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合集下载

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结构面的变形和强度性质,合 理设计工程结构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通 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深入研究结构面变形与强度的相互 作用机理,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PART 04
结构面稳定性评价
稳定性评价方法
极限平衡法
通过计算结构面上的抗滑力与下滑力之比,即安全系数,来评价结构面的稳定性。该方法 简单易行,但忽略了结构面的变形和强度性质的非线性特征。
地质环境
描述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 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条件等。
结构面发育情况
阐述工程影响范围内结构 面的类型、规模、产状、 组合特征等。
结构面变形与强度性质分析
结构面变形性质
01
分析结构面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如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蠕变等。
结构面强度性质
02
探讨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质。
影响因素
结构面的强度性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岩性、结构面形态、充填物性质、含水状态、温度等。其中, 岩性和结构面形态是影响结构面强度的内在因素,而充填物性质、含水状态和温度等则是外在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结构面强度性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PART 03法向刚度和 剪切刚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
分类
根据结构面的成因、形态和物质组成 等特征,可将其分为原生结构面、构 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三类。不同类 别的结构面具有不同的强度性质。
强度测试方法
直接剪切试验
通过模拟结构面上的剪切作用,测定结 构面的抗剪强度。该方法简单易行,但 难以反映结构面的真实受力状态。
拉伸试验
通过拉伸作用测定结构面的抗拉强度。 由于拉伸试验难以实现,因此实际应 用较少。

第3章岩石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力学

第3章岩石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力学
nˆ =(sinαsinβ , sinαcosβ , conα )
岩石力学
3.3.1.2 结构面的连续性 结构面的连续性又称为结构面的延展性或贯通性,常用
迹长、线连续性系数和面连续性系数表示。 (1)迹长 结构面与勘测面交线的长度,称为迹长。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1978年) 制订的分级标准(见
3.2.2 岩体结构的类型
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将岩体 结构划分为5大类(见下表)。
岩石力学
岩体结 构
类型 整体状
结构
块状结 构
层状结 构
岩体地质 类型
巨块状 岩浆岩和 变质岩
厚层状 沉积岩, 块状岩浆 岩和变质 岩 多韵律 薄层、中 厚层状沉 积岩,副
结构体 形状
岩石力学
3.1 概述
工程涉及的实际岩体与实验室内测试的岩石试件的力学 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别,引起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有:
(1)岩体的非连续性; (2)岩体的非均质性; (3)岩体的各向异性; (4)岩体的含水性等。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岩体的非连续性。
岩石力学
结构面(亦称弱面):岩体内存在的各种地质界面,
巨块状
块状 柱状
层状 板状
结构面发育情况
以层面和原生、 构造节理为主, 多呈闭合型,间 距大于1.5m,一 般为1~2组,无 危险结构
有少量贯穿性节 理裂隙,结构面 间距0.7~1.5m, 一般为2~3组, 有少量分离体
有层理、片理、 节理,常有层间 错动
岩土工程特 征
岩体稳定, 可视为均质 弹性各项同 性体
岩石力学
当试件沿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时,作用在结构面上的应力有:
T A
P cos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与岩体分类-1-结构面特征与结构面类型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与岩体分类-1-结构面特征与结构面类型

