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维菌素在樱桃谷鸭体内证治药物动力学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伊维菌素使用剂量及动物中毒的诊治

浅谈伊维菌素使用剂量及动物中毒的诊治

浅谈伊维菌素使用剂量及动物中毒的诊治作者:姚春霞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3期姚春霞(喀左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辽宁喀左 122300)摘要:伊维菌素,对动物体内线虫和体外节肢动物具有良好的驱杀作用,被广泛用于兽医临床。

当用药剂量过大或较短的间隔时间给药时,常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严重时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为中枢抑制症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嗜睡等临床症状,应立即停药自然就好了,严重者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避免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伊维菌素;使用剂量;中毒;诊治药物运行机制: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类药物的运行机制是促使动物增加突触前神经元γ-氨基丁酸的释放,通过刺激γ-氨基丁酸的释放,引起虫体麻痹直至死亡。

伊维菌素在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组织分布良好,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毒性较小,但在某一特定基因缺陷的动物内,有较多的伊维菌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积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心血管等方面的反应。

临床症状:个别动物在超量使用伊维菌素后的6~8h即可出现中毒症状,病初表现为共济失调,厌食,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脱水,全身震颤,瞳孔散大,昏睡,呼吸浅表而微弱,全身厥冷,体温降低,最后在昏迷中死亡。

癫痫发作不常见。

兽医临床诊断:根据个体使用伊维菌素用法及用量、临床呈现症状等因素做出诊断。

精准的确诊需要采集肝脏、体脂、胃内容物、粪便等做伊维菌素的化学分析。

用法用量:类圆线虫病;推荐剂量是单剂量口服200μg/kg,用水送服。

通常情况下无需加量,但需随访以保证根治。

常用剂量如下:15~24g,剂量为半片(约3mg);10kg,剂量为1片(约6mg);大于80kg,10片~20片。

注意事项:类圆线虫病患者在使用伊维菌素时,必须重复进行粪检以确定类圆线虫感染已经清除为止。

伊维菌素不能杀死盘尾丝虫成虫,因而采用本品治疗盘尾丝虫病时,需持续治疗。

治疗及抢救办法:伊维菌素中毒,可能产生包括共济失调、呼吸缓慢、震颤、眼睑下垂、活动减少、呕吐及瞳孔散大。

伊维菌素微乳的靶动物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伊维菌素微乳的靶动物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伊维菌素微乳的靶动物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伊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疾病。

随着科技的进步,伊维菌素微乳剂成为了一种新的给药方式,具有更好的药物输送和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伊维菌素微乳的靶动物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伊维菌素微乳的基本特性。

伊维菌素微乳是由乳化剂、油相、水相和伊维菌素组成的胶束结构。

微乳剂提供了一个优良的输送媒介,可以改善伊维菌素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此外,微乳剂还具有稳定的性质,能够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可利用性。

靶动物安全性是药物研究的重要一环。

对伊维菌素微乳进行靶动物安全性评估是为了评估该药物是否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

研究表明,伊维菌素微乳在靶动物体内的安全性良好。

大剂量给药实验显示,伊维菌素微乳对动物的相关器官如肝脏、肾脏等没有明显的毒性损害。

此外,长期给药实验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评估药物在生物体内代谢和排泄过程的重要手段。

伊维菌素微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该药物在体内经历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吸收方面,伊维菌素微乳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分布方面,伊维菌素微乳能够迅速进入器官组织,并在体内形成较高浓度。

代谢方面,伊维菌素微乳主要通过肝脏中的代谢酶进行代谢。

排泄方面,大部分伊维菌素微乳通过肾脏和胆道系统进行排泄。

此外,药代动力学研究还研究了伊维菌素微乳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伊维菌素微乳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了它们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因此,在联合用药时,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综上所述,伊维菌素微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给药方式。

针对伊维菌素微乳的靶动物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药物在靶动物体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且能够通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发挥药效。

然而,在使用伊维菌素微乳时,需要注意其与其他药物之间的可能相互作用。

因此,未来的研究还应进一步探索伊维菌素微乳的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并提供更多的临床应用价值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伊维菌素微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给药方式。

