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动态DEA效率评价
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经济运行效率测算——基于因子分析超效率DEA模型

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经济运行效率测算——基于因子分析超效率DEA模型【摘要】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的今天,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得到各国的关注与重视。
本文将因子分析法与超效率DEA方法结合起来,立足环渤海经济区现实,对海洋经济运行效率进行测算并给予相应评价,以求完善环渤海地区海洋资源优化配置,探讨最佳比例经济投入以获得最大的产出。
【关键词】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资源优化配置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开发领域。
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较量成为沿海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
海洋经济效率是衡量海洋经济投入产出的指标之一,是指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投入一定人力、物力、财力之后,海洋产业运行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它实际可以看作为资源自身价值的利用率。
正确衡量经济运行效率,不仅是对当前海洋经济投入产出情况的检验,同时有利于政府和企业及时调整海洋资源配置,为各地区的海洋产业投入指导方向。
一、超效率DEA模型经济效能的评估是多投入和多产出的复杂系统,因此不能仅仅把产出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而是要注重效率,即注重产出和投入的比值,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统计回归分析的生产函数方法、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赋予权重法和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价投入产出效率。
Andersen和Petersen(1993)提出了“超效率”DEA模型:有效决策单元之间也能比较效率的高低,实现了决策单元的充分排序,从而实现对相对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后续评价。
超效率DEA模型的经济含义是:一个有效决策单元可以使其投入按比例增加而效率值保持不变,其投入增加的比例即为其超效率值θ。
超效率DEA模型只对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率水平进行改进,并且其效率值仍维持在1水平之上,而无效决策单元的效率值保持C2R模型的测度结果,从而达到比较分析各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
基于DEA方法的旅游经济效率分析——以海南为例

旅 游经 济 效益 有效 性是 衡 量 区域旅 游 资源 利用
的投 资 回收和 资 源利 用提 供 参考 。
1 海 南 旅游 经 济概 况
海南全省有旅游 景区 7 0多 个 ,含 5 A级 景 区
和 发 展 效 率 的重 要 依 据 。2 1 海 南 省 实 现 旅 游 0 0年
总 收入 276 5 . 3亿 元 Ⅲ, 比 上 一 年 度 增 长 2 . 8 。 1 ] 16%
21 0 1年 3月
M a .201 r l
热 带 农 业 科 学
CHI NES OURNAL OF TROP CAL AGRI EJ I CUL URE T
第 3 第 3期 1卷
Vo . 1 1 ,No 3 3 .
基于 D A方法的旅游经济效率分析① E
— —
关 键 词 海 南 ;旅 游 经 济 效 益 ;D A分 析 E
分 类号 F9 50
Qu n i t e An s f T u i De eo me tB sd o E a t ai My i o o rs t v s m v lp n a e n D A
— —
A s f H an n Pr vn e Ca e o i a o i c
随着 海 南 国 际 旅 游 岛 建 设 的全 面 开 展 ,海 南 省 的 旅 游 资 源 利 用 和 规 划 调 整 正 在 发 生 深 刻 变 化 。 因
2个 ,4 A级 景 区 9个 ,工 农 业 旅 游 示 范 点 4个 _。 2 ]
此 ,突 破 以 往 关 于 海 南 旅 游 经 济 有 效 性 评 价 局 限
以 海 南 为 例
葛成 军 吴 季秋 陈秋波 。 ) ③
中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

2022年 第12期海洋开发与管理77中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动态变化分析基于D E A -M a l m qu i s t 指数模型王耀宗(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青岛 266100)收稿日期:2022-03-27;修订日期:2022-12-03作者简介:王耀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摘要:文章选取海洋经济发展指标,运用D E A -M a l m q u i s t 指数模型测算2006 2018年我国11个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探讨其时序变化以及变化来源,并进一步根据不同区域进行异质性分析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升4.811%,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各沿海地区由于内外部条件不同,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程度的差异较大,总体来看南部的表现优于北部;南部海洋经济圈的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程度最高,其次是东部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最低㊂关键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D E A -M a l m qu i s t 指数模型;全要素生产率中图分类号:F 06;P 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2)12-0077-08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D y n a m i cC h a n g eA n a l ys i s o fT o t a l F a c t o rP r o d u c t i v i t y o fC h i n a 'sM a r i n eE c o n o m y:B a s e d o nD E A M a l m qu i s t i n d e xm o d e l WA N G Y a o z o n g(C o l l e g e o fE c o n o m i c s ,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 ,Q i n gd a o 2661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y se l e c t i n g 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d i c a t o r s a n du s i n g D E A M a l m qu i s t i n d e x m o d e l t o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i n 11c o a s t a l a r -e a s o fC h i n af r o m 2006t o2018,t h i s 