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_Mn离子掺杂对铁氧体LaFeO_3的结构和性能影响

合集下载

Nd^3+掺杂对尖晶石型镍铁氧体吸波性能的影响

Nd^3+掺杂对尖晶石型镍铁氧体吸波性能的影响

t h i c ne k s s , mi c r o wa v e a b s o r p t i o n o f t h e ma t e r i a l wa s s t u d i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s ha t t t h e a n n e a l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s h o u l d b e h i g h e r ha t n I O 0 0 ̄ C a n d Nd ”一 d o p e d t n i c k e l s p i n e l f e r r i t e i s p r e p a r e d wh e n t h e d o p i n g a mo u n t o f Nd ”i s r e d u c e d t o 0 . 0 4 I t i s f o u n d ha t t he t a mo u n t o f Nd d o p a n t c o u l d a fe c t he t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p ra a me t e r s a n d mi c r o wa v e a b s o r b i n g
中图分类号 :T M2 5 ; T M2 7 7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1 . 3 8 3 0 ( 2 0 1 3 ) 0 5 . 0 0 1 9 . 0 4
I n f l ue nc e o f Nd3 +do pa nt on t he mi c r o wa v e a bs o r bi ng
pr o pe r t i e s o f ni c ke l s pi ne l f e r r i t e

金属离子掺杂对LaFeO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金属离子掺杂对LaFeO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合成 产 物 进 行表 征 。结 果 显 示 , i 杂 的 LF 0 L掺 a e 3晶 体 粉 末 比 纯 L F O a e 3具 有 更 强 的 光 催 化 性 , X=0 0 .3的 掺 杂 效 果 比 较 好 。 - Lo FO3 合 氧化 物 是 甲基 蓝 光 催 化 降解 和工 业 污 水处 理 的高 效 光 催化 剂 。 9i e 复 7 m
李阿丹 , 侯 莉
( 山大学 环境 与化学工程 学 院 , 燕 河北秦 皇 岛, 6 0 4 0 60 )
摘 要 :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 L 1 i e 3z=000,.500 ,. ) a …L FO ( ,. 00 ,.701 纳米 晶体粉末 , X D T M ,v vsI S S 3 0 用 R , E u . i R, 对 , P
L e 3 i O 催化剂 对水溶 性染 料 光催 化 脱 色 的影 响 和 F
对含有 机物污 水光降解 能力 的影响 。
甲基 蓝 的光 催 化 降 解 。将 盛 有 l O O mg不 同掺
杂 比的光催 化剂 和 盛 有 5 mL 甲基 蓝 ( .2×1 0 98 0 o /) t lL 的锥 形瓶分 别 置 于振 荡 器上 , 振 荡条 件下 o 在
1 买 验 方 法
1 1 药 品和仪 器 .
用汞灯 照射 2 . h 静置 沉 降后离 心分 离 , , 测其 吸光度 ,
并按式 D = ( 一A) A0 A0 / 计算催 化剂对 甲基 蓝 的 试验用 主要 药 品有 硝 酸镧 、 酸 铁 、 氧化 锂 、 硝 氢 硝酸 钙 、 乙二 胺 、 甲基 蓝 、 柠檬 酸 , 为 试 剂级 化 学 均
改性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以钙 为 主 的 碱 土 金 属来 取 代 L a和利 用过 渡 金属 来 取代 F e这两 方 面… , 用 碱 利 金属 u 作为 杂质来对 L F O 光催化 性 能进行 改 性 ae

Nb、K掺杂对BiFeO_3晶格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Nb、K掺杂对BiFeO_3晶格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Nb、K掺杂对BiFeO_3晶格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BiFe O3是一种在室温条件下同时具有磁有序和铁电有序的多铁性材料,在自旋电子器件等器件制造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BiFeO3的纯相样品制备难、漏电流较大和铁磁性太弱,使得BiFeO3难以进入实际应用。

研究表明,离子掺杂可以改善BiFeO3的磁学性能,但是,其物理机理,却还未完全弄清,导致说法不一。

本文利用溶胶凝胶发制备了Nb、K掺杂的BiFeO3纳米颗粒样品,并系统研究对BiFe O3的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主要方面如下:1)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无杂相的BiFe1-xNbxO3和Bi1-xKxFe1-xNbxO3样品,为研究异价离子掺杂BiFeO3的晶体结构、磁学和光学性质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2)少量Nb掺杂使BiFeO3的晶格常数a、c,晶胞体积V和Fe-O-Fe键角发生微弱的变化,其中Fe-O 键长增大,Fe-Bi键长缩短,Fe-O6八面体的扭曲畸变基本保持不变。

