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达标测试题
【3套精选】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有理数单元达标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汽车向南行驶30米记作+30米,则-50米表示()A.向东行驶50米B.向西行驶50米C.向南行驶50米D.向北行驶50米2.-|-2|的值是()A.-2 B.2 C.±2 D.43.大于-1且小于3的整数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4.下列四个数中,与-2018的和为0的数是()1 A.-2018 B.2018 C.0 D.-20185. “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由4600个反射单元组成一个球面.将数据4600表示成a×10n(其中1≤a<10,n为整数)的形式,则n的值为()A.-1 B.2 C.3 D.46.检测4个足球,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下列最接近标准质量的是()A B C D7.图1所示的数轴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A,B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A.-4 B.-2 C.0 D.4图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数轴上能找到表示任何有理数的点B.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ba=-1 C.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非负数D.近似数7.30所表示的准确数的范围是大于或等于7.295,小于7.3059. 如图2,数轴上点A 表示的有理数为a ,点B 表示的有理数为b ,则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A .a+b >0B .a+b <0C .a-b >0D .|a|=|b|图210.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正整数,如365=300+60+5=3×102+6×101+5,用二进制计数法来表示正整数,如:5=4+1=1×22+0×21+1×1,记作5=(101)2,14=8+4+2=1×23+1×22+1×21+0×1,记作14=(1110)2,则(10101)2表示数() A. 41B. 21C. 20D. 2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在有理数-0.2,0,321,-5中,整数有____________. 12. 计算:(-1)6+(-1)7=____________.13. 两会期间,百度APP 以图文、图案、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展现两会内容.据统计,直播内容237场,峰值观看人数一度高达3 800 000人,将数据3 8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4.已知线段AB 在数轴上,且它的长度为4,若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则点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15.已知一张纸的厚度是0.1 mm ,若将它连续对折10次后,则它折后的厚度为 mm .16.观察下列数据,找出规律并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43,95,-167, ,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17.(每小题3分,共6分)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4+5|与|-4|+|5|; (2)2×32与(2×3)2.18.(每小题4分,共8分)计算: (1)|-2|-(-3)×(-15)÷(-9); (2)-12018+(-21+32-41)×24.19.(7分)当温度每上升1℃时,某种金属丝伸长0.002 mm ;反之,当温度每下降1℃时,金属丝缩短0.00 2mm.把15℃的这种金属丝加热到60 ℃,再使它冷却降温到5 ℃,求最后的长度比原来伸长了多少.20.(9分)计算6÷(-21+31)时,李明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原式=6÷(-21)+6÷31=-12+18=6.请你判断李明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并正确计算出(21-61+91)÷(-361).21.(10分)如图3,已知点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从点A 出发,沿数轴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点B 所表示的有理数是5的相反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在数轴上标出点B 和点C ;(2)求点B 所表示的数与点C 所表示的数的乘积;(3)若将该数轴进行折叠,使得点A 和点B 重合,则点C 和哪个数所对应的点重合?图322.(12分)一辆货车从仓库装满货物后在东西街道上运送水果,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某次到达的五个地点分别为A,B,C,D,E,最后回到仓库,货车行驶的记录(单位:千米)如下:+1,+3,-6,-l,-2,+5.(1)请以仓库为原点,选择适当的单位长度,画出数轴,并标出A,B,C,D,E的位置;(2)求出该货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3)如果货车运送的水果以l00千克为标准质量,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则运往A,B,C,D,E五个地点的水果质量可记为:+50,-l5,+25,-l0,-15,则该货车运送的水果总质量是多少千克?附加题(共20分,不计入总分)1.(8分)如图,点P,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8,4,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当运动秒时,P,Q 两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2.(12分)对于有理数a,b,定义运算“⊕”:a⊕b=ab-2a-2b+1.(1)计算5⊕4的结果;(2)计算[(-2)⊕6]⊕3的结果;(3)定义的新运算“⊕”交换律是否还成立?请写出你的探究过程.(第一章 有理数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D 2.A 3.B 4. B 5.C 6.C 7.B 8.B 9. A 10.B二、11. 0,-5 12.013. 3.8×106 14.3或-5 15. 102.4 16.259,-3611,4913 提示:第n 个数,分母是n 2,分子是2n-1,第奇数个数是正数,第偶数个数是负数.三、17.(1)|-4+5|=|1|=1,|-4|+|5|=4+5=9,所以|-4+5|<|-4|+|5|. (2)2×32=2×9=18,(2×3)2=62=36,所以2×32<(2×3)2.18. 解:(1) 原式=2+3×15×91=2+5=7. (2)原式=−1−21×24+32×24−41×24=−1−12+16−6=−3. 19. 解:(60-15)×0.002-(60-5)×0.002 =45×0.002-55×0.002 =(45-55)×0.002 =(-10)×0.002 =-0.02(mm ).