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dt h et i m es e r i e sc h a n ge sa n ds o u r c e sof c h a ng e s i n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f u r th e r di v i d e dd i f f e r -e n tr e g i o n sf o r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a n a l ys i s .T h e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C h i n a 's 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 h a d a g o o dm o m e n t u m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h a d i n c r e a s e db y 4.811%o na v e r a g ed u r i n g t h es t u d yp e r i o d .T h em a i nr e a s o nf o r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w a s t h e p r o g r e s s o f t e c h n i c a l l e v e l ,w h i l e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e c h n i c a l e f f i c i e n c yl e v e l w a s s m a l l .D u e t od i f f e r e n t i n t e r n a l a n de x t e r n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i nd i f f e r e n t p r o v i n c e s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T F P i nd i f f e r e n t p r o v i n c e sv a r i e d g r e a t l y.O n t h ew h o l e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 s o u t h e r n p r o v i n c e s w a s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n o r t h e r n p r o v i n c e s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t o t a l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i nt h es o u t h e r n m a r i n ee c o n o m i cc i r c l ew a st h eh i g h e s t ,f o l l o w e db y th ee a s t e r n7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年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c i r c l e,a n d t h en o r t h e r n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c i r c l ew a s t h ew o r s t.K e y w o r d s: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H i g h-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D E A M a l m q u i s t i n d e xm o d e l,T o t a l f a c-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0引言随着近年来地球陆地资源开发约束的日益趋紧,海洋在经济发展㊁资源开采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沿海发达国家纷纷布局海洋发展战略㊂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在2018年就发布未来海洋发展计划,包括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资源利用等方面;日本由于土地面积较小,也非常重视海洋资源的利用㊂我国是海洋大国,但在海洋发展方面与沿海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也将战略目光聚焦于海洋经济发展㊂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力和能源等因素的使用成本上升,在海洋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有限的现实情况下,要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就要关注海洋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㊂海洋经济发展效率体现海洋经济发展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有效程度,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应用于海洋经济发展中,能够客观评价投入资源与产出结果之间的关系,且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就意味着经济发展能力的持续提高㊂因此,研究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1文献综述国内外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包含海洋科技创新㊁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㊂诸多学者将海洋经济发展与效率测度相联系,通过分析海洋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和寻找效率变化的原因,提高发展效率㊂目前关于海洋经济效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3个方面㊂①侧重于单一产业的研究,即以海洋产业中具体的细分产业为研究对象㊂张懿等[1]和许瑶等[2]研究海水养殖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钟敬秋等[3]研究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效率,还有学者从海洋船舶和装备制造等方面研究海洋产业的发展效率㊂②在研究中增加海洋科技创新㊁海洋绿色经济㊁海洋环境约束和海洋金融等海洋相关要素㊂丁黎黎等[4]㊁冯剑等[5]和任文菡[6]研究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陈艳丽等[7]研究环境约束下的海洋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王朝晖[8]和庄婷婷[9]测算海洋经济科技金融效率,宁凌等[10]和杜军等[11]将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经济发展相联系进行研究㊂③研究范围聚焦于具体地区,分析其海洋经济发展特点㊂高田义等[12]评价青岛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科技创新效率,包特力根白乙等[13]研究辽宁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徐敬俊等[14]研究广东海水养殖生产效率㊂效率测算方法总体可分为2个大类㊂①参数方法,利用随机前沿方法等进行研究,设置特定的生产函数估计参数㊂纪建悦等[15]运用上述方法结合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计算,刘大海等[16]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全要素生产率㊂②非参数方法,如数据包络分析(D