伊维菌素在不同动物中安全性、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性研究进展

伊维菌素在不同动物中安全性、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性研究进展
(2017YFD0501200) 作者简 介:邢一丹 ,硕士 ,从事抗 寄生虫新 兽药及新 制剂研制研究 。 通 讯 作 者 :潘 保 良 。E-mail:baoliang@ eau.edu.cn
中国兽 药杂志 2018年 5月第 52卷第 5期 Chinese Journal of Vetefina ̄ Dug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iference of Safety,Pharm acodynam ics and Pharm acokinetics of Iverm ectin in Various Anim als
XING Yi—dan。 CAI Yun—peng ,ZHANG Ya-feng ,XIONG Dan ,YANG Shi—zhuang ,PAN Bao—liang , (1.College ofVeterinaryMedicine,China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ng 100193,China; 2.Hebei Veyong Animal Pharmaceutical Co.,Ltd,Shijiazhuang 052165,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PA_】v Bao~Liang,E—mail:baoliaag@ cau.edu.cn
爱 比菌素 (Abamectin,ABA,国内常称 之 为阿 维 的发酵产 物 中提 取 的大环 内酯 类 抗 生素 ,伊 维 菌 素 菌素 )是 从 阿佛 曼链 霉 菌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Ivermectin,IVM)为 ABA 的双 氢 衍 生 物 。 由于 具
· 72·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 5月第 52卷第 5期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Drug

伊维菌素制剂在动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伊维菌素制剂在动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伊维菌素制剂在动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陈小军;孙志良;杨惠麟
【期刊名称】《湖南畜牧兽医》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伊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抗寄生虫药物,一次投药可同时驱杀体内外寄生虫,为减少投药次数,节省劳动成本,更好地发挥此种药物的优点,对这种优良药物剂型的研究开发成为当前兽药界的热门课题,作者主要从纵向就伊维菌素制剂的研究状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问题综述如下.
【总页数】4页(P1-3,11)
【作者】陈小军;孙志良;杨惠麟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
沙,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9.79+6
【相关文献】
1.伊维菌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J], 刘磊;张继瑜;周绪正;李冰;李金善
2.伊维菌素制剂在动物医学中的研究 [J], 张祎娜
3.伊维菌素长效制剂研究进展 [J], 梁妍;石紫薇;夏晨阳;陆锡宏;李雪虎;辛志君
4.伊维菌素制剂在动物医学中的研究 [J], 古丽努尔·阿也勒汗
5.伊维菌素制剂在动物寄生虫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J], 关琛;王琼;郭田顺;任聪妍;李艳玲;沈建清;贺小峰;闫婧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樱桃谷雏鸭混合感染沙门氏菌_曲霉菌病的诊治

樱桃谷雏鸭混合感染沙门氏菌_曲霉菌病的诊治
水禽世界
疾病防治
2008.3
樱桃谷雏鸭混合感染 沙门氏菌、曲霉菌病的诊治
李凤霞 1,马文军 2,王玉亭 3,付长起 4,寇建亭 5,马晓彬 6 (1. 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动物防疫监督所 274000;2.牡丹区小留兽医站;
3.牡丹区何楼兽医站;4.菏泽黄牛场;5.大黄集兽医站;6.南城兽医站)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 1085(2008)03- 0028- 02
行参考。
2 剖检病变
1 发病症状
先后剖检 100 多只病死或濒死鸭,病变差异较
1.1 急性期 多见于发病初期,病鸭无任何症状, 大,急性死亡的病鸭病变不明显,仅见口腔、喉咙、
突然倒地死亡,且死亡的多发生于体重较大的健壮 气管有粘液;病程 1 ̄2d 的死亡鸭即可见有明显的
鸭。
病变,呈典型的“三包病变”。
5d。同时,结合坏境消毒,加强饲养管理。
6.3 检查该场的雏鸭料中有发霉的玉米,是导致
6 小结与讨论
这次损失的诱发因素。料槽边、角等处残留着发霉
6.1 沙门氏菌与曲霉菌病多发生在幼龄鸭,且常为 变质的饲料。
急性经过,对该病的诊断必须准确,治疗必须及时。 6.4 该场对其它几批日龄较小、发病率较低的鸭
收稿日期:2008- 02- 26
明、边缘整齐的菌落;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针 尖大圆点、透明的菌落。取 2 ̄3 个菌落接种于三糖 铁培养基,37℃24h 培养后,斜面呈红色,底部呈黄 色,穿刺线慢慢变黑,有 H2S 产生。 4.1.2 生化试验 该菌对葡萄糖、甘露醇、阿拉伯 糖菌发酵,产酸、产气,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吲哚。枸 椽酸盐和甲基红阳性。 4.2 曲霉菌病的诊断 4.2.1 镜检 取肺脏及气囊上的结节压碎,加一滴 生理盐水制成压片。镜检可见分枝状的菌丝体及呈 吊珠样排列的圆形孢子。 4.2.2 组织学变化 分别采取病鸭的肝、肺、肾、脑 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 染色,光镜下观察:

