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

合集下载

多形红斑〖医学精品课件〗PPT课件

多形红斑〖医学精品课件〗PPT课件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咽痛、头痛、发热、全身不 适、乏力、关 紫癜、水疱等。
临床分为三型: 1. 红斑—丘疹型(轻症型) 2. 水疱—大疱型(中症型) 3. 重症型
(一)红斑—丘疹型(轻症型)
此型常见,青年女性好发。早期皮疹为 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表面无鳞 屑。数日后皮损扩大,周边浮肿成环状,中央颜 色变深,暗红、紫红色或紫癜样,甚至出现水疱 ,形成典型的虹膜样或靶形,为本病特征性病变。 皮疹可有轻度烧灼感、疼痛或瘙痒,粘膜受累 不常见。好发于四肢远端,特别是手足背、踝 周,也可发生在面部和耳廓。
预后
本病为急性病程, 有自限性,轻中症型 患者皮疹一般经2-3周可自行消退, 留有色 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但可出现复发。少数皮 疹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的患者,应当考虑与 系统性疾病有关的可能。重症型患者可达 4-6周或更长,愈合可留有表浅性瘢痕。少数 患者可因消化道出血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鉴别诊断
治疗
局部治疗:无糜烂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及类固醇制剂。糜烂 处外用抗生素制剂以预防继发感染。
系统治疗:
1.抗组胺药 对轻症患者可缓解症状。
2.硫代硫酸钠 有非特异抗过敏和解毒作用,0.64mg/g静脉注 射对轻重症型患者可有助皮疹消退。
3.皮质类固醇 对重症患者,早期全身使用可控制病情发展, 减轻皮肤、黏膜、内脏损害。
3.热毒炽盛型 主证:皮疹广泛,可见红斑、大疱、糜烂、出血及黏膜糜烂,常伴高热、畏寒、头疼、呕吐 腹泻、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安神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二)外治法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在人 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 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 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 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所谓“医学”,都称不上 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 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医学科学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史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成为阻碍医学科学前进的羁绊。的确,要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显然已完全超出了中西医学所涉及的 范畴,我们必须跳出中西医学的理论框架,建立起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的融合形成现代系统医学。该体系所涉及的一切问题不管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应该远远超过现有的中西医学理论,并将现有中西医学理论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范围之内。为了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原创人生、医学理论体系——灵魂医学 soul medicine应运而生,她不但从宏观上或战略上圆满解释并解 决了存在于人类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史上的一切疑难模糊问题,而且还能够使人们得以启迪人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自身、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多维世界。

【皮肤性病学】多形红斑PPT课件

【皮肤性病学】多形红斑PPT课件
• 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 • 可伴全身症状 • 皮疹泛发全身 • 可出现浆液性水疱、大疱或血疱 on综合征
• 发病急、全身症状重 • 皮肤表现:红斑、或瘀斑 ——融合泛发全
身——水疱、血疱(尼氏征阳性)——皮 肤烫伤样剥脱
• 粘膜表现:腔口部位黏膜糜烂、甚至累及 消化道、呼吸道黏膜
• 肝肾功能损害 • 死亡率高 5%-15%
治疗
• 去除诱因 • 对症、支持治疗 • 抗组胺、激素等
多形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
定义
靶形或虹膜样红斑 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常伴粘膜损害 易复发
病因
• 感染:EB病毒 • 药物 • 物理:寒冷、外伤、日光、放射线 • 系统疾病:风湿热、自身免疫性疾病、淋
巴瘤
特点
• 儿童、青年女性多见
• 春秋冬季好发 • 常伴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 • 皮疹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丘疱疹、大疱、
紫癜 • 自限性、易复发
临床分型
• 红斑-丘疹型 • 水疱-大疱型 • 重症型:Steven-Johnson综合征
临床表现 红斑-丘疹型
• 最常见、易复发、病情轻 • 面部及四肢远端伸侧多见 • 皮疹以红斑、斑丘疹、丘疱疹为主(靶形
或虹膜样改变) • 伴有轻微疼痛、瘙痒、灼热感
水疱-大疱型

多型红斑怎么办呢?