答:最后的长度比原来伸长了-0.02 mm.20.解:李明的计算过程不正确,正确计算过程为:6÷(-21+31)=6÷(-61)=-36.原式=(21-6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有理数单元达标测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果向东走7 km 记作+7 km ,那么-5 km 表示( )A .向北走5 kmB .向南走5 kmC .向西走5 kmD .向东走5 km 2.在0,4,-3,-4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0B .4C .-3D .-43.在有理数|-1|,0,-122,(-1)2 019中,负数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4.某市去年共引进世界500强外资企业19家,累计引进外资410 000 000美元.41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1×107B .4.1×108C .4.1×109D .0.41×109 5.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2)×(-3)=2×3=6B .-3-5=-3+(+5)=2C .4÷⎝ ⎛⎭⎪⎫-12=4×(-2)=-8 D .-(-32)=-(-9)=96.下列每对数中,不相等...的一对是( ) A .(-2)2 019和-22 019 B .(-2)2 020和22 020 C .(-2)2 020和-22 020 D .|-2|2 019和|2|2 0197.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ab 的值是( )(第7题)A .负数B .正数C .0D .正数或0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似数0.21与0.210的精确度相同B .近似数1.3×104精确到十分位C .数2.995 1精确到百分位是3.00D .“小明的身高约为161 cm”中的数是准确数9.已知|m |=4,|n |=6,且|m +n |=m +n ,则m -n 的值等于( )A .-10B .-2C .-2或-10D .2或1010.一根100 m 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13,第三次截去剩下的14……如此下去,直到截去剩下的1100,则剩下的小棒长为( )A.12 m B .1 m C .2 m D .4 m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果全班某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90分,某位同学考了93分,记作+3分,那么得分86分应记作__________.12.-2 019的相反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倒数是________. 13.将数59 840精确到千位是__________.14.比较大小:-(-0.3)________⎪⎪⎪⎪⎪⎪-13(填“>”“<”或“=”).15.如图,点A 表示的数是-2,以点A 为圆心、1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交数轴于B ,C 两点,那么B ,C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第15题)16.如果|a +2|+(b -3)2=0,那么a b =________.17.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图,当输入x 的值为-1时,输出的数值为________.(第17题) (第18题)18.一个质点P从距原点1个单位长度的点A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A的中点A1处,第二次从点A1跳动到OA1的中点A2处,第三次从点A2跳动到OA2的中点A3处,…如此不断跳动下去,则第五次跳动后,该质点到原点O的距离为________;第n次跳动后,该质点到原点O的距离为________.三、解答题(19,24题每题12分,20题16分,21题6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19.(1)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2.5),(-1)2,-|-2|,-22,0,-12.整数:{ …}; 分数:{ …}; 正有理数:{ …}; 负有理数:{ …}.(2)把表示上面各数的点画在数轴上,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20.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6+10-3+|-9|;(2)-49-⎝ ⎛⎭⎪⎫-118+⎝ ⎛⎭⎪⎫-18-59;(3)⎝ ⎛⎭⎪⎫79-1112+16×36;(4)-42÷(-2)3+(-1)2 020-49÷23.21.现规定一种新运算“*”:a *b =a b-2,例如:2*3=23-2=6.试求⎝ ⎛⎭⎪⎫-32*2*2的值.22.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从某食品厂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把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表:(1)若标准质量为450 g,则抽样检测的20袋食品的总质量为多少克?(2)若该种食品的合格标准为450±5 g,求该食品的抽样检测的合格率.23.某景区工作人员接到任务后,驾驶电瓶车从景区大门出发,向东走2 km到达A景区,继续向东走2.5 km到达B景区,然后又回头向西走8.5 km到达C景区,最后回到景区大门.(1)以景区大门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以1个单位长度表示1 km,建立如图所示的数轴,请在数轴上表示出上述A,B,C三个景区的位置.(2)若电瓶车充足一次电能行走15 km,则该工作人员能否在电瓶车一开始充好电而途中不充电的情况下完成此次任务?请计算说明.(第23题)24.点P,Q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在数轴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是2个单位长度/s、4个单位长度/s,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 s.(1)如果点P,Q在点A,B之间相向运动,当它们相遇时,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如果点P,Q都向左运动,当点Q追上点P时,求点P表示的数;(3)如果点P,Q在点A,B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有理数-3,0,23,-85,3.7中,属于非负数的个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2.若足球质量与标准质量相比,超出部分记作正数,不足部分记作负数,则在下面4个足球中,质量最接近标准的是()A.B.C.D.3.下列各式中结果为负数的是()A.﹣(﹣2) B.|﹣2| C.(﹣2)2D.﹣|﹣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 a一定是正数;②0的倒数是0 ;③最大的负整数-1;④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⑤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有理数只有0A.