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第4章 锅炉
热能工程与动力类专业知识点--锅炉原理知识点讲义整理

热能⼯程与动⼒类专业知识点--锅炉原理知识点讲义整理锅炉原理知识点1、⽕⼒发电⼚的⽣产过程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2、三⼤设备是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
3.锅炉按蒸汽参数可分为低中⾼超⾼亚临界超临界压⼒锅炉。
4、锅炉按容量分有⼩型中型⼤型锅炉。
5、⼀般⽕⼒发电⼚⽣产过程共有三个主要阶段。
第⼀阶段是在锅炉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第⼆阶段是在汽轮机中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第三阶段是通过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6、煤粉炉按排渣⽅式分成两种型式,⼀是固态排渣炉.另⼀是液态排渣炉。
7、锅炉按燃烧⽅式分成⽕床炉、室燃炉、旋风炉和硫化床四种类型。
8.汽包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枢纽。
9、依靠⼯质的密度差⽽产⽣的锅炉⽔循环称为⾃然循环。
10、过热器的作⽤是将由汽包来的饱和蒸汽加热⾄过热蒸汽。
11 汽轮机⾼压缸的排汽回到锅炉进⾏再加热升温的设备叫再热器。
12.省煤器的作⽤是利⽤锅炉尾部烟⽓的余热加热锅炉给⽔。
13.空⽓预热器的作⽤是利⽤锅炉尾部烟⽓的余热,加热燃烧所⽤的空⽓。
1.燃料是指⽤来燃烧以取得热量的物质。
2.燃料按其物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和⽓体燃料。
3 煤的成分分析有元素分析和⼯业分析两种。
4 表⽰灰渣熔融特性的三个温度分别叫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流动温度FT5.软化温度ST 代表灰的熔点6、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7、煤的发热量有低位发热量,⾼位发热量和氧弹发热量其中氧弹发热量的含量最⾼1.烟⽓中过量空⽓系数越⼤.则含氧量越⼤。
2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排烟热损失是最⼤的⼀项。
3.锅炉热效率计算有正平衡和反平衡两种⽅法。
4.⽕电⼚多采⽤反平衡法求锅炉热效率。
1 制粉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是磨煤机,它可分为低速磨煤机、中速度煤机、⾼速磨煤机三种类型。
2 低速磨煤机转速为15-25 r/min、中速磨煤机转速为50-300 r/min,⾼速磨煤机转为750-1500r/min。
锅炉自动给水课程设计

锅炉自动给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锅炉自动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2. 学生能够描述锅炉自动给水系统中各部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 学生能够解释锅炉自动给水系统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锅炉自动给水系统的故障及原因;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锅炉自动给水系统方案,并进行初步的调试与优化;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对锅炉自动给水系统进行操作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热能工程领域的兴趣,认识到锅炉自动给水技术在其中的作用;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关注锅炉自动给水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3. 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热能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锅炉自动给水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热能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原理:介绍锅炉自动给水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 内容:自动给水泵、给水调节阀、水位控制器等部件的功能及协作原理。
2.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部件及选型:分析各部件的类型、性能及选型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部件及选型- 内容:给水泵、调节阀、控制器等设备的技术参数及选型原则。
3.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设计与调试:讲解系统设计原则、步骤及调试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设计与调试- 内容:系统设计要求、方案制定、调试流程及优化措施。
4.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操作与维护:介绍系统运行操作要领、常见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方法。
