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程3-09-00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
生产线清理操规程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一、清洗原则1.生产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产品后,生产不含药物饲料添加剂或者改变所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的产品的,应当对生产线进行清洗。
2.成品色差较大的品种切换时,为避免上一个生产的物料对下一个生产的物料产生交叉污染,需要在上一个物料生产完成之后对流程进行清洗,然后才能生产下一个物料。
3.生产线长时间未使用,经品管部鉴定有质量风险的,必须进行生产线清洗。
4.设备维修过后,生产前必须进行清洗,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产。
5.生产中添加特殊药物的品种,生产前后需对生产线清洗。
6.清洗料本身必须清洁无污染。
二、清洗实施与效果评价1.混合机清洗A.用高压气管将混合机浆叶、混合机轴、混合机内壁等部位的残留物料吹下。
B.用配料称称量500-1000公斤豆粕粉或玉米粉,放料进入混合机,转动混合机冲洗3分钟。
2.刮板清洗:打开混合机气动门将混合机内的豆粕粉或玉米粉放料至刮板机,启动刮板机转动3分钟。
(提升机开启,选配好清洗料进料仓)3.提升机清洗A.开启提升机,选配好清洗料需进入的待制粒空料仓,将刮板输送的豆粕粉或玉米粉通过提升机输送到待制粒空料仓,提升机转动3分钟。
B.提升机停止后人工清理提升机底座残留物打包标示回至于同品种物料中。
4.制粒料仓、制粒流程清洗打开制粒机门盖,开启制粒调质器、保质器、喂料器,将制粒前仓中的豆粕粉或玉米粉用袋子接出,分类标示放置于清洗料待使用区待用。
5.成品筛清洗A.单机启动成品筛,震落残留物B.用高压气管将成品筛筛盖、筛网、筛壁等部位的残留物吹下。
C.设备清洗过程中需要及时做好相应的设备清洗记录。
D.所有设备清洗完成后对设备清洗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
6.清洗料的放置与标识A.清洗料按标准包装,在指定区域堆放整齐,挂好标识牌,等待品管评估后处理。
B.不同的清洗料必须区分堆放,严禁混堆。
7.清洗料使用A.清洗料使用原则:清洗料回用的,应当明确标识并回置于同品种产品中,严禁乱投乱用。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1.目的为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同品类饲料间的交叉污染,保证产品质量,特制订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职责2.1品管部:2.1.1品管主管:负责制定流程清洗标准。
2.1.2现场品管员:负责对流程清洗工作进行点检和复核;负责对《生产线清洗记录表》进行检查;流程不达标,不允许进行生产。
2.2生产部:2.2.1中控员:负责下达流程清洗指令,清洗完后填写《生产线清洗记录表》。
2.2.2工艺员、制粒工、小料员:按中控指令和流程清洗原则进行流程清洗。
3.规定3.1清理清洗原则:3.1.1生产完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中鸡料小料产品,后生产含有另一不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小料小鸡料需清洗流程3.1.2排产时要先生产没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产品(鸭料),再生产含药物饲料添加剂少的产品(小鸡),最后生产含药物饲料添加剂多的产品(中鸡)。
3.1.3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先生产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小料或产品后生产不含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小料或产品需清洗流程。
3.1.4清洗路径:生产车间从小料投料口至成品包装口;预混车间从混合机投料口到小料包装口。
3.1.5生产线长时间未使用,经品管部鉴定有质量风险的,必须进行生产线清洗3.2清理和清洗实施与效果评价3.2.1配合生产工段清洗前先由中控员关闭相关设备电源(动力电和控制电)并挂上警示牌。
按照先清后洗原则,先由工艺员、小料工、制粒工、包装工分别对混合机、配料提升机、小料投料口、制粒系统、冷却器、包装秤进行清理;3.2.2清洗物料名称:统糠;3.2.3清洗物料用量:生产车间混合机500kg,预混车间混合机200kg;3.2.4生产车间清洗流程时将清洗物料从配料仓放入混合机,混合200秒,经过配料刮板、配料提升机、制粒前仓,并人工从调制器接出,制粒机到包装口人工清理,预混车间从投料口投入200kg经混合机混合360秒后从分包口接出;3.2.5清洗过程中现场品管负责对清洗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判定是否符合要求(设备及流程内无残留物料,成品或小料之间无交叉污染)。
