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课件
合集下载
《工程制图基础识》课件

机械制造
机械设计、工艺流程、零件加工 等方面需要工程制图进行指导。
水利水电
水利工程设计、水电站建设、水 利设施管理等方面需要工程制图 支持。
Part
02
工程制图基础知识
投影法
STEP 01
中心投影法
STEP 02
平行投影法
物体通过一个固定的点投 射到投影面上,其影像为 物体与投影面的交线。
STEP 03
圆的标注
使用“Dimension”工具 标注圆的半径和直径。
圆的修改
使用“Edit”工具对圆进 行移动、旋转、缩放等操 作。
圆弧的绘制与标注
绘制圆弧,使用“Arc”工具选择中心点 和两个端点。
圆弧的标注
使用“Dimension”工具标注圆弧的长度、角度和半径。
设计与施工的依据
历史与传承的载体
工程制图作为工程技术发展的历史记 录,对于传承和发扬工程技术具有重 要意义。
工程制图是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施 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的重要依据,确 保项目按照预期进行。
工程制图的基本原则
准确性与真实性
工程制图必须准确地反映 设计意图和实际情况,不 得随意修改或省略。
规范性与统一性
使用“Edit”工具对平面图形进行移动、旋转、 缩放等操作,以调整图形形状和尺寸。
Part
04
三视图与剖视图
三视图的概念与绘制
三视图的概念
三视图是指主视图、俯视 图和左视图三个方向的视 图,用于完整表达物体的 形状和尺寸。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在绘制三视图时,应遵循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的原则,确保三个视图之 间的投影关系一致。
Part
05
工程图的绘制技巧与实例
制图-剖视图.PPT课件

制图-剖视图.
一.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在机件上凡与剖切面接触到的实体部分 称为“剖面区域”
保留部分
投射方向
剖切面
移去部分
剖面区域
剖面符号
在剖面区域应画出相应的剖面符号。以区分机件的实体部分 和空心部分。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剖面符号: (按GB4457.5-84规定)
它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表达手段,运用得当,可使图形表达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但不宜用得过多,以免图形过于零碎,不利于读图。
1. 主要用于机件的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且图形又不对称时,同时表达其内、外形状。
局部剖视图的适用范围
2. 当轴、手柄等实心件上有孔、键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图。
1. 为使剖视图反映真形,剖切平面一般应平行于某一对应的投影面,并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孔的轴线。
剖切平面平行正立投影面
剖切平面平行正立投影面,并通过机件孔的轴线。
A
A
A-A
2. 由于剖切是假想的,因此,当机件的某一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仍按完整的形状画出。
画剖视图时应注意事项:
画剖视图时应注意事项:
允许顺时针旋转,将图形放正
允许逆时针旋转,将图形放正
全剖视图(局部)
局部剖视图
A-A
A
A
A
A
A
A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以前称为阶梯剖。
主要用于表达孔、槽等内部结构不在同一剖切平面内,又层次较多的机件。
二.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实体部分,不能断开
内孔处必须断开
错误
一.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在机件上凡与剖切面接触到的实体部分 称为“剖面区域”
保留部分
投射方向
剖切面
移去部分
剖面区域
剖面符号
在剖面区域应画出相应的剖面符号。以区分机件的实体部分 和空心部分。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剖面符号: (按GB4457.5-84规定)
它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表达手段,运用得当,可使图形表达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但不宜用得过多,以免图形过于零碎,不利于读图。
1. 主要用于机件的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且图形又不对称时,同时表达其内、外形状。
局部剖视图的适用范围
2. 当轴、手柄等实心件上有孔、键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图。
1. 为使剖视图反映真形,剖切平面一般应平行于某一对应的投影面,并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孔的轴线。
剖切平面平行正立投影面
剖切平面平行正立投影面,并通过机件孔的轴线。
A
A
A-A
2. 由于剖切是假想的,因此,当机件的某一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仍按完整的形状画出。
画剖视图时应注意事项:
画剖视图时应注意事项:
允许顺时针旋转,将图形放正
