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
第三讲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图要用不同线条和颜色表达不同事物或对象的统计指标时,需要
在图的右上角空隙处或图的下方与图标题中间位置附图例加以说明。
✓ 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图形。
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
宜选用的统计图
比较分类资料各类别数值大小
条图
分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构成 比)
圆图或百分条图
描述事物随时间变化趋势或描述两现象相互变化趋势
线条
数字
备注
统计表的基本框架: 表号 横标目名称
横标目
合计
标题 纵标目名称
数字
✓ 标题: 概括表的主要内容。 一般包括研究资料的时间、地点、观察单位数和研究内容。 写在表的上端中央。
✓ 标目: 标目是表格内的项目,标目的文字应简明,有度量单位时应注明。 标目分横标目和纵标目。 横标目位于表最左侧,说明横行的数字涵义,是表的主语位置,是被研究对象的分组。 纵标目位于表的右上方,说明纵列数字的涵义,是表的谓语位置,是研究被研究对象 的各项指标。
➢ 统计表的编制要求: ✓ 要重点突出,一张表格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 ✓ 要主谓分明,层次清楚。 ✓ 就简洁明了,一切文字、数字和线条应尽量从简。 ✓ 统计表编制完成后,从左向右读依次横标目(主语) 和纵标目(谓语),应构成完整的一句话。
§3.1.2统计表的种类 统计表可简单地分为简单表和组合表两大类。
✓ 表 3-2 某地某年不同年龄、性别的儿童青少年意外损伤情况
年龄(岁)
调查人数
男 损伤人数
损伤率(%)
调查人数
女 损伤人数
损伤率(%)
3.5~
447
66
14.77
424
29
6.84
统计表各部分名称

统计表各部分名称
统计表通常被用于展示和分析数据,它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
以下是统计表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含义:
1. 表头:表头通常包含表格的名称、日期、作者、单位等信息。
2. 列标题:列标题是表格中列的名称,它们通常描述了该列所包含的数据类型或主题。
3. 行标题:行标题是表格中行的名称,它们通常描述了该行所包含的特定数据类型或主题。
4. 数据:数据是表格中的数字或文字,通常根据列和行的分类排列。
5. 注释:注释提供了额外解释或信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
注释可以在表格下方或右方显示。
6. 小计:小计是在表格中为每一行或每一列计算的总和。
7. 合计:合计是整个表格中所有数据的总和。
8. 百分比:百分比是将数据转换为百分比形式,以便更好地比较不同的值。
9. 平均值:平均值是一个数据集的总和除以该集合中的数量。
10. 标准差:标准差是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11. 频率:频率是某个值在数据集中出现的频率或次数。
以上是统计表各部分名称及含义,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1 -。
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表
概念
统计表就是以表格的形式,表达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内部构成及研究项目分组之间的数量关系。
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以及备注。
统计图表
2
标题是表格的总名称。
标目分为横标目和纵标目 横标目说明横行数字的属性,位于表格的左侧。 纵标目说明每一列中数字的属性,位于表格的第一 横行。 横、纵标目连起来可以完成对一个指标的完整叙述。 表格中还有线条和数字,以及备注。备注是对于 表格的文字说明。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统计图表
© §£ ¨1/Ç Ê £ ö Â À Í ù Ë ¤´ Ó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Ä ê « Ý
¼ Í 5 Ä ± ³ Ø 1949-1958Ä ê Ó ¤´ ù Ë À Í ö Â Ê
绘制统计图的注意事项
1. 统计图要有合适的标题。标题写在图的下方,其要求和 统计表的标题的要求一样,要能够概括图的内容 3.直条图、线图、半对数线图和直方图的纵、横坐标上 要有刻度和单位,刻度要均匀等距(半对数线图的纵坐标 除外)。纵横周长度之比为5∶7较合适,比例太大或太小 都是不合适的。 4.直条图与直方图纵坐标要求从0开始。如果不从0开始, 容易造成错觉 。 5.比较不同事物时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来表示,并附上 图例。
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和统计图 (statistical graph)是重要的统计描述方法。 它们具有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优 点,而且便于比较和分析。同样的事实,用 文字叙述可能需要进行长篇大论的解释,而 且还受语言不同的限制,而用统计表或统计 图则可一目了然。
统计表统计图及应用

0.190±0.078 0.427±0.050 0.193±0.075 0.589±0.106 0.529±0.125 0.513±0.124 0.307±0.137
0.272±0.025 0.618±0.149 0.628±0.174 1.030±0.366 0.868±0.147 0.990±0.352 0.918±0.201
患者例数
百分比(%)
*:排出 未排出 合计
16 36 52 56 76 132
排 出 未排出 合计
30.77 69.23 100.00 42.42 57.58 100.00
72 112 184 39.13 60.87 100.00
注: *代表“蛔虫排出情况”,蛔虫、蛲虫排出情况分别为2种分组标志;四格 表是指表中的“16、36、56、76”四个原始频数。
统计表统计图及应用
总的 横标目
各行书 写具体 的横标 目内容
表15.1.1
统计表的模式
纵标目:
总的纵标目(指标)
表体内书写与“总的纵标目”对应的绝对数或相对数
统计表统计图及应用
15.2 统计表的正确应用
15.2.1 编制统计表时最常犯的错误 编制统计表时最常犯的错误有:标题太长,意思还
表达得不清楚;线条太多,纵横线条交织在一起, 再加上表头左上角的“斜线”,使人眼花缭乱,也 不易绘制;纵横标目安排不当,不便阅读;最为严 重的问题是:表中的“数字”代表什么,读者不得 而知,需要反复阅读原文,并加以推理后,方可知 其专业含义,这样的统计表就是编制得最差的统计 表!
注:Ⅰ- Ⅳ级分别代表病变总面积占该肺叶的25%、50%、75%和100%。
统计表统计图及应用
对表1修改后的结果
9_统计图表