饲料厂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1目的熟悉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提高员工操作技能,使岗位作业标准化、规范化,达到预防交叉污染,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的目的。
2 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生产线清洗全过程,清洗后各环节无物料残留。
3 职责3.1各相关岗位人员负责按本操作规程的规定具体执行;3.2现场品管、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协调、监督和指导本操作规程相关条款的实施;3.3现场品管负责清洗效果的检查工作。
4工作程序4.1清洗原则:4.1.1同一条线不同规格生产前和生产结束后对生产线进行彻底的清洗一次;4.1.2设备应当定期清理,及时清除残存料、粉尘积垢等残留物;4.1.3清洗后应达到产品间无交叉污染的效果;4.2 清洗实施与效果评价:4.2.1 清洗料:米糠、豆粕等;4.2.2清洗流程:各岗位人员根据中控员指令对生产线逐一进行清洗,按投料-螺旋刮板输送机-提升机-粒料清理筛-旋转分配器-待配料仓-配料称-混合机-提升机-待制粒仓-制粒机-制粒机调质器(接出)为一个流程工段进行清洗。
4.2.3 清洗效果评价:每一个工序清洗结束后,现场品管和生产管理人员应对清洗和清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对清洗效果作出评价,检查标准为设备(仓群)内无残留物料、铁屑、杂质。
若没有达到标准,应及时采取相应改善措施,按清洗流程再清洗一次。
4.2.4 清洗料的放置与标识:4.2.5 生产线清洗结束后,将接出的清洗料放置到清洗料存放处,并挂牌标识;4.2.6 车间质检和生产管理人员做好清洗料放置与标识的检查工作。
4.3 清洗料使用清洗料应严格按照技术品管部制定的清洗料使用制度执行。
4.4 生产线清洗记录中控做好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线清洗记录》、《清洗料使用记录》以备追溯;5 相关工作记录《生产线清洗记录》《清洗料使用记录》。
规程3-09-00-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

签署人:签署日期:生效日期:分发部门:生产部、质量品管部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规定清洗原则、清洗实施与效果评价、清洗料的放置与标识、清洗料使用、生产线清洗记录等内容,防止交叉污染,确保公司产品质量。
二。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设备的外部清理及内部的清洗;适用于设备清理人员和洗仓人员。
三.责任中控工保证原料、半成品、成品质量,防止交叉污染;设备清理人员负责保持永磁筒、初清筛、混合机、膨化机、干燥机以及提升机等设备的内干净、无杂物;品管负责落实检查.四。
正文1。
设备清理、清扫原则:先干扫再对设备内外进行气吹;设备清理按照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最后现场的原则进行;对需要保护的设备部位严格按照保护要求执行。
2。
生产线清洗原则:生产加药饲料后更换品种进行清洗;生产含有动物源性原料的品种后,更换品种时进行清洗;生产含有大蒜素的品种后,更换无大蒜素的品种时进行清洗;生产水产料后更换禽料,进行清洗;生产完粒度大的料后更换粒度小的料时进行清洗。
3. 设备清理及清洗3。
1 总体要求:按照《生产过程防止交叉污染制度》的相关要求对饲料生产线流程及生产设备进行清洗,保证产品质量。
①将残料清扫干净,用毛刷清扫电控柜内部;②用小铲子将粘连在设备内壁、传动轴、扇叶、死角等不易脱落的残余物料清理干净;③清理完毕后用压缩空气进行干吹,将不同设备里外以及死角处吹干净,保证无残余料;④将清理完毕后的垃圾及时处理,以防交叉污染;⑤设备清理完毕后要对设备底部及周边进行清扫和清理。
3。
2 不同饲料设备的清理3.2.1 混合机的清理:①清理前通知中控关闭电源,并悬挂“停机清理"警示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②每周进行1次清理,如生产油脂含量高的饲料、添加液体原料的饲料,则要每班次或每个品种结束后及时进行清理;③将黏在混合机内壁、喷嘴、桨叶、轴上的料层刮除清理干净后,打开混合机仓门,将仓门、密封圈全部清理干净。
3.2。
车间现场清洁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车间现场清洁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总则为确保车间现场清洁工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车间现场清洁工。