1)产状:结构面的产状常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 表示。 2)连续性:结构面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 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迹长和面连续性系数等表示。 3)密度:结构面的密度反映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 常用线密度、面密度和间距等指标表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张开度与填充胶结特征:结构面的张开度e是结构 面两壁面间的垂直距离(mm) 5)形态:结构面的形态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及水力学性 质存在明显的影响。 6)结构面的组合关系:控制着可能滑岩的岩体的几何 边界条件、形态、规模、滑动方向及滑移破坏类型, 它是工程岩体稳定性预测与评价的基础。
1)原生结构面:是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其特征与 岩体成因密切相关。因此,又可将其分为沉积结构面、岩浆结 构面和变质结构面三类。原生结构面除部分经风化卸荷作用裂 开外,多具有不同程度的连接力和较高的强度。 (1)沉积结构面
沉积岩的层理、层面、沉积间断面及沉积软弱夹层等都属 于沉积结构面。 (2)火成结构面
在岩体的强度性质中,最重要的是抗剪强度。
它是影响工程安全和造价的重要因素,在岩基抗滑稳 定、边坡岩体稳定和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近似 中,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是必不可少的。
二、岩体的流变特征
蠕变:指在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变形随时间的持续而逐 渐增长的现象; 松弛:变形保持一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 小的现象。 长期强度:出现蠕变破坏的最低应力值
2.结构面的规格和等级 按结构面延伸长度、切割深度、破碎带宽度及其
力学效应,可将结构面划分为如下五级: Ⅰ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 Ⅱ级: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如较 大的断层、层间错动、不整合面及原生软弱夹层等。 Ⅲ级:指长度为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 延伸较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 Ⅳ级:指延伸较差的节理、层面、次生裂隙、小断层 及较发育的片理、剪理面等。其长度一般为数十米至 二三十米,宽度近于零至数厘米不等,是构成岩块的 边界面。 Ⅴ级:又称微结构面,指隐节理、微层面、微裂隙及 不发育的片理、劈理等,其规模小,连续性差,常包 括在岩块内,主要影响沿块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体力学第三章PPt 刘佑荣 化学工业出版社1

岩体力学第三章PPt 刘佑荣 化学工业出版社1
JRC为结构面的粗糙度系数,可用标准剖面对比法(参考第1章图1-5)、倾斜试验及结构面推拉试验等方法求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法向刚度及其确定方法
(3)经验公式
JCS为结构面的壁岩强度,一般用L型回弹仪在野外测定,确定方法是用试验测得的回弹值R与岩石重度,查图3-9或用式(3-19)计算求得JCS(MPa)
3.2.2结构面的剪切变形性质
⚪大量的实验资料表明,一般结构面的基本摩擦角φu在25°-35°之间,。因此上式第二个式子右边第二项应当就是结构面的基本摩擦角,而第一项的系数取整数2。处理后变为: 再代入上式第一个式子得到巴顿不规则粗糙起伏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公式:
壁岩强度
粗糙度系数
不规则起伏结构面
⚪莱旦依和阿彻姆包特:从理论和实验方法对结构面由剪胀到啃断过程进行全面研究提出经验方程:
古德曼提出双曲线拟合法向应力与闭合面变形间的本构方程:
Goodman方程所给曲线与实验曲线区别 Goodman方程所给曲线的起点不在原点而是在轴左边无穷远处。出现了一个所谓的初始应力σi适用范围:对于那些有一定滑错位移的非合性结构面,大致可以来描述其法向变形本构关系
法向变形本构方程
班迪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构方程:
一件含结构面的岩石试块(灰岩)
剪切仪上进行剪切试验。
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如图(3-11)
剪切变形特征
卡尔哈韦方程
τ=△u/(m+n△u)式中,m,n为双曲线的形状系数,m=1/Ksi,n=1/τult,Ksi为初始剪切刚度 (定义为曲线 原点处的切线斜率);τult为水平渐近线在τ轴上的截距。
剪切变形本构方程
将上式与库仑-纳维尔方程(τn =σntanφb)对比:

岩土力学总复习

岩土力学总复习

岩土力学总复习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土体力学绪论第1章土体中的应力第2章地基变形计算第3章土压力理论第4章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第5章土坡稳定性分析第二部分岩体力学绪论第1章岩块、结构面、岩体的地质特性简介第2章岩石(块)的物理、水理与热学性质第3章岩块(石)的变形与强度第4章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第5章岩体的力学性质第6章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第7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第8章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符号说明:◆掌握(含记住)▲理解△了解第一部分土体力学绪论◆土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及土体的工程特性(与一般连续体相比)▲土体在工程建筑中的三种用途第1章土体中的应力§1.1 概述▲地基附加应力σz是引起地基变形破坏的根源§1.2 土体的自重应力(σcz)◆σcz的概念◆σcz的计算方法(含有地下水与不透水层的情况)§1.3 基底压力(p)与基底附加压力(p 0)◆p 、p 0的概念◆影响p 的因素有哪些?◆计算、的已知斜向偏心荷载竖向偏心荷载竖向中心荷载0p p e ⎪⎭⎪⎬⎫⎪⎩⎪⎨⎧⎭⎬⎫,P13式1-14要求记住。