允许逆时针旋转,将图形放正
全剖视图(局部)
局部剖视图
A-A
A
A
A
A
A
A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以前称为阶梯剖。
主要用于表达孔、槽等内部结构不在同一剖切平面内,又层次较多的机件。
二.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实体部分,不能断开
内孔处必须断开
错误
制图标准培训PPT课件

• 图样中有热处理要求时,数值的选用 执行Q/XG103-1999《热处理通用技术 条件》的规定
尺寸标注
•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 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 符号,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应注明相应 的单位符号
•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 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 在用文字作附加说明时,属于被测要 求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 方。属于解释性的说明(应写在公差 框格的下方
• 如果被测范围仅为被测要素的某一部 分时,应用细实线画出该范围,并注 出尺寸
• 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 差时,其标注方法如下:(旧标准:100:)
• 当图样上未注出符号E、M、L时,则给定的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遵守独立原则。
1、图纸的幅面
• 基本幅面:A1、A2、A3、A4 • 加长幅面: A1、A2、A3加长 • 加长原则:A2 按A0幅面长边的1/8
倍数加长;A1、A3幅面按A0幅面短 边的1/4倍数加长 • A0 841×1189 148 212
2、图样比例
类别
比
例
原值比例 1:1
放大比例 5:1 4:1 2.5:1 2:1 5X10n:1 4X10n:1 2.5X10n:1 2X10n:1 1X10n:1
螺纹的表示法
• 螺纹精度无特殊要求时,内螺纹为6H、外螺 纹为 6g精度级,图样中可不必标注
• 公称直径以mm为单位的螺纹,其标记应直 接注在大径的尺寸线上或其引出线上
• 管螺纹和米制锥螺纹,一律注在大径的引 出线上
焊缝符号
• 焊缝符号按GB/T324《焊缝符号表示方法》 的规定执行
• 焊缝符号一律采用标注法,如设计遇有复 杂的焊接结构时, 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 作为补充说明
尺寸标注
•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 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 符号,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应注明相应 的单位符号
•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 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 在用文字作附加说明时,属于被测要 求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 方。属于解释性的说明(应写在公差 框格的下方
• 如果被测范围仅为被测要素的某一部 分时,应用细实线画出该范围,并注 出尺寸
• 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 差时,其标注方法如下:(旧标准:100:)
• 当图样上未注出符号E、M、L时,则给定的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遵守独立原则。
1、图纸的幅面
• 基本幅面:A1、A2、A3、A4 • 加长幅面: A1、A2、A3加长 • 加长原则:A2 按A0幅面长边的1/8
倍数加长;A1、A3幅面按A0幅面短 边的1/4倍数加长 • A0 841×1189 148 212
2、图样比例
类别
比
例
原值比例 1:1
放大比例 5:1 4:1 2.5:1 2:1 5X10n:1 4X10n:1 2.5X10n:1 2X10n:1 1X10n:1
螺纹的表示法
• 螺纹精度无特殊要求时,内螺纹为6H、外螺 纹为 6g精度级,图样中可不必标注
• 公称直径以mm为单位的螺纹,其标记应直 接注在大径的尺寸线上或其引出线上
• 管螺纹和米制锥螺纹,一律注在大径的引 出线上
焊缝符号
• 焊缝符号按GB/T324《焊缝符号表示方法》 的规定执行
• 焊缝符号一律采用标注法,如设计遇有复 杂的焊接结构时, 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 作为补充说明
工程制图完整版ppt课件

例:
例:
例:
例:
小结
1.掌握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图幅、图 框 格式、常用比例、写字要求及字形、图 线宽度等;
2.正确使用绘图工具:画正六边形、椭 圆 等基本图形;
3.正确地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分析和线 段分析,掌握圆弧的光滑连接。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1.教学内容: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三视图的对应关系 3).点、线、面的投影及投影规律 4).直线上点的求法 5).平面上点、直线的求法
