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株B型副鸡禽杆菌的分离鉴定
副鸡嗜血杆菌贵州株的分离鉴定

副鸡嗜血杆菌贵州株的分离鉴定林汉卿;温贵兰;汪德生;张升波;徐丽;李昌红;文明;周碧君;程振涛【摘要】为查明贵州省某规模化养鸡场患病鸡的病原,从患病鸡内脏及眶下窦处采集病料,分离到1株细菌,对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16 S rRNA序列比对.序列比对表明,该分离株16 S rRNA与GenBank中各亚型副鸡嗜血杆菌株16 S rRNA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3.6%~99.4%之间,证实其为副鸡嗜血杆菌,将其命名为HPG-GZ-2017.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HPG-GZ-2017与C型标准菌株CAPM 5111(Gen-Bank:M75056)处于同一小分支,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也较高.动物感染试验表明其致病性较低.药敏试验表明,HPG-GZ-2017对头孢克洛高敏,对红霉素中敏,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青霉素、诺氟沙星、头孢拉定低敏,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耐药.研究结果可为副鸡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12【总页数】5页(P194-198)【关键词】副鸡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作者】林汉卿;温贵兰;汪德生;张升波;徐丽;李昌红;文明;周碧君;程振涛【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思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铜仁 565100;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2;S858.31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又名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Apg),是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uns coryza,IC)的病原菌,该菌常引起鸡发生颜面肿胀、流鼻涕、呼吸困难和结膜炎[1]。
不同地区鸡大肠杆菌菌株分离与耐药性试验

2 试 验方 法
2 1 制 备药 敏试验 纸片 .
滤纸 片 的准备 : 选取优质 滤纸 . 用打 孔器打 成 6 3 I 判定标 准 . IF 的 圆形 纸 片 , 10片分装 入无 菌小 瓶 内, 压 TI I I 每 0 高 灭菌 后烘 干备 用。 按抑 菌 圈 直 径 大 小 作 为 敏 感 性 高 低 的 标 准 。 抑菌 圈 直 径 越 大 表 明 细 菌 对该 药 的敏 感 性 越 高 。
菌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常易成为其 他疾 进行高压灭菌 2 i。灭菌后. 0m n 倒入平皿 ( 厚度 3 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 各种应激, 特别是饲养 环境 ml)冷 却后 , i, l 倒置 , 放入 4℃冰箱备 用 。 和饲养管理条件不 良, 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 若不 2 3 分离鉴定被检菌株 . 及 时防 治 , 继发其 他病 。 可 2 3 I 涂 片镜检 无 菌 从 肝 脏 取 病料 直 接 涂 片 、 ..
菌 病 发 生 较 为 严 重, 引起 较 高 的 发 病 率 和 死 亡 常
称取 2 . 麦康凯培养基倒入锥形瓶 中, 12 g 0 加
0 去离子 水 , 电炉 微热 , 棒 搅拌 , 其 完全 用 玻 使 率 。在生 产 实践中 , 药敏 试验 对鸡 致 病性 大 肠 杆 40ml 用 2个 洗 好 、 干 的培 养 皿 包 好 晾 菌进行耐 药 性 检 查 . 选 出高 敏 药 物 , 鸡大 肠 杆 溶解 。将锥形 瓶及 4 筛 对
一例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例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与鉴定概要蛋鸡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禽类肠道中的致病菌种,能引起禽类肠道疾病甚至传播给人类。
本实验以某蛋鸡养殖场环境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最终成功分离和鉴定了一株蛋鸡空肠弯曲杆菌。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的具体步骤和结果。
引言蛋鸡是重要的畜禽之一,而蛋鸡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肠道疾病的影响,其中就包括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感染。
蛋鸡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引起禽类空肠炎、肠道感染等疾病,也可能通过食物或者水源传播给人类,造成食源性感染。
对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实验步骤1. 样品收集从某蛋鸡养殖场环境中收集样品,包括鸡粪、饮用水、饲料等,以确保样品的多样性和充分代表性。
2. 分离培养将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分别在相关的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对于不同形态的细菌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离。
3. 形态学鉴定从培养基上筛选出的典型菌落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菌落形态、菌体形态、颜色等特征,并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的观察。
4. 生化鉴定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一系列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糖类利用试验等,以鉴定其代谢特性和生化反应。
5. 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PCR技术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确定其遗传特征和亲缘关系。
结果分析通过上述步骤的实验操作,最终成功分离和鉴定出一株蛋鸡空肠弯曲杆菌。