同时Nb掺杂对纳米晶粒的尺寸会产生显著影响。

XPS显示掺杂样品中,Nb离子以+4价和+5价的形式共存。

Nb掺杂导致样品磁性增强,主要是由于样品晶粒的尺寸效应引起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禁带宽度随着Nb掺杂浓度x的增大而减小。

3)与Nb掺杂类似,Nb、K共掺杂使BiFeO3的晶格常数a、c,晶胞体积V和Fe-O-Fe键角发生微弱的变化,其中Fe-O键长增大,Fe-Bi键长缩短,Fe-O6八面体的扭曲畸变基本保持不变。

XPS显示掺杂样品中,因为Nb、K价态补偿,掺杂不会改变Fe2+和Fe3+的含量比。

对比K单掺杂Bi1-xKxFeO3样品的拉曼光谱可知,Nb掺杂是引起Bi-O键变化的主要原因。

Nb、K共掺杂导致样品磁性增强,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样品晶粒尺寸变化,以掺杂离子为中心形成的束缚磁极化子可能是其磁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MoO3掺杂对锰锌铁氧体显微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

MoO3掺杂对锰锌铁氧体显微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

研究·分析·实验MoO3掺杂对锰锌铁氧体显微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宋久龙,陈文革,吴 丹(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摘 要:以Fe2O3、MnO、ZnO粉体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通过一次球磨,850℃预烧并掺杂,二次球磨,1200℃烧结最后压制成型制得不同MoO3掺杂量的锰锌铁氧体,运用SEM、XRD、VSM等手段研究该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掺杂MoO3,均生成了典型的尖晶石铁氧体相和Fe2O3相。

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随掺杂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矫顽力和剩余磁化强度先减小后增大。

表现为掺杂0.06wt% MoO3的锰锌铁氧块体组织最为致密,磁性能达到最优,矫顽力及剩余磁化强度最小,磁导率和饱和磁化强度最大。

关键词:锰锌铁氧体;MoO3掺杂;显微结构;磁性能中图分类号:TM2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830(2017)03-0010-04 Influences of MoO3 dop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magnetic properties of MnZn ferrite materialsSONG Jiu-long, CHEN Wen-ge, WU Dan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48, 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 using Fe2O3, MnO, ZnO powder as raw material, MnZn Ferrite was prepared by solid phase sintering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SEM, X-ray diffraction, VSM etc. MnZn Ferrite was fabricated by first milling, pre-sintering at 850℃, doping, Secondary milling, sintering at 1200 ℃ and pressing.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whether MoO3 was doped or not, Mainly its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consists of spinel ferrite and Fe2O3 phase. After doping MoO3, magnetic permeability and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increases at first, then decreases with MoO3 content. But coercivity and residual magnetization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MoO3 dopant. In addition, the sample has optimum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oO3 dopant of0.06wt%, which has minimal coercive force, residual magnetization and maximum permeability, saturationmagnetization.Key words: MnZn ferrite; MoO3 doping; microstructure; magnetic preperties1引言锰锌铁氧体作为常见的一种软磁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变压器、电感器、扼流圈等的磁芯,在清洁能源、LED照明、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中具有重要应用[1]。

