哪怕只是一个贴画,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强化与激励作用。
正确认识,宝贝患上分享焦虑症其实很正常
因为宝贝第一次进入幼儿园,与家人分离产生了焦虑情绪是正常的,毕竟第一次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熟悉的爸妈,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接触陌生的人,并且还要逐渐学会独立照顾自己。
锻炼宝贝的独处能力
父母可以有意识的给宝贝创造独处的机会,以减轻对家人的依恋感。
独处的空间可以是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宝宝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在那里游戏、看图书等,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
也可以是朋友的家里:可以把宝贝寄托在朋友的家里,让宝贝自己和小朋友相处,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等。
让宝宝正确认识幼儿园
父母要帮助宝贝对幼儿园有正确的认识,告诉宝贝幼儿园是一个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地方。
幼儿园中的老师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
在入园前,父母可以给宝贝多讲讲集体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培养宝宝自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入园前几周,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宝贝入园后的自理能力。
例如自己上厕所,自己脱衣服、穿鞋、睡觉等,大多数一两岁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在父母的帮助下自己睡觉了。
还要注意的是,入园前要强化语言训练,让他们能够大声地、大胆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妈妈当老师,让孩子当小朋友,请“小朋友”自己对“老师”说“我要小便”、“我要喝水”等。
给宝宝以积极的暗示
当宝宝对爸妈产生依恋和依赖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爸妈往往心软、动摇。
须知,宝宝虽小,对爸妈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的,当宝宝察觉到爸妈的动摇心态时,会强化他不愿上幼儿园的想法。
所以爸妈应把握好心态,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送宝宝进幼儿园,并对宝宝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鼓励,例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儿园门口时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着和妈妈说再见的,好乖”等。
引导宝宝多跟老师交往
由于是很多宝宝围绕几个带班的老师,有的时候,如果宝宝不能够阐述自己的需求,可能会被老师忽视。
所以爸妈应教育宝宝学会和老师交往,有什么需求去跟老师说,相信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能够帮助自己,爱自己。
父母还可以通过幼儿园老师了解班上有哪些小朋友是住在同一小区或邻近地区的,这样可以互相联系,彼此串串门或相约在双休日共同到郊外或游乐场玩耍。
既可以增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同时宝宝有了熟悉的伙伴,大多就愿上幼儿园,从而缓解分离焦虑。
了解宝贝的心理感受
当宝宝从幼儿园回到家,爸妈可以问他在幼儿园里都学了些什么,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等,了解宝宝的心理感受,及时帮助宝宝消除一些情绪问题。
新宝宝入园温馨提示:
多给宝宝带几件换洗的衣裤
宝宝的年龄较小,来到新环境很可能会因为紧张而尿裤子。
多准备几件衣服,老师会悄悄地帮助宝宝换上舒适干爽的衣服。
多给宝宝喝白开水
宝宝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很容易上火,更应该清淡饮食,多吃水果,多喝白开水。
入睡前避免宝宝进食过多或剧烈运动
可以讲讲故事,和宝宝聊聊天,以保证他能够安静自然入睡。
另外,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能够使宝宝在起床的时候神清气爽,高高兴兴地开始新的一天。
保持和老师之间密切地交流
将宝宝的兴趣爱好和饮食习惯尽可能详细地告诉老师,也要将你的担心与忧虑告诉老师。
放松心情
父母要悄悄地把你的不安藏起来,不要让宝贝发现了。
别忘了,大人焦虑的情绪可能会传染给孩子,不要让宝贝以为上幼儿园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