§1.4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σz )◆布氏解的假设前提及其适用范围◆局部荷载下σz 的影响因素◆矩形基础在⎪⎩⎪⎨⎧竖向梯形荷载竖向三角形荷载竖向均布荷载下σz 的计算其中注意B 边的取法与角点法、等效均布荷载法的应用◆条基均布荷载与三角形荷载下σz 的计算◆圆形基础均布荷载与三角形荷载下σz 的计算(前者r 范围,后者基底投影内)说明:σz 计算中,地基附加应力系数可查表!若遇到,会给出表。

◆非均质地基中的附加应力集中现象与附加应力扩散现象及其概念第2章 地基变形计算§2.1 概述◆地基变形按成因的分类◆地基变形按计算原理的主要方法§2.2 分层总与法(应力比法)◆计算原理与主要计算步骤▲具体计算方法§2.3 规范法◆计算原理与计算步骤▲具体计算方法▲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的含义△规范法的优点§2.4 相邻荷载对地基变形的影响▲采用分区后叠加法§2.5 e-lg σ法(考虑应力历史法)◆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变形计算中的压缩、再压缩与压缩指数(Cc)、回弹指数(Ce)的应用(公式不需死记)§2.6 弹性力学公式法(三向变形效应法)△一般了解§2.7 饱与粘性土的渗透固结▲渗透固结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意义▲一维渗透固结理论的基本假设△固结方程的推导过程◆固结度的概念及其应用、固结层厚度(H)的取法第3章土压力理论§3.1 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土压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土压力的类型p0、p a、p p◆静止土压力的计算§3.2 朗肯土压力理论◆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前提假设◆无粘性土、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填土分层、有地下水与表面有均布荷载情况下朗肯土压力的计算§3.3 库仑土压力理论◆基本假设◆无粘性土的库仑土压力计算原理△粘性土的库仑土压力计算原理◆坦墙的概念第4章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4.1 土的抗剪强度◆土的抗剪强度概念及剪切破坏本质与破坏条件△测定抗剪强度的常用方法◆掌握库仑公式的总应力法与有效应力法的表示方法◆莫尔-库仑强度理论的公式法与图解法◆直剪试验条件对实际排水条件的模拟△孔隙水压力系数A、B的确定方法◆应力路径的概念及正常固结土与超固结土应力路径的不同§4.2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概述◆地基破坏的基本模式、阶段与界限荷载◆地基承载力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概念§4.3 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法◆临塑荷载公式法与临界荷载公式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极限承载力通式分析地基承载力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4.4 地基承载力的原位试验法与§4.5 地基承载力的经验法△一般了解第5章土坡稳定性分析§5.1 概述◆影响土坡稳定性的因素§5.2 无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无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5.3 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瑞典)圆弧法的计算原理及确定滑弧圆心的技巧△毕肖普(圆弧)条分法的计算原理及设定圆心与分条的技巧◆掌握费伦纽斯法、毕肖普法与简化毕肖普法在计算原理上的区别△不平衡推力传递法与复合型滑面的土坡稳定性计算原理§5.4 土坡稳定性分析中的若干问题△一般了解第二部分岩体力学绪论◆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工程)岩体的概念及其工程特性第1章岩块、结构面、岩体的地质特性简介§1.1 