Nd掺杂对La0.7-xNdxSr0.3MnO3的结构及红外吸收谱和磁学性质的影响

Nd掺杂对La0.7-xNdxSr0.3MnO3的结构及红外吸收谱和磁学性质的影响

研 究 了 Nd的不 同掺 杂含量对 L ¨ S Mn 。的晶体结构 、 a r O 显微结 构及红 外吸 收性 质和磁 性质 的影 响.
1 实 验 方 法
采用 空气 中固相反应 烧结法 制备钙钛 矿多 晶样 品 L 。 - Nd S Mn ( a 7x r . O。z=0 0 0 ,. 0 0 1 , . ) ,. 5 0 1 ,. 5 0 2 .
品. x射 线衍 射 ( R ) 析 表 明 。 X D分 随着 钕 离 子 掺 杂 浓 度 的增 加 , 晶胞 体 积 逐 渐减 小 . 品表 面 形 貌 S M 图像 显 示 。 样 E 掺 杂 Nd的多 晶 样 品 的 晶粒 变 小 , 未 掺 杂 的 L S Mn 而 a r O。晶粒 最 大 . 外 吸 收 光 谱 测 量 显 示 , 品 在 54 红 样 7 ~ 6 2 m_范 围内 出现 了吸 收 峰 , 吸 收 峰 的位 置 随 掺 杂 N 0 _ c 且 d离 子 浓 度 的 增 加 向 低 频 方 向 偏 移 . 品 的 磁性 质 测 量 样 表 明 . 杂稀 土 离 子 的 半径 及 磁 矩 对 L 。 S。 Mn 磁 电 阻有 明显 的 影 响. 掺 a. r O。 .

直 是凝聚态 物理的研究 热点. 其是在 18 年 观察到庞磁 电阻效 应 以来 , 尤 99 使得该类 材料在 磁记 录 、 一电 磁
传感 器等方 面存 在着广 阔的应用前 景 , 引了众 多的从事物 理 、 吸 化学 以及材料 等领域 的理论 和实验工 作者 的 浓厚兴趣 , 成为 当今 材料研究 领域 的热点之一 [ ] 1. 。 2 O世纪 8 O年代 , u b r Grn eg和 F r 等发 现 F / r et eC 金属磁 性超 晶格 的 电阻率 随 磁场增 加 而下 降 , 引起 巨

硼酸根离子掺杂三元正极材料

硼酸根离子掺杂三元正极材料

硼酸根离子掺杂三元正极材料
硼酸根离子掺杂三元正极材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研究领域,这种材料可以用于高性能电池。

硼酸根离子作为三元正极材料的掺杂剂,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提高了材料的电导率:硼酸根离子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可以有效地提高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导率,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2. 改善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硼酸根离子可以与三元正极材料中的其他离子形成稳定的化学键,这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充放电性能。

3. 提高了材料的能量密度:通过调整硼酸根离子的掺杂量,可以优化三元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从而提高其能量密度,使其更适合于高功率电池的应用。

4. 降低了材料成本:硼酸根离子作为常见的化学原料,价格相对较低。

通过使用硼酸根离子作为掺杂剂,可以降低三元正极材料成本,从而降低电池成本。

总之,硼酸根离子掺杂三元正极材料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有望开发出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电池材料,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电动汽车的普及做出贡献。

不同掺杂离子对锰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不同掺杂离子对锰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不同掺杂离子对锰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掺杂离子对锰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近年来,催化剂已经成为了化学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催化材料和催化剂的改进方法,以提高其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在这一领域中,掺杂离子对于催化剂的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在锰氧化物催化剂中,不同的掺杂离子可以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首先,掺杂离子可以影响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

锰氧化物在催化过程中常常以不同形式存在,如MnO2、MnO等。

掺杂离子的存在可以导致晶格的畸变和缺陷的形成,改变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从而影响其催化性能。

此外,掺杂离子还可以引起表面的电荷重分布,改变催化剂的电子状态和表面酸碱性质,进一步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其次,不同的掺杂离子对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锰氧化物催化剂常常要经历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变。

不同的掺杂离子可以引入新的氧化态或还原态,提供额外的反应位点,增加反应通道,从而增强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

例如,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的掺杂可以引入新的d-轨道,增加电子传输的通道,提高锰氧化物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此外,掺杂离子的尺寸效应也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重要因素。

尺寸效应是指掺杂离子与催化剂晶体中的锰离子之间的尺寸差异。

当掺杂离子的尺寸较小时,它很容易与锰氧化物晶体发生替代反应,嵌入到晶体中,并形成新的晶体结构。

这种新的晶体结构可能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因此,尺寸效应也成为掺杂离子对锰氧化物催化剂性能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掺杂离子还可以调控催化剂的稳定性。

锰氧化物催化剂在高温和高压的反应条件下常常会发生晶体的烧结和物相的转变,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掺杂离子的存在可以稳定锰氧化物晶体的结构,抑制晶粒的生长和物相的转变,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

综上所述,掺杂离子对于锰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NdFeO3、Sn掺杂SmFeO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的研究