统计表
概念
统计表就是以表格的形式,表达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内部构成及研究项目分组之间的数量关系。
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以及备注。
统计图表
2
表1. 甲、乙两地1980年HbsAg阳性率
地区 调查数 阳性数 阳性率(%)
甲地
5000
110022.0乙地来自60001050
统计图表
15
190 180 170 160 150 40 45 50 ©ª Û ± ¤(cm) 55 Ç
ß (cm) ì µ É
Í ¼ 10.Ä ± ³ Ø 20Ë ê Ä Ð Ç Ä ê É ì µ ß · Í Ç ©Û ª± ¤Ä ³ ¶ Ø Ï ³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5 10 15 20 25 30
统计图表
5
基本要求
1.标题(title) 标题一般写在表格的上方,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主要 事件,不要过于简练,要求用最少的文字说清楚。 2.标目(heading) 横标目要按时间前后或数量大小和事情的重要性等顺 序排列,纵标目有单位的要注明单位。注意标目的层次要清楚,不要太 多、太复杂。 3.线条 统计表中只有横线,无竖线和斜线。 4.数字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同一列的小数位数应一致,且位次对齐。 表格中不应有空格,暂无记录或未记录用“· · ·”(点号)表示,无数据用 “—”表示,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填“0”。 5.备注 不应写在表中,在数字上角用“*”号标出,文字叙述写在表的 下方。
18% 43% 9%
· ô « ² È Ï ä Æ
Î ³ ü Ï ¼ ° ° ¡ ¾ ° È ¡ ë Ð Ì Ô ° ¼ ° ¡ ü Ë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https://img.taocdn.com/s3/m/7f55b8aff18583d048645925.png)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3) 线条:三条线 4) 数字:
一律用阿拉伯字表示; ● 准确; ● 整齐:同一指标的小数位数应一致;
位次对齐。 ● 表内不留空格:暂缺或未记录
不应出现数字 — 数字为零 0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二、常用统计图
1.直条图(bar chart) 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指数量
上无连续关系的指标)事物统计指标数值的大 小。 适用资料:比较、分析独立的或离散变量的多 个组或多个类别的统计指标。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分类:常用的有单式和复式两种。 1)单式条图:具有一个统计指标,一个分组因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例10-8 根据1996年-2000年全国新生儿死亡 率(‰)资料绘制的。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例10-9 调查某地1997-2001年艾滋病梅毒两种 与性传播有关疾病的发病率。
图10-6 1997~2001年某地艾滋病和梅毒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a)纵轴为算术尺度; (b) 纵轴为对数尺度。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3.线图(line graph)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 数值的变化。
适用资料:描述某统计量随另一连续性数 值变 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最常用于描述统计 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1)普通线图:横轴和纵轴都是算术尺度。 2)半对数线图:横轴是算术尺度,纵轴是 对数尺度,特别适宜资料的频数分布。 以横轴表示连续型的组段,以纵轴表示频数 或频率。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统计表

设计
由于使用者的目的以及统计数据的特点不同,统计表的设计在形式和结构上会有较大差异,但设计的基本要 求是一致的。总体上来说,统计表的设计应符合科学、实用、简练、美观的要求。具体来说设计统计表时要注意 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比如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的位置应安排合理。
按统计表所显示的数列性质分类:时间数列表、空间数列表、时空数列结合表。
内容
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 主词――是说明总体的,它可以是各个总体单位的名称、总体各个分组名称。形式上表现为横行标题。 宾词――是说明总体的指标名称和数值的。形式上表现为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
制作规则
1、统计表一般为横长方形,上下两端封闭且为粗线,左右两端开口。 2、统计表栏目多时要编号,一般主 词部分按甲、乙、丙;宾词部分按(1)(2)等次序编号。 3、统计表总标题应简明扼要,符合表的内容。 4、主词 与宾词位置可互换。各栏排列次序应以时间先后、数量大小、空间位置等自然顺序编排。 5、计量单位一般写在 表的右上方或总栏标题下方。 6、表内资料需要说明解释部分,如:注解、资料来源等,写在表的下方。7、填 写数字资料不留空格,即在空格处划上斜线。统计表经审核后,制表人和填报科全书》介绍,统计表是用原始数据制成的一种表格。为了实际需要,人们常常要把 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工作中所得到的相互关联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整理,归类,并按照一定的 顺序把数据排列起来,制成表格,这种表格叫做统计表。在《统计学原理》上,统计表是集中而有序地表现统计 资料的表格。
种类
按统计表的作用分类:在统计中用于搜集和登记原始统计资料的调查表;在统计资料整理过程中使用的汇总 表或整理表;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对统计整理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使用的分析表。
统计表的种类

统计表的种类
统计表包括了各种形式,主要根据具体使用情况以及被采集信息的不同来分类。
总的分类包括列表、表格、环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等。
1、列表是最基础的统计表,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将相关数据进行列出,其中包括了所有的数据,并且便于用户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
2、表格是对列表的优化,以表格的形式展示数据,可以很好地查看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3、环形图是统计表中最常用的一种,可以通过环形图来展示数据的结构,并方便地比较不同数据的大小。
4、折线图是用于分析数据的趋势的一种图形,可以通过折线图来判断数据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从而获得更具体的数据分析结果。
5、饼图是统计表中另一种常用的图形,通过饼图可以很好地展示数据的结构,并可以方便地进行比较。
总之,统计表是一种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数据,从而更好地制定有效的方案。
它也是科学研究、业务决策和行业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统计表的
合理使用和运用至关重要,以确保获得准确的结论和有效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