E A)方法在海洋经济发展效率测算中被经常使用㊂2研究方法与模型数据包络分析(D E A)模型属于运筹学和经济生产边界研究的交叉方法,可被用来测算决策的生产效率,其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比较投入和产出以及表示效率高低㊂D E A模型已由基本模型拓展至多种演化模型,如两阶段D E A模型㊁超效率D E A 模型和D E A-M a l m q u i s t指数模型㊂通过D E A模型测算结果能够判断相对有效单位和相对无效单位㊂通过对比不同的效率测算方法,本研究选择构建D E A-M a l m q u i s t指数模型,主要考虑3个原因㊂①弥补参数方法的不足,无须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就可测算效率,避免模型设定错误导致的误差㊂②不受指标量纲和多重共线性的影响㊂③其他D E A模型属于静态分析方法,当加入时间因素时会造成各期前沿面不同,从而无法纵向比较各期效率;D E A-M a l m q u i s t指数模型能避免此类缺陷,通过测算2个相邻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动态第12期王耀宗:中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动态变化分析79分析㊂D E A-M a l m q u i s t指数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t f p c h)分解为技术水平变化指数(t e c h c h)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 f f c h);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 f f c h)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 e c h)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 e c h)㊂t e c h c h表示技术水平对决策单元的影响,t e c h c h大于1表明技术进步,反之表明技术退步;e f f c h表示决策单元对已存在技术的综合利用程度,e f f c h大于1表明技术效率提升,反之表明技术效率下降;p e c h表示决策单元的纯技术应用水平,p e c h大于1表明纯技术效率提升,反之表明纯技术效率下降;s e c h表示决策单元的现有规模效率,s e c h大于1表明规模效率提升,反之表明规模效率下降㊂上述指数能够体现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趋势㊂分析决策单元K在2个时期生产率的变化,须参考生产前沿得出其2个时期的生产率变化指数㊂参考前沿1,K的M a l m q u i s t生产率变化指数为:E1K1()=OK1' OK1E1K2()=OK2' OK2E1K2() E1K1()= OK2' OK2 OK1' OK1参考前沿2,K的M a l m q u i s t生产率变化指数为:E2K1()=OK1ᵡOK1E2K2()=OK2ᵡOK2E2K2() E2K1()= OK2ᵡOK2 OK1ᵡOK1式中:O K i㊁O K i'和O K iᵡ分别表示决策单元在第i 时期的实际产出㊁前沿1的有效产出和前沿2的有效产出;E1K i()和E2(K i)分别表示在前沿1和前沿2的状态下决策单元在第i时期的效率值㊂采用上述指数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被评价决策单元的M a l m q u i s t生产率变化指数:M a c K2,K1()=E1(K2)E2(K2)E1(K1)E2(K1)=OK2'OK2OK1'OK1OK2ᵡOK2OK1ᵡOK1从t时期到t+1时期的M a l m q u i s t生产率变化指数为:M a c x t+10,y t+10,x t0,y t0()=E t(x t+10,y t+10)E t(x t0,y t0)E t+1(x t+10,y t+10)E t+1(x t0,y t0)式中:E t x t0,y t0()㊁E t x t+10,y t+10()㊁E t+1x t0,y t0()和E t+1x t+10,y t+10()分别表示决策单元在2个前沿状态下在2个时期的效率值㊂2个时期的技术水平变化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分别为:t e c h c h=E t+1x t+10,y t+10()E t x t0,y t0()e f f c h=2E t x t+10,y t+10()E t+1x t+10,y t+10()ˑE t x t0,y t0()E t+1x t0,y t0()éëêêùûúú最终可以得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t f p c h=t e c h c hˑe f f c h=t e c h c hˑp e c hˑs e c h 3数据和指标选取本研究以我国11个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即D E A模型中的决策单元㊂基于数据可得性,研究期设定为2006 2018年㊂在D E A模型中选择合适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对于提高模型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㊂在选择投入指标时,本研究主要依据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生产函数,即投入要素可分为资本和劳动2个部分㊂最终选取指标如表1所示㊂表1指标选取指标类别维度指标名称投入指标资本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投入海洋科研机构科技课题数港口客货吞吐量海水养殖面积劳动涉海就业人员数产出指标-海洋生产总值8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年本研究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年鉴,个别数据缺失采用插值法补齐㊂4实证分析4.1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总体特征2006 2018年我国11个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如表2所示㊂表22006 2018年我国11个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数平均值t f p c h1.04811t e c h c h1.04809e f f c h1.00220s e c h1.00420p e c h0.99850 2006 2018年我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平均值为1.04811,表明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同比提高4.811%;技术水平平均每年同比提高4.809%,技术效率平均每年同比提高0.220%,其中规模效率略有提高(0.420%),而纯技术效率有所下降(0.150%)㊂因此,我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处于改善状态,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㊂我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表明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动态效率的提高㊂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下降,表明我国海洋经济还存在粗放式发展现象,现有技术和规模尚有潜力可挖㊂技术进步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要提高当下投入要素的利用水平,才能保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㊂4.2指标改善程度的分布特征2006 