NdFeO3、Sn掺杂SmFeO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的研究

NdFeO3、Sn掺杂SmFeO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的研究NdFeO3、Sn掺杂SmFeO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的研究近年来,气敏材料在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良好的稳定性的气敏材料对环境监测和工业生产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气敏材料NdFeO3、Sn掺杂SmFeO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气敏性能。

NdFeO3是一种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氧离子导电性和气敏性能。

而Sn元素的掺杂可以进一步改善材料的气敏性能,增加其电子传导性能。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固相法制备了NdFeO3和Sn掺杂SmFeO3纳米材料。

首先,将适量的Nd(NO3)3和Fe(NO3)3以摩尔比1:1混合,并加入煅烧助剂。

然后,在高温下将混合物进行煅烧,得到粉末状的NdFeO3。

接着,将适量的SnCl4添加到已制备的NdFeO3中,并进行混合和煅烧,得到含有Sn掺杂的SmFeO3纳米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合成的纳米材料进行表征。

XRD结果显示合成的纳米材料为单相钙钛矿结构,并且晶格参数与文献中报道的相符。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显示,纳米材料颗粒均匀分布,颗粒尺寸在30至50 nm之间。

对制备的NdFeO3和Sn掺杂SmFeO3纳米材料的气敏性能进行测试。

我们使用氢气和甲烷气体作为测试气体,分别将其暴露在纳米材料上,并测量其电阻变化。

结果表明,NdFeO3和Sn掺杂SmFeO3纳米材料对氢气和甲烷气体均表现出良好的气敏性能。

尤其是对于甲烷气体,Sn掺杂的SmFeO3纳米材料表现出更高的气敏响应。

进一步研究了气体浓度和工作温度对纳米材料的气敏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浓度的增加,纳米材料的电阻变化逐渐增大,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而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纳米材料的气敏性能明显提高。

