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永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永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在答题卡上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该剧种在清末名“楚南戏”,民国初年称“祁阳戏”,是湖南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它是()A.祁剧 B.花鼓戏C.京剧 D.黄梅戏【解析】据“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该剧种在清末名‘楚南戏’,民国初年称‘祁阳戏’,是湖南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可知,它是祁剧。
故选A。
2.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永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他既是中共一大代表,又被誉为“理论界的鲁迅”。
他是()A.毛泽东B.李达 C.彭德怀D.陶铸【解析】李达,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被誉为“理论界的鲁迅”,故选B。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描述的是()A.赵州桥B.长城 C.都江堰D.大运河【解析】大运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它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选D。
4.宋代诗人汪洙《四喜》曰:“久早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下列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行省制C.科举制D.分封制【解析】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是科举制。
故选C。
5.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秦朝 B.宋朝 C.隋朝 D.汉朝【解析】由题干“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可知,宋朝都城商业发达的景象,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等。
故选B。
6.梁启超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由此可知他主张()A.宣扬革命 B.发展科技 C.抵御外侮 D.维新变法【解析】梁启超曾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说明他主张变法图强。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安徽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目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考生需要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___曾说过:“自周之衰,___、___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这段话表明了什么?A。
分封制的瓦解B。
商鞅变法的作用C。
兼并战争的后果D。
百家争鸣的原因2.汉代陵阳县的故址位于今天的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
晋朝时,为避免使用___的名字,将其改名为广阳。
隋朝时,又为避免使用炀帝的名字,将其改名为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什么?A。
外戚干政B。
战乱频繁C。
皇权至高无上D。
地方权力削弱3.在贞观初年,___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这句话表明了___的什么特点?A。
善于任用人才和虚心纳谏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
倡导勤俭节约和轻徭薄赋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的一位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什么?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
___沉重打击八国联军5.图中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
这份报纸表明了什么?历史试卷第1页(共18页)A。
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
专门报道政治新闻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___________,极大地促进了文字的传播和文化的发展。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一项目代号为___________。
3)21世纪初,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___________时代。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他曾对群臣说:“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A.替皇帝起草诏令B.审核诏令内容C.负责诏令的执行D.负责监察百官【解析】本题考查三省的职能。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材料“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可知,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审核诏令内容。
故选:B。
2.19世纪60年代,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该运动()①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②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④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据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19世纪60年代”“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运动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哥伦布B.麦哲伦达•伽马C.哥伦布麦哲伦D.迪亚士达•伽马【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路线。
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率船队从西班牙启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C符合题意。
故选:C。
4.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
潍坊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其主要目的是()A.沿袭历史传统B.开创一代帝号C.加强思想控制D.宣扬个人功业【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主观目的切入,结合皇帝制度进行思考。
【解答】依据“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设立皇帝,显示皇权独尊,主要目的是宣扬个人功业,树立专制权威。
故选:D。
2.顾炎武诗曰“八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
至今礼存,其学非小补。
”这赞颂了郑玄()A.潜心经学,不慕仕途B.客耕东菜,生徒相随C.广采众说,创立郑学D.赠人书稿,甘为人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玄的相关史实。
郑玄自少年时就一心向学,确立了学习经学的志向,终日沉湎于书卷中,孜孜以求。
【解答】据“八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
至今礼存,其学非小补。
”可知,这赞颂了郑玄潜心经学,不慕仕途。
郑玄以其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是一位空前的经学大师。
从唐代起,其所注的《诗》、《三礼》即被视为儒家经典的标准注本,收入九经。
宋代又把它列入十三经注疏,长期作为官方教材。
直到今天,仍是古经典的权威注本。
故选:A。
3.观察图,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
这一根基()A.源于东夷文化,吸纳吴越文化B.立足海洋文明,借鉴西域文化C.扎根游牧文明,吸收农耕文化D.承继齐国文化,融合儒家文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山东是分封制下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因而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
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
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A. 元谋人牙齿化石B. 半坡聚落的遗址C. 司母戊青铜方鼎D. 司马迁的《史记》【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
”结合课本所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炎帝、黄帝等部落是黄河流域的重大部落。
其实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发现了半坡聚落的遗址。
他们已有了原始农耕,开始饲养猪狗等动物,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
这些证明黄河流域的部落的存在。
B项符合题意;元谋人牙齿化石发现在长江流域,是我国境内目前最早的古人类。
A项不合题意;司母戊青铜方鼎反映了商周青铜器文明,C项不合题意;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但具有文学色彩,不是真实性的史实。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如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
据此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A. 汉朝B. 北魏C. 唐朝D. 宋朝【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开元通宝”,结合课本所学,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
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
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
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历史第一要素是时间,“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也是解题的关键,618年隋朝灭亡,李渊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
这件事发生在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解答】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
这件事发生在战国时期。
故选D。
2、下图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其中,中书省的职责是A.监察百官B.起草政令C.审核政令D.执行政令【解答】唐朝“三省六部”制示中,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无事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
故选B。
3、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直接触发他去编著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C.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解答】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直接触发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的原因是鸦片战争的爆发。
故选A。
4、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先后输入了“李鸿章”自强”“求富”江南制造总局”等关键词。
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解答】据“李鸿章”自强”“求富”江南制造总局”等关键词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洋务运动。
故选A。
5、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A.平等、自由B.自由、民主C.民主、科学D.科学、平等【解答】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题干中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民主、科学。
