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策略研究综述
“以读促写”英语写作教学方式研究综述

“以读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式研究综述2019-10-23摘要:阅读与写作是两项重要的语⾔技能,它们有着⾮常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本⽂将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为切⼊点来对“以读促写”这种教学⽅式的相关研究进⾏综述。
关键词:以读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式阅读与写作是两项重要的语⾔技能,它们有着⾮常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地体现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影响。
作为⼀项⾮常重要的英语书⾯表达,写作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的整体语⾔⽔平。
学⽣对词汇、句法的运⽤能⼒,以及学⽣的逻辑思维、语⾔组织、谋篇布局能⼒都能在他们的习作中充分地反映出来,⽽这些能⼒的培养与语⾔输⼊与阅读有很⼤的关系。
因此,“以读促写”的写作教学⽅式的应⽤及研究有着⾮常重要的意义。
⼀、“以读促写”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以读促写”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Fitzgerald & Shanahan认为可以从教学和理论两个层⾯上来定义“以读促写”。
前者是指在教学中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具体的写作过程,后者是指学习者在完成以上写作任务时所表现出潜在的能⼒。
Spivey从建构主义的⾓度来定义“以读促写”:阅读与写作的过程都可被视为建构意义的过程。
意义的建构过程⾸先在⼤脑⾥形成计划,然后学习者寻找与脑海中计划相关或对应的信息,结合以⼤脑中的图⽰及已掌握的知识产⽣推理,最后描述出⾃⼰所读或写的观点。
针对这⼀概念,Grabe给出了以下定义:阅读与写作是两项相互依存,相互作⽤的语⾔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采⽤什么样的阅读及写作策略是受学习者⾃⾝的⽬标、能⼒,以及外在因素影响的。
虽然对“以读促写”的定义各异,但是也可以看出这些定义的共性: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的⽅式主要应⽤在课堂写作教学或某项具体写作任务中。
此外,其⽬的都是通过阅读来提⾼学⽣的写作能⼒。
⼆、国内外“以读促写”的相关研究上世纪七⼗年代,在国外各种流派的写作教学法逐渐盛⾏,例如成果法、过程法、环境法等。
英语写作之写长法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英语写作之写长法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随着英语学习的普及,英语写作已经成为各种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学习者需要熟练掌握写作技巧,以满足不同的目的和场景所要求的不同类型的写作表达。
在英语写作中,写长技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学习者易于犯的错误之一,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论文的研究表明,英语写长法技巧可以归纳为语义复杂性、语法复杂性、句子复杂性和词汇的多样性等几个方面,可以用来提升写作质量。
首先,学习者应该有意识地提高文章的语义复杂性,即文章内容的多样性,使用更多的连接词让文章变得流畅,需要能够更好地调动读者的情绪,以达到更有效的表达。
其次,应注重语法方面的复杂性,可以使用更多的时态变换和复杂句子结构来表达更多的意思,以深化文章的内容,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此外,运用一定量的词汇需要学习者保持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掌握复杂的单词和短语,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除了提高文章的文字内容复杂性外,研究还指出,学习者在写长文章时还需要重视主题的组织和架构的组织。
文章的切入点应该清晰明确,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逻辑思维清晰,不能出现不相关的内容。
另外,学习者还应注意文章的结构复杂性,结合文章的主题,把每个段落串联起来,把文章的思路清晰地表达出来,使文章具有明显的层次感。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写长法技巧不仅包括文章内容的复杂性,还要注重主题的组织和文章结构的复杂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需要学习者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语义、语法和词汇知识,熟练掌握写长技巧,使文章更丰富、更有意义,从而获得更好的评价。
本文综述了英语写作之写长法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分析了写长法技巧的主要方面,包括语义复杂性、语法复杂性、句子复杂性和词汇的多样性,以及文章的主题组织和结构复杂性等,总结了学习者在写长文章时应注意的技巧,以提高写作质量。
最后,本文指出,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学习者应坚持不懈地学习,熟练掌握写长技巧,以满足不同的写作要求。
中国外语写作教学研究综述