在本研究中,成功制备了NdFeO3和Sn掺杂SmFeO3纳米材料,并对其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x = 0, 0. 1, 0. 2, 0. 3, 0. 4,
0. 5) 的 X 射线衍射图谱, 对比可知, 掺杂锰元素后 的系列样品 L aF e1 - x M nx O3 ( x = 0. 1, 0. 2, 0. 3, 0. 4, 0. 5) 均为正交钙钛矿结构, 其空间群为 Pnm a, 其中 随着 掺杂量 X 的增加, 在 L aF e1 - x M nx O3 ( X = 0. 3、 0. 4、0. 5)中出现了极微量的 M nO2 衍射峰, 但所有 系列样品的结构受影响程度很小, 说明锰离子已经
2 /degree 图 1 LaF e1- xM nx O3 ( x = 0, 0. 1, 0. 2, 0. 3, 0. 4, 0. 5)
的 X 射线衍射图谱
图 2为用 jade5 分析软件得出的晶胞体积、晶 粒大小随掺 M n量的变化曲线。从图可以看出, 随 着 M n 离子掺杂量的逐渐增大, 晶胞体积以及晶粒 大小呈增大的趋势, 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M n 的离子半径大于 Fe的离子半径 ( rM n = 1. 79 , rFe = 1. 72 ), 随着 M n离子的掺入, B 位的 F e离子逐渐 被 M n离子替代, 使得 B 位平均离子半径增大, 致使 晶胞膨胀, 从而导致晶胞体积增大, 也导致了晶粒的 增大; 同时, M n离子掺杂量到 0. 4时, 过多的 M n离 子不再对 F e离子进行替代, 使得微观晶粒尺寸和晶 胞体积在 M n离子掺杂量大于 0. 4时不再增大。
关键词: 高温固相反应法; 钙钛矿 结构 L aF eO3; 离子掺杂; 晶体结构; 居里温 度
中图分类号: TM 271+ . 2
文献标志码: A
钙钛矿型复合氧 化物 ( L aF eO3 ) 是一类很重要 的功能材料, 具有良好的磁性、介电性 [ 1 - 3 ] , 在燃料 电池 [ 4] 、催化 剂 [ 5- 6] 、传 感器 [ 7 ] 等方面有 着广泛的 应用, 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钙钛矿型复合氧化 物 ( LaF eO3 ) 的化学分子式是 ABO3, 其中离子半径 比较大的稀土元素 L a比较 容易占据 A 位, 它们位 于立方体的顶点; 离子半径比较小的可变价的过度 族元素 F e比较容易占据 B 位, 它们位于立方体的 对称中心; 氧离子位于立方体的楞长中点, 构成氧八 面体。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离子半径比较大的碱金 属离子取代 L a和离子半径比较小过度族金属来取 代 F e这两方面。鲁道容等 [ 8]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Ca离子掺杂 LaF eO3, 并对其微观结 构和光催化性 能进行 了研 究, 马 红 钦等 [ 9] 研究 了 C e 离 子 掺杂 L aF eO3 的 XPS 研究, 而对 N d离子和 M n离子掺杂 对 L aF eO3 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还比较少。
用型号为 B ruker D8FocuX 射线衍 射仪对样品 进行物相和结构分析, X 射线衍射实 验使用 Cu 靶 K 特征线, 波长为 0. 154 06 nm, 扫描范围 2 为 10! - 90!, 步长为 0. 02!, 积分时间为 1 s, 管电压为 40 kV, 电流为 40 mA。表面微 观结构分析采用 HTTA - CH I S- 3000N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 SEM )。采用 差示扫描量热仪 ( DSC ) (型号 SDT Q 600) 对 LaF e1- x M nx O3、L a1- x N dx F eO3 系列部分样品进行差热分析, 确定其居里温度 T c。
2 /degree 图 4 L a1- x N dx F eO 3 系列样品的 X 射线衍射图谱
图 5为用 jade5分析 软件得到的晶 胞体积、晶 粒大小随 Nd离子含量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到, 随 着 x逐渐增大晶胞体 积以及晶粒大 小呈减少的趋 势。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Nd 的离子半径小 于 L a 离 子的 半径 ( rN d3+ = 1. 164 , rLa3+ = 1. 216
L aFeO3 ( 4 000 )
L a0. 6N d0. 4 F eO 3 ( 4 000 ) 图 6 L a1- x N dx F eO 3 多晶样品的扫描电镜图谱
La0. 2N d0. 8 FeO3 ( 4 000 )
图 7为 L aF e0. 8 M n0. 2 O3 和 L a0. 4 N d0. 6 F eO3 2个样 品的差热分析图谱 ( 图中实线 为差热图, 虚线为热 重图, 图中的箭头所指的实线位置是材料铁磁 - 顺 磁转变温度 T c, 即居里温度点 ) 。从图中标示的居 里温度可 知, 掺 M n 前的居 里温度为 331. 7 , 掺 M n量为 x = 0. 2后样品的居里温度为 388. 3 , 说 明掺杂 M n离子可以使样品的居里温度升高。这种
于 N d的离子半径小于 La的离子半径 ( rN d3+ = 1. 164 , rLa3+ = 1. 216 ), 导致了晶格发生畸变, 可能是因