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的习题及答案4-1 设有一台锅炉,水流入锅炉是之焓为62.7kJ ·kg -1,蒸汽流出时的焓为2717 kJ ·kg -1,锅炉的效率为70%,每千克煤可发生29260kJ 的热量,锅炉蒸发量为4.5t ·h -1,试计算每小时的煤消耗量。
解:锅炉中的水处于稳态流动过程,可由稳态流动体系能量衡算方程:Q W Z g u H s +=∆+∆+∆221体系与环境间没有功的交换:0=s W ,并忽 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所以: Q H =∆设需要煤mkg ,则有:%7029260)7.622717(105.43⨯=-⨯m解得:kg m 2.583=4-2 一发明者称他设计了一台热机,热机消耗热值为42000kJ ·kg -1的油料0.5kg ·min -1,其产生的输出功率为170kW ,规定这热机的高温与低温分别为670K 与330K ,试判断此设计是否合理?解:可逆热机效率最大,可逆热机效率:507.06703301112max =-=-=T T η 热机吸收的热量:1m in210005.042000-⋅=⨯=kJ Q热机所做功为:1m in 102000m in)/(60)/(170-⋅-=⨯-=kJ s s kJ W该热机效率为:486.02100010200==-=Q W η 该热机效率小于可逆热机效率,所以有一定合理性。
4-3 1 kg 的水在1×105 Pa 的恒压下可逆加热到沸点,并在沸点下完全蒸发。
试问加给水的热量有多少可能转变为功?环境温度为293 K 。
解:查水蒸气表可得始态1对应的焓和熵为:H 1=83.93kJ/kg, S 1=0.2962kJ/kg.K 末态2对应的焓和熵为:H 2=2675.9kJ/kg, S 2=7.3609kJ/kg.K)/(0.259293.839.267512kg kJ H H Q =-=-=)/(0.522)2962.03609.7(15.2930.25920kg kJ S T H W sys id =-⨯-=∆-∆=4-4如果上题中所需热量来自温度为533 K 的炉子,此加热过程的总熵变为多少?由于过程的不可逆性损失了多少功? 解:此时系统的熵变不变)./(0647.7K kg kJ S sys =∆炉子的熵变为)./(86.45330.2592K kg kJ T H T Q S sur -=-=∆-==∆ )./(205.286.40647.7K kg kJ S t =-=∆ )/(0.646205.215.2930kg kJ S T W t l =⨯=∆=4-5 1mol 理想气体,400K 下在气缸内进行恒温不可逆压缩,由0.1013MPa 压缩到1.013MPa 。
热能与动力工程备课内容

热能与动力工程备课内容1. 简介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门涉及热力学、燃烧工程和能源转化等领域的工程学科。
本文将介绍热能与动力工程备课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等。
2. 课程目标热能与动力工程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能源转化和能源利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燃烧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理解能源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和效率;•掌握热能与动力设备的选择和设计。
3. 教学大纲热能与动力工程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模块:3.1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基本概念和术语•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二定律3.2 燃烧工程•燃料的燃烧过程•燃烧室和燃烧器的设计和选择•燃烧过程中的颗粒物排放和环境影响3.3 能源转化•传统能源转化技术(如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可再生能源转化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能源转化效率和可持续性评估3.4 热能与动力设备•锅炉和蒸汽发生器的选择和设计•热交换器的选择和设计•蒸汽涡轮机和燃气轮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4. 参考资料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参考资料,供学生参考和深入学习:•Cengel, Y. A., & Boles, M. A. (2007). Thermodynamics: An Engineering Approach.•Turns, S. R.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Combustion: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Çengel, Y. A., & Boles, M. A. (2010). Thermodynamics: An Engineering Approach.•Bejan, A., Tsatsaronis, G., & Moran, M. (1995). Therm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结论本文介绍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备课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
吉林大学工程热力学课件004工程热力学第四讲

二,SSSF的能量方程式 SSSF的能量方程式