岩块的地质特性◆岩块及其结构的概念§1.2 结构面的地质特性◆结构面、软弱结构面与泥化夹层的概念▲结构面在岩体工程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1.3 岩体的地质特性◆岩体结构的概念及其分类方案§1.4 岩体的工程分类简介◆岩块的力学强度分类、RQD概念▲巴顿岩体质量(Q)分类中三项指标的含义第2章岩石(块)的物理、水理与热学性质§2.1 岩石的物理性质◆岩石空隙性中的n=n o+n c=(n a+ n b)+n c§2.2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吸水率、饱与吸水率、饱水系数、软化系数与抗冻系数的定义及其与空隙性指标的关系§2.3 岩石的热学性质(不作要求)第3章岩块(石)的变形与强度§3.1 概述△岩块力学属性的基本类型§3.2 岩石(块)的变形性质一、单轴压缩下的变形◆岩块的变形阶段、机理及特征指标◆动荷载、蠕变荷载、弹性滞后、应变强化、回滞环、岩石的“记忆”、疲劳破坏与疲劳强度等概念▲荷载条件对岩石变形的影响二、三轴压缩下的变形△一般了解三、岩石的蠕变性◆岩石的蠕变、流动、长期强度、极限长期强度的概念◆蠕变类型、蠕变阶段的划分▲M、K、Bu蠕变模型及其本构方程、本构曲线§3.3 岩石(块)的力学强度◆岩块单轴抗压强度(σc)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岩块三轴抗压强度(σ1m)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岩块单轴抗拉强度(σt)概念◆岩块抗剪强度(τf)概念及其按试验方法的分类§3.4 岩石(块)的破坏判据◆岩石破坏判据与强度理论的概念◆库仑—纳维尔判据与莫尔判据的基本原理◆格列菲斯判据与修正格列菲斯判据的本质及其区别第4章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4.1 结构面的变形性◆结构面的法向刚度与剪切刚度的概念§4.2 结构面的力学强度(τf或c j、φj)△平直无充填结构面、粗糙起伏结构面、非贯通的断续结构面、具有软弱物充填的结构面4类结构面力学强度的主要特征第5章岩体的力学性质◆控制岩体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5.1岩体的变形性质△岩体变形的主要试验△岩体变形参数(E m、E me)的静力载荷试验法的确定原理△岩体变形的组成、类型及其特征◆岩体变形结构效应的概念§5.2 岩体的强度性质◆岩体剪切强度的概念及其分类与主要影响因素◆岩体抗压强度的结构面产状效应:公式法与摩尔图解法▲约翰图解法第6章岩体中的天然应力§6.1 概述◆天然应力与重分布应力的概念▲研究岩体天然应力的意义§6.2 岩体中天然应力的分布特征△一般了解§6.3 岩体天然应力的量测▲量测原理§6.4 岩体中天然应力的估算不作要求第7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7.1 概述◆围岩与围岩应力的概念§7.2 围岩应力的计算◆无压圆形洞室弹性围岩洞壁处应力计算及λ的影响◆无压圆形洞室弹性围岩λ=1.0时围岩应力计算及其分布规律△(其它洞形洞壁处的σθ计算一般了解)◆无压圆形洞室塑性围岩的应力分带及求塑性圈半径的修正芬纳-塔罗勃公式的应用◆掌握有压圆形洞室弹性围岩的应力计算§7.3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分析△围岩变形破坏的结构效应△弹性围岩与塑性围岩的位移计算▲围岩破坏区范围圈定的原理§7.4 围岩压力计算◆围岩压力的概念及其按形成机理的分类◆形变围岩压力、松动围岩压力、冲击围岩压力的概念◆形变围岩压力的修正芬纳-塔罗勃公式的应用◆岩爆的产生条件§7.5 围岩抗力与围岩极限承载力◆掌握围岩抗力、抗力系数、单位抗力系数与围岩极限承载力的概念第8章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8.1 概述△一般了解§8.2 岩体边坡的应力分布特征◆应力分布特征△影响因素§8.3 边坡岩体的变形与破坏分析简介(定性)▲掌握边坡岩体的变形类型与破坏类型△影响因素§8.4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步骤△一般了解§8.5 平面滑动型岩体边坡稳定性计算(平面问题)◆考虑地下水与地震荷载的单滑面岩坡稳定性计算原理与方法▲同向双平面滑动稳定性计算原理(含滑体内有与无结构面的情况)§8.6 楔形体滑动型岩体边坡稳定性计算(空间问题)▲楔形体滑动的稳定性计算原理。