2018年我国11个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的基本统计特征如表3所示㊂2006 2018年每个沿海地区共有12次动态变化对比,因此综合11个沿海地区共有132次动态变化对比㊂各沿海地区历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共改善89次,占比为67%,表明大部分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㊂根据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改善程度最大为提高82.6%,而最小为下降45.2%,二者差异较大,表明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区域不均衡㊂技术水平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相似,而技术效率改善次数较少,其中纯技术效率改善次数占比仅有4%,表明我国对现有技术的利用不充分,存在继续挖掘的潜力㊂表32006 2018年我国11个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的基本统计特征指数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改善次数/次改善占比/% t f p c h1.048110.15300.5481.8268967t e c h c h1.048090.14580.5831.8269471e f f c h1.002200.08410.6601.4892217s e c h1.004200.07310.6981.4892217p e c h0.998500.05530.6401.39554注:改善次数为各沿海地区相关效率指标大于1的各年累计数;改善占比为改善次数占总对比次数的比重㊂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和未改善的来源分布如表4和表5所示㊂表4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来源分布情形次数/次占比/%全要素生产率改善e f f c h>1且t e c h c h<167t e c h c h>1且e f f c h<16876e f f c h>1且t e c h c h>11517技术效率改善p e c h>1且s e c h<1314s e c h>1且p e c h<11777p e c h>1且s e c h>129表5全要素生产率未改善的来源分布情形次数/次占比/%全要素生产率未改善e f f c h<1且t e c h c h>11126t e c h c h<1且e f f c h>12969e f f c h<1且t e c h c h<125技术效率未改善p e c h<1且s e c h>1315s e c h<1且p e c h>11050p e c h<1且s e c h<1735由表4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76%源第12期王耀宗:中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动态变化分析81于技术水平改善,而仅有7%源于技术效率改善;技术效率改善的77%源于规模效率改善,14%源于纯技术效率改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发挥作用的占比为9%㊂由表5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未改善的原因为技术效率未改善的占比有26%,大部分原因为技术水平未改善;技术效率未改善的大部分原因为规模效率未改善,次要原因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改善,而纯技术效率未改善的占比为15%㊂4.3 年度变化特征全要素生产率㊁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的M a l m qu i s t 指数如图1所示㊂图1 全要素生产率㊁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的M a l m qu i s t 指数总体来看,2006 2018年我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共出现2次较为明显的波峰和1次严重的波谷,其中2次波峰分别出现在2009 2010年和2013 2014年,波谷出现在2008 2009年且达到最小值;2008 2009年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许多地区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海洋经济发展效率下降㊂技术水平的波动趋势与全要素生产率相似,从侧面说明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㊂技术效率的波动趋势较为平稳且在1附近变化,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小㊂各指标平均值的年度变化如表6所示㊂表6 各指标平均值的年度变化年份t f pc h t e c h c h e f f c h s e c h pe c h 2006 20071.09061.07471.01480.96671.05602007 20081.08521.06471.01951.02080.99862008 20090.85940.83061.04011.03851.00142009 20101.14231.13841.00341.00780.99552010 20111.04501.04610.99910.99451.00462011 20121.02251.00891.01831.02660.99152012 20131.08701.09750.99200.98281.00942013 20141.12761.13840.99241.00460.98722014 20150.99651.02180.97841.01210.96732015 20161.05351.03771.01531.02100.99442016 20171.01591.04740.97050.97930.99052017 20181.05181.07100.98260.99620.9857由表6可以看出:2008 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首次出现低谷,2009 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较大反弹,主要原因分别为技术退步和技术进步;规模效率提升促进技术效率的轻微提升,纯技术效率阻碍技术效率改善㊂2013 2014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第二次显著波峰,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2015 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再次提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改善的原因为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的共同改善㊂随后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改善,但技术效率却有所降低㊂综上所述,2006 2018年我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在大部分年份有所提升,且技术进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在技术效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达到最优水平,尚有潜力可挖㊂虽然海洋经济的长足发展须依靠技术不断进步,但如何将现有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㊂4.4 区域分布特征我国11个沿海地区从北向南可划分为3个海洋经济圈,其中北部海洋经济圈包括河北㊁辽宁㊁山东和天津,东部海洋经济圈包括江苏㊁上海和浙江,南部海洋经济圈包括福建㊁广东㊁广西和海南㊂2006 2018年我国海洋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如表7所示㊂82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年表72006—2018年我国海洋经济圈的全要素生产率区域t f p c h t e c h c h e f f c h s e c h p e c h 北部海洋经济圈1.03451.04530.99471.00610.9891东部海洋经济圈1.05281.04681.00730.99961.0091南部海洋经济圈1.05821.05191.00591.00591.0000从总体看,3个海洋经济圈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所改善,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圈的改善程度最高(5.82%),东部海洋经济圈次之(5.2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北部海洋经济圈的改善程度最低(3.