例
1).平面图形的尺寸与线段分析
已知线段—— Ø22×28、Ø38×12、圆弧R11 中间线段——圆弧 R104 连接线段——圆弧 R60
2).画中心线及已知线段
3).由已知线段画出中间线段
4).根据已画出的线段再画出连接线段
5).检查加深
4.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1).方法和步骤
(1).画基准线 (2).分析各线段,确定哪些是已知线段,哪些是中间 线段,哪些是连接线段。 (3).按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的次序逐个标注尺寸。
3.图线应用举例
极限位置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
尺寸界限
可见轮廓线
轴线对称中 心线
螺纹牙底线
尺寸线
视图和视图分限线
移出断面轮 廓线
剖面线 断裂边界线
重合断面轮 廓线
辅助用相邻部分的轮廓线
4.图线画法要求
1). 在同一张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虚线、点画线及双点 画线的画、长画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
3).作图方法
圆弧
先找出圆心,再找出相切点,然后作图。
连直
线与
圆弧
圆弧连两 直线
4.圆弧连接
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理解比例尺
图纸上的比例尺表示图纸上的长度与 实际长度的比例关系,有助于将图纸 与实际建筑进行对应。
掌握图例符号
图纸中使用的各种图例、符号和标注 代表不同的建筑元素和构造,需要准 确理解其含义。
建筑图纸的审查
检查完整性
确保图纸内容完整,无遗 漏或缺失,符合相关规范 要求。
审查合规性
核实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或 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技 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归档保存
将完成的图纸整理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和使用。
02
识图基础
建筑图纸的构成与分类
建筑图纸的构成
建筑图纸主要由图框、图签、图 纸目录、设计说明、平面图、立 面图、剖面图、大样图等部分组 成。
建筑图纸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设计阶段 ,建筑图纸可分为方案设计图、 初步设计图和施工图等。
建筑图纸的识读方法
05
制图与识图的综合应用
制图与识图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01 02
建筑设计图纸
建筑设计图纸是建筑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传达设计信息的重要工具。 通过图纸,建筑师可以向客户、施工方和其他相关方展示建筑物的外观、 结构和功能。
建筑图纸的种类
建筑设计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等。 这些图纸详细描述了建筑物的布局、尺寸、材料和构造方式。
和材质的纸张。
其他辅助工具
包括橡皮擦、刀片、涂 改液等,用于修正绘图
错误。
制图标准与规范
01
02
03
制,以便 准确表达物体的大小和关 系。
图例说明
在图纸上添加图例,说明 各种符号、线条、颜色等 代表的含义。
标注和注释
对图纸上的各个要素进行 标注和注释,以清晰地表 达设计意图。
建筑制图课件ppt完整版

简要介绍国家建筑制图标准的制定背景、目的和 意义。
建筑制图基本规定
详细阐述国家建筑制图标准中关于图纸幅面、标 题栏、会签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 基本规定。
常用建筑图例及画法
列举并解释国家建筑制图标准中常用的建筑图例 ,如墙、门、窗、楼梯、台阶等,以及相应的画 法。
行业建筑制图规范解读
行业建筑制图规范概述
02 建筑制图基础知识
投影原理与分类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投影线、投影面、投影、投影 中心
投影法的分类
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多面正投影图、轴测投影图、 标高投影图、透视投影图
视图表达与绘制方法
01
02
03
04
视图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 、斜视图
提高建筑制图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 注重实践训练,多做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
提高建筑制图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加强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 和培训。
建立完善的建筑制图规范 和标准体系。
具体措施
01
03 02
提高建筑制图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开展建筑制图竞赛和交流活动,促进 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
鼓励创新和实践,探索新的建筑制图 技术和方法。
纠正方法
常见错误类型及纠正方法探讨
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手 绘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注重细节处理,做到精益 求精。
