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制乙二醇成套技术中试研究通过评议
中国石化合成气制乙二醇成套技术中试研究通过评议

与产 品精制 技 术 、 工 艺安全 、 开 停车 方案 及分析 技 术等 九项关 键技 术 , 技术 成果 具有创 新性 , 已 申请
9 6 项 中国发明专 利 , 获授权专利 7项 , 形成 了催 化剂 、 工艺 、 反 应 器 等关 键 设备 的专 利保 护 网络 。 该 项 目的完 成 , 为 推 动 中 国石 化 在 湖北 化 肥 厂 建
第 5期 ( 2 0 1 3 )
张靖等 .碱性化合物对 甲基叔 丁基醚生产 的影响及处理
Ef fe c t s o f Al ka l i ne Co mp o u nd o n Pr o du c t i o n
o f M TBE a n d t h e Tr e a t me n t
设2 0 0 k t / a 合成 气制 乙二 醇工 业示 范装 置奠定 了 基础 , 同时 形成 了公 司在 煤 化 工 领 域具 有 自主 知 识 产权 的成 套技 术 。
( 摘 自中 国石化 新 闻 网, 2 0 1 3—0 7— 2 6 )
延安石化丙烯 回用技术改造成功
延安 石油 化工 厂通 过对 生产 装置 实施 技术 改 造, 成 功 实 现 丙 烯 回收利 用 。据悉 , 技改项 目 2 0 1 3年 6月 2 5 日正 式 投 用 后 , 柴 油 加 氢 装 置 液 化气 产 品 中丙 烯 含 量 增 加 到 约 3 %, 每 天 回收 丙 烯3 t , 至 7月 2 5 日共 回收 丙 烯 9 0 t , 预 计 每年 可
Ke y wo r d s: MTBE, a l k a l i n e c o mp o u n d, p r e t r e a t me n t , o p t i mi z a t i o n
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技术

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技术合成气制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production from synthesis gas)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用于生产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乙二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和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化学品。
合成气制乙二醇的工艺主要包括合成气制乙醇和乙醇水合成乙二醇两种方法。
其中,合成气制乙醇方法是通过合成气(合成气是一种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可燃气体)催化制得乙醇,并将乙醇再催化合成乙二醇。
乙醇水合成乙二醇方法是将乙醇与水反应生成乙二醇。
以下是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的具体流程。
首先,以天然气或煤作为原料,通过蒸汽重整催化剂将其转化为合成气。
合成气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其化学式为CO+H2。
然后,将合成气与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乙醇。
合成气与催化剂反应生成乙醇的反应式为CO+2H2→C2H5OH。
接下来,将乙醇进一步催化反应,生成乙二醇。
乙醇催化合成乙二醇的反应式为2C2H5OH→C2H4(OH)2+H2O。
最后,对乙二醇进行精制和除水处理,得到纯度高的乙二醇产品。
乙二醇的精制过程主要包括蒸馏、结晶和吸附等步骤,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
合成气制乙二醇的工艺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原料广泛,可利用天然气、煤、石油等作为原料,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
其次,反应过程中无需使用高温高压,操作相对简单,投资和运营成本低。
另外,乙二醇是一种多功能化合物,在化工、纺织和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都很大。
然而,合成气制乙二醇的工艺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催化剂的选取和催化剂寿命对工艺的影响较大,需要持续进行催化剂研究和改进。
其次,乙醇水合成乙二醇的方法反应选择性较差,容易产生副产物,需要进一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此外,气相催化反应过程中管道和设备对反应物质的传输和分离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合理设计和优化。
