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2018年历史中考热点专题复习纲要

2018年历史中考热点专题复习纲要

2018年历史中考热点专题复习专题一民族问题与祖国统一一、关于西藏问题1.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高原一带。

2.唐朝:时,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奠定了;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唐蕃“”。

3.元朝:元政府在中央设,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4.清朝:顺治帝册封,康熙帝册封,1727年,清朝设,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乾隆时制定制度。

5.年,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6.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7.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

8.我国对少数民族实现的基本政策: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

二、关于新疆问题1.(皇帝)时,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2.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

3.清朝时,乾隆帝平定了新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管理整个新疆地区。

4.1876年收复新疆,年清政府设置新疆行省三、关于台湾问题1.历史上台湾有哪两次被割占及回归?(1)两次被割占历史①明朝后期,殖民者侵占,②1894—1895年,战争中国战败,年签订《》,台湾割给。

(2)两次回归①1661—1662年,打败殖民者,收复台湾;②年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今天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年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分别是什么?四、香港和澳门问题1.香港:(1)年《》割香港岛给英国。

(2)年月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正式成立。

2.澳门:(1)明朝时,占据澳门。

(2)年月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正式成立。

中考预测:1.反对国家分裂,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2)列举清初统治者为防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而作的努力。

(3)19世纪中期的美国面临着国家分裂的危机,是哪位总统领导美国人民克服了这一危机?这一危机是如何解决的?(4)20世纪后期,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了哪一重大决策?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2018年历史复习提纲全全全

2018年历史复习提纲全全全

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伟大的十月革命1.记住俄国二月革命发生的时间,两个并立政权的名称: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底27日),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人民武装起义,推翻了沙皇长达370年的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二月革命”的胜利。

“二月革命”的胜利后出现两个并立的政权,一个是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孟什维克支持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记住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简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基本过程;(1)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亲自到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领导和指挥起义。

(2)11月7日占领了首都的主要据点。

(3)11月7日晚,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中向临时政府盘踞的冬宫发起进攻。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的序幕,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

3.知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时间、标志、领导人和首都等基本情况。

1917年11月7日夜,当进攻冬宫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时,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首都彼得格勒。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4.概括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重要措施:(1)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经济);(2)没受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经济);(3)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外交);(4)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5)新政权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

5.十月革命的意义:①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②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1.了解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背景;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人民生活困苦,甚至发生农民暴动。

2018年历史中考各册复习要点

2018年历史中考各册复习要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1、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P652、由于秦的暴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后起义失败。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导致秦灭亡的关键性战役是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

P663、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进行的楚汉战争,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P674、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P695、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废分封,立郡县。

(在中央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其中丞相的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使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在地方上,废除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

)P696、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①统一了车辆形制(车同轨);②统一了文字(书同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后来又推行了一种新的字体---“隶书”;③统一了全国货币,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④统一了度量衡;⑤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⑥焚书坑儒 P70-727、秦统一文字的作用: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P718、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P749、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的措施:①思想上,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②政治上,由于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对皇权构成威胁,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③监察制度上,在中央,汉武帝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区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人教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部分)

人教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部分)

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一战后二战前东西方世界考点梳理考点一: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1、经济上探索: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年(2)原因:内战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俄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3)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工业方面,除了重要的厂矿企业实行国营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经济方面,取消配给制,恢复国内自由贸易。

(4)特点:即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它从苏俄国情出发,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5)作用:调动了广大工农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政治上探索:1922年建立苏联(1922年—1991年)(1)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最初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考点点拨】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考点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1、重大成就:(1)工业化:到1937年,通过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增强;(1)农业集体化:1937年,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2)到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斯大林模式(1)形成:苏联在1936年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巩固了政权),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重点总结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重点总结

中考政史复习题纲(2018)历史部分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我们的远古祖先一.人类的起源主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300万年以前。

二.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元谋人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大约距今70万~20万年之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生活的早期人类,被称作北京人。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

他们会制造工具,把石头打制成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

为了生存和发展,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聚合在一起,用石器和木棒猎取动物,采集植物,作为食物共同分享。

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还有了简单的语言。

3、山顶洞人距今约30000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活着的早期人类,被称作山顶洞人。

他们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人的生活1.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多年。

这里发现了成堆的稻谷和稻壳,这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证据之一。

2.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还烧制黑色陶器。

他们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过着定居的生活。

3.河姆渡人居住着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具有通风防潮的性能,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

二.半坡人的社会状况1.黄河下游的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多年。

这里出土的一些粟粒和菜籽,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白菜、芥菜的国家。

2.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中,很多是农业生产工具,如石斧、石锄、石耜、石铲、石刀等。

出土的陶器也很丰富,主要是生活用具。

3.半坡人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猪和狗,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

他们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

4.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的,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5.半坡人的生活中,已经有了绘画、雕塑、刻画符号和装饰等内容。

2018年人教版中考历史八年级提纲

2018年人教版中考历史八年级提纲

1.“自强”军事工业: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局,③福州船政局2.“求富”民用工业:①轮船招商局,②开平煤矿,③汉阳铁厂,④湖北织布局3.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百日维新内容: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④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⑤训练新式军队5.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6.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①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②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④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7.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8.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但是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9.新文化运动代表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10.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①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1.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①1921年7月,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代表13人;②大会通过了党的政治纲领;③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④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⑤选举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纲要专题一:历史主要分期及其阶段特征一、注意:认识:中华文明源源流长,国家的统一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二、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反侵略反封建(或: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富强是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