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㊂3个海洋经济圈的技术水平均有明显改善㊂在技术效率方面,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有所改善,表明其对已有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较高;北部海洋经济圈的技术效率没有改善,原因为纯技术效率降低,最终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程度降低㊂北部海洋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如图2所示㊂图2北部海洋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河北的全要素生产率有2次较为明显的波动,其中2008 2009年大幅下降,2013 2014年明显提升㊂辽宁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最大,其中2008 2009年大幅下降,2014 2015年也有明显下降;该时期辽宁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要素,但在当年无法立即增加产出,导致当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㊂山东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小且大部分处于改善状态,表明其海洋经济的投入和产出效率较为稳定㊂天津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明显,2014年后持续下降,2015 2016年达到最低之后反弹; 2014年天津获批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在海洋装备制造以及海水淡化和利用方面投资47个项目,投入要素快速增加,但产出效果不能快速显现,导致当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2016-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升也表明前期投入要素发挥作用;天津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程度在北部海洋经济圈乃至全国是最高的㊂东部海洋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如图3所示㊂图3东部海洋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上海的全要素生产率2008 2009年下降程度较大,原因是2009年上海的海洋生产总值相比2008年小幅下降,同时上海加大对海洋科研机构的投入;2009年后波动提升并于2015 2016年达到最大值,表明前期对海洋科研机构的投入有助于后续的发展㊂江苏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13年后向好, 2015 2016年达到最大值㊂浙江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改善状态,但改善幅度降低;与广东和福建等相比,浙江在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储备和科技支撑等方面还有差距㊂南部海洋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如图4所示㊂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较为平缓,大部分处第12期王耀宗:中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动态变化分析83图4南部海洋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于改善状态;福建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不仅传统海洋产业发展良好,而且在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金融等方面产生许多创新成果㊂广东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也较为平缓,原因在于广东作为海洋大省,每年新增加的投入要素比较均衡㊂广西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大,2008 2009年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平稳㊂海南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剧烈,2013 2014年大幅提升,随后大幅下降至最小值;海南开发建设比较滞后,但2012年加快海洋强省建设,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㊂2006 2018年全国11个沿海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如图5所示㊂图52006 2018年全国11个沿海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大部分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升,只有辽宁出现下降的情况㊂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程度最高的为天津和海南,福建㊁山东㊁江苏㊁浙江和广东的改善程度也比较明显,上海㊁广西和河北有轻微改善㊂大部分地区的技术进步支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山东和广西的技术效率改善优于技术水平㊂此外,南部沿海地区的整体表现优于北部沿海地区㊂5结语本研究对2006 2018年我国11个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得到4点结论㊂①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4.811%,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原因是规模效率没有达到最优水平㊂②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占比为67%,表明大部分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升;其中改善程度最高的是天津,最低的是辽宁,表明不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程度的差异较大㊂③M a l m q u i s t指数出现2次明显的波峰和1次严重的波谷,其中波峰分别出现在2009 2010年和2013 2014年,波谷出现在2008 2009年,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类似㊂④不同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圈的改善程度最高,东部海洋经济圈次之,北部海洋经济圈最低;南部的全要素生产率优于北部,且大部分地区以技术进步支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技术效率的改善程度较低㊂针对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3项发展建议㊂①技术进步支撑我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应继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我国海洋科技不断进步㊂②目前我国在技术效率方面尚未达到最优规模水平,技术的利用效率较低,应提高已有海洋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调整投入规模达到最优水平,深入挖掘海洋开发潜力,提高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改善㊂③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低的地区应积极借鉴发展经验,寻找自身发展优势,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比㊂参考文献[1]张懿,纪建悦.