综上所述,合成气制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煤制合成气生产聚合级乙二醇中试成功

进 一 步 的 突破 。 其 中 ,O 选 择 性 脱 氢催 化 剂 的 选择 性 、 酸 二 甲 酯 合 成 催 化 剂 的 时 空 收 率 及 草 酸二 甲 酯加 氢 催 化 剂 的 C 草
乙二 醇 的 选择 性 等 关 键 技 术 指 标 , 国际 领 先 水 平 。 居 专 家认 为 , 用该 项 新技 术 生 产 乙二 醇 , 品 质 量 经 国 家石 油 石 化 产 品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中 心 ( 东 ) 测 , 时 达 到 应 产 广 检 同
煤 制 合 成 气 生 产 聚 , 家 能 源 局 组 织 有 关 专 家 在 北 京 召 开 了年 产 30 煤 制 合 成 气 生 产 聚 合 级 乙二 醇 中试 项 目成 果 鉴 定 会 。 2 国 0t
专 家认 为 , 成 果 的研 究 开 发 成 功 , 该 实现 了传 统 煤 化 工 领 域 新 的 突破 . 可提 升我 国 煤 化 工 产 业 的 整 体 水 平 。 据 介绍 , 成果针 对我国“ 油 、 气、 该 缺 少 富煤 ” 能 源 结 构 特 点 , 用 具 有 完 全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 煤 制 聚 合级 乙二 醇 全 套 的 采
l h r ce ie t i e in. y c a a t rz h s d sg
Ke y wor r ssa c u n c ds e it n e f r a e,S TM3 c o o to lr e e au e c n r le ,SS 2 mir c n r le ,t mp r t r o to lr R
换 热器 的热 量增 多 。 3 结束语 通 过 比较 可 以看 出 ,3O 0 h空分 设 备 的 2 0 m /
实 现上 塔压力 的控制 , 控制 方案 比较 复杂 , 作 上 操
朗泽科技和SK计划开发生物基丁二烯生产技术

和扬子石化成立攻关组共同研究 ,上海工程公司承担 总体职能及亚酯发生 、氧化酯化 、偶联等部分的工艺
和工程技术开发任务。项 目组 2 0 1 2 年 6月开始中试试
东丽介绍 ,G e v o 公司利用 以基 因技术改 良的微生物 , 建立了用植物原料异丁醇合成对二甲苯的工艺。
( 郑 宁来)
多年来 ,S K在新的炼油和石化技术开发方面一 直处于领先地位 。s K将与朗泽科技合作开发与朗泽 科技天然气发酵工艺集成的新技术 ,将工业废气以及 来 自于废物气化所得的合成气转化成为低碳燃料和化
学品。 ( 庞晓华摘译)
国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的专家审议。此次 中试试验 , 形成了亚酯发生 、偶联及加氢催化剂与工艺及氧化酯 化 、加氢反应工艺与产 品精制、工艺安全、开停车和
伊士曼公司和庄信万丰戴维公 司开发
新的 乙二醇技术
伊士曼化学公司会同庄信万丰戴维科技有限公司
( J M )于 2 0 1 3 年1 0 月2 4日宣布 ,已开发出先进 的专 有技术 ,用于从合成气基原料生产 乙二醇。乙二醇是
一
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 ,也是生产纤维和包装应用聚
形状和结构。
( 郑宁来)
酯的基础原料 。这项新技术可从各种原材料 , 包括煤 炭、天然气或生物质来生产乙二醇 , 并且基于伊士曼 和J M公司开发 的新 的、专有的催化剂和工艺设计 。 与其他最近基于合成气的过程不同,这种新技术不经
过草酸 中间体 。新工艺的广泛中试验证已接近完成 ,
上海石化 高性能碳纤 维制备通过评定
合成纤维 S y n t h e t i c F i b e r i n Ch i n a
2 0 1 3年第 4 2 卷第 1 1 期
1000t/a合成气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完成中试

帝人杜 邦用 P E T薄膜制备液晶 电视外壳
日本帝人杜邦薄膜公司采用新开发P E T薄膜制备液晶电视外壳, 不需电镀就具有金属感, 受到客户好评。由于可茌电视
外壳上使用该产品, 预计该产品 的市场需求比 以往扩大了3倍。该薄膜是一种具有高威形性, 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强度、 尺寸稳
定性和密封性的功能性薄膜。采用该薄膜加工的树艏产品, 具有很强的金属感, 不使用金属部件就能使产品的外观具有很强
的金属光泽, 同时使产品更加轻量化。 预计该材料 以家 电和 建筑材料为主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大, 公司 目标是到 2 0 1 5年 , 该材 料作为装饰材料的年销售额达4亿日元。 ( 郑宁来供稿)
聚 酯 工 业
第2 6卷
( 2 ) F 1 - 2 2 2 0 溢流情况较少 , 闪蒸汽放空情况 良
好。
( 3 ) 冬季装置现场汽雾 、 水雾 , 冰溜情况很大程 度得到 了改 善 , 保证 了装 置 的安全 、 平 稳运 行 。