P Q 1 2 1 2 = u2 + cf2 + gz2 + p2v2 u1 cf1 gz1 p1v1 + s qm 2 2 qm
1 2 2 q = (u2 u1) + ( p2v2 p1v1) + (cf2 cf1 ) + g(z2 z1) + ws 2
12
七,SSSF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形式 SSSF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形式 1 2 2 ∵q = (h2 h1) + (cf2 cf1 ) + g(z2 z1) + ws 2
∴q = h + wt →q
忽 动 位 略 , 能
准 态 耗 过 静 无 散 程
=
h ∫ vdp
1
2
q
=
h + ws
八,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形式 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形式
δq = dh vdp
q = h ∫ vdp
2 1
13
§2-5 SSSF能量方程式应用举例 SSSF能量方程式应用举例
1 2 2 q = (h2 h1) + (cf2 cf1 ) + g(z2 z1) + ws 2 涡轮机和压气机: 一,涡轮机和压气机: ws = h = h1 h2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锅炉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130t/h煤粉炉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能动A 81姓名靳熹学号 06035017指导教师周屈兰目录课程任务设计书 (5)(1)理论烟气量和燃烧产物计算 (5)(2)制粉系统和各受热面漏风系数以及各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5)(3)烟气容积及有关特性计算 (6)(4)烟气和空气温焓表 (7)(5)锅炉整体热平衡计算 (9)(6)炉膛计算 (11)A 炉膛结构计算 (11)B 炉膛热力计算 (12)(7)凝渣管计算 (15)A 凝渣管结构计算 (15)B 凝渣管热力计算 (16)(8)低温过热器计算 (19)A 低温过热器结构计算 (19)B 低温过热器热力计算 (21)(9)高温过热器计算 (24)A 高温过热器结构计算 (24)B 高温过热器热力计算 (25)(10)高温省煤器计算 (28)A 高温省煤器结构计算 (28)B 高温省煤器热力计算 (29)(11)高温空气预热器计算 (32)A 高温空气预热器结构计算 (32)B 高温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33)(12)低温空气预热器计算 (36)A低温空气预热器结构计算 (36)B 低温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37)(13)低温省煤器计算 (39)A 低温省煤器结构计算 (39)B 低温省煤器热力计算 (40)(14)汽水边和烟气边热平衡计算 (43)(15)热力计算汇总 (44)锅炉简图 (45)参考资料 (46)课程任务设计书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了《锅炉原理》及相关专业课程以后,进行锅炉的热力计算、设计和布置锅炉受热面及工程制图的基本训练,通过一台煤粉炉的方案设计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和专业知识设计锅炉等热力设备的能力。
要求学生充分重视这一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独立、认真、按时、质量地完成所指定的任务。
题目: 130t/h煤粉锅炉设计任务:1、完成整台锅炉的热力计算,编写所设计锅炉的热力计算说明书。
2、完成锅炉设计总图(0号图纸,包括主、侧视图)绘制工作。
《锅炉原理》课程教案.

院系:动力系教研室:热能教研室教师:
《锅炉原理》课程教案
注:表中()选项请打“∨”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燃料及其燃烧特性
第二章第一讲
第二章第二讲
第三章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热平衡
第三章第一讲
第三章第二讲
第四章煤粉制备及系统
第四章第一讲(1学时)
第四章第二讲
第四章第三讲(1学时)
第五章
燃烧理论基础
第五章第一讲(1学时)
第五章第二讲
第五章第三讲
第六章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
第六章第一讲
第六章第二讲
第六章第三讲
第六章第四讲(1学时讨论课)
第七章过热器和再热器
第七章第一讲(1学时)
第七章第二讲
第七章第三讲(含1学时习题课)
第八章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第八章第一讲
第八章第二讲
第九章锅炉炉膛换热计算
第九章第一讲
第九章第二讲
第九章第三讲(1学时讨论课)
第十章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计算
第十章第一讲(1学时)
第十章第二讲
第十章第三讲
第十章第四讲(含1学时习题课)
第十一章炉膛整体设计和受热面布置
第十一章第一讲
第十一章第二讲(1学时)
第十二章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
第十二章第一讲(1学时)
第十二章第二讲
第十二章第三讲