其形态学特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呈灰白色、平整、光亮,细胞呈杆状,不产生孢子。
生化鉴定显示该菌株对氧化酶呈阳性反应,对多糖类具有利用能力。
最终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已知的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
讨论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对于蛋鸡养殖业的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综合运用形态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最终成功分离和鉴定出一株蛋鸡空肠弯曲杆菌。
仍需进一步对其毒力因子、耐药性和致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疾病的有效防控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最新年精选文档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1 巴氏杆菌属概述巴氏杆菌[1]属(Pasteurella )分类地位未定的1属,为无芽孢,不运动,兼性厌氧,菌体两端常染色浓重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2],因1880 年巴斯德氏首先自病鸡分离到本属中的多杀巴氏杆菌而得名。
[3]该属已确定的种有多杀巴氏杆菌、嗜肺巴氏杆菌、溶血巴氏杆菌、尿巴氏杆菌和鸭疫巴氏杆菌等。
属中的多杀巴氏杆菌危害畜、禽最严重,主要引起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
从发病动物体液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到的菌落基本有两型:一为在过45°折光,低倍显微镜下,呈现鲜明的蓝绿色而带金光,边缘有狭窄的红黄色带的Fg 菌落型,相当于血清型乙型;另一为在45°折光下,低倍显微镜下,菌落呈现橘红色、边缘稍带狭窄的黄绿光的F0菌落型,相当于血清型甲型[4]。
在中国,牛、猪、驴和马的多杀巴氏杆菌病绝大多数为Fg型菌所致,家禽流行性巴氏杆菌病都是F0型菌所致[5]。
多杀巴氏杆菌菌体抗原有12个型,荚膜抗原有5 个型,前者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后者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1:A,2; A,1:B等,已知组成的菌型有16个。
本菌血清型与宿主的分布有一定关系,其细胞壁含有明显的内毒素活性,但未发现外毒素。
本菌可引起家禽霍乱的暴发性流行,牛的出血性败血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肺炎等,国外免疫用的菌苗以加不同佐剂的灭活菌为主,也使用禽霍乱弱毒活菌,中国已于1959年使用弱毒活苗[6] 。
2 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危害多杀性巴氏杆菌( Pasteurella multocida ,Pro )是一种重要的病原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可以导致猪肺疫、禽霍乱、牛羊兔出血性败血症等危害严重的畜禽传染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正常存在于多种健康动物的肺和咽喉部黏膜,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细菌侵入体内,大量繁殖并致病,发生内源性传染。
此菌类在同种或不同种动物间可相互传染,蝉和蚤被认为是自体传播的媒介昆虫[7] 。
B型副鸡禽杆菌安徽株的分离与鉴定

进 行 了细 菌 学检 验 。通过 细 菌分 离、 P C R、 平板 凝集及 血 清型检 测等 方 法 , 鉴 定 出 4株 副鸡禽杆 菌 , 该分 离株
型临床 症 状 , 主要 表 现 面 部 单 侧 或 双 侧 肿 胀 、 流 鼻 涕, 采 食量及 产 蛋下 降 。 1 . 1 . 4 培 养 基 胰 蛋 白 大 豆 琼 脂 ( Tr y p t i c S o y
Ag a r , TS A) 、 胰蛋 白大豆肉汤( Tr y p t i c S o y B r o t h , 前均 加入 终浓 度为 5 0 F g / mL 的 NAD和 1 0 0 mL / L 的新 生牛 血清 。
群产蛋 量大幅度下 降 1 0 ~4 0 _ 2 ] , 有时高达 7 O 乃
至完全 停产 , 混 合 感染 时 可 引起 病鸡 死 亡 , 特别是 肉
种鸡几 乎绝产 , 给养殖 业造成 了重 大的损失 。 2 0 1 2年 1 2月 , 安 徽 省 多 个 养 鸡 场 报 告 产 蛋鸡
( 1 . 北 京 市 农 林 科 学 院畜 牧 兽 医研 究 所 , 北京 1 0 0 0 9 7 ; 2 . 河北工程大学农学 院, 河北邯郸 0 5 6 0 2 1 )
摘 要 : 2 0 1 2年 1 2月 , 安徽 某些蛋 鸡养 殖场 出现 大量 鼻 炎症 状 的病鸡 , 主要表 现 为 眼 结膜发 炎 , 眼睑肿
菌, 现报 道 如下 。
1 . 2 . 2 染色
镜 检挑 取单个 菌 落革 兰 染色 , 在 光 学
鸡源大肠杆菌临床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鸡源大肠杆菌临床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2021年第3期鸡源大肠杆菌临床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邹导夫,吉艺宽,李美娣*(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梅州514011)摘要:研究2株分离自广东博罗地区某养鸡场和梅州地区某养鸡场的鸡源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细菌培养特性试验与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确定分离菌株为鸡源性大肠杆菌并分别命名为ECGD2010-1株和ECGD2010-2株。
对分离鉴定所得菌株进行红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的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显示,ECGD2010-1株高度耐药,仅对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敏感;ECGD2010-2株除对氨苄西林耐药外,对其他抗生素均表现出高度敏感。