Op imi t z a t i o n o pe r a t i o n c o n di io t n s o f PTA s t e a m c o nd e ns a t e s y s t e m
d e n s a t e d i s c h a r g e n o t s mo o t h, t h e v e n t p i p e l i n e f r e e z e s i n wi n t e r s e v e r i t y . Ac c o r d i ng t o t h e a bo v e pr o b l e ms, t r a ns f o r - ma t i o n wa s c a r r i e d o u t o n t h e s t e a m c o n d e n s a t e s y s t e m. S mo o h t o pe r a t i o n o f t h e p l a n t wa s e ns u r e d. Ke y wo r d s: PTA; s t e a m c o n d e n s a t e; o p t i mi z a t i o n
合成气制乙二醇介绍

三、煤制乙二醇发展现状
(一)工艺技术简介 1、国外工艺
1977年日本宇部提出的常压气相合成草酸酯技 术,以Pd/Al2O3为催化剂,在100℃下通入混合气 。草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98%。甲醇和尾气中的 氧化氮在高温下用氧气氧化,合成亚硝酸甲酯, 循环使用。
2、国内工艺
(2)湖北化学研究院工艺 2009年9月,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完成了“煤制气合成聚
合级乙二醇新技术”中三项关键催化剂的研究。并通过了 小试成果鉴定。三项关键催化剂包括选择性脱氢、草酸二 甲酯合成和草酸二甲酯加氢。
2010年1月,由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省化学研究院、鹤壁宝马集团三方合作的煤制合 成气生产乙二醇中试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鹤壁市 山城区宝马集团举行。将依托宝马集团现有的甲 醇装置和工程设施,建设年产300吨乙二醇中试 装置和5万吨级工业装置。
醇,从而开始了乙二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时 代。1958年美国Halcon-SD公司和美国shell公 司也开发了自己的SD空气法直接氧化技术, 建立了EO生产装置。
2、生物质资源路线法:
主要为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多元醇,多元醇加 氢合成二元醇。
目前核心技术路线为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山梨醇 ,山梨醇加氢生产二元醇。 其主要反应为:
3、碳一路线法
目前报道的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的路线,以 气相草酸酯法(氧化偶联法)最具有代表性。 该法首先由CO气体合成草酸二酯,再经催化 加氢制取乙二醇,通过后续的精制,可以获得 纯度较高的聚酯级乙二醇。该法对于工艺条件 的要求相对较低,反应条件相对温和,被认为 最可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合成气制乙二醇路 线。
(1)、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工艺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也开始了C0催化合成草酸 酯及其衍生物产品草酸、乙二醇的研究。中国科学院 福建物构所与南靖合成氨厂合作,利用合成氨装置回 收的C0,在常压、150℃下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 ,然后以Cu/Cr为催化剂,进行草酸二甲酯的低压加 氢,转化率达95%~100%,乙二醇选择性为80%~90% 。
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

中科远东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中科远东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以宁波金远东石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为联合体,全权授予宁波金远东石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商业化推广,可为您提供乙二醇工艺包、核心催化剂、工程设计、员工技能培训及开车服务。
一、技术概况(一)发展历程宁波金远东石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2007年开始进行一氧化碳催化偶联合成草酸酯及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的研究工作。