樱桃谷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樱桃谷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樱桃谷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摘要分析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并提出防治措施等,以期指导养鸭户的生产。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228-01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俗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4周龄的刍鸭,1周龄以下、7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低温阴雨、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发病和死亡最为严重;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感染;不良饲养条件、卫生环境和各种应激因素均可发生。

阜南县农村群众历来有养鸭的习惯,少则养几十只,多则养几千只,该病的流行给养鸭业造成很大威胁。

阜南县王化镇一养殖户养一群鸭子,在2008年4月份发病,4d内先后死亡230只,笔者前去就诊,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该养殖户共饲养樱桃谷鸭2 600只,因鸭舍垫草不洁、场地潮湿、饲养密度大、空气污浊,于17日龄开始发病,至21日龄共死亡230只,每天死亡40~50只,多的达60只,发病期间户主曾用氟败酸、土霉素粉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理想。

2临床症状最急性病例往往看不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

急性病例病程1~4d,表现为精神沉郁,蹲伏,闭目嗜睡,不愿下水,缩颈,嘴拱地,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不食或少食,下白色、黄白色或绿色稀粪,肛周羽毛常被污染;病鸭明显表现咳嗽、打喷嚏,眼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常使眼周围羽毛粘连,形成“眼圈”;鼻孔流出浆液性或黏性分泌物,分泌物干后常堵塞鼻孔,表现呼吸困难;病鸭死前颈震颤,角弓反张。

慢性病例病程在7d以上,除少动、少食、消瘦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斜颈、转圈、倒退等,康复鸭生长缓慢。

3病理变化经剖检死鸭20只,其中14只可见浆膜表面有纤维素渗出物,心包液增多,呈黄白色,心脏表面附有纤维素渗出物,有的心脏与心包膜粘连,肝脏肿大,表面有1层厚薄不均灰白色的纤维素性膜,极易剥离。

伊维菌素在兽医临床的应用

伊维菌素在兽医临床的应用

4 用途
伊 维 菌 素 广 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于 牛 、 、 、 的 胃肠 道 线 虫 、 线 虫 和 羊 马 猪 肺
寄生节肢动物 , 的肠道 线虫 , 犬 耳螨 、 疥螨 、 丝虫和微丝蚴 , 心
以及 家 禽 胃肠 线虫 和体 外 寄 生虫 。
内酯类抗 寄生虫药对线虫及节肢动物的驱杀作用 ,是 因为其 能 增加虫体 的抑制 性递质 一氨基 丁酸 ( A A) G B 的释放 , 以
约2 8天损 害 症 状 全部 消失 。
3 药 物动 力学
伊 维 菌 素 的 药 代 动力 学 因畜 种 、剂 型 和 给 药 途 径 不 同 而
有明显 差异 。伊维菌素在犬体 内排泄较快 , 猪的半 衰期 长达 4
天 。据 I 驱 虫效 果 观 察 , 效 能维 持 2星 期 。绵羊 内服 后 的 临床 药
形 线虫 、 圆形 线 虫 、 齿 圆 形 线 虫 ) 蛔 虫 ( 马 无 、 马副 蛔 虫 ) 蛲 虫 、 ( 尖 尾 线 虫 ) 胃虫 ( 口德 拉 西线 虫 、 线属 线 虫 ) 小 肠 马 、 大 柔 、
氨酸控制的氯通道 , 故伊维菌素类 药物对其无效。哺乳动物 的
外 周 神 经 递 质 为 乙 酰 胆 碱 , A A 虽分 布 于 中枢 神 经 系 统 , G B 但
及 打开 谷 氨 酸控 制 的氯 离 子 通 道 , 强 神 经 膜对 氯 的通 透 性 , 增
41牛 、 . 羊
伊维 茼素按 02毫克 / . 千克体 重给牛 、羊 内服 或皮 下注 射, 对血矛线虫 、 奥斯特线虫 、 吉柏 线虫 、 毛圆线虫 ( 包括艾 氏 毛圆线虫 ) 圆形线虫 、 口线虫 、 、 仰 细颈线虫 、 毛首线虫 、 食道口

