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影美术系实验影像艺术考研最新参考书总结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摄影与制作考研讲义 参考书资料 复试面试流程 经验分享

【摄影系】院系:摄影系研究方向名称:电影摄影与制作研究方向介绍:研究电影摄影与制作,以培养优秀的电影摄影师、影像导演和视觉效果指导等高级人才为目的。
注重电影摄影为基础的实践与创作。
业务课二名称:影视摄影与制作基础业务课二介绍:要求掌握摄影系现行本科各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彬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1《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重点内部资料劳动发生说是在审美发生学中很有影响的学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这是对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
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都进行过阐释。
它可以从三方面论证:(1)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提供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前提。
这个物质前提就是人类脑髓的发展、感觉器官的发展、思维的形成和语言的产生等。
正如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指出的,是劳动推动了人类脑髓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感觉器官的发展,是劳动促使人类思维、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2)原始艺术与劳动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原始艺术大多是适应劳动生产的需要,并伴随劳动而产生。
在为生存而进行的劳动中,原始人为了协调动作、减轻疲劳、增强劳动效果,也为了交流思想感情,便不时地按照“…定的拍子,并且在生产性的身体运动上伴以均匀的唱的声音和挂在身上的各种东西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
而这种唱和响声也就是最早的音乐,当原始人把这种有节奏的音响同语言结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最早的诗歌;原始人为了交流生产生活经验,还常常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洞穴内外的石壁上),把各种飞禽走兽、狩猎工具等,刻画在上面,而这也就是最初的绘画和雕刻;原始人为了祈望通过劳动征服自然,又编造出各种降魔伏怪、战天斗地的神话传说和舞蹈。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摄影理论及创作考研参考书目、历年真题 考研经验 报考要求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艺术理论】(专业学位)考研真题【育明教育独家首发】一、名词解释1、艺术形式2、意大利画派3、巴洛克艺术4、造型艺术5、形象思维二、简答1、简述形象思维的特征2、简述审美想象的特征3、谈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4、谈谈艺术家与社会责任5、简述艺术创作与阅读(欣赏)的关系三、论述1、从文化力与影响力的角度,谈谈艺术的价值观?2、论述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3、联系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统一?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艺术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1、【育明教育推荐】主要参考书《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2、【育明教育推荐】辅助参考书李泽厚《美的历程》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理查德•加纳罗《艺术:让人成为人》沃特伯格《什么是艺术》丹纳《艺术哲学》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科林伍德《艺术的原理》3、【育明教育北影独家内部资料精编、北影考研试题库】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3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4摄影学院院系:摄影学院研究方向名称:图片摄影创作研究方向介绍:随着数码技术飞速发展,摄影普及率与日俱增,它已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社会对专业摄影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特别是对高端的专门人才,更是求贤若渴。
故而,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摄影领域的深入学习和探讨,了解摄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识摄影艺术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摄影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并进而把握摄影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方向以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等不同类型的摄影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创作特征、创作规律、创作风格和创作走向,以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摄影艺术理论体系。
2016年北影美术系实验影像艺术考研招生人数分享

2016年北影美术系实验影像艺术考研招生人数分享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考研参考书,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美术系(学术型1人,专业学位16人)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学电影特技模型理论研究电影特技模型理论研究 1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④影片分析艺术硕士电影影视广告导演创作影视广告导演创作 2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命题故事创作艺术设计实验影像艺术实验影像艺术7(拟接收推免2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命题创作电影视觉设计电影视觉设计 5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命题创作笔记:31.期待视野?它在艺术鉴赏中有何作用?“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
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
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
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是相对应的。
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
接受者的巧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着“期待视野”。
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
32.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故而人们常把它们称之为小说的三要素。
1 入微细致、全方位的人物刻画。
