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测试题

合集下载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 ,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 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4、《》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

5、《四书》包括《》、《》、《》、《》。

它是由编定的。

6、朱熹将人性分成" " 与" " 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 。

7、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

8、在中世纪的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里,是全部学科的"王冠"。

9、《大教学论》是的教育代表作。

10、基佐法案是法国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11、德国最早的一所实科中学是创办于年的" 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

12、美国的教育在学制上是制。

13、日本从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4、洛克从培养出发,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

15、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

二、选择题1、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A、孝B、礼C、忠D、仁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癸丑学制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B.美育C •劳动教育D •军事体育7、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B .法国C .尼德兰D .意大利8、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学院。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裴斯塔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全部符合科学。但他从改革脱离实际、呆读死记的旧教学的强烈愿望出发,在长期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教育教学新方法,对促进教育教学心理学化和教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简答题
1、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旧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14、卢梭提出了培养的教育目的。
15、蒙台梭利初级教学法包括筋肉练习、感官教育、知识教育、四个方面。
二、选择题
1、"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
2、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A、国子学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
3、《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
4、科举考试是在什么时期终结的?()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5、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中外教育史第3阶段测试题

中外教育史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中外教育史》第六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主张“自然教育论”的著名近代教育家是()。

A. 德国的赫尔巴特。

B. 瑞士的裴斯塔洛齐。

C. 法国的卢梭。

D. 俄国的乌申斯基。

2、提出要学习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通商等“西政”的洋务派思想家是()。

A. 郑观应。

B. 薛福成。

C. 冯桂芬。

D. 张之洞。

3、欧洲历史上的文法中学、公学是一种()进入的私立学校。

A. 平民子弟都能。

B. 文人子弟才能。

C. 上层子弟才能。

D. 所有子弟都能。

4、提出人性“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 中国古代的王守仁。

B. 瑞士近代的裴斯塔洛齐。

C. 法国近代的卢梭。

D. 英国近代的洛克。

5、近代教育家中强调教育管理要运用惩罚,甚至体罚的典型代表是()。

A. 法国的卢梭。

B. 德国的赫尔巴特。

C. 中国洋务思潮的代表人物张之洞。

D. 美国“永恒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赫钦斯。

6、黄炎培等主张在救济贫困和教育上要“教先于养”,意思是()。

A. 救济贫困并不重要,教育才是重要的。

B. 救济贫困固然重要,通过教育读书识字更为重要。

C. 救济贫困固然重要,通过教育学会生存自救更为重要。

D. 关键不在于救济眼前的贫困,而在于通过教育使国人学会自救并济世强国。

7、英国近代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对教育的贡献突出表现在()上。

A. 实科教育理论。

B. 自然教育论。

C. 和谐教育论。

D. 生活教育论。

8、我国“五四”前后兴起的平民教育运动的重点()。

A. 一直在城市。

B. 一直在农村。

C. 20年代前在农村,20年代起转向城市。

D. 20年代前在城市,20年代起转向农村。

9、我国建国前国民党政府所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

A. 7年。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是:()A.教育即生长B.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C.教育即生活D.教育即儿童发展2.“编织学校”属慈善机构。

()A.错误B.正确3.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陶行知推行艺友制的方法培训师资B.陈鹤琴根据观察纪录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C.蔡元培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D.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主张E.整个教学法的思想是陶行知进行的课程实验主张4.蒙养院内的幼儿师资是非常合格的。

()A.错误B.正确5.杜威的主要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等。

()A.错误B.正确6.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涵盖德、智、体各方面。

()A.错误B.正确7.美国最早的幼儿园创办是在福禄贝尔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A.正确B.错误8.昆体良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雄辩家。

()A.正确B.错误9.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称为:()A.蒙养院B.蒙养园C.幼稚园D.幼儿园10.夸美纽斯把初步智力教育内容规定为:()A.外部世界的初步观念B.语言能力C.手的初步技能D.熟练的写作能力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C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BD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BC。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中外教育史》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教育起源问题有了新进展,在“劳动起源说”之外又提出了()等新观点。

A. “生物起源论”、“文化活动起源说”、“社会生活起源和人类自身发展需要论”和“军事训练论”。

B. “生产劳动需要论”、“心理起源论”、“社会生活起源和人类自身发展需要论”和“军事训练论”。

C. “生产劳动需要论”、“文化活动起源说”、“社会生活起源和人类自身发展需要论”和“军事训练论”。

D. “生产劳动需要论”、“文化活动起源说”、“模仿起源说”和“军事训练论”。

2、形式化教育大致相当于()。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D.从上古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之前。