二、安全操作规程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1)在工作场所期间,清洁工必须穿戴符合工作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口罩、耳塞、手套、工作服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2)个人防护装备应定期检查,如发现破损或失效应及时更换,切勿使用损坏的个人防护装备。
2. 使用清洁工具与设备(1)使用清洁工具前,清洁工应对其进行检查,确保清洁工具处于良好状态,如有破损应报告维修或更换。
(2)清洁工具的使用应符合操作规范,切勿随意更改或私自改装。
(3)使用清洁设备时,清洁工应熟悉其操作方式,切勿违反安全操作规范。
3. 移动和摆放物品(1)清洁工在移动重物时应注意分配重心,避免损伤或者意外滑倒。
(2)摆放物品时,清洁工应根据规定的位置和顺序进行,避免物品摆放不稳造成事故。
4. 排污处理(1)清洁工在进行排污处理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切勿将有害物质倾倒到不相符的容器或地方。
(2)清洁工在进行排污处理过程中要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伤害。
5. 防火防爆措施(1)使用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险物质进行清洁工作时,清洁工应严格按照防火防爆规定进行操作。
(2)清洁工必须严禁吸烟,切勿在易燃易爆区域或有危险物质存在的地方使用明火。
6. 安全出入(1)清洁工在出入车间现场时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切勿闯入禁止进入的区域。
(2)清洁工进出车间现场时要注意防滑,避免因走路不稳造成意外伤害。
7. 操作指导与培训(1)清洁工应接受必要的操作指导与培训,了解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2)清洁工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或者疑惑,应及时向主管或安全人员提出,并按照给予的建议进行操作。
三、安全应急处理1. 火灾事故(1)发现火灾,立即向车间主管或安全人员报告,并按照火灾处置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生产线清洗岗位操作规程

生产线清理操作规程
1、清洗料选择:一般选择经济实用、安全卫生的原料,通常选择玉米粉。
2、主车间设备清洗:首先从配料仓放取约500公斤玉米粉,进入配料秤、混合机,在混合机内最佳混合时间充分混合后,进入混合机缓冲仓,经混合机出料绞龙、提升机进入待制粒仓,经喂料器进行入调质筒,然后放出,再经混合提升机进入成品仓,最后在放料口进行打包,完成整个生产环节及设备洗仓。
3、小料预混设备清洗:生产种鸡料及上市料之前需用清洗料洗仓,首先用清理工具将混合机内残留的物料清理干净,然后用不少于250kg玉米粉进行充分的清洗,混合时间为混合机的最佳混合时间,然后经提升机进入成品仓进行打包。
4、洗仓检查:清洗结束后,生产班长或控制人员检查设备清仓效果,是否符合生产要求,即设备和流程内无残留物料。
5、清洗料处理:对于洗仓的玉米粉,放置指定区域并做好标识,生产大鸡料时少量多次添加到玉米仓中使用。
6、清洗流程结束后,清洗人员认真填写《生产线清洗及清洗料使用记录表》,记录内容包括班次、清洗料名称、清洗料重量、清洗过程描述、清洗时间、清洗人等信息。
清洗机操作规程

清洗机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清洗机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适用于公司生产线上使用的清洗机。
二、设备准备1. 确保清洗机的电源已经接通,并检查电源线是否正常。
2. 检查清洗机的水源是否通畅,并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3. 检查清洗机内的清洗液是否充足,并根据需要添加清洗液。
三、操作流程1. 打开清洗机的控制面板,按照操作界面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2. 将待清洗的物体放入清洗机内,注意不要超过清洗机的最大承载量。
3. 设置清洗机的清洗时间和温度,根据物体的性质和清洗要求进行调整。
4. 开始清洗,按下启动按钮,清洗机开始工作。
5. 清洗完成后,清洗机会自动停止工作,按下停止按钮确认停止。
6. 打开清洗机的门,取出已清洗的物体。
7. 关闭清洗机的门,清理清洗机内的残留物和污垢。
8. 关闭清洗机的电源,断开电源线。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清洗机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清洗机内部。
3. 在清洗机运行过程中,禁止随意更改设置参数。