中国外语写作教学研究综述作者:宋蕾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9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程化写作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研究发现一语和二语写作过程大体相似,然而学生用一语写作时更加流畅、准确和有效。
研究还发现学生一语和二语间的切换会影响到二语的写作质量,指出第一语言倾向于形成抽象思维。
一、影响二语写作的因素1.母语思维方式与二语写作(1)揭示了母语思维与二语水平之间的关系。
通常认为二语水平越高,母语思维量越少。
但实证表明,虽然母语思维会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减少,但不同思维活动中的母语参与量下降幅度不等。
(2)对母语对二语写作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中的作用及对作文质量的影响。
如:文秋芳和郭纯洁(1998)分析了6名中国学生的英文写作过程及过程中的母语思维,将母语的功能归为五类:转换中介、内容生成中介、形成检索中介、内容检验中介、程序管理中介。
通过比较高分组和低分组的母语思维量,发现前者三类功能(内容形成、形式检索、程序管理)的母语参与量都少于后者。
2.写作策略、写作任务与二语写作(1)对母语在二语写作中所占比重进行了量化分析。
例如,郭纯洁和刘芳(1997)用有声思维法对10名高中生和2名大学生的看图作文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图画理解阶段92%的学生通过母语进行分析、判断等认知加工;在形成表述内容阶段,60%的内容由母语生成。
(2)揭示了母语与二语间的复杂关系。
例如,任素贞(2002)根据语言内教学策略和跨语言教学策略的主要特征,相应的应用范围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揭示一语与二语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外语教学中如何根据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及策略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等。
杨淑娴(2002)鉴于对学生写作过程了解越多,对学生的帮助越大,其采用问卷、有声写作和访问的方法,先通过SAS软件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过程中策略使用与写作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再通过个案研究着重比较英语写作成功者和不成功者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
国内外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综述

国内外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英语写作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和提高一直是语言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元认知理论在英语写作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控,包括认知策略的选择、监控和评估。
在英语写作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更有效地规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写作过程,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回顾元认知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发展历程,阐述其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价值。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探讨元认知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
我们将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为提升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国内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现状在国内,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随着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元认知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他们主要从元认知理论框架、元认知策略培训以及元认知与英语写作成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元认知理论框架方面,国内学者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框架。
这些框架涵盖了英语写作元认知的概念、特点、结构以及发展过程等方面,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元认知策略培训方面,国内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这些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价策略等,通过培训,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写作过程,监控写作进展,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在元认知与英语写作成绩的关系方面,国内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文献综述

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文献综述作者:刘琴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4年第12期写作,作为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的一项技能,最能体现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进行搜索,找到2539条结果。
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四六级写作评分标准,认为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策略能力、语篇能力、语法能力。
希望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文献综述,为研究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学者提供宝贵的建议。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当今世界,随着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的日新月异,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更应该具备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鉴于此,《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初级阶段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要求:能在阅读与课文难度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不少于120个单词的短文,能写出短信和便条,无重大语言错误。
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十分重要,亟待解决。
那么,写作能力究竟是什么?写作能力又包括哪些方面?这是本文要讨论的两大问题。
二、文献综述写作能力是个体必须具备的能力,即构建篇章的能力。
写作能力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内涵。
具体写作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尽相同。
刘润清曾指出,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语言修养。
写作能力是指写作主体成功地完成写作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Canale和Swain的交际能力理论认为,交际能力至少由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个方面构成。
尽管以上国内外的学者对写作能力的界定各不相同,但从本质上看却有相似之处。
笔者总结认为,一篇文章是建立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加工,组成具有逻辑关系的文本,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作者能力必须要学会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写作过程——审题立意,收集整理素材,谋篇布局,运用写作技巧,鉴赏评价文章;其次,从语篇的角度分析,在确定文章的中心后,围绕主题组织文章的结构,选择适合文章体裁的措辞,使文章的安排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最后,从语法层面来讲,运用恰当准确的目标语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字母的大小写、词语搭配、句型结构等方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一、引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本文将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写作教学策略、写作教学评价、写作教材开发和写作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其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写作教材开发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开发适合的写作教材;写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写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写作教学内容,包括写作主题、写作任务、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教学中实施,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教师的教学改进。
写作教材的开发与运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开发适合的写作教材,并在教学中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培训、交流、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四、结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写作教学内容、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写作教学评价、如何更科学地开发写作教材、如何更全面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等。
英语写作词汇学习与使用策略综述