第十二章第四讲(1学时)。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锅炉毕业设计 热力计算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2)二、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 (2)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2)四、热力校核计算基本参数 (2)五、燃料特性 (3)六、辅助计算 (4)七、炉膛校核热力计算 (8)八、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 (13)九、锅炉热力计算误差检验 (19)十、总结 (38)十一、参考数目 (39)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思《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只是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和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
二、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者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是鉴定设计质量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与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与结论。
四、热力校核计算基本资参数1)锅炉额定蒸发量:D e=220t/h2)给水温度:t gs=215℃3)过热蒸汽温度:t GR=540℃4)过热蒸汽压力:P GR=9.8MPa5)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7)排渣方式:固态8)环境温度:20℃9)蒸汽流程:一次喷水减温二次喷水减温↓↓五、燃料特性:1)燃料名称:XX烟煤2)煤的收到基成分表1-1 燃性特料数据表过剩空气系数的选择,由于是煤粉炉、固态排渣所以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选择1.20根据锅炉结构分别选取各部分的漏风系数为固态排渣、屏式水冷壁漏风系数选择0.05您渣管簇、屏式过热器、第一对对流蒸发管簇D>14Kg/s(220t/h)漏风系数0过热器漏风系数0 再热器漏风系数0.03 省煤器漏风系数0.03管式空气预热器每级漏风系数0.03 中间煤粉仓,以热空气作为干燥剂漏风系数0.1表1-2 漏风系数和过量空六、辅助计算:一、锅炉的空气量计算在负压下工作的锅炉机组,炉外的冷空气不断漏入炉膛和烟道内,致使炉膛和烟道各处的空气量、烟气量、温度和焓值相应的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的质量分数=20~45%;
c war 40 ~ 60% ;灰分不定;
发热量:20000~30000kJ/kg; 特点:易着火和燃尽,但灰分高时相反。
1
贫煤:挥发分质量分数=10~20%;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的质量分数: wV 14% ~ 20% daf
特点:燃烧特性优于无烟煤,但反应性能较差。
第四章 锅炉及换热器
前两章:热能动力机械—内燃机、涡轮机—能量
转换原理及特点; 本章节——热装置:两大类 —热发生装置,即锅炉(蒸汽发生器):通过 燃烧反应,产生蒸汽或热水; —热量传递装置,即换热器:流体与流体之间, 或流体与固体之间的单一的热量传递。
1
第一节 锅炉概述 锅炉的作用: 燃烧燃料加热水产生过热蒸汽或热水。 锅炉火力发电系统图:各系统功能
火床种类:固定炉排炉——淘汰 链条炉排炉; 抛煤机翻转炉排炉;
抛煤机倒转炉排炉;
振动炉排炉
1
1. 链条炉排炉
特点:层燃炉,燃烧效率高,环 境污染小, 机械化程度较高.
1)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a)基本结构: 送煤部分:由煤斗、炉排、链条 、主从动轮等组成。炉排下部布 置风室 b)原理:燃料靠自重从煤斗落 到炉排上,链条带动炉排移动。 煤进入炉膛后,经干燥、水分蒸 发、挥发分析出、着火燃烧燃尽 、灰渣落入炉排后灰渣斗中。
3.形式 :锅炉的结构形式,一般因汽水循环
方式和燃烧方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
1
1)汽水的流动方式:
自然循环锅炉:汽水靠水和蒸汽的密度差产生的 压头而循环流动,工作压力越低,密度差越大循 环越可靠。 强制循环锅炉:下降管上设有循环泵,用泵压头 使汽水循环流动。 直流锅炉:无锅筒。给水从省煤器进入锅炉,经 蒸发受热面、过热器——过热蒸汽。
干燥区:高温火焰 和前后拱的作用之下
焦碳着火燃烧区:
燃烧过程的主要阶段; 下层氧化层,上层还原层 。
挥发分析出燃烧区
灰渣燃尽区
1
b) 燃烧特性:指着火特性及气体成分分布特性
燃料着火所需热能:来自炉膛中高温烟气的对流 传热和高温烟气与炉拱的辐射热。 影响因素:炉拱结构,炉内的空气流动。图4-10
不可燃物:灰分——影响发热量,及燃料挥发分 的析出和着火燃烧。
受热面积积灰、结渣、磨损、腐蚀;大气污染。
水分:影响燃烧室温度、燃料的着火性; 加剧低温腐蚀和堵灰。
1
2、煤的成分及特性的分析方法: 煤的燃烧特性与煤的成分及组成有关。 煤的元素分析:各成分的分析 煤的组成工业分析:除灰分/水分外,将可燃质部 分分成挥发分(V)和固定碳(FC)两部分分析 发热量Q。 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的基准:国家标准 收到基(ar):以入炉煤为基准; 空气干燥基(ad):以风干状态煤为基准; 干燥基(d):以去除全部水分的煤为基准; 干燥无灰基(daf):以去除水分、灰分为基准。 四种基准之间的关系,表4-5。 1
由锅筒上部过热 器过热蒸汽
1
三、锅炉分类与形式
1.分类 按用途分类:工业锅炉 电站锅炉 船舶锅炉 机车锅炉 按锅炉出口压力分类: 低压锅炉:压力≤1.3MPa; 中压锅炉:1.3MPa<p≤3.9MPa ; 高压锅炉:p=9.8Mpa; 超高压锅炉:13.8Mpa; 亚临界压力锅炉:16.8~18.2Mpa; 超临界压力锅炉:>22.19Mpa.