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5.在数轴上与-3的距离等于4的点表示的数是()A.1 B.-7 C.1或-7 D.无数个6.已知p与q互为相反数,且p≠0,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p•q=1B.p1q=C.p-q=0 D.p+q=07.56-的相反数是()A.56B.56-C.65D.65-8.实数-2019的绝对值是()A. B.2019 C. D.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5+(﹣6)=﹣11 B .﹣1.3+(﹣1.7)=﹣3 C .(﹣11)﹣7=﹣4 D .(﹣7)﹣(﹣8)=﹣110.|-6|的倒数是( ) A .6B .-6C .16 D .-1611.﹣|﹣3|的倒数是( ) A .﹣3B .﹣13C .13D .312.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 ) A .1 B .-1 C .±1 D .±1和0二、填空题13.中国的领水面积约为3700000km 2,将3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14.0.7808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 15.计算:1001-1-6-)6÷⨯()(=_________16.用“>”或“<”填空: 3--______ ( 3.1)--; 78-____67-; 17.一只蚂蚁从数轴上一点A 出发,爬了7个单位长度到了原点,则点A 所表示的数是__.三、解答题 18.计算: (1)1+(-2)+|-2-3|-5 (2) 51557-÷ (3) (-16+34-512)⨯(12)- (4)(-1)2012-(-512)×411+(-8)÷[(-3)+5] (5)()2014322321-+--⨯-19.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都有21ab b =+。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达标测试试题(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达标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速度比普通声快得多B.弹琴时,增大拨动琴弦的力度就会增大振动频率C.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340m/sD.环境嘈杂时,戴上耳罩是从传人耳处中减弱噪声3、倒车雷达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涉及到的知识是()A.次声波B.超声波C.电磁波D.声能传递能量4、关于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宇航员登陆月球,由于表面没有空气,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5、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
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 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初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初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
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大洋洲2.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A. 阿拉伯半岛B. 印度半岛C. 雅庇半岛D. 伊比利亚半岛3. 以下国家中位于南美洲的是()。
A. 墨西哥B. 巴西C. 南非D. 阿富汗4. 地球上圈层结构的基本部分是()。
A. 岩石圈B. 气圈C. 水圈D. 冰圈5.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
A. 向北B. 向南C. 向东D. 向西6. 地壳是由地幔以下的地质构造单元组成的,这个构造单元称为()。
A. 北极洲B. 陆块C. 地震带D. 火山口7. 下列国家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A. 中国B. 巴西C. 俄罗斯D. 加拿大8. 南北长,东西狭的海洋是()。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9.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A. 五大湖B. 内陆海C. 里海D. 亚马逊河10.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 天山B. 长江C. 尼罗河D. 亚马逊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
2. 世界上最狭长的洲是()。
3. 以下国家中位于南美洲的是()。
4. 地球的平均直径是()。
5.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
6. 地壳是由地幔以下的地质构造单元组成的,这个构造单元称为()。
7. 下列国家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8. 南北长,东西狭的海洋是()。
9.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10.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三、简答题(共40分)1. 什么是地理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2. 请简述地球的构造及其特点。
3.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并解释板块活动对地球表面造成的影响。
4. 简述地球表面的水域分布特点,并说明海洋在地球上的作用。
5. 简述陆地的分布特点,并解释陆地对人类的影响。
四、应用题(共10分)请根据以下地图,给出准确的答案:[地图图片]1. 地图上标有A、B、C、D四个点,请分别给出它们的经纬度坐标。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 m的是()A.教室的高度B.课桌的高度C.物理课本的宽度D.中学生的身高2.物理学中“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同学们应该能对常见物品的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做出大致的估计。
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