关键词:鸡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耐药性;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S8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92(2021)03-0026-04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of clinical strains of E.coli from chickenZou Daofu,Ji Yikuan,Li Meidi*(Meizhou Polytechnic,Guangdong Meizhou514011)Abstract:In the assay,two chicken-derived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isolated from a chicken farm in Guangdong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nd tested for drug sensitivity.According to the bacteri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 test and molecular biology identification,the isolated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chicken-derived Escherichia coli and named separately ECGD2010-1strain and ECGD2010-2strain.Drug sensitivity tests of erythromycin,penicillin,ampicillin,cefazolin, norfloxacin,ciprofloxacin,compound trimethoprim,chloramphenicol,gentamicin and amikacin were carried out to the isolated strains.The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of muscarin and amikacin showed that the ECGD2010-1strain was highly resistant to gentamicin and amikacin;the ECGD2010-2strain was resistant to ampicillin,showed high sensitivity to other antibiotics.Key words:Chicken-derived Escherichia coli;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Drug resistance;Drug sensitivity test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学名大肠埃希氏菌,在养鸡业中长期存在,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其中2~4周龄雏鸡易感性最高,发病时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状,病死率较高[1-2]。
一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作者:党媛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10期摘要: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各种禽类巴氏杆菌病的病原菌。
禽巴氏杆菌病(即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流行具有发病快、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当饲养管理突变、气候突变、长途运输等外界诱因出现时容易暴发,当前禽巴氏杆菌病常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尤以成年鸡最为常见。
笔者对采集的一例疑似禽巴氏杆菌病的病料,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实验室鉴定及药敏试验等研究,对疫情的诊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针对当前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上的药物滥用、耐药性严重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为各养殖单位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分离;鉴定中图分类号:S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0-0030-021;样品来源与试剂病料采自青海省西宁市某规模化养鸡场疑似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病死鸡肝脏组织。
培养基及试剂主要有胰蛋白大豆琼脂培养基(TSA)、胰蛋白大豆肉汤培养基(TSB)培养基、新生牛血清、2×Taq PCR Master Mix、DNA Marker、革兰氏染色液、细菌药敏纸片等。
2;实验室检测2.1;细菌分离培养将采集的肝脏组织划线接种于含2%新生牛血清的TSA平板、麦康凯平板上,37℃培养18 h后,观察菌落形态,在TSA平板上出现淡灰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湿润、半透明菌落,麦康凯平板上无菌落。
挑取TSA平板上可疑单菌落传代培养,并对典型的疑似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油镜下观察细菌染色特点及形态,镜下可见两端钝圆、两极浓染、革兰阴性小杆菌。
2.2;生化试验根据说明书,取分离菌株纯培养物分别接种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肌醇、VP、硫化氢、赖氨酸和鸟氨酸、尿素酶等生化管。
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可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山梨醇,不发酵麦芽糖、乳糖、甘露醇、肌醇,VP、硫化氢、赖氨酸和鸟氨酸反应均为阴性,这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生化特征相符。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疗与防控

第三,药浴前让羊饮足够的水,防止药浴时饮入药水发生中毒;第四,药浴时由于头部没有接触药液,故药浴后头部可采用局部涂擦进行灭虫,以确保杀虫彻底[3-4]。
有外伤的羊和妊娠2个月以上的母羊不宜药浴。
在蜱虫活跃时期,可以每5d进行一次药浴。
工作人员在操作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中毒。
5.1.4药物喷涂可选择0.25%倍硫磷、1%马拉硫磷、0.2%辛硫磷、0.005%溴氰菊酯等喷涂患羊,剂量为200mL/次,每隔3周处理1次。
5.2羊舍灭蜱为了避免蜱虫在羊舍内存活和繁殖,有必要定期向羊舍喷洒灭蜱药液。
具体做法:配制浓度为2.5%敌杀死溶液,泼洒到羊舍的墙壁、地面、饲料槽内外,以减少蜱虫数量。
如果羊舍内存在缝隙,可用水泥或泥土混合药物对缝隙进行填补,减少蜱虫的生存环境。