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3):206-213. [2]许瑶,纪建悦,周婧琳.滩涂养殖对海水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193-198.8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年[3]钟敬秋,高梦凡,潘婧雪.基于D E A模型的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研究:以我国53个沿海城市为例[J].海洋经济,2021,11(1):80-89.[4]丁黎黎,朱琳,何广顺.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5(2):72-78.[5]冯剑,田相辉,曹艳乔.中国环渤海湾区主要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海洋经济,2020(1): 82-99.[6]任文菡.青岛市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J].中国海洋经济,2021(1):116-131.[7]陈艳丽,王波,王峥,等.在环境约束下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1):21-26. [8]王朝晖.基于D E A的中国海洋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5(5):254-258.[9]庄婷婷.海洋经济科技金融效率测算研究:基于M a l m q u i s t模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0):56-58.[10]宁凌,宋泽明.海洋科技创新㊁海洋全要素生产率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6):164-170.[11]杜军,寇佳丽,赵培阳.海洋环境规制㊁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D E A-M a l m q u i s t指数与P V A R模型分析[J].生态经济,2020,36(1):144-153,197. [12]高田义,常飞,高斯琪.青岛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基于科技创新效率的分析与评价[J].管理评论,2018,30(12):42-48.[13]包特力根白乙,蔡静.辽宁渔业供给侧及其结构性问题与改革思路[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3):94-98,104.[14]徐敬俊,覃恬恬.基于M a l m q u i s t指数的广东省海水养殖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35(11): 98-103.[15]纪建悦,王奇,任文菡.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7(11):615-621.[16]刘大海,李晓璇.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2001-2015年[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35(1):3-6.。
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05
支持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
开展海洋产业布局规划研究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
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重大项目规划及实施
重大项目效益分析
提升海洋经济效益
通过发展海洋产业,提高海洋经济的整体效益。
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海洋产业向高端发展,加快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环境压力大
海南近海海域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不利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
海南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和帮扶。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海南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制约了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
海南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远洋渔业
推动渔业与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休闲渔业和观赏渔业。
休闲渔业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推动渔业绿色发展,提高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渔业
海洋渔业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
海洋交通运输业
港口建设
培育和壮大航运企业,提高海南航运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航运发展
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促进海洋交通运输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
提高治理水平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是海洋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开发活动的全面评价,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海洋治理水平。
资源短缺
01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海洋资源日益短缺,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挑战
环境污染
02
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仍然突出,如何有效控制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基于DEA-Malmquist的海南省物流业动态效率评价

陈 松 ,惠 青 ,郭延 江