小说艺术的核心是创造出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说具有得天独厚的长处,故而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更能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塑造人物形象。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美术图片摄影创作考研复试推荐书目 招生简章 考试信息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艺术理论】(专业学位)考研真题【育明教育独家首发】一、名词解释1、艺术形式2、意大利画派3、巴洛克艺术4、造型艺术5、形象思维二、简答1、简述形象思维的特征2、简述审美想象的特征3、谈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4、谈谈艺术家与社会责任5、简述艺术创作与阅读(欣赏)的关系三、论述1、从文化力与影响力的角度,谈谈艺术的价值观?2、论述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3、联系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统一?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艺术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1、【育明教育推荐】主要参考书《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2、【育明教育推荐】辅助参考书李泽厚《美的历程》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理查德•加纳罗《艺术:让人成为人》沃特伯格《什么是艺术》丹纳《艺术哲学》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科林伍德《艺术的原理》3、【育明教育北影独家内部资料精编、北影考研试题库】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3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4摄影学院院系:摄影学院研究方向名称:图片摄影创作研究方向介绍:随着数码技术飞速发展,摄影普及率与日俱增,它已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社会对专业摄影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特别是对高端的专门人才,更是求贤若渴。
故而,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摄影领域的深入学习和探讨,了解摄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识摄影艺术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摄影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并进而把握摄影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方向以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等不同类型的摄影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创作特征、创作规律、创作风格和创作走向,以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摄影艺术理论体系。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笔记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笔记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笔记以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百科知识部分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3)典型与意境具有不同的特征。
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
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之于人的理性思考,而意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
二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4.简述表现发生说。
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与交流的需要,故此说又称“情感表现说”或“心灵表现说”。
这种说法曾受到西方许多文艺家和心理学家的拥戴。
如托尔斯泰主张“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厨川白村把文艺看做“苦闷的象征”等。
影响较大的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认为艺术只不过是人的心理变化的表现,把文艺的起源归根于人的潜意识活动,是人的本能和欲望的变相满足,是一种“白日梦”。
持这类观点的还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和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
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特别是抒情的表现。
科林伍德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表现情感。
因此,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像和情感的表现。
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晶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这些说法虽然强调丁人的主体意识、主观感情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割断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排斥了理性因素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也是片面的。
·5.试述书法艺术的特征(1)线条与组合。
书法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人的审美情操。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创作考研招生人数及复试分数线,考研参考书目解析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1【摄影学院】院系:摄影学院研究方向名称:图片摄影创作研究方向介绍:随着数码技术飞速发展,摄影普及率与日俱增,它已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社会对专业摄影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特别是对高端的专门人才,更是求贤若渴。
故而,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摄影领域的深入学习和探讨,了解摄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识摄影艺术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摄影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并进而把握摄影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方向以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等不同类型的摄影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创作特征、创作规律、创作风格和创作走向,以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摄影艺术理论体系。
摄影艺术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繁多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反映出当代最前沿的审美思潮、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
本专业方向还通过对经典和有代表性作品的观摩和解读,以掌握大量的影像研究资料,在以往学术研究成果及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的创作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从事影像创作的方法和规律;通过主题性的创作实践,提高摄影创作的能力和水平,以便在摄影艺术的专业创作领域里,有新的创作技术与创作意识地开拓和提高。
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既能把握摄影艺术创作规律,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能从事图片编辑、摄影艺术创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课二名称:摄影理论及创作常识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业务课二介绍:主要包括摄影创作的技术与技巧、摄影创作的基本理论、摄影发展历史以及对于名家名作的理解与分析等。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彬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重点内部资料第五节美国实验电影:从玛雅·德伦到肯纳斯·安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欧洲的没落和美国的兴起,好莱坞建立了稳固的全球统治地位,而纽约则代替巴黎成为现代主义的文化之都,实验电影的大本营也在美国(东西两岸的纽约和旧金山)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3落地生根。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以下资料由才思学员整理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绝非没有毛边的精巧之物。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换,发现仅有深刻的主题,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鲜明的人物形象,富有特征的环境……仍无法给人一种充分的纪实感。