2011年宁波金远东石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同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新建科学试验及研发基地,由项裕桥、尹宏峰等16位科研人员组成核心技术团队,其中博士7位,硕士9位。
中心主要从事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的研究开发。
历经八年的持续研究,在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反应工程及机理研究、工艺过程研究、完整物性数据库的建立、物系分离系统研究等方面开展了详尽而又完善的实验工作,形成了CO合成草酸酯、草酸酯加氢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包括:完善的物性数据库;酯化-羰化稳态封闭自循环关键技术;亚硝酸甲酯、一氧化碳及一氧化氮回收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草酸酯合成反应器及其工艺;草酸酯合成、加氢催化剂制备关键技术。
先后完成10吨/年的合成草酸酯及草酸酯加氢的模试研究,300吨/年合成草酸二甲酯及草酸二甲酯加氢的中试工作,并完成了万吨级CO偶联合成草酸酯、草酸酯加氢的工艺软件包。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巨资购买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测试、评价、试验等装置平台,针对合成气制乙二醇关键技术、草酸二甲酯合成;酯化再生、草酸二甲酯加氢、乙二醇精制等主要工序开展系统性的技术攻关。
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宁波金远东石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对华鲁恒升原有5万吨/年乙二醇装置进行工艺和催化剂改造。
2015年6月至今,装置高负荷连续、稳定、安全运行,产品质量优等品率达95%以上,生产成本低位运行,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取得不菲的效益。
合成气制乙二醇市场及技术研究

合成气制乙二醇市场及技术研究化工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近年来,我国化工产业一方面面临提质增效的技术瓶颈,另一方面面对的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加快对化工市场的分析和加快工艺技术研发是化工企业在市场中拥有获胜筹码的重要途径。
本文围绕乙二醇产业为例,对合成气制乙二醇市场和技术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当前乙二醇市场的状况,总结了目前乙二醇行业中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技术,论述了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的技术进展,供相关人士参考。
标签:乙二醇;合成气;制备技术1 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于乙二醇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乙二醇产量缺口巨大,一直没有摆脱依赖国外进口的状况。
为了缓解国内市场需求,加快探索乙二醇工艺技术是化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受到环保政策的影响,煤制乙二醇工艺表现出环保方面的短板,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
本文结合自身经验,谈一下对合成气制乙二醇的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思路和看法,旨在推动我国乙二醇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2 乙二醇市场情况乙二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途是生产聚酯纤维、薄膜或者瓶片等聚酯类工业用品,还用于制备防冻液或者生产不饱和聚酯产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乙二醇的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快。
但受到国内乙二醇乙二醇生产能力的限制,国内产量仍然不能满足乙二醇市场增长的供给需求[1]。
据统计,2018全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高达98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105万吨,表现出我国乙二醇的对外依存度很高。