1
换热器
过热器:由d=30~50mm的蛇形管组成,屏式过热
器和对流过热器;
作用:吸收烟气的热量水蒸汽过热,
省煤器:由d=25~38mm的平行蛇形管构成;
作用:加热进入锅筒之前的水达到一设定温度。
空气预热器:由许多管组成,
作用:加热进入炉膛的空气到一定温度改善炉 内燃烧过程,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褐煤:形成年代较短,煤质松、带褐色。
wV 40% ~ 50%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的质量分数: daf
M 收到基水分质量分数: ~ 40% war 10
A 收到基灰分的质量分数 :40% war
发热量:10000~20000kJ/kg。 特点:挥发分析出温度低,易着火和燃烧。
1
二、燃烧计算与热平衡计算
1
2)输入锅炉的热量:
Qr Qnet,V , ar Qrx Qwl Qwh
Qnet,V , ar: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值;
Qrx :燃料物理显热; Qwl :外来热源加热空气带入的热量;
Qwh :燃料雾化蒸汽带入的热量。
1
3)锅炉有效利用的热:对有过热器、再热器的锅炉,
过热器中的吸热
1
灰渣斗
c) 燃烧用空气:空气预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 由各风室从炉排下方分别送入,经炉排穿入煤 层参加燃烧。 d) 烟气:通过炉膛的辐射换热和对流管束、省煤 器、空气预热器降温后,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 气。
1
e) 不同炉排形式 倾斜往复式
水平往复式
1
2)链条炉排上的燃烧过程及特性
a) 链条炉的燃烧过程:自前向后分四个区段进行。
1.燃烧过程:
煤的供给:输煤带煤斗给煤机磨煤机煤粉 粗细分离器煤粉仓给粉机分配到各煤粉管道 由热空气(一次)携带进入燃烧器喷口喷入燃烧;
空气的供给:送风机预热器二次风喷口喷入 炉膛。
燃烧产物:热烟气向水冷壁放热过热器省 煤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烟囱大气;
qm, hz :灰渣量; qm, fh :飞灰量;m,lm :漏煤量 q
wC hz wC fh wC lm
:灰渣中C的质量分数; :飞灰中C的质量分数; :漏煤中C的质量分数。
1
由灰平衡基本原理: 各项热损失计算公式,表4-8
第三节 锅炉燃烧设备
一、火床燃烧设备 火床燃烧:燃料在火床(炉排)上完成燃烧的全 过程的燃烧方式。燃料按一定厚度均匀地铺在炉排 上燃烧。
1
三种锅炉结构特点:
1
2)燃烧方式:因燃料不同、锅炉容量不同而有差异
气体、液体燃料:采用火室燃烧
固体燃料(煤):
容量小时,采用火床燃烧;
容量大时,煤磨成煤粉火室燃烧。
1
四、锅炉的污染及控制 1)煤灰:碳黑和飞灰 碳黑:未完全燃烧产物,沉积在锅炉受热面和烟 道壁,影响传热能力下降; 碳黑吸附能力强,与烟气中的硫化物、水、酸 结合形成有害物; 飞灰:微粒,悬浮于烟气中;影响受热面传热; 流动中使受热面磨损;排入大气,污染环境。 控制方法:合理的燃烧方式及调节,使燃料完全 燃烧; 采用优良的除尘设备。