4. 清洗机的电源必须与其他设备的电源分开,严禁共用电源插座。
5. 清洗液的添加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禁止随意添加或更换清洗液。
6. 清洗机的维护和保养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故障处理1. 如果清洗机出现异常情况,如无法启动或停止,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2. 在清洗机维修期间,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维修。
六、清洗记录1. 每次清洗完成后,应及时记录清洗的日期、时间、清洗物体、清洗液的使用量等相关信息。
2. 清洗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查阅。
七、附录1. 清洗机的技术参数和使用说明书。
2. 清洗机的维护保养计划和记录表。
以上为清洗机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按照规程执行操作,能够确保清洗机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确保生产线清洗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生产线清洗操作。
三、操作程序
1. 排查安全隐患。
清洗前,应对生产线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状态及周围环境无隐患。
2. 关闭设备。
在清洗前,应先关闭所有相关设备,并切断电源。
3. 清理杂物。
清洗前,对生产线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并将其妥善处理。
4. 准备清洗工具。
准备好必要的清洗器具、清洗剂等工具及物品。
5. 穿戴防护装备。
清洗操作人员需穿戴好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6. 开始清洗。
按照清洗步骤,进行清洗工作,确保清洗的全面彻底。
7. 完成清洗。
确认清洗工作完成后,对设备及周围进行检查,确保无残留物。
8. 恢复设备。
确认清洗完成后,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准备下一轮生产。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清洗,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步骤。
2. 在清洗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清洗剂溅到皮肤或眼睛,如有不慎溅到,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 清洗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工作现场,保持整洁。
五、其他
如有清洗操作相关的特殊情况,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待命令处理。
以上就是《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请各部门遵守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签署人:签署日期: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生产部、质量品管部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
一.目的
建立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规定清洗原则、清洗实施与效果评价、清洗料的放置与标识、清洗料使用、生产线清洗记录等内容,防止交叉污染,确保公司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设备的外部清理及内部的清洗;适用于设备清理人员和洗仓人员。
三.责任
中控工保证原料、半成品、成品质量,防止交叉污染;设备清理人员负责保持永磁筒、初清筛、混合机、膨化机、干燥机以及提升机等设备的内干净、无杂物;品管负责落实检查。
四.正文
1. 设备清理、清扫原则:先干扫再对设备内外进行气吹;设备清理按照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最后现场的原则进行;对需要保护的设备部位严格按照保护要求执行。
2. 生产线清洗原则:生产加药饲料后更换品种进行清洗;生产含有动物源性原料的品种后,更换品种时进行清洗;生产含有大蒜素的品种后,更换无大蒜素的品种时进行清洗;生产水产料后更换禽料,进行清洗;生产完粒度大的料后更换粒度小的料时进行清洗。
3. 设备清理及清洗
3.1 总体要求:按照《生产过程防止交叉污染制度》的相关要求对饲料生产线流程及生产设备进行清洗,保证产品质量。