学习并遵守建筑制图规范 和相关标准。
建立良好的图层管理习惯 ,保持图面清晰易读。
提高建筑制图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提高途径
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多看优秀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建筑制图基本规定
详细阐述国家建筑制图标准中关于图纸幅面、标 题栏、会签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 基本规定。
常用建筑图例及画法
列举并解释国家建筑制图标准中常用的建筑图例 ,如墙、门、窗、楼梯、台阶等,以及相应的画 法。
行业建筑制图规范解读
行业建筑制图规范概述
02 建筑制图基础知识
投影原理与分类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投影线、投影面、投影、投影 中心
投影法的分类
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多面正投影图、轴测投影图、 标高投影图、透视投影图
视图表达与绘制方法
01
02
03
04
视图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 、斜视图
提高建筑制图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 注重实践训练,多做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
提高建筑制图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加强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 和培训。
建立完善的建筑制图规范 和标准体系。
具体措施
01
03 02
提高建筑制图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开展建筑制图竞赛和交流活动,促进 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
鼓励创新和实践,探索新的建筑制图 技术和方法。
纠正方法
常见错误类型及纠正方法探讨
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手 绘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注重细节处理,做到精益 求精。
学习并遵守建筑制图规范 和相关标准。
建立良好的图层管理习惯 ,保持图面清晰易读。
提高建筑制图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提高途径
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多看优秀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工程制图完整课件

平面或H面)
X
◆侧立投影面(简称侧
面或W面)
投影轴
OX轴 V面与H面的交线 OY轴 H面与W面的交线 OZ轴 V面与W面的交线
Z
o
W
H Y
三个投影面 互相垂直
空间点A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a 点A的正面投影 V a●
a 点A的水平投影
A
●
X
a 点A的侧面投影
a●
Z
● a
o
W
H
Y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 表示,点的投影用 小写字母表示。
• §2-1 投影的基本知识 • §2-2 点的投影 • §2-3 直线的投影 • §2-4 平面的投影 • §2-5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 §2-6 换面法
一、直线的投影特性
⒈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⒉ 直线在三个投影面中的投影特性 二、点与直线的相对位置
三、直线与直线的相对位置 ⒈ 两直线平行 ⒉ 两直线相交 ⒊ 两直线交叉 ⒋ 两直线垂直相交(或垂直交叉)
§1-4 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
一、平面图形尺寸分析
1.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起始点。
2.定形尺寸--确定各部分形状大小的尺寸。
3.定位尺寸--确定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
高度方向 尺寸基准
长度方向 尺寸基准
二、平面图形线段分析
1.已知线段—大小和位置都已知的线段。如知道圆的半径和圆
心的两个坐标。具有定形尺寸和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
直角三角形法
TL
b
β
△Y
△Z
a △X
△Z γ
a
△Y
b
△X TL
△X
a
α
△Y
TL
全套机械制图ppt课件

加长50mm。常用的图板尺寸规格见表1-1。
表1-1 图板尺寸规格 (单位:mm)
图板尺寸规格代号 A0 A3 图板尺寸(宽×长) 920×1220 305×460
精选ppt
A1 610×920
A2 460×610
5
2.丁字尺 丁字尺主要用于画水平线,它由互相垂直并连接牢固的尺头和尺身两 部分组成,尺身沿长度方向带有刻度的侧边为工作边。绘图时,要使尺头紧靠图板 左边,并沿其上下滑动到需要画线的位置,同时使笔尖紧靠尺身,笔杆略向右倾斜 ,即可从左向右匀速画出水平线。应注意:尺头不能紧靠图板的其它边缘滑动而画 线;丁字尺不用时应悬挂起来(尺身末端有小圆孔),以免尺身翘起变形.