岩体力学课后思考题

岩体力学课后思考题

绪论1、何谓岩体力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研究对象是各类岩体。

2、岩体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什么?内容:○1岩块、岩体地质特征。

○2岩石的物理、水理与热学性质。

○3岩块的基本力学性质。

○4结构面力学性质。

○5岩体力学性质。

○6岩体中天然应力分布规律及其测量的理论与方法。

○7边坡岩体、地基岩体及地下洞室围岩等工程岩体的稳定性。

○8岩体性质的改善与加固技术。

○9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与新理论在岩体力学中的应用。

○10工程岩体的模型、模拟试验及原位监测技术。

方法:○1工程地质研究法。

○2试验法。

○3数学力学分析法。

○4综合分析法。

一、岩体地质与结构特征1、何谓岩块、岩体?试比较岩块与岩体,岩体与土有何异同点?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石单元体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岩块岩体都是由岩石组成,但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结构面,岩块不含显著结构面。

岩块是岩体的组成物质,岩体是岩块和结构面的统一体。

岩石露在地表部分被风化和淋滤后形成的不溶于水的物质,残留在原地的形成土。

矿物,岩石,岩体都可以形成土。

组成岩体的岩石的矿物颗粒间具有牢固的连接而土没有。

2、岩石的矿物组成是怎样影响岩块的力学性质的?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

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组成岩块的矿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矿物硬度大则强度大,反之则小。

3、何谓岩块的结构?它是怎样影响岩块的力学性质的?岩块的结构是指岩石内矿物颗粒的大小、形式和排列方式及微结构面发育情况与粒间连接方式等反应在岩块构成上的特征。

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矿物颗粒连接及微结构面的发育特征。

4、为什么说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最容易风化?可能与其二氧化硅的含量有关。

3.3 结构面的强度特性

3.3 结构面的强度特性

§3.3 结构面的强度性质•结构面强度分为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结构面的抗拉强度非常小,常可忽略不计,所以一般认为结构面是不能抗拉的。

•在工程荷载作用下,岩体破坏常沿某些软弱结构面的滑动破坏。

•在岩体力学中,重点研究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一、平直无充填的结构面 •二、粗糙起伏无充填的结构面•三、非贯通断续的结构面 •四、碎块岩体结构面强度•五、具有充填物的软弱结构面一、平直无充填的结构面•平直无充填的结构面包括剪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剪性破裂面,如剪节理、剪裂隙等,发育较好的层理面与片理面。

•特点是面平直、光滑,只具微弱的风化蚀变。

坚硬岩体中的剪破裂面还发育有镜面、擦痕及应力矿物薄膜等。

•这类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大致与人工磨制面的摩擦强度接近,即:jj C tg +=φστ二、粗糙起伏无充填结构面的强度σττ自然界中,大多数结构面的表面波状起伏,与平直结构面相比错动时具有剪胀作用,产生一个附加强度,称作楔效应。