在这一形势下,积极探索乙二醇工艺技术,加快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克,不仅是提高我国乙二醇产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化工企业在新时期内提质增效、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3 乙二醇工业化生产技术当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很高,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以及产业发展已经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利用非石油制备乙二醇是符合现实意义的。
合成气制备乙二醇是通过利用煤或者天然气生产的合成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一氧化碳耦合成草酸二甲酯,通过草酸二甲酯的加氢反应来制得乙二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为 主要判据 ,干 态临界转速计算 只做 参考 。 2 )根 据洛 马金 理论及 公式 可以 推
出泵 的湿态临界转 速值与环状压 力密封
两 端 压差 成 正 比 ;与密 封 环长 度 成 正 比;与密封环半径 成正比 。但是 与密封
环 间隙值成反 比。
图2 转子支撑力学模 型
3 ) 当环状 压力 密封 的间 隙设计 合 适时会提高泵的临界转速 ,但 因磨 损等原因间隙变大时 临界转速会下降 。同样一 台泵 开始是刚性转 子 ,但当间
I n
用
_
结构 ,内壳 体为径向多级节段式离心泵 ,轴 承采用四油
密封 口 环直 径D=1 5 2 mm,密封 间隙b = 0 . 4 mm,压差p
=
1 . 3 1 MP a 。
( 4 )次级径D=1 3 2 mm,密 封间隙b = 0 . 4 am,压差p r
隙变大 ,临界转速下 降就 可能 变成 柔性 转子。因此泵产
处 、轴承处 、附加质量 中心处 、环状压 力密封中心处均
通 劈 点。下面重点对主要环状压 力密封部 位节点数据 设立节
做一介绍 。
拱 ∽
( 1 )首级叶轮入 I : 1 处
密封 口环长度L =2 7 mm,
品在运行一定时期后 ,发现振 动逐 渐加 大时要及时更换 密封 口环也是一项重要措施 。GM
密封 口环直径D=1 6 8 m m,密封 间隙b = 0 . 4 mm,压差p
=
1 . 3 4 MP a 。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7 / 0 8 ) 密封 I : 1 环长度L =1 9 mm,
( 2 )首级叶轮轮 毂处
合成气制7 _ , -醇成套技术中试研究通过评议
近 日中国石化 重点科 技开发 项 目 —— 1 0 0 0 t / a 合成 气制乙二醇成 套技术 中试研究 ,通过 中国石 化科 技开发 部组织 的专 家评 议。该项研究 由上海石 油化 工研 究院联 合上海工程 公司、中 国石化工程建设公 司及扬 子石化共 同研究 ,开发 了1 O 0 0 f a 合成 气制 乙二醇 ( S C ME G)中 试成套技术 ,完成 了C 0 偶联 、草酸酯加氢 、C O 精 制和 尾气处理催化剂 的配方优化和扩大制备 ;完成 了相关单 元的工艺包设计 、关键设备工程化开发 与工程设计 , 按 照计划 建成并投入 中试试验 ;运行 结果表 明 , c 0 偶联 和草酸二 甲酯加氢催化剂性能优 良,开发 的合成 气制 乙
轴 系 节 点 划 分 原 则 是 :在 轴 变 径 处 、刚 度 变 化
0 . 6 7 MP a 。
考 虑到 泵在 工作 运行 中会 有磨 损发生 ,因此按 设 计 间隙 、1 . 5 倍设计 间隙和2 倍 设计 间隙三种情况 计算 临
界转速 。
四.结语
1 )对 泵产 品应 以湿态 临界 转速 计
=
楔滑 动 轴承 及 多块 米切 尔 推力 轴承 强制润 滑 。泵 工作 转速4 6 0 0 r / mi n ,流量 a =1 6 0 m / h , 单 级扬程日=2 8 5 m ( 共9 级叶轮 ),轴承跨 距 1 8 5 1 . 4 mm,泵轴 材料 密度 7 7 5 0 k g / m ,弹性 模量2 0 5 . 9 G P a ,根据转子结 构图及零 件 图建立转子 ( 湿态 )支撑力学模型如 图2 所示 。
二醇工艺流程合理 ,装置运行安全平稳 ,乙二醇产 品质
量 达到国标 优等品要求 ,主要 工艺参数满足 了工业示范 装 置的设计要求 ,可为大型工业装 置设计 、建设 、开 工 和运行 提供技术支持 。
2 0 1 3  ̄ g8 N
Ⅵ w w . . 3 e t y j x C O 8
实际上是增加 了泵转 子的支撑刚度从而提高 了泵的转子 临界转速 。
密封 I Z l 环直径D=1 3 2 mm,密封 间隙b =0 . 4 mm,压差p
=
0 . 6 7 M Pa 。
( 3 )次级 叶轮入 口处
密封 口环长度L =2 7 m m,
三.多级泵临界转速计算
计 算所用软 件即是 “ r o t o r ”程序 ,计算对 象选沈 鼓集 团石化 泵公司一台多级泵产 品。该 泵为卧式双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