审核
工艺
批准
共张第张
(单位名称) (图样名称) (图样代号)
图1-15 国标中标题栏的组成及格式
精选ppt
22
高
职
高 专 机 电
(图名)
制图 描图 审核
比例 材料
日期
件数
(班级)
(学号)
(校
(图号) 成绩
名)
类
专
业 图1-16 制图作业的标题栏格式
若标题栏的长边置于水平方向且和图纸的长边平行时,构成X型的图纸,也称横式幅面,如图
1. 2.4比例(GB/T14690-1993 等效采用ISO 5455)
1. 2.5尺寸标注(GB/T4458 4-2003)
机 械 工 程
精选ppt
16
返回目录
高
职
高
专
机械图样是现代设计和制造机械零件与设备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为便于生产
机
、管理和进行技术交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国家标准局)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制定的国际标准,制定并颁布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其
表1-1 图板尺寸规格 (单位:mm)
图板尺寸规格代号 A0 A3 图板尺寸(宽×长) 920×1220 305×460
精选ppt
A1 610×920
A2 460×610
5
2.丁字尺 丁字尺主要用于画水平线,它由互相垂直并连接牢固的尺头和尺身两 部分组成,尺身沿长度方向带有刻度的侧边为工作边。绘图时,要使尺头紧靠图板 左边,并沿其上下滑动到需要画线的位置,同时使笔尖紧靠尺身,笔杆略向右倾斜 ,即可从左向右匀速画出水平线。应注意:尺头不能紧靠图板的其它边缘滑动而画 线;丁字尺不用时应悬挂起来(尺身末端有小圆孔),以免尺身翘起变形.
审核
工艺
批准
共张第张
(单位名称) (图样名称) (图样代号)
图1-15 国标中标题栏的组成及格式
精选ppt
22
高
职
高 专 机 电
(图名)
制图 描图 审核
比例 材料
日期
件数
(班级)
(学号)
(校
(图号) 成绩
名)
类
专
业 图1-16 制图作业的标题栏格式
若标题栏的长边置于水平方向且和图纸的长边平行时,构成X型的图纸,也称横式幅面,如图
1. 2.4比例(GB/T14690-1993 等效采用ISO 5455)
1. 2.5尺寸标注(GB/T4458 4-2003)
机 械 工 程
精选ppt
16
返回目录
高
职
高
专
机械图样是现代设计和制造机械零件与设备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为便于生产
机
、管理和进行技术交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国家标准局)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制定的国际标准,制定并颁布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测量部位
• 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
• 臀围: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 度 • 裙摆围:裙子下摆周长 • 裙长:腰节线至所需裙长的长度
三、裙装基本结构线名称
四、裙原型
• 裙原型是取自女体直立状态下绕腰、
臀部一周所形成的旋转体形态。
一、 裙装的放松量
• (一) 腰围的放松量 • 人在呼吸及站、坐时腰围会有2cm的差值变 化。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腰部周长缩小 2cm时,人体不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所以 裙装的放松量可控制在0~2cm,一步裙中一 般取2cm。 • (二)臀围的放松量 • 臀围放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裙装的造型风格。 人体一般坐立的变化需要,臀围的放松量一 般控制在4~6cm左右。
5、中腰围:亦称腹围,腰围至臀围二分之一处水平围量一周( 内
含四指)得净数加放松量。对于凸肚体型,在做裙、裤时须测量。
(二)、宽度测量及名称
1、前胸宽:由左前腋点至右前腋点得净数加放松量。 2、后背宽:由左后腋点至右后腋点得净数加放松量。 * 一般后背宽大于前胸宽1cm左右,原因:①、人体结构; ②、人体运动。
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解了两大内容:人体体型与人体 测量,这些在以后的制图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只 有准确的制图规格,才能进行制图,希望同学们 在课后要加强训练,能准确测量出人体各部位规 格。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
一、裙装的分类
(一)按裙装的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 膝裙,中长裙,长裙等。 (二)按腰位高低分类:低腰裙,无腰裙, 腰带裙,高腰带裙,高腰裙等。 (三)按裙外形分类:窄裙,直裙,A字裙, 斜裙,圆裙等。 (四)按裙的片数分类:一片裙,四片裙, 多片裙,节裙、塔裙等。 (五)按褶的类别分类:单向褶裙,对褶裙, 活褶,碎褶,立体褶等。
课堂思考:
• 前后片为什么不同? • 后片为什么设后摆叉?