这种楔效应可分为规则齿状结构面摩擦和不规则齿状结构面摩擦。

(一)规则齿状结构面的楔效应摩擦强度对规则齿状结构面的强度,帕顿(Patton)和勒单尼(Ladanyi)研究得出的强度公式最为经典。

1.帕顿提出的结构面强度公式当作用在结构面上的正应力较小时岩体具有剪胀现象。

如下图所示,取一齿面分析,见下面右图。

ββββcos sin sin cos T N T T N N '+'='-'=ββββTcon N T T N N +-='+='sin sin cos 改变函数形式,则齿状结构面法向力N ,切向力T 为:若齿状结构面水平,作用在齿状结构面法向力为N ,切向力为T ;齿面倾角为β,则齿面上的法向力和剪力为:(3-a )(3-b )设齿面上的摩擦角为φj ,沿齿面剪切达到极限平衡时有:j j tg N T N T tg ϕϕ⋅'='''=,设齿状结构面内摩擦系数为tg υ,试件若要产生剪切破坏,则作用在试件有的法向力和剪力必须满足以下条件:(3-c )(3-d )ββββϕsin cos cos sin T N T N N T tg '-''+'==将式(3-d )代如(3-c )则得:)cos()sin(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βϕβϕβϕβϕβϕβϕβϕββϕβϕ++=-+='-''+'==j j j j j j j j tg N N tg N N N T tg βϕϕβϕϕ+=+=j j tg tg ,)(即:结论:具有齿面倾角为β角的规则齿状结构面,在较低的正应力作用下,结构面表现出爬坡效应的破坏特征。