5.3牧场灭蜱牧场可采取划区轮牧,如果条件允许,可对牧场进行翻耕,清除杂草,消灭啮齿动物,同时定期在牧场喷洒杀蜱剂,有效消灭蜱虫。
5.4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工作时不要暴露皮肤,防止被蜱虫叮咬。
引进的羊应严格检疫,如果发现有蜱寄生,应立即隔离,加强灭蜱,防止蜱扩散。
定期检查羊群情况,定期对羊舍和牧区进行驱虫。
采取以上综合防治措施,消灭羊机体上、圈舍中和自然界中的蜱,避免蜱虫病影响羊群的生长发育,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李雨卓,郭文洁.蜱虫的诊断及防治[J].养殖与饲料.2021(2):98-99.[2]王晗,曹淦,孙刚,等.我国常见蜱传疾病的流行特征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2,33(5): 765-770.[3]曹军.羊蜱虫病的防治[J].兽医临床科学,2021(10):68-69.[4]颜家胤,华波,张俊红,等.山羊蜱虫病的防治[J].中国畜牧业,2013(22):83.鸡传染性鼻炎的诊疗与防控陈秀芳霞浦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福建霞浦355100摘要2022年11月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某蛋鸡场部分鸡只出现打喷嚏、食欲下降、眼睑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且依次在不同鸡舍间传播,导致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c t:Two b a c t e ia r l s t r a i n s we r e s e pa r a t e l y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t he s u s p e c t e d d i s e a s e c h i c ke n s wi t h i n f e c t i o us c o r y z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4・
中国兽药杂志
2 0 1 3 , 4 7 ( 3 ) : 1 4—1 7 / 杨国 良, 等
2株 B型 副鸡 禽 杆 菌 的分离 鉴 定
杨 国 良, 郑 杰, 张 洪, 龙进 学, 张发 明, 张 坦, 孙 丰廷 , 邓秋红 , 张 红, 王文泉
( 北京 华 都 诗 华 生 物 制 品 有 限公 司 , 北京 1 0 2 6 0 0 )
i d e n t i i f e d a s A v i b a c t e r i u m p a r a g a l l i n a r u m ( A p g )b a s e d o n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me t h o d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y m p t o m s o f t h e
到1 株细菌, 根 据发 病鸡群 的临床 症 状 、 细 菌分 离培 养 、 形 态观 察 、 过 氧 化 氢 酶试 验 、 革 兰 氏染 色结 合 动物 回 归试验 、 免疫攻 毒试验 和 P C R 等方法初 步 鉴定为 副鸡禽 杆 菌 ( A p g ) ; 同时将分 离 菌株 送匈 牙利 诗 华研 发 中心进 行分 型鉴定 , 确定 为 B型 副鸡禽 杆菌 , 根据 分 离地 点将 分 离菌株 命 名为 B型 副
[ 关键 词 ] 副鸡 禽杆 菌 ; 分 离鉴 定 ; 同源性
I s o l a t i o n a n d I d e nt i ic f a t i o n o f Two S t r a i n s o f
Av i b a c t e r i u m pa r a ga l l i n a r u m S e r o v a r B
YANG Gu o—l i a n g, DEN G J i e, Z HANG Ho n g, L ON G J i n—x H e , Z HANG F a—mi n g , Z HAN G T a n,
S U N F e n g— t i n g , D E N G Q i u—h o n g , Z H A N G Ho n g , WA N G We n—q u a n
i n P i n g g u( Ma r c h o f 2 0 1 0 )a n d Y a n q i n g( D e c e m b e r o f 2 0 1 1 )d i s t i r c t o f B e i j i n g .T h e i s o l a t e s w e r e i n i t i a l l y
( B e r i n g H u a d u C e v a B i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C o . , , B i o l o g i c a l Me d i c i n e I n d u s t r i a l B a s e , Da x i n g Di s t r i c t ,B e i j i n g 1 0 2 6 0 0,C h i n a )
[ 收稿 日期]2 0 1 2— 0 9 — 0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1 2 8 0( 2 0 1 3 ) 0 3— 0 0 1 4 — 0 4 [ 中图分类号 ] ¥ 8 5 2 . 6 1
[ 摘
要] 2 0 1 0年 3月 、 2 0 1 1 年1 2月分别 从北 京平谷 、 延庆 疑 似鸡 传染 性 鼻炎 的病鸡体 内各 分 离
鸡禽 杆菌 ( 平谷株 和延 庆株 ) 。通 过 G e n B a n k与 已经发 表 的 A p g基 因序 列进 行 同源 性 比对分 析 , 结 果 显示 , 平 谷株 、 延庆 株基 因序 列 同源性达 到 9 9 . 6 %, 而 与参 考株 M o d e s t o的基 因核 苷酸 序列 同源性 达到9 8 . 3 %、 9 8 . 8 %。
i n f e c t e d c h i c k e n,t h e i s o l a t i o n a n d t h e c u l t u r e o f b a c t e r i a l s t r a i ns ,t h e mo r p h o l o g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c a t a l a s e t e s t . Gr a m s t a i n c o mb i n e d wi t h a n i ma l r e g r e s s i o n t e s t ,e x p e r i me n t a l c ha l l e n g e t r i a l a n d PCR. Th e i s o l a t e d b a c t e r i a l s t r a i n s we r e a l s o s e n t t o R&D c e n t e r o f Ce v a i n Hun g a r y f o r s u b t y p e i d e nt i ic f a t i o n,a nd t h e r e s u l t s c o n ir f me d t h 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