C HE N S o n g, H UI Qi n s " , GU O Y a n _ j i  ̄ n a "
( 海 南经贸职业技术 学院 工商管理系 ,海南 海 口 5 7 1 1 2 7 )
f B u s i n e s s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D e p a r t me n t ,Ha i n a n C o U e g e o f E c o n o mi c s a n d B u s i n e s s ,Ha i k o u 5 7 1 1 2 7 ,Ha i n a n,C h i n a )
文章 编 号 :1 0 0 3 — 1 4 2 l ( 2 0 1 3 ) 0 6 一 o 0 9 7 — 0 5
中 图分 类号 :F 2 5 0
文献 标 识码 :B
基于 D E A—M a l m q u i s t 的 海 南 省 物 流 业 动态 效 率 评 价
物 流 业 的动态效 率进行 评价 ,并 将全 要素 生产率 进行分 解 ,探 讨 导致全 要素 生产 率发 生变化 的原 因。结果表 明 ,海 南省 物流 业全 要素 生产率 的变化 主要 受技 术效 率 的影响 ,技 术 变 动对全要 素生产 率 的提 升起 到一定 的阻碍 作用 ,同时提 出相 应 的解决对策 , 旨在为海南省 物流业 的发 展提供参考 。
an d t ak i n g t he p an el d a t a o f 31 pr o vi n c es ,c i t i es an d au t on om ou s r e gi on s i n Chi n a as ex a mp l es , t he dyn am i c e fi c i enc y o f l ogi s t i c i ndu s t r y i n Hai n an wa s ev al u at e d by us i ng DEA —M aI m aui s t pr oduc t i vi t y i n dex ,t h e t o t al f ac t or pr odu c t i v i t y w as d ecom p os ed,an d t h e r e as on c au si ng t h e c han ger o f t ot al f ac t or pr odu c t i vi t y w as di s c us s e d.Th e r es ul t s h ows t he c han ge of t o t al f ac t or pr o du c t i vi t y o f He na n l ogi s t i c i n du s t r y wa s ma i n l y i n f l ue nc e d by t e c hni c al e fi c i en c y , an d t e ch ni c a l
基于DEA方法的海洋科技效率评价研究

面 ,再将 各组数值 投影 与有效前 沿面做 比较 , 进 而衡 量各 组数 值 的效 率 。凡是 处 在前 沿 面 上 的 D U, M 即可 认定 其有 相 对效 率 , 并将 其效 率 指标 定为 1 ,而不 在前 沿面 上 的 D U则 被认定 为无 M
效率 , 以其 与 有 效 前 沿 面 之 间 的 距 离 为 准 , 解 可
率做 了相 对 有 效 性 分 析 , 果 表 明该 校 非 D A 有 结 E
fn Ⅱ
I  ̄A z A 。 x /, y S j x . j 。 I
A 2 z = 1, , 0, = 1, … , a 凡
,
( 3 )
() 4
S E
=
/
效 的单 位 存 在 投 入 过 剩 、 出不 足 等 问题 。 浩 等 产 张 对 科 研 院所 、企 业 和高 等 院校 三 类 机 构 类 型 的科 技 效 率进 行 了分 析 ,结 果 表 明企 业 科 技 效 率 随 着 投 入 的 增 加 无 明显 改 进 。综 上 所 述 , E D A方 法 作 为 一 种 科 技 评 价 方 法 已经 被 国 内广 泛 认 可 。 值 得 关 注 的是 , E 指 标 的计 量 单 位 、性 质 DA 并 不 要 求 完 全 相 同 。这 是 D A 方 法 与 其 它 多 目 E 标 评 价 方 法 相 比 的优 势 所 在 。其 一 , E D A方 法 不 需 要 确 定 指 标 的 相 对 权 重 , 有 利 于排 除 主 观 因 这
摘
要 运 用 D A方 法 评 价 青 岛市 科 研 院 所 和 高 等 院校 两 类 机 构 的海 洋科 技 效 率 , 综 合 效 率 、 术 效 率 、 模 效 E 对 技 规
基于DEA方法的沿海省市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D A( aaE vl metA a s ) 即 数 据 包 E D t ne p n nl i , o ys 络 分 析 是 由 C ans等 人 于 17 hre 9 8年 提 出 的 , 方 该 法 以 “ 对 效 率 ” 基 础 , 据 多 指 标 投 人 和 多 相 为 根 指 标 产 出对 相 同 类 型 的 单 位 ( 门 ) 行 相 对 有 部 进 效 性 或 效 益 评 价 的 一 种 新 的 系统 分 析 方 法 , 同 相 类 型 的 单 位 ( 门 ) 称 为 决 策 单 元 ( MU,ei 部 被 D dc— s nmaigui )决 策 单 元 的 相 对 有 效 性 ( i kn nt , o s 即决 策 单 元 的 优 劣 ) 称 为 D A有 效 。 被 E
海 洋 渔 业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提 出 了建 议 和 措 施 。
关 键词 D A 方 法 ; 洋 渔 业 经 济 ; 效 性 评 价 E 海 有
随着陆地资 源的 日益枯竭 , 口和环境 压力 人
的不 断 加 大 ,人 类 已经 把 开 发 战 略转 向 了 海 洋 , 海 洋 经 济 在 多 年 的 发展 过 程 中 , 渐 形 成 了 四 大 逐 支柱产业 : 海 石油业 , 海旅游 业 , 洋渔 业 , 近 滨 海
生 产 过 程 中 , 求 的 目标 是 输 人 最 小 化 , 出 最 追 输
大 化 。 于 这 种 思 想 , 文 采 用 D A方 法 对 沿 海 基 本 E
l 省市海洋渔业经 济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 1个
1 D A方 法 简述 .E
海洋交通运输业 。其 中 , 洋渔业是最古老 的海 海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法规类别】海洋资源【发文字号】琼府办[2013]22号【发布部门】海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3.02.04【实施日期】2013.02.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琼府办[2013]22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我省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海南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经省政府同意,现就金融支持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提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为指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三沙市建设和南海开发、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强沿海和海岛金融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拓展多元融资渠道为基础,以创新开放为动力,以推进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产业金融、民生金融、离岸金融和消费金融,加快形成我省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为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合力推进。
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广泛聚合政府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增强三沙市建设和南海开发的整体合力。
二是基础先行,重点突破。