伊维菌素注射液说明书

伊维菌素注射液说明书

伊维菌素注射液说明书兽用【兽药名称】通用名:伊维菌素注射液商品名:英文名:Ivermectin Injection汉语拼音:Yiweijunsu Zhusheye【主要成分】伊维菌素【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略黏稠。

【药理作用】药效学伊维菌素对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是体内线虫和节肢动物具有良好驱杀作用。

其驱虫作用机理在于促进突触前神经元释放γ-氨基丁酸(GABA),从而打开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

伊维菌素对无脊椎动物神经和肌肉细胞位于GABA介导位点附近的谷氨酸介导的氯离子通道也具有选择性和高亲和力,从而干扰神经肌肉间的信号传递,使虫体松弛麻痹,导致虫体死亡或被排出体外。

线虫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兴奋性运动神经元是其作用部位,而节肢动物的作用部位是神经肌肉接头。

对牛、羊的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古柏线虫、毛圆线虫(包括艾氏毛圆线虫)、圆形线虫、仰口线虫、细颈线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以及绵羊夏伯特线虫成虫、第四期幼虫驱除率97%~100%。

对节肢动物亦很有效,如蝇蛆、螨和虱等。

对嚼虱和绵羊羊蜱蝇疗效稍差。

伊维菌素对蜱以及粪便中繁殖的蝇也极有效,药物虽不能立即使蜱死亡,但能影响摄食、蜕皮和产卵,从而降低生殖能力。

对血蝇的作用相似。

对猪的蛔虫、红色猪圆线虫、兰氏类圆线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后圆线虫、有齿冠尾线虫成虫及末成熟虫体驱除率达94%~100%,对肠道内旋毛虫(肌肉内旋毛虫无效)也极有效,对猪血虱和猪疥螨也有良好控制作用。

由于吸虫和绦虫不以GABA为神经递质,并且缺少受谷氨酸控制的氯离子通道,故本类药物对其无效。

哺乳动物的外周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GABA虽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但由于本类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对其影响极小,因此使用时就比较安全。