中共在这一时期 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A 四次大规模侵略华战争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 (鸦片、第二次鸦片、甲午、八国)——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 B 四次近代化的探索(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民主革命 (洋务、维新、辛亥、新文化)(1840—1949) ——学器物技术到学制度到学思想文化A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1919~1937)第二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 1924~1927是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919五四运动 ~1949新中国成立) ② 1927~1937是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B ③ 抗日战争(1937~1945)—国共第二次合作C ④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国共内战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今天)中国现代史从新中国建立至今,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即:中华人民共 和国史。

中共在这一时期探索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1949~1956)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1956~1976)(1949——今) 其中:1956~1966称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中国古代史1966~1976称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1978~今)四、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复习提纲(精品)

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复习提纲(精品)

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1.秦汉时期的社会特点?2.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3.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问答题)1)政治上:中央……地方……2)经济文化上: 3)思想上:4)民族关系、军事上:4.秦二世暴政而亡。

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政权、意义?5.项羽与秦军的战役名称、评价?6.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了解文景之治。

7.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 2)经济上3)思想上 4)民族关系、军事8.西域都护的时间、影响?9.丝绸之路的路线、意义?10.昭君出塞的时间、概况、意义?11.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1)造纸术改进者、生活时期、意义?2)地动仪改进者、生活时期、评价?3)华佗、张仲景的生活时期、成就?4)《史记》的作者、生活时期、体例、内容和评价?5)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道教传播的时间?6)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

六年级下册【隋唐时期】1.隋唐时期的社会特点?2.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3.结合隋朝大运河图。

开凿时间、当时的皇帝、目的、中心、起止点、四个河段?意义?4.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5.贞观之治是指谁统治时期?了解原因。

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政治上,用人上:“房谋杜断”指什么?著名的进谏名臣是谁?)6.“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是指哪个皇帝的统治?7.“开元盛世”是指谁的统治?了解原因。

开元盛世的表现是什么?(农业、手工业、商业)8.隋炀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我国的科举制度发展情况如何?9.科举制度的意义?科举制度废除于哪一年?10.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唐太宗被北方少数民族称为什么?2)唐太宗、唐中宗时,唐朝与吐蕃的两次和亲指什么?3)唐玄宗时,分别册封回纥、南诏、靺鞨首领为什么称号?4)分别说出吐蕃、回纥、南诏、靺鞨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11.唐朝时的对外关系发展的表现?1)唐朝,中日友好交往的表现?唐文化对日本有什么影响?鉴真东渡日本后,建造了什么寺庙?2)玄奘西游到哪个国家?他到达什么名寺?著作是什么?3)列举唐太宗、唐玄宗时,僧人对外交流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一、隋唐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

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

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

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

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

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著名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二、五代、辽、宋、夏、金等政权1、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3、916年,契丹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契丹改国号为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国西北地区由党项族建立并定都兴庆的政权);4、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

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5、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辽与宋6、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和韩世忠等,岳飞于1140年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兵。

7、北宋时发明了插秧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政府把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北方一些地方。

南宋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太湖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很高,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8、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都有夜市、晓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三、元朝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政权。

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为政治中心、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2、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图)4、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并经常巡视各省或出使外国,元朝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

6、火药用于制造武器,始于唐朝末年;司南制成于战国时期,指南针制成于唐朝,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7、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古代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8、词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起了晚唐。

宋朝时,词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词作。

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南宋词人辛弃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9、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杰作;元朝著名的书画家是赵孟\,其名画有《秋郊饮马图》等。

四、明朝和清朝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府迁到北京。

2、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变更统治机构,加强君权,设立了最具特色的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

另外,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4、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的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

6、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远航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7、16世纪中期,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功勋卓著;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们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9、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10、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清军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大军直抵山海关,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京师(今北京)成为清朝的都城,不久,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11、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12、顺治帝封****五世为“****喇嘛”,后来康熙帝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三者地位平等;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14、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鸟梁海地区,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鸟),南达南沙群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14、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主义统治。

15、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叛。

16、清明初年对外贸易政策是采取闭关政策。

“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17、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18、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该著作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19、宋应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科学家,他编写了《天工开物》,该书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代三部最优秀的小说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21、清代著名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问答1、唐朝初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答: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注意总结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他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所以贞观年间,国家统一,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答: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意义:为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3、王安石变法的时间、目的、内容是什么?答: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内容: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保甲法。

4、明朝前期加强君主****的措施有哪些?答:a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

b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

c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官吏、镇压人民;d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的见解,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

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是怎样产生的?答:明朝中期以后,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

全国出现30多座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还涌现了从多的小市镇和集市。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苏州、杭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出现了“机户”。

机户拥有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人进行生产。

为机户做工的人叫“机工”,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机户占有生产资料,剥削机工劳动成果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是早期的雇拥工人。

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拥与被雇拥的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出现了。

6、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答:这种政策,遏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它隔绝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文化联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强化统治机构: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主义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