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A.1 min B.4 sC.2 s D.0.5 s3.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如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A.2 mm B.2 cmC.6 mm D.6 cm4.装纯牛奶的盒子上标有“250 mL”的字样,小明想确定盒子上所标的牛奶的体积是否正确,应使用的量筒的量程是()A.50 mL B.100 mLC.250 mL D.500 mL5.下面是小虎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A.5.2 m=5.2×100 cm=520 cmB.6.5×106μm=6.5×106×10-6=6.5 mC.36 μm=36×1 000 cm=36 000 cmD.480 mm=480÷1 000 m=0.49 m6.如图所示是几种长度的测量方法,其中错误的是()7.小明同学想测量学校篮球场的长度,请你帮他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A.量程为0~30 cm,分度值为1 mm的钢尺B.量程为0~1 m,分度值为0.5 cm的木尺C.量程为0~3 m,分度值为1 cm的钢卷尺D.量程为0~30 m,分度值为1 dm的皮卷尺8.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长度值的是()A.2.2 cm B.2.20 cmC.2.3 cm D.2.5 cm9.小明为了测一下学校教学楼的长度和自己走路的快慢,做了以下探究实验:沿教学楼一共走了150步,脉搏跳动了90次。
达标测试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定向测试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定向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某学校教室、走廊等墙壁上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 表示要控制声音的音调低一点B.“禁止大声喧哗”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禁止大声喧哗” 中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老师能听出是哪个同学在大声喧哗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2、关于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宇航员登陆月球,由于表面没有空气,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3、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中,能辨别出二重唱男声和女声的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只要振动就能听到声音D.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慢,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快5、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某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2、如图所示是学校的录播教室。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达标测试卷

第一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A.158 mm B.158 cm C.158 m D.158 km 2.如图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3.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汽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
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C.地面D.自家汽车4.两列列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
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A.嫦娥四号B.月球表面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6.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 m跑的过程,得到如图几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7.运动会上,100 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8.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落地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10.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1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 12.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 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 B.关卡3C.关卡2 D.关卡1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3.如图所示,时钟所示的时刻为________点________分________秒。
第一章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复习

七年级生物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常食“五谷杂粮”,有利于健康,是因为()A能治百病 B容易消化、吸收C营养丰富,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 D色、香、味俱全2.下列关于绿色食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B绿色食品的标志是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组成C绿色食品是经过清洗、消毒加工的绿色植物产品D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A级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未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3.小芳在升旗时,突然脸色发白、头晕眼花,晕倒在地,可能的原因是()A升旗时情绪激动 B升旗时情绪过于紧张C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 D没完成作业,怕升旗后老师批评4.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消化器官有()A胃 B咽 C小肠 D肝脏5.有一天早上,细心的小英发现,远洋归来的爸爸刷牙时牙龈出血。
她应建议妈妈去市场买何种食品?()A精肉 B大虾等海产品 C猪肝、面包 D水果、蔬菜等6.人在生病发烧时吃饭无味,是因为()A体温过高影响消化酶的功能 B味觉消失C食物过于清淡 D以上答案都不对7.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
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