岩石力学ppt课件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ppt课件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2)上凹型(塑-弹性岩体)
含软弱夹层的层状岩体及裂隙岩体 (3)上凸型(弹-塑性岩体)
结构面发育且有泥质充填的岩体。
(4)复合型:阶梯或“S”型(塑-弹-塑性岩体)
20结21/8构/17面发育不均或岩性不均匀的岩体。
23
(二)剪切变形特征:
(a)沿软弱结 构面剪切
(b)沿粗糙结构面、 软弱岩体及强风
化岩体剪切
(c)坚硬岩体 受剪切
峰前变形平均斜 率小,破坏位移 大;峰后强度损 失小。
2021/8/17
峰前变形平均斜 率较大,峰值强 度较高;峰后有 明显应力降。
峰前变形斜率大,
峰值强度高,破坏
位移小;峰后残余 强度较低。
24
(三)各向异性变形特征:(P101蔡)
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特性随方向不同而 表现出差异的现象称为岩石的各向异性。
2021/8/17
2
§3.1 概述
岩体=结构面(弱面)+结构体(岩石块体) 结构面:断层、褶皱、节理……统称
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基本因素:
结构体(岩石)力学性质、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 结构力学效应和环境因素(特别是水和地应力的作用)
2021/8/17
3
§3.2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地质学、复习、了解)
36
孔隙静水压力作用
(三)力学作用:
孔隙动水压力作用
当多孔连续介质岩土体中存在孔隙地下水时, 未充满孔隙的地下水使岩土体的有效应力增加:
p
σα有效应力,σ 总应力,p 孔隙静水水压力
当地下水充满多孔连续介质岩土体时,使有效 应力减小:
p
2021/8/17
σα,σ ,p : 含义同上
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 §3.1 概述 • §3.2 结构面的变形性质 • § 3.3 结构面的强度性质
第3章 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3.1 概 述
• 在工程荷载(一般小于10MPa)范围内,工程岩体 常常是沿软弱结构面失稳破坏。如马尔帕塞坝溃 坝、瓦依昂库岸滑坡等。
• 在工程荷载作用下,结构面及其充填物的变形是岩体变 形的主要组分,控制着工程岩体的变形特性。
• 结构面是岩体渗透水流的主要通道。在工程荷载作用下 结构面的变形又将极大地改变岩体的渗透性、应力分布 及其强度。因此,预测工程荷载作用下岩体渗透性的变 化,必须研究结构面的变形性质及其本构关系。
• 工程荷载作用下,岩体中应力分布受结构面及其力学性 质的影响。
工程实例
工程实例
秭归县千将坪滑坡
2003年7月13日零时20分
K1>30%时; 则: Cj=Cjg
j= jg K1<30%时; 则: Cj=Cjc+(Cjg- Cjc)x/30
4) 参数反演法
j= jc+(jg-jc) x/30
应力-变形关系曲线
AB
应力-变形关系曲线特征
• 开始时随着法向应力增加,
结构面闭合变形迅速增长。当σn增到一定值时,σnΔVt曲线变陡,并与σn-ΔVr曲线大致平行。说明 结构面已基本上完全闭合,其变形主要是岩块变形贡献 的。这时ΔVj则趋于结构面最大闭合量Vm。
• 初始压缩阶段,含结构面的岩块变形ΔVt主要由结构 面闭合造成。试验表明,当σn=1MPa时, ΔVt / ΔVr可达5~30,说明ΔVt占了很大一部分。
裂面
岩桥
裂面
岩桥
K1C j (1 K1)C K1tg j (1 K1)tg
C
tgφ
裂面
岩桥
裂面
岩桥
K1C j (1 K1)C K1tg j (1 K1)tg
Cb
tgφb
Cb K1C j (1 K1)C
tgb K1tg j (1 K1)tg
Cb tgb
四、具有充填物的软弱结构面
2
几种结构面的抗剪参数表
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结果表
便携式直剪仪
二、结构面的剪切变形性质
1、剪切变形特征
• 粗糙结构面,呈脆性变形型 • 平直结构面,呈塑性变形型 • 结构面变形与风化程度有关 • 结构面的剪切刚度,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结构
面的规模增大而降低。
2. 剪切变形本构方程 • 卡尔哈韦( Kalhaway)方程
统计方法求得
d
JRC 2
lg
JCS
tg1.78d 32.88
• 大量的试验资料表明,一般结构面的基本摩擦角u= 25°~35°之间。因此,上式右边的第二项应当
就是结构面的基本摩擦角u ,而第一项的系数取整 数2。经这样处理后,上式变为:
tg2d u
•Barton方程
tg
JRC
lg
• 具有充填物的软弱结构面包括泥化夹层和各种类型的夹泥 层,其形成多与水的作用和各类滑错作用有关。这类结构 面的力学性质常与充填物的物质成分、结构及充填程度和 厚度
软弱结构面强度参数的确定方法:
1)原位试验
2)工程地质类比法
3)地质力学法,如A.M.Rooertson等,1970提出
用泥化夹层泥化部分K1及其性质(Cjg、 jg) 确定其Cj、 j:
• 当很大时,凸起全部被剪断, =AVVs/Au(a=s0,则1 )有,无:剪胀发生,
r tg C
• 从以上讨论可知,阿氏与莱氏 公式是图中曲线3。
三、非贯通断续的结构面
• 这类结构面由裂隙面和非贯通的岩桥组成。在 剪切过程中,一般认为两者都起抗剪作用。