艺术要反映生活,就应该重视生活本身的粗糙性,在艺术创作中适当保存一些“生活的杂质”。
就影视艺术而言,其纪实性不仅要追求主要方面的真实,还必须重视次要方面的逼真,这就是影视艺术的粗糙性,同时也是纪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艺术的粗糙性同其纪实性一样,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各个环节上。
主题艺术的粗糙性在主题上的表现为多义性与暧昧性,恩格斯认为作者的观点应该是隐蔽的,因为生活本身的思想含义往往是模糊的,含义的单一性实质上是一种改变观点的行为。
“同规律相比,现象是整体,因为它包含着规律,并且还包含着更多的东西,即自己运动着的形式的环节。
”(列宁语)一味地强调主题,无疑忽视了规律之外还包含着“更多的东西”,而这“更多的东西”正是艺术粗糙性产生的背景,多义性、模糊性和暧昧性就是粗糙性在主题上的表现。
情节生活的初始形态总是呈现一种零乱的无组织状态,生活本身的情节总是带有极大的随意性。
把复杂的现实人为的一律归纳为“起承转合”环环相扣的模式,是同生活实际相背离的。
“生活是由最相异,最意外,最相矛盾,最不调和的事物组成;它是粗糙的,没有次序,没有联贯,充满了不同理解的变故,这些变故不合理,相互矛盾,应该归并在‘杂项’这一类中去。
”(莫泊桑语)这段话蕴含了对于生活深刻的理解。
但传统观念却夸大了主题的意义,普多夫金就认为电影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去粗取精:“删掉现实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只起连接作用的一切不重要的中间过程,而只保存那些鲜明的尖锐的片断。
”现代艺术实践证明,如果把生活中“一切不重要的中间过程”全部删掉使情节变得精巧而干净的话,会使艺术作品丧失浓郁的生活气息,许多不必要的粗糙情节往往是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2016年北影美术系实验影像艺术考研最新资料笔记 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1【美术系】院系:美术系研究方向名称:实验影像艺术研究方向介绍:实验影像艺术是实验艺术中的一种艺术类型,注重影像艺术在观念媒介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实验与探索。
业务课二名称:命题创作业务课二介绍:考生根据“命题创作”给出的题目,进行现场考试。
注重考查考生对实验影像艺术和当代艺术创作的理解及表达方法。
考查考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彬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重点内部资料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
其特点: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
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诗、书、画、印的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油画: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特点是色彩鲜艳丰富,能够充分表现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生动逼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北影美术系实验影像艺术考研最新参考书总结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考研参考书,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笔记:
艺术批评
所谓艺术批评,是一种对艺术作品以及各种艺术活动、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科学活动。
艺术批评的对象是各种艺术现象,包括艺术作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接受者的艺术鉴赏实践、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
其中最基本的是艺术作品。
对任何艺术现象的批评,都要从艺术作品出发,都不能脱离艺术作品。
艺术批评具有四个特征:
(1)科学性。
艺术批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
严密的科学性,体现着艺术批评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艺术批评的基本思维方式是理性的抽象思维。
艺术批评家在从事艺术批评时,要从具体的审美感受进入理性的领域,运用抽象思维,依据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对艺术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演绎、推理,去求得理性的判断评价,并进一步去探究个别中蕴含的一般,现象中显示的规律。
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
艺术批评必须从艺术现象的实际出发,通过客观的分析研究,引申出符合事实的科学结论。
艺术批评家在批评对象的选择,批评角度的确定,批评方法的采用以及文风等方面,可以保持自己的个性;但是,任何以主观的意志去掩盖事实,以一己的好恶去取代客观分析的做法,都是与艺术批评的科学精神相违背的。
(2)审美性。
艺术批评以艺术作品为主要对象,而艺术作品本身则是艺术美的集中体现。
这一点,决定了艺术批评必须含有美学批评的成分。
批评家在把握各种艺术现象时,要把美学分析当作首要任务,努力去探索艺术美的创造和构成规律,解剖艺术美的存在形态,发现艺术美的永恒魅力,积极去阐明艺术现象的审美意义与审美价值。
假如取消-厂审美性,艺术批评就会混同于一般的社会批评,而丧失自身赖以存在的根基。
审美性并不对艺术批评的学术视野构成局限。
艺术批评可以侧重于社会、历史、伦理、文化等不同角度,但都应建立在审美分析和审美评价之上,都应以美学批评为基点。
(3)实践性。
艺术批评区别于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也是以艺术为对象的科学,但着重于艺术普遍本质和规律的研究。
艺术批评则有着突出的实践性。
艺术批评所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艺术现象,尤其是具体的艺术作品;而艺术批评处理对象的方式,是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取得具体的结论。
优秀的艺术批评,总是敏锐地感应着艺术实践的发展变化,准确地捕捉新的动态和新的趋势÷及时地解决艺术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总结艺术实践所提供的新鲜经验。
艺术批评的活力,主要就在于它与
日新月异的艺术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
(4)创造性。
文艺批评的创造性是指:批评家在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评价时,往往具有一种创造性的审美观照和理性发现。
也就是说,批评家的批评实践活动并不局限(也不应该局限)于复述文艺家所表现过的东西,而是要说出,也必须说出文艺家所没有说过的东西,或尚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
批评家完全可以自由地选择一个视角和一种阐释方法,对文艺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因此,从本质上讲,文艺批评也是一种具有浓厚理性意味的审美创造,即批评家要对文艺家的审美表现进行再度的审美创造。
文艺批评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批评家往往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去发现印挖掘文艺作品本身所蕴藏着的种种内涵。
其次、,这种创造性还表现在批评家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评论,往往能总结和概括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
参考书:专业一:
待出版的《艺术概论》(现在可以复习彭吉象《艺术学概论》或王宏建《艺术概论》内容差别不大)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中外电影史是北影本科生的教材,最好看一下)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
《什么是艺术》(美)沃特伯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