本类药物能使蜱减少产卵、反刍动物线虫虫卵形态异常和丝状线虫(雄、雌性)不育,但影响寄生虫生殖的机理还不太清楚。

药动学伊维菌素的药动学因动物种属、剂型和给药途径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 要 仪 器 设 备 、药 品 与 试 剂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LC-2010,日本岛津 公 司),RF-10AXL 荧 光 检 测 器 (岛 津 ),SCL-10AVP 系 统 控 制 器 (岛 津 ),离 心 机 (上 海 安 亭 科 学 仪 器 厂 ),涡 动 混 合 器 (上 海 青 浦 沪 西 仪器厂)等。三氟乙酸酐 (sigma)、N-甲 基 咪 唑 (sig- ma)、甲醇(色 谱 纯,天 津)、乙 腈 (色 谱 纯,天 津 )、肝 素钠 等。 衍 生 化 试 剂 A 液:1 mL 三 氟 乙 酸 酐 +2 mL 无水乙腈,B 液:1 mL 氮甲基咪唑 +1 mL 无 水 乙腈。 1.2 饲料 健康饲料:按美国 NRC(1994 版)标 准 调配。霉 变 饲 料:50% 健 康 饲 料 +50% 发 酵 霉 变 饲 料。 1.3 实 验 动 物 及 药 物 1 日 龄 樱 桃 谷 雏 鸭 137 只 (购置四川雅安 某 鸭 场),雌 雄 各 半。 伊 维 菌 素 标 准
中 国 兽 医 学 报 2014年11月 第34卷 第11期 Chin J Vet Sci Nov.2014 Vol.34 No.11
1813
伊维菌素在樱桃谷鸭体内证治药物动力学研究
邓 阳,赵世明,唐华侨,靳茹文,李英伦*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药学实验室,四川 雅安 625014)
摘要:本试验利用证治药动学的方法,研 究 了 伊 维 菌 素 在 樱 桃 谷 鸭 体 内 药 物 动 力 学 变 化 ,旨 在 验 证 黄 曲 霉 毒 素 B1 中毒后中药制剂“保肝护肾脱霉素”的药理作用。将117 只 健 康 1 日 龄 的 樱 桃 谷 鸭 随 机 平 均 分 成 3 组,Ⅰ 组 (正 常 组)饲喂健康饲料,饲喂28d。Ⅱ组(病理组)前7d饲喂健康饲料,8~21d饲喂含有黄曲霉毒素 B1 的霉变饲料,22 ~28d饲喂健康饲料。Ⅲ组(中药反证组)前7d饲喂健康饲料,8~22d饲喂含黄曲霉毒素 B1 的霉变饲料,22~28 d饲喂健康饲料,与此同时对 每 只 鸭 子 每 天 口 服 保 肝 护 肾 脱 毒 素 液 5 mL,口 服 7d,第 29 天,给 上 述 3 组 试 验 鸭 口 服伊维菌素溶液,分别在给药前(0h)和给药后时间点从鸭的 颈 静 脉 采 血,采 用 高 效 液 相 荧 光 色 谱 法 进 行 检 测 。 结 果显示,黄曲霉毒素 B1造成的病理损伤,能改变伊维菌素 内 服 在 鸭 体 内 的 药 动 学 特 征 ,表 现 出 吸 收 减 慢,吸 收 程 度 减弱,消除速率减弱的药动学特征。经过中药制剂“保 肝 护 肾 脱 霉 素”反 证 后,伊 维 菌 素 的 吸 收 及 消 除 速 度 都 有 不 同程度地增加。试验结果表明,从药动学角度说明中药 制 剂 “保 肝 护 肾 脱 霉 素”对 黄 曲 霉 毒 素 B1 造 成 的 病 理 损 伤 有修复作用。 关 键 词 :伊 维 菌 素 ;肝 脏 损 伤 ;樱 桃 谷 鸭 ;药 动 学 中 图 分 类 号 :S859.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5-4545(2014)11-1813-05
ratory,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 ’an,Sichuan 625014,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effect of p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preparing aflatoxin B1 poisoning,uses syndrome differential pharmacokinetics method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ivermectin in cherry valley duckling.Three groups of one hundred and seventy-seven cherry valley ducklins each were located.The groupⅠ(normal group)were in optimal nutritional condi- tion for 28days.The group Ⅱ (model group)were in optimal nutritional condition for 17days, then the cherry valley duckling were fed aflatoxin B1contaminated diets for the next 14days,and the next seven days the cherry valley duckling were in optimal nutritional condition.The group Ⅲ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syndrome group)were in optimal nutritional condition for 17 days,then the cherry valley ducklins were fed aflatoxin B1 