在各 自的文 化背 景 中含 义也 大不 相 同。在 中国 ,知识 分子 一 般包 括大学 老师 等一切 受过 大学 教育 的人 ;而 且在 中国农村 有许 多地方 连 中学 生也 被认 为是 知识分 子 。 但在美 国和 欧洲 ,
itl cu 1只包 括大 学教 授等有 较 高学 术地 位 的人 。另外 , nel ta e 在一种语 言里存 在 的 词在 另一 种语 言里 没有 其对 应 词。 比如
够庄 重 ,反添 亲切 意味 。
1 分析 词义
很 多英 语学 习者 机械性 的背 记了大龋 的 英语单 词,如英 语 中“e” bd就是汉 语 中的“ ” 床 ,汉语 中的 “ 司令” 是英 语 中 总 就
的“ o c mma d rnc if。但 是 ,有 l 英 汉两 种语 言的对 应 同 n e. .he' i ’ I 寸 的意义又 总是完全相同的 。比如 :“ 知识分子” itl cu l 和“nel ta” e
3 注意 文体 区别
为什 么 中 国学 生 在 英 文 作 文读 起 来 很 像 汉 语 翻 泽过 去 的?汉 语写 作 和英语 写作 相 比 ,我 们的 描述 往往显 得有些 矫 揉 造作 。下 面一段 摘 自学 生的英 语作 文 : 1w l djyul a n h a ht a l u yte a e o fl l gt pt ta w s i p b h k y o e h t
g l e r y o h o nig s n o d n a s f t e m r n u .Be u iu fo r o a y a tf l l we s f m n
汉 语 中 “ 气” 的概念 在英 语 中是 没有 的 ,把“ 气” 泽成 节 节 翻 sl r , 部分两 方人仍 然 懂 , 有些 节气 的名称 在英 o re at ms 大 但 语 中确实 有对 应 词 :春分 一 s n q i x g E un ;夏至一 S m e o u mr S li 。在 分析 词义 的同时 要注 意一 词多 泽现 象 。比如汉语 osc te “ ” 细 的意 思有 :① 跟“ ” 反 ,指颗 粒 小 的 ,或者 长条东两 粗 相 直径 小的东 两 ; 上作精 致 , ② 心思 细腻 ; 细小 的 , 体 的 : ③ 具 ④ 俭朴 。如此 看来 ,“ ” 细 不能 简单 的 泽成 sm或 者 cr u l i a fl e 。
关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文献综述

关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文献综述引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是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时撰写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性论文。
它是考查英语专业学生大学四年以来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的重要方式,也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是本科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院校都要求英语专业本科生必须用英语撰写学位论文,而且对于撰写英语毕业论文基本上没有限制条件,只要考试成绩合格者都可以参加毕业论文的写作。
但是,从有关的调查中显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存在很多的问题。
目前已有很多的学者和教师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了一定的研究年,旨在提高学生撰写英语毕业论文的水平。
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讨论的重点是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取,论文的格式等;第二类主要一调查问卷为主,讨论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以此为背景,为了让广大学生对英语论文写作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本文就关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的性质和意义,选题策略,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的文献进行综述。
对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如是否要创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性质和意义1.英语毕业论文的性质臧学运认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除了具备一般论文的学术特征:学术性(scholarly),规范性(formal), 创新性(original)之外,必须体现出其英语专业的特色,即专业性(professional)。
就其题材和体裁而言,具有说明和议论的性质,论文讨论的重点应该是与英语的文化,语言,翻译,文学或教学法等相关的专业学术性的话题,专业突出性极强。
其次,论文的论点和论据要具备独创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论据需要翔实,材料真实可靠。
当然,论文的结构必须规范,完整一致,语言流畅简练,用词准确,得体,生动,多样。
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论文质量才会高。
2.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很多的步骤,如选题,文献的检索和收集,撰写初稿,修改再到定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