注 B为图纸宽
图纸布局:
L为图纸长 c、为图纸边框 a为图纸标订边
原型法:
将大量测得的人体体型的数据进行筛选,求得用人 体基本部位(如胸围)的比例形式,来表达其余相关部 位结构的最简单的基础样板即为原型,然后再用原型通 过省道变换、分割线设臵、褶裥处理等工艺形式变化成 结构复杂的、符合设计要求的款式造型的服装结构图。
第二节 制图工具和符号
1、熟悉制图工具并能使用。 2、了解制图图线符号和代号。 3、能绘制所学符号,熟记制图代号。
重点
工具 的使用
图线的形成 及用途 符号的形成 及含义
熟记 制图代号
难点
代号的 代表部位 图线和符号 的用途和含义
尺:
1:直尺
4:比例尺
(三棱尺)
2:角尺
3:软尺
量角器: 用于测量并确定某 些部位的斜度。如肩斜 的倾斜的等。
曲线板: 用于服装制图 中的弧线、弧形部 位的绘制。
绘图铅笔与橡皮:
(三)、裙摆围的放松量
• 裙摆围的大小由款式的造型而定。宽 松裙的摆围可呈A形,圆形,甚至超过 360°。运动类型裙摆围波浪起伏、飘 逸、舒展,而合体的裙摆围设计则要 考虑到人体的活动范围。裙叉一般开 在距腰口线40cm以下为宜。无裙叉的 裙摆围应随裙长的增加而增加。
二 、 臀高线的确定
• 臀高线与人体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 系。一般认为臀高线距腰口线的距离为 身高/10+1,也有按H/6计算的。还可实 际测量从腰节线至臀围线的长度进行确 定。
(三)、长度测量及名称
6、衣长:由第七颈椎点量至所需长度。 7、裤长: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所需长度( 腰 部最细处是裤带的中部位臵)。 8、臀长: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臀部最丰满处。 * 一般裙、裤取腰围向下18cm左右。 9、上档(直档):腰上口至裤脚分衩处之间的部位,是 关系裤子舒适与造型的重要部位。由腰部最细处往上 2cm左右量至大腿根部的鸿沟处。 ①侧量: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用手向上叉止处; ②坐量: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凳面。 计算公式:臀围/10+15测量及名称 1、胸围:腋下,胸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 内含四指)得净数加放
松量。
2、腰围:腰部最细处围量一周(内含二指)得净数加放松量。 3、臀围:臀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内含四指)得净数加放松量。
最丰满处:①、凭经验;②、有裤子时,在直袋向上
1cm处,斜袋向下1cm处 4、颈围:颈根部围量一周(内含1指)得净数加放松量。
• (二)平面构成法
直接在平面上进行指头的一种方法。平面法 特点: ①、款式变化方便。②、计算方法科学。③、易 学易懂。 最常用的平面构成法有: 1)比例分配法 2)原型法
比例分配法:
将测量体形后所得的各个部位的净尺寸,按照款式造型、 服装品种和穿着要求,首先求得衣服成品的规格尺寸,然后用 基本部位的尺寸进行结构制图,这种方法称之为比例分配法。
人体尺寸—原型衣片
人体测量—样板修改—虚拟展示
人体体型: 可分人体比例和人体结构两个方面理解: 人体比例: 测量单位:头 正常人体: 成年男性:7.5个头 成年女性:7个头 1-2岁:4个头 5-6岁:5个头 14-15岁:6个头 16岁:接近成年人 25岁:达到成年人身高
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制图代号: 常用的制图代号: 胸围:B 腰围:W 臀围:H 胸围线:BL 腰围线:WL 臀围线:HL 领围线:NL 领围:N 肩围:S 长度:L 胸高点:BP 颈肩点:NP 袖窿:AH 袖长:SL
小结: 本次课所学习的制图图线符号和 代号,望同学们能熟记,在后面的结构 制图中学以致用。制图工具腰学会使用, 围后面学习做准备。
表示该部位需缝去 表示该部位有规则折叠 表示布料直接收拢成细褶 表示两线互相垂直
8
连接
表示两部位裁衣中相逢
9
10 11 12 13 14 15
经向
倒顺 阴裥 扑间 平行 斜料 间距
对应布料经向
顺毛或图案的正立方向 表示间量在内的折间 表示间量在外的折间 表示直线或两弧线间距相 等 对应布料抖斜向 表示两点间距离。其中“x” 表示该距离的具体数值 和公式
3、情感目标:
通过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互助友爱、团 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气 氛。
重点难点
• 重点:一步裙结构制图方法、步骤 • 难点:一步裙制图要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
新设计
款式特点及款式图:
属紧身直裙结构, 前后片腰口各收4个 省。后中心线分割, 下摆开叉,上端装 拉链。此外,一步 裙的下摆也可以在 侧缝处每片收进12cm。
3
4 5
虚线
点画线 双点线
0.3
0.9
叠面下层轮廓影示线
双折线(对称部位)
0.3-0.9 折转线(不对称部位)
制图符号: 制图符号的符号形式及含义见下表:
符号名 序号 称 1 2 等分 等长 符号形式 符号含义 表示该段距离平均等分 表示两线段长度相等
3
4 5 6 7
等量
省缝 裥位 皱褶 直角
表示两个以上部位等量
服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
1、服装结构构成方法 2、制图工具和符号 3、人体测量 4、服装号型
第一节 服装结构构成方法
• (一)立体构成法
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塑造服装,它是根据从人体或人体模 型上测量几个主要部位的尺寸,根据测量尺寸,大致画出一篇或纸样, 然后在人体模型上进行造型处理 立体法特点: ①、最基本最原始的裁剪方法,其他方法均在其基础上研究发展 起来的。 ②、最难的一种方法,要求操作者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 养。在服装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法国、意大利等),设计师的设计过 程都通过立体方法完成。 ③、效率低、成本高,适用于单裁单做。
测体工具(常用) 软尺:主要工具。
腰节带:
围绕在腰节最细处,测量腰节所用工具。
二、人体测量的要点
1、净尺寸测量:
净尺寸是各尺寸的最小极限和基本尺寸,是确立人体基本模型 的参数。被测者穿紧身衣。设计者可依据这些尺寸进行设计。 2、定点测量: 定点测量是为了保证各部位测量的尺寸尽量准确,避免凭借经 验猜测。围度测量需确定测位的凹凸点,再作水平测量;长度测 量是有关各测点的总和,如袖长是肩点、肘点、尺骨点连线之和。 3、厘米制测量:国外采用英寸,1英寸=2.54厘米。
2、
省数
• 整个腰围的片内省个数一般为偶数。如 果是4个或8个,则前后各一半,以对称 形式出现。如果是6个,则前2后4。
3、 省位
1、知识目标:
了解一步裙的基本款式,学习和掌握一步裙的结 构制图方法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一步裙前、后片结构的规范制图,熟练 运用制图工具。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 考能力。
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 1、人体。(主要依据) 所谓“量体裁衣”,精辟地概括了人体和服装的 关系。 2、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规格数 据(直接依据)。 注:人体运动规律是服装放松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三节 人体测量
一、人体测量的意义
1、人体测量是进行服装结构设计的前提: 通过人体测量,掌握人体有关部位的具体数据,保 证服装人体的体型特征,舒适美观。 2、制定服装生产中号型规格标准的基础: 服装号型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大量人体测量的基 础上,通过人体普查的方式,对成千上万的人体进行测 量,取得大量的人体数据,而后对 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制定正确的号型标准。
三、腰省的确定
• 1、 省量 • 腰省量为腰、臀围的差值。它的大小 与裙子的款式有关,每个省的省量过 大或过小均不适宜。 过大会使省尖过 分尖突,过小则达不到收省的目的。 • 对于贴体裙装,侧缝省应控制在0.5~ 1cm左右。随着宽松程度的增加,省量 可在0.5~3cm之间变化。片内省的省 量一般控制在1.5~3cm左右。
绘图铅笔的笔芯有软硬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