多型红斑怎么办呢?

多型红斑怎么办呢?多形红斑在疾病的最早期大多数病人会发现,在自己的皮肤表面会出现一些红疹,并且这些红斑的颜色大多数会表现为鲜红,严重的地方也会出现一些水泡,会给人带来强烈的灼烧以及疼痛感,有时候由于烧羊还会严重影响到睡眠,平时最好是能够了解多形红斑的具体表现然后进行治疗。

多形性红斑本病初起多为红斑或丘疹,也可有风团或水疱等,可相互融合,红斑颜色鲜红或暗红到紫红。

典型者中心部常发生重迭水疱,形成特殊的虹彩状。

愈后有暂时性鳞屑或色素沉着斑。

损害常对称发于手背、手掌、指缘、足背、颜面、颈部,少数累及全身皮肤,有时粘膜上亦可发疹。

自觉烧灼、疼痛,有时瘙痒。

如发病急,常伴发热、头痛、关节痠痛等全身症状。

病程2~3周,可自愈;但常反复发作。

中医治疗多形性红斑:1.地肤子方地肤子30,槐花12,白菊花9,款冬花9,夜交藤9,水煎服。

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多形红斑。

2.益气活血温阳汤当归9,赤芍9,丹参9,桂枝9,党参9,黄芪15,附子6,陈皮6,水煎服。

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3.金芪方黄芪12,金雀根30,茜草30,生地30,研粉,混匀制成糖衣片。

每日30片,分3次服,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外治方:1.皮肤糜烂者,用三黄洗剂(经验方),外擦。

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共研细末。

上药10~15,加入蒸馏水100ml,医用碳酸1ml。

临用时摇匀,以棉花蘸药汁搽患处,每日4~5次。

2.粘膜糜烂者,用锡类散外吹,1日4~5次。

对风寒型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冷水、冷风等刺激;忌食鱼、虾、蟹、蒜、韭等发物。

对于多形红斑,平时治疗方法也分为很多种,在治疗期间最好是不要接触到带有刺激性的一些物质,比如在使用洗涤剂清洗一些东西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带上手套来进行防护,尽量避免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使得疾病程度加重的情况。

多形红斑培训演示ppt课件

多形红斑培训演示ppt课件
特殊类型多形红斑
如Steven-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这两种疾病属于重 型多形红斑的严重类型,死亡率较高。SJS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广泛受累,伴有高热等 全身症状;TEN则表现为全身表皮大面积剥脱,病情凶险。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典型皮损
多形红斑的典型皮损为靶形或虹膜状 红斑,可伴有水疱、大疱或血疱。
疼痛与不适
皮损部位常伴随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影响患 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
内脏受累
重症多形红斑患者可能出现内脏损害,严重危害 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焦虑与抑郁
多形红斑的皮损影响外貌美观,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 心理问题。
社交障碍
皮损部位的疼痛和瘙痒等症状,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造成社 交障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推动多形红斑的研究和治疗进步。 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等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全球范围内对多形红斑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THANK YOU
外用药物
涂抹止痒剂、炉甘石洗剂 等,以减轻皮肤不适。
病因治疗
针对感染等诱因,使用抗 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 疗。
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及方剂选用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采用清 热解毒、凉血祛风等中药治疗方
法。
中药方剂
可选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 经典方剂,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中药外用
使用中药煎汤外洗或湿敷,有助于 缓解皮肤症状。
现。
免疫学检查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免疫球蛋白异 常、补体水平降低等免疫学指标

多形红斑的科普知识

多形红斑的科普知识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5. 多形红斑 的预防措施
5. 多形红斑的预防措施
减少药物滥用:遵医嘱正确使用药 物,尽量避免滥用药物,减少引发 药物性多形红斑的风险。
加强个人卫生:注意保持手部卫生 ,避免接触感染源,减少感染性多 形红斑的发生。
5. 多形红斑的预防措施
防护措施:在强阳光下外出时 ,要使用防晒霜、遮阳帽等防 护措施,以降低物理性多形红 斑的风险。
4. 多形红斑 的治疗方法
4. 多形红斑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可 以应用外用药、口服药物或注 射药物来缓解症状。
避免过敏源:如果多形红斑是 由药物或其他过敏原引起的, 避免接触这些物质十分重要。
4. 多形红斑的治疗方法
休息和保护皮肤:休息好、避 免紫外线暴晒,保持良好的皮 肤清洁和保湿是有益的。
3. 引发多形 红斑的常见因