3、学校教育产生的关键和直接前提是()。

A. 人类的定居;B.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C. 阶级的分化;D. 文字的产生。

4、我国周代的乐官、秘府、军事等官员分别担任太学的()。

A. 射御、书数、礼乐教师。

B. 书数、礼乐、射御教师。

C. 礼乐、射御、书数教师。

D. 礼乐、书数、射御教师。

B. 古代埃及。

C. 古代中国。

D. 古希腊斯巴达。

6、古儒学校是()的早期学校。

A. 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古代中国。

D. 古代希腊。

7、西周“学在官府”的含义是()。

A. 不管官学、私学都办在官府里。

B. 只有官学,没有私学。

C. 官学很兴盛,私学不占主导地位。

D. 有许多人喜欢到官府里去上学。

8、找出以下包含不真实信息的一组答案()。

A. 古埃及宫廷学校、雅典弦琴学校、古印度古儒学校、西周辟雍。

B. 古埃及文士学校、雅典文法学校、古罗马体操学校、西周辟雍。

C. 古埃及文士学校、斯巴达军事训练团、古印度古儒学校、雅典修辞学校。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国教育史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外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对于了解世界各国教育的演变和相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外国教育史的试题及答案,帮助您进一步了解这个领域。

一、选择题1. 第一所现代大学是在以下哪个国家建立的?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德国答案:a. 英国2. 以下哪个人物被视为现代教育之父?a. 杜威b. 孔子c. 梅克斯d. 弗洛伯答案:b. 孔子3. 文艺复兴运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下哪个国家最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德国答案:c. 意大利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美国教育史中的“布朗诉教育局”案件。

答案: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了一项重要的历史性决议,“布朗诉教育局”案件。

该案件的背景是,在此之前,美国黑人学生与白人学生被分隔在不同的学校,并受到不平等待遇。

最高法院裁决,这种种族隔离违反了宪法第14修正案,判决将种族隔离的做法视为非法。

这一决定也为美国的种族平等和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要介绍德国的学院制度以及其对欧洲教育的影响。

答案:德国学院制度是欧洲教育史上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实践。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大学实行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学院制度。

学院制度打破了教授和学生之间的权威关系,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研究。

这种制度对欧洲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

三、论述题请以500字左右的篇幅,就外国教育史中的“普遍教育运动”进行论述。

答案:普遍教育运动是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场重要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此之前,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特权阶层手中,大多数普通人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普遍教育运动的目标是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社会公正和发展。

在普遍教育运动的推动下,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普及教育的政策和法规。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中外教育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中外教育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中外教育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马卡连柯把集体教育看成是全部教育理论的首要和关键的问题。

()A.错误B.正确2.20世纪初,初级学院开始在美国各地迅速建立起来,并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初级学院运动。

后来它具备了()等职能。

二战后,美国的初级学院面向地方发展的需要,改称为社区学院。

A.为升学做准备B.开展职业教育C.提供普通教育D.为社区服务3.拿破仑时期掌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领导部门是()。

A.教育部B.帝国大学C.大学区D.国家教委4.孔子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子倡导并实行了()等为师之道。

A.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C.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D.以身作则,为人师表5.《1988年教育改革法》主要内容有()。

A.设立全国统一课程,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B.改革学校管理体制C.扩大家长的权力D.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为全部或主要来自学校所在地区已满11岁、未满19岁的学生提供教育6.()的颁布是美国立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大量教育经费的投入,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使小学的入学率迅速提高,中等教育普及速度也大大加快。

该法令对培养美国科技人才也产生了巨大作用,成为至今美国教育的根本大法。

A.“八年研究”计划B.《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C.《史密斯--休士法》D.国防教育法7.文雅教育,亦称“自由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要实施文雅教育,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有一定经济基础B.有闲暇时间C.要有自由学科D.要达到一定年龄8.墨家实施的科技教育,专门化程度高,包括()A.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B.力学、光学理论知识的教学C.形学理论知识的教学D.心理学9.关于人性的问题,颜元提出了“舍形则无性”的()观点。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独断论10.对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学记》一开篇首先明确提出了()A.化民成俗B.兼相爱,交相利C.建国君民D.求放心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ABCD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CD5.参考答案:ABCD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BC8.参考答案:ABCD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C。

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题一、选择题1. 学前教育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出现在:a) 先秦时期b) 唐朝c) 清朝d) 新中国成立后2.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学前教育史上的教育家?a) 孔子b) 毛泽东c) 孟子d) 刘邦3. 以下哪个国家率先在现代引入学前教育?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法国4. 中外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中,以下哪项是两者的相似之处?a) 教学内容b) 教学方式c) 教育目的d) 教育机构5. 以下哪个是学前教育的普遍职责?a) 传授学术知识b) 培养社交技巧c) 培养创造力d) 培养体能发展二、判断题1. 学前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 对( ) 错2. 在中国,学前教育一直被重视,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 ) 对( ) 错3. 美国的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 ) 对( ) 错4. 儿童早期的经验对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没有任何影响。

( ) 对( ) 错5. 学前教育旨在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有趣和安全的学习环境。

( ) 对( ) 错三、问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历史。

2. 简要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

3. 请列举学前教育的几个重要任务。

4. 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5.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四、简答题1. 请描述一下德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

2. 学前教育在日本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3. 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 请谈谈你对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认识。

5. 你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哪些方面发展有益?请详细阐述。

以上是关于中外学前教育史的练习题,希望能对您了解学前教育史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 的需要和人类 的需要。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 、 、 、 、 、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 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4、《 》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 。