加快推进沿海和海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重大领域、重要产业、重点项目,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带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
三是创新开放,注重实效。
着力以改革、创新与开放为手段,确保三沙市建设和南海开发的资金供给,促进我省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的投入向量; yit , yit+1 分别表示在i地区在t和t+1期的产出向
量。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91
District economy | 区域经济
(1)式和(2)式的几何平均值为综合生产率指数:
Mi
( xit
,
yit
,
xit +1 ,
yit +1 )
=
[
Dit (xit+1 Dit (xit
Dit (xit , yit ) Dit+1(xit , yit )
]1/
2
(4)
(4)式是(3)式的分解,表示Malmquist指数可以进一步分解为
技术效率变动(effch)和技术变动(techch),其中,技术效率又可
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ech)和规模效率(sech)。
型对2015年沿海11省(市、区)海洋经济发展效率进行静态评价, 然后运用DEA-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模型对2006年-2015年沿 海11省(市、区)海洋经济的全要素生产力进行测算,并根据测算 结果对沿海11省(市、区)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排序。邹玮等利用 Bootstrap-DEA模型测算了环渤海地区17个城市海洋经济效率, 分析了2000年-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空间格局演化特 征,并找出了影响空间格局演化的因素。苑清敏等(2014)构建了 天津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PCA和DEA模 型对2000年-2010年天津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 评价。赵昕等(2012)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对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 改进,并运用改进后的GRA-DEA混合模型对海洋经济效率进行 评价。
率指数分别为:
M
t i
=
Dit (xit+1,
yit+1) /
Dit (xit ,
yit ) (1)
M t+1 i
=
Dit+1( xit+1,
yit +1 )
/
Dit +1( xit
,
yit
)
(2)
其中, Di 为距离函数; xit , xit+1 分别表示i地区在t和t+1
区域经济 | District economy
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动态DEA效率评价
陈 松 惠 青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基金项目: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科研课题“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海南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 究”(Hnjm2017102)。
摘要:本文以2006年-2015年沿海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DEA生产力指数方法对海南省海洋经济 效率进行纵向评价,并和其他省(市)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横向比较,探究导致海南省海洋经济效率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海南省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主要受到技术变动的影响,技术效率没有显著的作用。最后,提 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海洋经济;动态效率;DEA DOI:10.14097/ki.5392/2019.14.045
一、引言
2001年5月,联合国缔约国文件明确提出:“21世纪是海洋 世纪”。海洋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议题, 海洋产业也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发达国家已经将目光从 外太空转向海洋,人口趋海移动趋势明显,海洋经济正在并将继 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陆海 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制定支持海洋强国发展的政策,巩固 海洋经济的中心发展地位,促进和保证海洋强国的持续良好发 展。”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 设海洋强省,增强海洋意识,培育“蓝色引擎”,向海洋要质 量、要效益、要增长,争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 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
, ,
yit +1 ) yit )
•
Dit +1 ( xit +1 , Dit+1(xit ,
yit yit
+1
)
)
]1/Biblioteka 2(3)=
Dit +1 ( xit +1 ,
y t +1 i
Dit (xit , yit )
)
[
Dit (xit+1, yit+1) Dit+1( xit+1, yit+1)
•
本研究以沿海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DEA生产 力指数方法对2006年-2015年海南省海洋经济效率进行纵向评 价,并和其他省(市)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横向比较,探究导致海 南省海洋经济效率变化的原因,以期丰富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综 合评价的理论研究。
二、模型选择
本文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来分析海南 省海洋经济的动态效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是基于DEA模型 提出的,利用距离函数来描述多个输入变量和多个输入变量之间 的投入产出效率。本文运用Fare等提出的基于产出的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进行分析,基于t和t+1期参照技术的Malmquist生产
国内外学者对于海洋经济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学 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海洋产业或者部门的经济效率研究。 WayneK测算了码头吞吐量的经济效率并进行了性能评估。 KevernL评价了渔业与鱼类资源管理的经济效率,并分析了解决 管理复杂性的办法。TingleyD等比较了SPF和DEA两种模型在英 吉利海峡渔业效率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影响技术效率 的主要因素。OdeckJ等利用SFA和DEA模型分析了港口技术效 率。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海洋产业的迅速发展,海洋经济效率问 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蔡悦荫等首先运用DEA-BCC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