• 通过的裂隙面和岩桥都起抗剪作用。假设沿整 个剪切面上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结构面的线 连续性系数为K1,则整个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 结构面的初始法向刚度是一个与结构面在地质历史时期
的受力历史及初始应力(σi)有关
的量,其定义为σn-Vj曲线原点处的
切线斜率,即:
K ni
n
V
j
Vj 0
卸荷的应力-变形关系曲线
•结 构 面 的 卸 荷 变 形 曲 线 (σn-ΔVj) 仍 为 一 以 ΔVj = Vm 为 渐 近 线 的 非 线 性 曲 线。卸荷后留下很大的残 余变形不能恢复,能恢复 部分称为松胀变形。
所示。剪断凸起的条件为:
C
1 tg( i) tg
b
小结:双直线强度
• tg(b i) (σ<σ1)
tg C (σ≥σ1)
C
1 tg( i) tg
b
2、不规则起伏结构面
• 自然界岩体中绝大多数结构面的粗糙起伏形 态是不规则的,起伏角也不是常数。其强度 包络线不是折线,而是曲线形式。
ntg
J
RClg
JCS
n
r
r 结构面残余强度
§3.3 结构面的强度性质
• 结构面强度分为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 由于结构面的抗拉强度非常小,常可忽略不
计,所以一般认为结构面是不能抗拉的。 • 在工程荷载作用下,岩体破坏常以沿某些软
弱结构面的滑动破坏为主。 • 因此,在岩体力学中一般很少研究结构面的
3)孙广忠方程
n
V j Vm (1 e
Kn )
3.法向刚度及其确定方法
法向刚度Kn(normal stiffness)是指在法向应力 作用下,结构面产生单位法向变形所需要的应力,
在数值上等于σn- Vj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斜率。
Kn
n
V j
(MPa/cm)
室内变形试验
确 试验法 定 方
现场变形试验
n sin i cosi n cosi sin i
n
ntg
( b
)
tg(b i)
Patton公式
• (2) 当σ较大时,由于啃断作用,则结构面的 抗剪强度为:
tg C
•式中 ,C分别为结构面壁岩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
上式为法向应力σ≥σ1时,结构 面的抗剪强度,其包络线如图
法 本构方程和经验估算
(1)现场变形试验——中心孔承压板法
Kn
ni1 ni
Vi1 Vi
n
V
(2)经验估算
由Bandis 方程估算
n
K niVmV j Vm V j
V j
nVm K niVm n
Kn
n
(V j )
K ni (1 V j Vm ) 2
Kn
1
K ni
n K niVm n
JCS
u
• Ladanyi & Archambault 提出:
1 aS V tgu aS r 1 1 aS Vtgu
剪断率
aS
AS
A
剪胀率 V V
凸起岩石抗剪强度 r tg C
1 aS V tgu aS r 1 1 aS Vtgu
• 当很小时,凸起不被剪断, =tAgsi=,则>0有(a: s=>0)且tgV(=u Vi)/ u
抗拉强度,重点是研究它的抗剪强度。
• • 二、粗糙起伏无充填的结构面
1、 2、 • • 四、具有充填物的软弱结构面
一、平直无充填的结构面
• 平直无充填的结构面包括剪应力作用下形成的 剪性破裂面,如剪节理、剪裂隙等,发育较好 的层理面与片理面。
• 特点是面平直、光滑,只具微弱的风化蚀变。 坚硬岩体中的剪破裂面还发育有镜面、擦痕及 应力矿物薄膜等。
• 巴顿(Barton,1973)对8种不同粗糙起 伏的结构面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剪胀 角的概念并用以代替起伏角,剪胀角αd (angle of dilatancy)的定义为剪切时 剪切位移的轨迹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即:
d
tg 1 V
• Barton 方程:Barton 通过大量结构面剪切试验,用
2) Bardis方程
n
V j a bV j
n
1 a / V j
b
1 a b
n V j
当 n 时, V j Vm
b a Vm
K ni
nHale Waihona Puke V jV j 01
a(1 b aV j ) 2 V j 0
1 a
a 1 K ni
n
K niVmV j Vm V j
较适合于未经滑错位移的嵌 合结构面(如层面)的法向变 形特征。
• 这类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大致与人工磨制面的摩 擦强度接近,即:
tg j C j
二、粗糙起伏无充填的结构面
σ
τ
τ
剪切特点:
• ① 当σ较小时,上盘岩块上下运动,产生爬坡效应, 增大了τ
• ②当σ较大时,将剪断凸起而运动,也增大了τ
• 经验值
1、规则锯齿形结构面 (1) 当σ较小时
可概化为图5-14的模型:
u
m nu
m 1 ,n 1
K si
ult
3.剪切刚度及其确定方法
• 剪切刚度KS(shear stiffness) 是反映结构面剪切变形性质的重要 参数,其数值等于峰值前τ-u曲 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
Ks
u
确 试验法 室内试验


现场试验
法 经验估算法(Barton方程)
Ks
100 L
•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 σ整n-体ΔV向j曲左线移逐。渐变陡,且
•每次循环荷载所得的曲 线形状十分相似,且其特 征与加荷方式及其受力历 史无关。
2.法向变形本构方程 n f (V j )
(1)Goodman 方程
n
V j Vm V
j
1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