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A唾液、胆汁、胃液 B胆汁、肠液、胰液C胃液、肠液、唾液 D胰液、肠液、唾液8.在每是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各占()A 20%、50%、30%B 30%、40%、30%C 50%、20%、30% D40%、40%、20%9.下列哪个特点不能增加小肠的内表面积()A有肠腺,能分泌肠液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C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D小肠长约5—6米二简答题:1.右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X表示的消化过程,Y表示的消化过程,Z表示的消化过程。
2)淀粉从开始消化,蛋白质从开始消化,脂肪从开始消化。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 A.40° B.50° C.60° D.100°2.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8 cm和4 cm,那么它的周长是() A.12 cm B.16 cm C.16 cm或20 cm D.20 cm3.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A.a不垂直于c B.a,b都不垂直于cC.a与b相交D.a⊥b4.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 5 B.1,2, 3 C.6,7,8 D.2,3,4 5.如图,直线a∥b,直线l与a,b分别相交于A,B两点,过点A 作直线l的垂线交直线b于点C,若∠1=58°,则∠2的度数为() A.58° B.42° C.32° D.28°(第5题) (第6题) (第7题) 6.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A.5 B.6 C.8 D.107.如图,在△ABC 中,∠C =90°,∠B =30°,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DE ⊥AB 于点E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AD =30°B .AD =BDC .BE =2CD D .CD =ED8.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CD 与BE 相交于O 点,已知AB =AC ,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 ≌△ACD ( )A .∠B =∠C B .AD =AE C .BD =CE D .BE =CD(第8题) (第9题)9.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AB =7,则△ABC 的周长为( )A .7B .14C .17D .2010.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E ,F 为垂足,则下列四个结论:(第10题)①∠DEF =∠DFE ;②AE =AF ;③DA 平分∠EDF ;④EF垂直平分AD.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如图,在△ABC中,∠C=40°,CA=CB,则△ABC的外角∠ABD =________.(第11题) (第12题) (第14题) 12.如图,在△ABC中,∠A=36°,AB=AC,BD平分∠A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13.已知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写出它的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逆命题是________(填“真”或“假”)命题.14.如图,已知直线l1∥l2,将等边三角形如图放置,若∠α=40°,则∠β=________.15.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________.(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16.如图,AD⊥BC于点D,D为BC的中点,连接AB,∠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O,连接OC,若∠AOC=125°,则∠ABC=________.17.如图,已知∠ABD=∠BDA=∠ADC=∠DCA=75°.请你写出由已知条件能够推出的三个有关线段关系的正确结论(注意: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18.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是点D,E,AD=3,BE=1,则DE=________.(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19.如图,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ABC和△A′B′C′拼在一起,其中点A′与点A重合,点C′落在边AB上,连接B′C.若∠ACB=∠AC′B′=90°,AC=BC=3,则B′C的长为________.20.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2,AD是BC边上的中线,M是AD 上的动点,E是AC边上的一点.若AE=4,则EM+CM的最小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题8分,26题12分,其余每题10分,共60分) 21.已知:如图,∠ABC,射线BC上一点D.求作:等腰三角形PBD,使线段BD为等腰三角形PBD的底边,点P在∠ABC内部,且点P到∠ABC两边的距离相等.(要求:请用直尺、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第21题)22.如图,∠A=∠B,AE=BE,点D在AC边上,∠1=∠2,AE 和BD相交于点O.(1)求证:△AEC≌△BED;(2)若∠1=42°,求∠BDE的度数.(第22题)23.如图,锐角三角形ABC的两条高BE,CD相交于点O,且OB=OC.(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判断点O是否在∠BAC的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第23题)24.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B的端点在格点上,按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画出一个面积为4的等腰三角形ABC(点C在格点上),使A,B,C中任意两点都不在同一条网格线上;(2)在图②中画出一个面积为5的直角三角形ABD(点D在格点上),使A,B,D中任意两点都不在同一条网格线上.(第24题)25.如图,已知△ABC是边长为6 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运动,其中点P运动的速度是1 cm/s,点Q运动的速度是2 cm/s,当点Q到达点C 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解答下列问题:(1)当点Q到达点C时,PQ与AB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2)在点P与点Q的运动过程中,△BPQ是否能成为等边三角形?若能,请求出t;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第25题)26.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例1等腰三角形ABC中,∠A=110°,求∠B的度数.(答案:35°)例2等腰三角形ABC中,∠A=40°,求∠B的度数.(答案:40°或70°或100°)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如下一题:变式等腰三角形ABC中,∠A=80°,求∠B的度数.