故选C。
6、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
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本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观察下图,可知当时实行A. 皇帝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观察图片,获取的关键信息是“镐京”。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故B符合题意;皇帝制和郡县制是从秦朝开始实行的,秦朝的都城是在咸阳。
故AC不符合题意;行省制是元朝的政治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中国古代货币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
下列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②④③①C. ③②①④D. ②③④①【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货币名称是康熙通宝,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②是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③是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④是北宋前期出现的纸币交子。
依据朝代更替的顺序,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②③④①,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 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故A不符合题意;“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的历史功绩。
故B不符合题意;“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
故C不符合题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官门一一打开,各国使节与百官向皇帝朝拜。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器鸮卣(xiāo yǒu ) 西周叔夨(yú)方鼎内铭文西周乐器曹侯酥钟春秋舀水器A.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B.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 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答案】A【解析】依据青铜器的图片,可以看出商周青铜器涉及音乐、生活等方面,种类繁多,而且用途广泛。
由此可知,”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可以从青铜器的图片中获取的信息。
故B不符合题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由此可知,的图片中获取的信息。
故C不符合题意;观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图片,可以获取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图片中获取这一信息。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中央任命的官吏取代了世袭的诸侯。
这一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再有世袭的诸侯。
故C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故A不符合题意;通过分封制,西周产生众多诸侯。
分封产生的诸侯可以世袭。
故B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出()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 规模扩大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诗句“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未涉及农村商品经济,因此排除A项;诗句中的“妇织”应该属于家庭手工业生产,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小,因此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排除D项;从“田家”“妇织”“ 登垅”“锄”等信息可知是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符合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特征,因此B项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 )
宋元
吴承恩、曹雪芹
2.关于右图中包含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C )
A.此书的作者应该是汉族人桑君长B.书影上的后魏是指三国时的曹魏
C.该书是为地理著作《水经》作的注D.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3.右图是七年级下册教材封面的一幅截图,它反映的是( D )
A.龙门石窟浮雕 B.云冈石窟雕像 C.雕版《金刚经》 D.莫高窟的塑像4.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
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C )
A.割地B.赔款C.办工厂D.赎辽费
5.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B )
A.对侵略者的厌恶 B.中西交融的情形 C.全盘西化的态度 D.天朝上国的心理6.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B )
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维
7.1918年,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称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这位“先进知识分子”是( A )
A. B. C. D.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D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
C.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9.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 A )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10.“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C )A.公私合营 B.第一个五年计划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11.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得以恢复,这时我国外交正处于( C )
A.与西方的紧张期 B.与苏联的蜜月期 C.与美国的改善期 D.与日本的建交期12.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欢呼“到家了”。
此时他们“离家”长达( B )
A.38年B.39年C.43年D.93年13.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
这件事属于下面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 D )
A.有重点开放阶段 B.由点到线阶段 C.点线面结合阶段 D.全方位开放阶段14.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的高潮出现在( C )A.攻占巴士底狱之后B.第一共和国成立时
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D.拿破仑帝国全盛时
15.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D )
①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②发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③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
A.零项B.一项C.两项D.三项
16.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B )A.天皇B.将军C.武士D.资产阶级17.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为了( B )
A.应对国内外敌人的联合进攻B.解决现实中新的困难和危机
C.引进外资恢复资本主义制度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18.《凡尔赛和约》第一部分内容是《国联盟约》,国联的总部设在( A )A.日内瓦B.巴黎C.维也纳D.纽约19.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与之相符的是( D )A.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B.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C.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D.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2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列战场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C )
①西欧战场②苏德战场③东方主战场④太平洋战场
A.①④②③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
请参照图二示例的样式,对图一进行命名,并对图一所
(5
(2) (2
揭开北伐战争的序幕,取得
【答案】标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说明:(1)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队伍向山区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1928年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2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5分)
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
元村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因替李陵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为太史公。
他以
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该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
王安石变法以后,他离开朝廷,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全书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下迄五代末年。
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顺序记写,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各方面的关联交代得清清楚楚。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史记》和《资治通鉴》相同之处。
(3分)并写出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撰写的特点。
(2分)
【答案】相同:都是通史;所述史料均详尽准确,文笔生动;特点: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编年体: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2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1950年和1978年进行调整的内容,(2分)简析二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分)用一句话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1分)
【答案】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我国城市的改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24.17世纪初期,英国开始在印度和北美进行殖民,经过百余年“田园诗式”的征服,英国、印度和北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请简要说明这一时期殖民扩张对英国的主要影响,(3分)请指出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印度和北美殖民统治发生的变化。
(2分)
【答案】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以输出商品的方式进行经济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