1
按燃料和能源分类:燃煤锅炉; 燃油锅炉;
燃气锅炉;
废热锅炉;
余热锅炉。
按燃烧方式分类:火床燃烧锅炉; 火室燃烧锅炉; 沸腾燃烧锅炉; 旋风炉。
1
按汽水循环方式分类:自然循环锅炉; 强制循环锅炉; 直流锅炉。 按排渣方式分类:固态排渣 液态排渣。 2.锅炉的主要参数:
锅炉容量、蒸汽压力、蒸汽温度、给水温度质量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煤 的发热量。
高发热量:燃烧后产生的水蒸气汽化潜热计 入在内; 低发热量:不计汽化潜热
1
4、煤的分类
根据挥发分以及水分、灰分分为四种;
无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的质量分数<10%;
C的质量分数>40%;发热量:21000~32500kJ/kg 特点:挥发分析出温度高、着火和燃尽困难。
1. 燃烧计算:主要确定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烟气产物、烟气量及其焓;公式表4-6、7 2. 热平衡计算:确定锅炉的各项热损失、锅炉效率、 燃料消耗量。 1)热平衡原理 热平衡方程式: Qr Q1 Q2 Q3 Q4 Q5 Q6
其中,Qr:锅炉输入的热量;Q1:锅炉有效利用热;
“L”形炉拱
“a”形炉拱
前后拱合理搭配炉内汽流在前拱区形成大回流利于燃 料的加热和烟气中焦碳颗粒的分离,改善着火条件,提高 锅炉效率。
1
气体分布特性:图4-11
干燥区和燃尽区: O2浓度过剩;
分级送风; 即,两端送风量少,中 间燃烧区送风量多
焦碳燃烧区: O2浓度不足
1
2. 抛煤机炉
悬浮式燃烧与火床燃烧同时进行模式:大颗粒燃料在 炉排火床燃烧;小颗粒烟气托起炉膛空间悬浮燃烧。 1)抛煤机的三种类型: 风力抛煤机:用高速汽流的能量播撒燃料; 煤层特点:粗颗粒近,细颗粒远。 机械抛煤机:利用机械运动的能量播撒燃料; 煤层特点:粗颗粒远,细颗粒近。 机械-风力抛煤机:机械抛煤为主,风力抛煤为辅。 煤层特点:粗颗粒远,细颗粒近; 但可避免近处细粒堆积的问题。
锅炉
发电系统
1
一、锅炉的基本结构 1.主要部件 由d=50~76mm钢管弯制的水冷壁、锅筒、集
箱、和炉墙构架组成;炉膛四墙布置燃烧器
锅筒
水冷壁
炉膛:空间 锅筒:内设汽水分离 装置;将各受热面连接 在一起;与水冷壁、下 降管组成汽水循环回路 加热、蒸发、过热过 程的连接点。 水冷壁:主要辐射受 热面,钢管结构,将进 口集箱水分配到水冷壁 管,吸收炉膛辐射的热 量;保护炉墙。
1
2)硫化物:SO2、SO3、H2S等有毒气体,腐蚀性。 控制措施:排烟脱硫装置,吸收烟气中的SO2。
3)NOx:NO、NO2。破坏臭氧层;与HC一起在光 的照射下形成光化学烟雾。 控制措施:排烟脱硝装置,经化学方法分离或 除去NOx;或采用还元装置。
1
第二节 锅炉燃料与热平衡
一、 燃料的组成与分类 1.燃料:主要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
锅炉构架:支撑锅炉的锅筒、水冷壁、对流受热面
1
2.辅助装置: 燃料供给系统:煤输送带、煤斗
煤粉制备:磨煤机
送(引)风机:送风机—排粉风机—送煤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