为 L a空位结构的调整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这也 说明了单胞中可以允许 La 空位存在而得到稳定的 结构。
粒大小和晶格体积的变化趋势。
∀ 281∀
Nd
收稿日期: 2009- 12- 20 作者简介: 李建德 ( 1979- ), 男, 硕士研究生 * 通信作者: 罗广圣 ( 1970- ), 博士, 教授 Em ai:l luoguangsheng@ ncu. edu. cn
∀ 280∀
南昌大学学报 (理科版 )
2 010 年
很好的进入 B位并部分替代了 B 位上的 F e离子, 极微量的 M nO2 衍射峰的出现可能是掺杂量到达一 定值时 M n离子将不再替代 F e离子 [ 10] 。
) 。随着 Nd 离子的掺 入, A 位的 L a离 子逐渐被 Nd离子取代, 使得 A 位平均离子半径减少, 晶胞收 缩, 从而导致晶胞体积减小; 同时, A 位平均离子半 径减小导致容忍因子 [ 11] 减小, 晶格畸变加强, 从而 造成了晶胞体积的减小。总之, A 位离子尺寸的变 化对其最近邻和次近邻氧原子的影响作用决定着晶
用高温固相法 烧结制备 成分为 L aF e1- x M nx O3 ( x = 0, 0. 1, 0. 2, 0. 3, 0. 4, 0. 5) 和 La1- x N dx F eO3 ( x = 0. 2, 0. 4, 0. 6, 0. 8, 1. 0) 二个系列样品, 分析了采 用 M n替代 Fe位、N d替代 L a位对钙钛矿型 L aF eO3 晶体结构、表面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并同时探讨其 结构、性能与成分及掺杂量之间的关系。
∀ 282∀
南昌大学学报 (理科版 )
2 010 年
杂 N d离子, 减小了 A 位阳离子的平均半径 rA, 改变 了 F e- O键长和 Fe- O - F e的键角, 由此减小磁矩 之间的铁磁交换作用, 导致居里温度 T c的降低。热 重曲线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 开始阶段随着水份的 流失, 重量降低, 随着 温度的升高和 保温时间的延 长, 系统一直发生着增氧反应, 使得重量持续增加。
1 实验过程
以分析纯 L a2O 3、F e2 O3 和 M nO2 按不同的质量
比制 备 L aF e1 - x M nx O 3 化 合 物, 以 分 析 纯 L a2 O 3、 Fe2O 3、N d2 O3 按不同的质量比制备 L a1- x N dx FeO 3 化 合物。混合后分别球磨 4 h, 烘干后再分别研磨 2 h, 然后在箱式电阻炉中预烧 8h, 预烧温度为 900 , 随炉冷却至室温; 在 6 M Pa的压力下进行压制成型 ( 模具大小为 1. 6 cm 1. 2 cm ) , 1 250 下保温 24 h烧结成型, 后随炉冷却。
L aFeO3 ( 4 000 )
L aF e0. 9M n0. 1O 3 ( 4 000 ) 图 3 LaF e1- xM nx O3 多晶样品的扫描电镜图谱
L aFe0. 8M n0. 2O3 ( 4 000 )
图 4为 L a1- x N dx FeO 3 ( x = 0. 2, 0. 4, 0. 6, 0. 8, 1. 0) 系列样品的 X 射线衍射图谱。由图可以看出, 所有 La1- x N dx F eO3 ( x = 0. 2, 0. 4, 0. 6, 0. 8, 1. 0) 的 样品同样为正交的钙钛矿结构, 空间群为 Pnm a。在
Nd 图 5 晶胞体积 ( a)、晶粒大小 ( b)随掺 N d量的变化曲线
图 6列出了部分掺 Nd系列样品的微观形貌分 析图谱, 从图可以 看出, 掺杂 前晶粒之间晶 界不明 晰, 部分晶界甚至消失; 随着 Nd 的掺入, 晶粒逐渐 的形成, 但晶粒细小; 在 Nd的掺杂量为 X = 0. 8时 晶粒已经形成, 晶界明晰, 样品的气孔明显减少, 致 密性也显著增大。这均为稀土元素 Nd的化学特性 所致, 掺杂量小时能细化亚晶粒, 掺杂量达到一定值 时, 将促进亚晶粒长大。
L a1- x N dx FeO 3 ( x = 1. 0) 中发现极微量的 F e2 O3, 其 余样品均为单相。衍射峰的峰位随着 Nd 离子的掺 杂浓度 x的 增大而略向高角度偏移, 表 明 Nd 离子 已经很好地进入 L a位并进行了良好的替代。但由
第 3期
李建德等: N d、M n离 子掺杂对铁氧体 L aF eO 3 的结构和性能影响
N d、M n 离子掺杂对铁氧体 LaFeO 3 的结构和性能影响
李建德 a, 罗广圣 a* , 姜贵文b, 李文善 a, 周正有 a
(南昌大学 a.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 b. 共青学院 , 江西 共青 332020)
摘 要: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LaFe1- xM nx O3 ( x= 0, 0. 1, 0. 2, 0. 3, 0. 4, 0. 5)和 L a1- x N dx F eO3 ( x = 0. 2, 0. 4, 0. 6, 0. 8, 1. 0) 2个系列样品, 分别 研究了 M n离子部分替代 F e位掺杂、N d离子部分替代 L a位掺杂对材料结构和性能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 Nd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大, 样品的晶格参数和晶胞体积均呈减小的趋势, 随着 M n离子 掺杂浓度的增大, 样品的晶格参数和晶胞体积 均有所 增加。M n离子 掺杂使 样品的 居里温 度呈现 升高趋 势, 而 N d 离子的掺杂使样品的居 里温度呈现降低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