3. 引发多形红斑的常见因素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 药物等会引发药物性多形红斑。 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会引 发传染性多形红斑。
3. 引发多形红斑的常见因素
光线:日光、紫外线等光线刺 激会引发物理性多形红斑。 疫苗接种:疫苗过敏反应可能 导致多形红斑。
1. 什么是多形红斑?
原因:多形红斑多数情况下是 由药物过敏、感染、光敏感等 引起的。
2. 多形红斑 的分类
2. 多形红斑的分类
物理多形红斑:由服用某些 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2. 多形红斑的分类
传染性多形红斑:由感染病菌 (如病毒、细菌)引起的免疫 反应。 特发性多形红斑:原因不明, 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多形红斑的科 普知识
目录 1. 什么是多形红斑? 2. 多形红斑的分类 3. 引发多形红斑的常见 因素 4. 多形红斑的治疗方法 5. 多形红斑的预防措施

(PPT)多形红斑Erythemamultiforme

(PPT)多形红斑Erythemamultiforme

斑疹型
为扁豆大水肿性鲜红斑,呈圆形或卵 圆形,可向周围扩展,中央变为暗紫红色, 衬以鲜红色边缘,若中央水肿吸收凹陷成 为盘状者,呈环形,几个环状损害互相融 合者,呈多环形。
丘疹型
由于浆液渗出,隆起于皮肤表 面,成为圆顶形,约黄豆大小,有 时似风团,此型最多见。
水疱型
渗出严重。皮疹中央形成水疱, 周围绕以暗红色晕,若大小环相套, 颜色不相同,类似虹膜,称虹膜样 损害,更严重者产生大疱或血疱。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多形性损害; 2、好发于四肢远端及面部等部位; 3、皮肤和粘膜都可累及。 本病需与疱疹样皮炎和类天疱疮鉴别。
治疗
(一)内服
1、寻找病因,给予相应治疗。停用一切可疑 致敏药物。 2、依其损害类型、病情轻重和病变部位而施 以不同治疗,一般可给抗组胺制剂等治疗。 3、重症病例给以皮质激素合并抗生素治疗, 需要时可输血,并给予高蛋白饮食等支持疗 法。
&6Xj#-4lcXipE%yoYu3wAu8tgInd3 Q6l+XQVPtR7 R$&&O#Ud5J )7(IZ8 Dtuwr 9wKR!Ot(dkHxrJ% NICj3+ -!Kedr wR0gZPRuRG buYV!wo7A&!+yw( Q-W+ CAkaW UoFV Glludip &p+tYW77V hcCq+ #G2IS2 9XBK7 uV9bZYRgCz o$iSwgO2UH He2ex Z7h+jI Kn*Hq)jhU&##KQx QTP5( wJSju UXuE6 h8)l&of tCAI7 Q&aC +4jHn6 8HjJhx XoSFoqOb7)lUrqXY- 18$(8L AiX7*g7byH0

多形红斑课件

多形红斑课件

多形红斑
1.外用药物
无糜烂:外用炉甘石洗剂 糖皮质激素
有糜烂渗出: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湿敷
局部破溃:0.5%新霉素或莫匹罗星软膏
加强口腔、眼部护理。
多形红斑
2.系统药物治疗
轻症:口服抗组胺药。
扑尔敏,西替利嗪等
重症:尽早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1-1.5mg/(kg.d)病情控制后逐
渐减量,支持治疗。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重症多形红斑
重 症 多 形 红 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的粘膜损害
水疱及大疱型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Leabharlann 疗寻找病因,停用一切可疑药物。
轻症患者多在数周内自愈,仅需对症处理。
重症型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
多形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
多形红斑
定义—
典型皮损为靶形或虹膜状红斑
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常伴发黏膜损害 易复发
多形红斑
病因
一般认为与感染和变态反应有关。 感染 其中单纯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变应原 某些药物(磺胺类、抗生素类、巴比妥类) 食物 (鱼、虾、蟹等)
多形红斑
临床表现:分三种类型
经常复发的HSV相关患者:6个月的抗病毒治疗 多形红斑
1.红斑-丘疹型(最常见)
典型皮损:靶形或虹膜样皮损(水肿性红斑, 中央为青紫色或水疱) 好发部位:四肢远端伸侧 黏膜不受累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靶形或虹膜样皮损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护理查房PPT