(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2)解(1)后,小敏发现,∠A的度数不同,得到∠B的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同.如果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设∠A=x°,当∠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时,请你探索x的取值范围.答案一、1.D2.D3.C4.B5.C6.C7.C8.D9.C 10.C点拨:∵AD平分∠BAC,DE⊥AB,DF⊥AC,∴∠AED=∠AFD =90°,DE=DF.∴∠DEF=∠DFE.∵AD=AD,∴Rt△ADE≌Rt△ADF.∴AE=AF,∠ADE=∠ADF.∴AD垂直平分EF.∴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二、11.110°12.31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假14.20°15.416.70°17.(答案不唯一)①BD=CD②AB=AD=AC③AD⊥BC18.2点拨:∵AD⊥CE,BE⊥CE,∴∠ADC=∠CEB=90°,∠DAC +∠DCA=90°.∵∠ACB=90°,∴∠ECB+∠DCA=90°.∴∠DAC=∠ECB.又∵AC=CB,∴△ACD≌△CBE.∴AD=CE=3,CD=BE=1.∴DE=CE-CD=3-1=2.19.3320.47点拨:如图,在AB上截取AE′=4,易知E′与E关于AD对称,则ME′=ME.连接CE′,当点M为CE′与AD的交点时,EM+CM的值最小,即为线段CE的长度.过点C作CF⊥AB,垂足为F.(第20题)∵△ABC 是等边三角形,∴AF =12AB =6,CF =AC 2-AF 2=6 3.∴E ′F =AF -AE ′=2. ∴CE ′=CF 2+E ′F 2=47.三、21.解:如图,△PBD 为所求作的三角形.(第21题)22.(1)证明:∵AE 和BD 相交于点O , ∴∠AOD =∠BOE .∵∠A =∠B ,∴∠BEO =∠2.又∵∠1=∠2,∴∠1=∠BEO .∴∠AEC =∠BED .在△AEC 和△BED 中,⎩⎪⎨⎪⎧∠A =∠B ,AE =BE ,∠AEC =∠BED ,∴△AEC ≌△BED (ASA ).(2)解:∵△AEC ≌△BED ,∴EC =ED ,∠C =∠BDE .在△EDC中,∵EC=ED,∠1=42°,∴∠C=∠EDC=69°.∴∠BDE=∠C=69°.23.(1)证明:∵OB=OC,∴∠OBC=∠OCB.∵BE,CD是两条高,∴∠BDC=∠CEB=90°.又∵BC=CB,∴△BDC≌△CEB(AAS).∴∠DBC=∠ECB.∴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2)解: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理由:如图,连接AO.(第23题)∵△BDC≌△CEB,∴DC=EB.∵OB=OC,∴OD=OE.又∵∠BDC=∠CEB=90°,∴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24.解:(1)如图①所示.(第24题)(2)如图②所示.25.解:(1)当点Q 到达点C 时,PQ 与AB 垂直.理由:∵AB =AC =BC =6 c m ,∴当点Q 到达点C 时,BP =3 c m.∴点P 为AB 的中点.∴PQ ⊥AB .(2)能.∵∠B =60°,∴当BP =BQ 时,△BPQ 为等边三角形.∴6-t =2t ,解得t =2.∴当t =2时,△BPQ 是等边三角形.26.解:(1)若∠A 为顶角,则∠B =(180°-80°)÷2=50°; 若∠A 为底角,∠B 为顶角,则∠B =180°-2×80°=20°; 若∠A 为底角,∠B 为底角,则∠B =80°.故∠B =50°或20°或80°.(2)分两种情况:①当90≤x <180时,∠A 只能为顶角,∴∠B 的度数只有一个.②当0<x <90时,若∠A 为顶角,则∠B =⎝ ⎛⎭⎪⎫180-x 2°; 若∠A 为底角,∠B 为顶角,则∠B =(180-2x )°;若∠A 为底角,∠B 为底角,则∠B =x °.当180-x 2≠180-2x 且180-2x ≠x 且180-x 2≠x ,即x ≠60时,∠B 有三个不同的度数.综上所述,当0<x <90且x ≠60时,∠B 有三个不同的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
A.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指的是时
刻
B.转动的物体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故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当做质点
C.停泊在港湾中随风摇摆的小船不能被视为质点
D.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
2、发射到地球上空的人造地球通讯卫星,定点后总是在地球赤道上某一位置的
上空,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 )
A.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
C.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指挥部通过卫星搜索小分队深入敌方阵地的具体位置涉及的是位移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 涉及的是位移
4、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某高速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5、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6.一架超音速战斗机以2.5马赫的速度(音速的2.5倍)沿直线从空中掠过,下边
的人们都看呆了,一会儿众说纷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bc )
A.这架飞机的加速度真大 B.这架飞机飞得真快
C.这架飞机的加速度不大 D.这架飞机的速度变化真大
7、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讯设备,
在荧屏上观察到两个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由O点出
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小分队的平均速率相等
D.图像表示的是位移—时间图像
8.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内的初速度是2.6m/s,则物体
的加速度是 (d )
A.0.4m/s2 B.0.37m/s2 C.2.6m/s2 D.0.43m/s2
9、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则加速度大小
可能是( BD )
A.0.8 m/s2 B.1.4 m/s2 C.2.0 m/s2 D.2.6 m/s2
10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那么在任意1秒内 ( b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1m/s
C.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1m/s
D.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1m/s
