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_价值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_三个富翁

从前有三个富翁相约一起进城,各自用重金买了一件极为贵重的皮袍。
回来的路上天气突然变冷,他们便将新买的皮袍穿在身上。
走着走着,眼看就要下雨了。
“怎么能让自己的皮袍被雨淋湿呢?”三个人同时这样想着,便就近到一个破庙里暂时躲避一下。
他们刚进庙门,果然就大雨滂沱,他们等了好久雨都没有停。
看看天色已晚,可谁也舍不得自己的皮袍被雨淋着。
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一个富翁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大家都欣然同意。
原来,这个办法是:第一个富翁的皮袍借给第二个富翁穿,第二个的借给第三个穿,第三个的又借给第一个穿。
这么着,三个富翁便高高兴兴、心安理得地冒雨上路了。
这三个人都这么想:我穿的皮袍反正是别人的,淋坏了也没关系,一点也不心疼。
三个自私自利的傻瓜,因为心疼自己的皮袍竟然做出了如此自欺欺人的荒唐举动来,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他们这种把痛苦转嫁到别人身上的做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只会使事情的结果变得更糟。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_借力

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
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
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
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
其实,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是子贱,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
善用借力成就自己。
人生不是孤立的,人一生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协助。
只有这种协助,你才能春风得意,马到成功。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_明确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前面一堵墙,寻找墙那边的食物。
墙长有20来米,高有近百米,其中一只蚂蚁来到墙前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辛苦地努力着向上攀爬。
可是每到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等因素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它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它更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会距离成功越来越近。
一次跌下来,它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又开始向上爬去。
而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这段墙去。
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面前,开始享用起来,而那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很多时候。
成功除了坚持不懈外,更需要方向。
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方向,也许有了一个好的方向,成功来得比想象得更快。
明确就是方向。
庸庸碌碌地不去追求,自然没有成功的机会。
可是,不了解自己,不会寻找最适合自己前行方向的人,也许他很努力,并且付出了艰辛,可是他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_争辩

他当过人家的汽车司机,后来因为推销卡车不成功而来求助经理。
经理听了他的诉说以后,就发现他老是跟顾客争辩,如果对方挑剔他的车子,他立刻会涨红脸并大声强辩。
欧·哈里承认,他在口头上赢得了不少的辩论但并没能赢得顾客。
他后来对经理说:“在走出人家的办公室时,我总是对自己说:‘我算整了那混蛋一次。
’我的确整了他一次。
可是我什么都没能卖给他。
”经理的第一个难题不在于怎样教欧·哈里说话,经理着手要做的是训练他如何自制,避免口角。
欧·哈里后来成了纽约怀德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
他是怎么成功的呢?以下是他的推销策略。
“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怀德卡车?不好,你要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赛的卡车。
’我会说:‘老兄,何赛的货色的确不错,买他们的卡车绝对错不了,何赛的车是优良产品。
’“这样他就无话可说了,没有抬杠的余地。
如果他说何赛的车子最好,我说没错,他只有住嘴了。
他总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还说一下午的‘何赛车子最好’吧!我们接着不再谈何赛,而我就开始介绍怀德的优点。
“当年若是听到他说那种话,我早就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了——我就会挑何赛的错,而我越挑剔别的车子不好,对方就越说它好。
争辩越激烈,对方就越喜欢我竞争对手的产品。
“现在回忆起来,真不知道过去是怎么干推销的!以往我花了不少的时间在抬杠上,现在我改变说法了,果然有效。
”再来看下面的这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一天晚上,卡尔在伦敦学到了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训。
有一天晚上,卡尔参加一次宴会。
宴席中,坐在卡尔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笑话,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讲完以后,众人哈哈大笑,那位先生说那句话出自《圣经》。
《圣经》?卡尔马上意识到,他说错了。
为了表现出优越感,迈克一本正经地纠正他:“先生,很抱歉,我要打断您一下,据我所知,这句话是莎士比亚老先生说过的,《圣经》里好像没有吧。
”那人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_自重