contaminated diets for the next 14 days,and the next 7days the cherry valley duckling were in optimal nutritional condition,mean- while each ducklins orally administrated the solution of preparing hepatic and kidney 5 mL for 7 days.Ducklins in each group orally administrated the solution of ivermectin formulated in propyl- ene glycol on 29day.Blood were collected before treatment and up to timing after treatment.The plasma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using fluores- cence detection.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aflation B1can cause hepatic injury and change the phar- macokinetic of ivermectin following orally administrated in Cherry Valley duckling.It showed slow absorption,weaken absorption degree and weaken elimination rate.But after antisyndrome by p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rate of absorption and elimination were increased.From
Syndrome differential pharmacokinetics of ivermectin in cherry valley duckling DENG Yang,ZHAO Shi-ming,TANG Hua-qiao,JIN Ru-wen,LI Ying-lun* (Pharmaceutical Labo-
品 (中 兽 药 品 监 察 所 ,93.9% ),临 用 时 将 伊 维 菌 素 溶 解于丙 二 醇 中,制 备 浓 度 为 0.2g/L 的 液 体,备 用; “保肝护肾脱霉素”(由 柴 胡、黄 芩、泽 泻、黄 芪、五 味 子等 组 成 的 颗 粒 剂,其 中 柴 胡 皂 苷 a 含 量 为 4.21 mg/g,黄 芩 苷 含 量 为 10.33 mg/g)等 。 1.4 发酵霉变饲料 制 法 霉 变 饲 料 做 法 参 照 文 献 [2]的 方 法,(1)取 已 经 制 备 好 的 PDA 培 养 基 30 mL 于250 mL 三 角 瓶 中,经 121℃,15 min 高 压 蒸 汽灭菌并冷却至室温。然后用涂布法接种黄曲霉菌 种2402 (CICC 编 号,购 自 中 国 工 业 微 生 物 菌 种 保 藏中心),置28℃恒 温 生 化 培 养 箱 中 培 养 7d,然 后 在三角瓶中 加 入 150 mL 灭 菌 生 理 盐 水,在 恒 温 振 荡 器 上 35℃ 、100r/min 振 荡 30 min,使 霉 菌 孢 子 悬 浮其中,静置待 用。(2)将 粉 碎 过 的 100kg 玉 米 粒 的含水量调到 20% 左右,然后每 25kg左右分 装 进 1个带塑料夹膜的编织袋中,经过 121℃,15 min 高 压蒸汽灭菌后冷 却 到 室 温。(3)在 3 m×4 m 的 密 封 培 养 室 内 (地 面 铺 垫 塑 料 膜 )将 灭 菌 饲 料 均 匀 摊 开 后,用喷雾器把含有 大 量 黄 曲 霉 菌 孢 子 的 溶 液 均 匀 的 喷 洒 在 其 表 面 。 (4)发 酵 培 养 期 间 每 天 喷 水 1 次 , 搅拌1次,保 持 含 水 量 在 20% 左 右,同 时 维 持 培 养 基中正常 的 含 氧 量,以 利 于 黄 曲 霉 菌 的 生 长。 (5) 发酵 培 养 时 间 为 10d。 饲 料 中 水 分 含 量 保 持 在 20% 左 右 。 培 养 结 束 后 可 以 清 楚 看 到 培 养 基 表 面 结 块并且发 绿,说 明 上 面 已 经 布 满 大 量 黄 曲 霉 菌 落。 (6)发酵后的玉米粉分装进1 个带塑料夹膜的 编织 袋 中 ,经 高 压 灭 菌 后 晒 干 ,最 后 密 封 保 存 检 测 。 发 酵 的霉变饲料经高效 液 相 色 谱 法 检 测,结 果 显 示 饲 料 中黄曲霉毒素 B1 含量为100μg/kg。 1.5 动 物 模 型 的 建 立 选 择 20 只 1 日 龄 健 康 樱 桃 谷肉鸭,按饲 养 试 验 要 求,完 全 随 机 设 计 分 为 2 组 (正 常 组 、模 型 组 )。 每 组 10 只 ,公 母 各 半 ,健 康 饲 料 饲喂至7d,8~21d正 常 组 采 用 健 康 饲 料,模 型 组 采用含黄曲 霉 毒 素 B1 50μg/kg 霉 变 饲 料 喂 养,22 日龄改 为 健 康 饲 料 饲 养,28d 后 采 集 血 液,对 血 清 中生化指标谷胱甘肽-S 转移酶(GST)、谷丙转氨 酶 (GPT)、谷 草 转 氨 酶 (GOT)、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SOD)、谷 胱 甘 肽 过 氧 化 物 酶 (GSH-PX)、丙 二 醛 (MDA)等 指 标 进 行 检 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