5、《四书》包括《 》、《 》、《 》、《 》。

它是由 编定的。

6、朱熹将人性分成“ ”与“ ”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

7、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 。

8、在中世纪的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里, 是全部学科的“王冠”。

9、《大教学论》是 的教育代表作。

10、基佐法案是法国 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11、德国最早的一所实科中学是创办于 年的“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12、美国的教育在学制上是 制。

13、日本从 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4、洛克从培养 出发,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

15、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 。

二、选择题1、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 、孝B 、礼C 、忠D 、仁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A 、王充B 、董仲舒C 、贾谊D 、郑玄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 )A 、人才思想B 、教学思想C 、师道思想D 、“性三品”思想 H J 嘉油站专属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 、癸卯学制B 、壬寅学制C 、壬子学制D 、癸丑学制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 、晓庄学校B 、育才学校C 、山海工学团D 、自然科学园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7、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 )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B.法国C.尼德兰D.意大利8、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 )学院。

A.民族B.赠地C.商贸D.社区9、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 )的结果。

A.先天禀赋B.后天教育C.环境影响D.上帝决定10、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 )。

A.联合B.系统C.运用D.明了三、简答题1、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2、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3、赫尔巴特关于道德训练的观点。

4、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述评。

四、论述题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2、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述评。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参与社会生活,自身身心发展 H J 嘉油站专属2、礼、乐、射、御、书、数3、汉武帝统治4、《颜氏家训》,颜之推5、《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朱熹6、“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变化气质”7、《理想国》8、神学9、夸美纽斯10、七月王朝11、1708年12、单轨13、二十14、绅士15、《普通教育学》二、选择题1、D2、B3、C4、A5、A 6.D 7、C 8、B 9、B 10、B 三、简答题1.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

(1)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

兴学内容主要有三:①令州县立学;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③改革大学。

(2)北宋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兴学,主要内容是: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③颁定(三经新义); H J 嘉油站专属④设置专门学校;⑤改革科举制度。

(3)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①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

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2、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1912年至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王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与癸卯学制相比。

有很大进步:(1)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2)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3)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4)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5)改进了教学方法。

3、赫尔巴特关于道德训练的观点。

赫尔巴特认为,训练是培养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过程,依据赫尔巴特的看法,管理是造成学生遵守秩序的精神,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学是通过提供观念塑造儿童的心灵,培养道德观念。

而训练则直接在儿童情感上发生作用,使道德愿望变为行动,道德力量更加持久、顽强和坚定。

实施训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以及儿童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善良的感情和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训练的方法与儿童管理和教学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其特点。

具体有:(1)陶冶。

所谓陶冶,即逐渐地对儿童的心灵和感情施加影响,而不是采取压制手段。

(2)赞许和谴责。

当儿童遵守行为规则时,教育者给予他应得的赞许,使之产生快乐的情感。

赫尔巴特认为,这是“训练的优美艺术”,应多加运用。

相反,当儿童不听训话时,则要进行谴责。

(3)良好的健康状况,能使训练产生充分的效果,而在“健康不良的情形下,就不能有什么训练”。

此外,教师的人格对训练也具有重大意义。

赫尔巴特要求教师在实施训练时,要态度冷静,谆谆善诱,气氛愉快,从而影响学生形成善良的性格。

4、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述评。

夸美纽斯对中世纪学校工作的缺乏计划性和个别教学极为不满,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

学生入学之后,必须坚持完成学业。

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

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夸美纽斯要求用班级授课来代替个别教学,即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

夸美纽斯认为一位教师可向全班几百个学生同时授课。

夸美纽斯还要求实行“十人长”制,以辅助教师的工作。

他认为班级授课制不仅可以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师工作热情,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相互学习。

优点很多,应积极推行。

H J 嘉油站专属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工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学校工作效率,符合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为后世所广泛采用。

四、论述题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贵族统治力量衰落,无暇顾及教育,官学教育因此衰弱。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由于对人才的需求强烈和掌握文化的人沦落到社会下层,使私学的兴起成为可能。

(2)孔子是私学创办者中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办学的典范。

私学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它冲破了西周以来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中分离出来,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其三,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时期教育理论的发展;最后,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

(4)总之,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

2、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述评。

答: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所谓“自然人”不是原始社会的野蛮人,而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他体魄健康,心智发达,道德高尚,处事干练,并能从事生产劳动,自食其力的人,实际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

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他曾反复强调要把儿童当作儿童去看待,“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去对待他”。

卢梭之所以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主要是他认为,作为人的教育三种来源之一的“自然的教育”,即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性,因而“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和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都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来进行,只有这样,儿童的开性才能得到完美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人”。

自然教育还应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卢梭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理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个别的形式进行教育。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有着巨大的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他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大大提高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残害儿童身心的封建教育是完全对立的,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卢梭关于教育三个来源之间关系的论述,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观点,但已初步认识到遗传、教育、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H J 嘉油站专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