有一只小麻雀飞到森林里,看到了一只孔雀,它觉得孔雀的翅膀是如此美丽,再看看自己这么丑,这么小的翅膀,自卑感油然而生。
到了晚上,小麻雀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孔雀,正兴高采烈地展现自己的翅膀时,突然有一只狼迎面扑来,小麻雀努力地振翅想逃,发现自己已经不能飞翔了,吓得它惊惶醒来。
小麻雀心想还好只是个梦。
有一天,小麻雀飞到一座高山上,它看到老鹰飞得好高好高,好威风,自己跟老鹰比起来真是太渺小了。
一会儿,小麻雀靠着树干睡着了,梦见自己变成了老鹰,任意飞驰于天空,好不神气,但是,它以前的好友却都离它而去,不敢再与它为伍了。
它突然觉得好孤单,还是当小麻雀的日子比较快乐,醒来后,它很庆幸自己还是一只小麻雀。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看重自己,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保持自己的特性,你将会是个独一无二的你!。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_资历

上古时代,黄帝带领了六位随从到贝茨山见大傀,在半途上迷路了。
他们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
黄帝上前问道:“小童,贝茨山要往哪个方向去,你知道吗?”牧童说:“知道呀!”于是便指点他们路向。
黄帝又问:“你知道大傀住哪里吗?”他说:“知道啊!”黄帝吃了一惊,便随口问道:“看你年纪小小,好像什么事你都知道不少啊!”接着又问道:“你知道如何治国平天下吗?”那牧童说:“知道,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样,只要把牛的劣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平定了呀!治天下不也是一样吗?”黄帝听后,非常佩服,真是后生可畏,原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却没想到这小孩从日常生活中得来的道理,就能理解治国平天下的方法。
资历不是资本,不断学习才能丰富资历。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两代人的思想交流,一定可以惠及大家。
理性面对,明辨是非的名人素材

理性面对,明辨是非的名人素材1、李离伏剑而死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词,致使一个人冤死。
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
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
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2、朱自清拒绝了美国的救济粮,成为民主战士当时八年抗战刚刚结束,中国第一次取得了抵御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但是国民政府在美国支持下,任用前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为军事顾问。
这一事件受到了很多国人的抵制,学生运动浩浩荡荡。
国民党为了安抚知识分子发行了一种配购证,凭该证可低价购买由美国援助的面粉,这个配购证遭到了很多大学教授的抵制,很多教授联名发表宣言,宣告自己拒绝美国救济。
这里就包括了朱自清。
3、子罕拒绝璞玉宋国有个小人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本国的大夫子罕。
子罕不受。
于是这个小人说:“这是宝玉呀,最适宜给君子做用具,留给我们地位低下的人是不合适的。
”子罕回答:“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
我们何不各守其宝?”小人以“璞玉”为宝,子罕以“不贪”为宝。
许多人听了这个故事以后,都鄙小人而赞子罕。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小人之语也不无道理。
“不贪”是宝,“宝玉”也是宝。
“不贪”是“精神之宝”,而“宝玉”则是“物质之宝”。
按照常理来说,人们既需要“精神之宝”,也需要“物质之宝”。
而且在很多人眼里,“物质之宝”比“精神之宝”更为重要。
子罕的可贵,不在于他鄙视宝玉,而在于他能够明辨是非。
4、马寅初拒贿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解放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
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个想当县长的人托人将一千大洋送给马寅初,请马寅初开开后门,让他就任某县县长。
马寅初勃然大怒,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这种人今天能用钱打关节,真的当了县长,一定是个贪官。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_劝说

曹操很喜爱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转立曹植为太子。
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
曹操就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会劝才会为人释怀。
在许多场合,有一些话不好直说不能直说也无法明说,于是,学会劝说人的方法便成了我们的一种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公司征求业务人员,其中一位应征者资历显赫,对于公司来说,有小庙容不了大佛的顾虑,因此公司都不抱太大的希望,面谈时,也很诚实地告诉他,依据公司规定,无法给予太高的薪水,原以为会就此打住,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没想到他竟然愿意接受不到他原来薪水一半的条件,这让公司有点意外。
正式上班后,他也没有出身大企业来的骄傲,准时上班,报表填写清楚,勤跑客户,过了不久他的业绩远远超乎大家原本的预期,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司破格让他晋升,而且大幅度加薪,自此,他也更加卖力,为公司创造更好的业绩。
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他在前一家公司已当上了主管,工作相当顺利,薪水也十分满意,原以为可以衣食无忧,没想到公司投资失败,老板不知去向,让他们哭诉无门。
期间,他也曾经因为薪水无法与自己所要求的相符而怨天尤人,总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
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挫折与沉淀之后,他选择了重新出发,重新体会到价值与价格的差异。
有价有值,无价更有值。
价格是被人给予的,随时可以拿走,价值却是自己创造的,任谁也无法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