多形红斑护理查房PPT

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 少细菌滋生
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避 免接触感染源
勤换衣物:保持衣物干净、 整洁,避免细菌滋生
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接触过 敏原,如某些药物、食物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 多形红斑的预防 措施之一是避免 接触过敏原,如 某些药物、食物、 化学物质等。
增强免疫力:多形 红斑的预防措施之 二是增强免疫力, 通过适当的锻炼、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 饮食习惯等方式来 提高身体免疫力。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搔 抓患处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 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穿着柔软、宽松的衣服,避免摩擦 和压迫患处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情 绪波动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 化妆品和护肤品
避免过度摩擦和搔 抓患处
遵医嘱使用外用药 物,促进皮肤愈合

询问患者是否 有皮肤瘙痒、 疼痛等不适症

了解患者是否 有其他皮肤疾 病史或过敏史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抑郁等 评估患者对多形红斑的认知程度,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多形红斑相关的因素 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是否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等
发病原因:感染、药物、食物、物理因素等 发病机制:免疫系统异常、炎症反应等 病理改变:皮肤表皮细胞坏死、真皮血管扩张及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水疱、糜烂等,伴瘙痒、疼痛等不适
临床表现: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如荨麻疹、湿疹等 并发症:可能出现感染、关节痛等并发症,需及时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诊断
轻型:1、好发于手足、掌跖、前臂、踝等暴露
部位。 2、皮疹多型性,对称性分布,有典型虹 膜样损害。 3、粘膜症状轻或无。
重型:1、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2、伴严重的粘膜损害。 3、皮疹多形性损害,有典型虹膜样损害。
五、治疗
轻型:1、积极寻找病因并去除。 2、抗组织胺类药物。
3、局部治疗按皮肤病外用药治疗
原则。
重型:1、2同轻型。
3、皮质类固醇激素。 4、支持疗法。 5、抗菌素的应用。 6、局部治疗 粘膜损害(腔口部位)对症处理。 皮肤损害按外用药原则。
三、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急,部份病人有前驱症状。 临床分型:轻型,重型。
1、轻型:
①好发部位—手足背、掌跖、前臂、踝部。
②粘膜症状—眼、口腔、外生殖器等处粘膜出 现丘疹、水疱、大疱、糜烂,但不典形或轻。
③皮疹形态—多形性。如:以红斑丘疹为主, 亦可同时存在水疱、大疱、血疱、紫癜、风 团等多种皮疹,典型的有虹膜样损害。对称 分布。
多形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




本病是一组累及皮肤和粘膜 的急性、自限性、复发性的炎 症性皮肤病。皮疹为多形性, 靶形或虹膜状损。
二、病因
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Hale Waihona Puke 1、各种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原虫、支 原体等。 2、药物:磺胺、巴比妥、阿斯匹林、洋地黄、 大伦丁、青霉素、碘、汞等。 3、内脏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淋巴瘤、红 细胞增多症等。 4、其它:食物、月经、妊娠、日光、寒冷、 疫苗等。
④自觉症状—稍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⑤病程— 2—4周。
2、重型:
①全身症状—明显。如:寒战、高热、气促、 腹泻等。 ②粘膜症状—出现早而严重。腔口等处粘膜出 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出血、浅溃疡、 甚至坏死。 ③皮疹形态—同轻型。尼氏征可(+),皮疹 数目多少不定。 ④自觉症状—疼痛。 ⑤内脏损害—可伴发气管炎、肺炎、心肌炎、 心包炎、肝、肾损害、消化道溃疡、出血等。 ⑥病程— 3—6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