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 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
相距 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甲、乙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15、在如图1-4-4所示的v—t图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
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C )
A.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t=2s时,A、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
C.A、B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在t=4s时,A、B相遇
1 6、一列火车长450m,速度为25m/s。它通过一根直径为2cm的标志杆约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S,它通过长为500m的大桥需要___________S。18s 38s
17、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s滑回原处时速度大
小仍为5m/s,则物体的速度变化为 -10m/s ,加速度为 -2.5m/s
² 。(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
点以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在这一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以下实验步骤: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拉住纸带,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E.取下纸带
(1)其中有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
① ①A中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② ②D中取下纸带前应先断
开电源
(2)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0,1,2,3,„是选用的计数
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纸上标出。图中画出了将
米尺靠在纸带上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10.00cm 、 12.60
cm、 22.60 cm 和 29.95 cm ;打第2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是
0.63 m/s。
三、计算题(共36分)
20、(9分)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意规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
(g为重力加速度,取值为10m/s²),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汽车的加速度超
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正常行驶时是达不到的,但
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若两辆摩托车各以36km/h的速度相
向行驶,碰撞时间为1.2×10 s。试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1、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
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通过15 m的距离,第5 s内反向通过10 m的距
离,求这5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及后2 s内的平均速度
、解析 在5 s内的位移为
Δx1=5 m+20 m+20 m+15 m-10 m=50 m
平均速度为v1=Δx1t1=505 m/s=10 m/s
在5 s内的路程为
l1=5 m+20 m+20 m+15 m+10 m=70 m.
平均速率为v1′=l1t1=705 m/s=14 m/s.
在后2 s内的位移为:
Δx2=15 m-10 m=5 m,在后2 s内的平均速度
v2=Δx2t2=52 m/s=2.5 m/s.
22、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形成了大量的堰塞湖,由于连
日阴天下雨,堰塞湖内积存了大量的湖水,如果不及时泄掉湖水,一旦发生溃坝,
就会给灾区带来二次灾难。在一次疏通堰塞湖中,解放军战士移除挡在排水渠中
的一块巨石时动用了火箭弹。已知火箭弹从发射至看到巨石被炸开用时2.5s,又
经过5s后战士听到爆炸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试估算一下
火箭弹的速度为多大。2×10 m
23、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km/h.为确保安
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能到
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
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km/h,停车线至道口栏
木的距离x0=5m,道口宽度x=26m,汽车长l=15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
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
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
答案:230m
解析: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
的车尾必须能通过道口.
汽车从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为
x′=l+x0+x=(15+5+26)m=46m
汽车速度v2=36km/h=10m/s,通过这段位移需要的时间t=x′v2=4610s=4.6s
高速列车的速度v1=180km/h=50m/s,所以安全行车的距离为L=v1t=50×
4.6m=230m.
24、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
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
估算:
(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解析 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
Δt=110 s=0.1 s.
(1)vOB=xOBtOB=16×10-20.2 m/s=0.8 m/s.
(2)小球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vA=xOBtOB=0.8 m/s,
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vB=xACtAC=(27-7)×10-22×0.1 m/s=1.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