①将残料清扫干净,用毛刷清扫电控柜内部;②用小铲子将粘连在设备内壁、传动轴、扇叶、死角等不易脱落的残余物料清理干净;③清理完毕后用压缩空气进行干吹,将不同设备里外以及死角处吹干净,保证无残余料;④将清理完毕后的垃圾及时处理,以防交叉污染;⑤设备清理完毕后要对设备底部及周边进行清扫和清理。
3.2 不同饲料设备的清理
3.2.1 混合机的清理:①清理前通知中控关闭电源,并悬挂“停机清理”警示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②每周进行1次清理,如生产油脂含量高的饲料、添加液体原料的饲料,则要每班次或每个品种结束后及时进行清理;③将黏在混合机内壁、喷嘴、桨叶、轴上的料层刮除清理干净后,打开混合机仓门,将仓门、密封圈全部清理干净。
3.2.2 膨化、干燥、冷却系统的清理:①清理前关闭电源,并悬挂“停机清理”警示牌;②调制器每2天清理1次,如长时间停机,使用前应打开清理;③挤压机每班次清理1次,如更换品种可能有交叉污染的,必须清理干净后生产下一个品种;④干燥机每班次清理1次,清除残料并用气管吹洗;⑤分级筛每个品种清理1次,用橡胶锤敲打下料溜管后,清理积料并用气管吹洗;⑥冷却器每个品种清理1次,用气管吹扫残料及器壁、缓冲斗上的粉尘;⑦清理时应将粘附在设备内外的残料清除干净。
3.2.3 永磁筒的清理:①永磁筒是能吸附原料或粉料中的金属,不及时清理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同时也可能影响饲料的通过性,造成堵塞;②永磁筒清理时将门打开,人工清理吸附物及杂质;③每班次对永磁筒进行清理。
3.2.4 初清筛、高方筛的清理:①初清筛每班次进行1次清理,高方筛在更换色泽、粒径差异大或不同类别饲料时进行清理;②清理后应保持筛的室内干净,筛眼不堵。
3.2.5 布袋除尘器的清理:①布袋除尘器是收集粉尘的设备,粉尘被吸附在布袋表面或随关风器输送到料仓或袋子中,长时间运行后,布袋内壁或外壁会积上厚厚一层粉尘(脉冲不够或失效时更严重);②每班结束后打开门,用橡胶锤轻敲刹克龙和锥形筒体将积压内壁的物料震下来,清理积料后用压缩空气吹洗;③正常情况下,刹克龙内粉尘部分可以利用,发霉变质的必须报废处理。
3.2.6 料仓的清理:①料仓(包括配料仓、待粉碎仓、待膨化仓、成品仓等)是储备一定量原料的储存设备,所有料仓都需要清理;②新仓使用前要彻底清理,将遗留的螺钉、焊渣、水泥块等扫干净,然后用稻壳粉、玉米先后清洗直至干净无杂物才可投入使用;③料仓内部的回角、锥体上部、角铁上边、铆钉上都会结料,有死角的积料更多,这部分料长期不流动会贴在仓壁上,必须进行清理,空仓后用橡胶锤敲打仓壁或开启振动电机振动并用气管吹洗内外壁,然后打开刮板机或绞龙清理残料,再用新鲜的原料洗仓,清洗料的使用必须在品管监督下进行。
3.2.7 提升机等输送设备清理:自清式提升机每3天清理1次,Z型提升机在更换
色泽、粒径差异大或不同类别饲料时必须进行清理,刮板机每个月至少清理1次。
正常换料时可以用洗仓的方法洗净。
提升机底座应取下插板铲净积料并用气管吹扫,管壁用橡胶锤敲震并用气管吹扫。
3.2.8 投料口清理:每个品种投料结束应清扫、气管吹,无残留料,无粉尘。
3.2.9 液体添加设备的清理:液体原料比较容易变质,应每2天清理1次。
3.2.10 粉碎机的清理:更换色泽、营养成份差异大的原料时应进行清理,清扫门盖内壁及粉碎腔内壁的粘附料并用气管吹洗。
3.2.11 其他设备场所的清理:其他设备,要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清理。
另外,各功能间的地面、墙面、窗户上的灰尘、粉末也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具体见《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3.3 洗仓的操作:配合料生产需要洗仓时,准备300kg玉米粉,然后用玉米粉走整个生产流程,清理完毕后的玉米粉用于下次生产同一种料中。
4. 清洗频率:根据清洗原则、不同设备的使用情况、设备卫生情况以及设备的结构对设备进行定期清理,并每天填写《生产线清洗记录表》。
5. 清洗效果评价
5.1 设备清理后由生产主管或品管进行效果评定。
5.2 评定以目视检查为主。
5.3 评定标准:设备内部不得有结块物料、油污、杂物等。
设备外部不得有大量灰尘、杂物、油污,控制电器部位不得有油、水、污物,设备周边无杂物堆积,生产场所干净、清洁无杂物、异物等影响生产,达到这些要求方为合格。
5.4 清洗及清理效果不达标的要求重新按流程进行清理。
6. 清洗料的标识与使用
6.1 设备清洗料的标识:清洗料有专门的放置位置和标识,以便及时准确的处理。
放置时要摆放整齐,便于查看和领用。
6.2 清洗料的使用:①中控在生产相同品种饲料时,指导小料工从小料投料口作为原料投入,并填写《清洗料使用记录表》;②膨化系统清理出的料根据实际情况报废或回机使用;③初清筛、永磁筒、投料口清理下来的杂质部分作废品处理,提升机、料仓、投料口清理出来的物料由品管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可以回收利用。
7. 对应的记录表单
《生产线清洗记录表》
《清洗料使用记录表》
《工具设备定期清理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