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2021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卷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竹篾./轻蔑.别.扭/告别.摔.碎/草率.了事B.暮.色/帷幕.妥帖./字帖.晦.涩/诲.人不倦C.折损./陨.落星宿./露宿.陡峭./悄.然兴起D.契.约/楔.形冶.炼/陶冶.驿.站/络绎.不绝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修葺隐逸别出新裁南腔北调B.商酌循环如失重负举手打拱C.悲悯累赘香气四溢甘之如怡D.恍惚恩惠海阔天空圣贤豪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
B.晓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她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C.为了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他日夜操劳,鞠躬尽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D.自己不付出劳动,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濯.清涟而不妖(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康有为,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饮冰室合集>集外文》。
C.《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
本文主要运用衬托手法表现了作者的高洁情趣和追求。
D.《陋室铭》中的“铭”原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6.百善孝为先,阳光中学正在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请完成下列任务。
(9分)(1)【扬孝德】下面是学校的活动通知,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二处并改正。
2021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单元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拼音。
(2分)戏曲yuán( )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它会让我们赏心悦目。
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是我们的国cuì( ),是我们的国剧。
当我们细心地欣赏戏曲时,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 )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 )不已。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他穿上鞋子,大口喝了一口浓茶,于是大彻大悟....地自言自语起来。
B.三年来,民间投资政策落实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许多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问题是政策落实参差不齐....,重点领域政策执行困难。
C.2013年10月21日,2013—2014赛季CBA体测在四川金强篮球训练基地开始,尽管球员使出浑身解数....,但众多名将还是倒在两分钟强度投篮的测试中。
D.十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3.(2013·黄冈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竹影》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
D.《观舞记》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繁星》《春水》是她的代表作。
5.(2013·德州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圣陶先生对普通话生梳,于是不耻.(chǐ)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sháo)性的意见。
B.蒙胧.(lóng)的月光好像微微的烛光,照入了他那颗在颠沛.(fèi)流离的生活中逐渐冰凉的心房。
C.小茅屋经过修茸已经焕然一新,这天夜里,窗外寒风凛.(lǐng)冽,我却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D.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qì yuē),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哈尼小姑娘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B.鲁迅先生还是拜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C.杜甫悲天悯人....,有一颗古仁人之心,所以他的诗大多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D.关于用字问题,先生认为必须定个标准,并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这件事表现了他诲人不倦....的教育家风范。
3.[2022·贵港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之所以应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更应在传承过程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因为其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命力。
B.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局面。
C.我国的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就要进入建造阶段。
D.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冬去春来的变换,在岁月的流逝中体会着日升月落的温柔。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商酌.(zhuó) 喷.香(pèn) 契.约(qiè) 淤.泥(yū)B.驿.路(yì) 监督.(dū) 亵.玩(xì) 草率.(shuài)C.累赘.(zhui) 修葺.(qì) 总揽.(lǎn) 德馨.(xīn)D.卸.却(xiè) 譬.如(bì) 鸿.儒(hónɡ) 恍.惚(huǎnɡ)【解析】A项,“契”应读“qì”;B项,“亵”应读“xiè”;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生疏陡峭颠沛流离以身作则B.简陋拖沓如失重负不耻下问C.朦胧晶莹悲天悯人鞠躬尽瘁D.妥帖循环诲人不倦自作自受【解析】“如失重负”应写为“如释重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七年级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解析】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用来形容学生不合适。
4.(青岛中考)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解析】B项中,句子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项中,句子动宾搭配不当,将“突破”改为“实现”;D项中,“防止”已包含“不再”的意思,再用“不再”属于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评价检测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评价检测卷(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春风从湖面上走过,留下浅浅莲漪;阳光从云层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间飘过,留下圈圈年轻。
我从人生这条时而平坦、时而奇岖的道路上走过,留下的是对自己的喝彩。
为自己鼓励,采摘成功的果实!(1)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2)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1分)答案:(1)“莲”“涟”“奇”“崎”(2);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政治思想工作必须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
B.作为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性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汇集了多项最新的航天技术,它的研制成功让国人不由得沾沾自喜....。
C.这个人谈了半天,海阔天空....,主题内容至今令人摸不着边。
D.听到孩子回到家里的消息后,我如释重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解析】选B。
“沾沾自喜”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解析】选D。
A项,缺宾语中心语,应补上“的意识”;B项,不合事理,“皎洁的月光”不能“传来”;C项,前后没有呼应。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四)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晶莹.(yín) 太阳寨.(zhài) 简陋.(lòu) 悲天悯.人(mǐn)B.揽.(lǎn) 商酌.(zhuó) 譬.如(pì) 如释重负(shì)C.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à) 颠沛.流离(fèi)D.契.约(qiè) 修葺.(qì) 淤.泥(yū) 诲.人不倦(huì)(解析:A项中“莹”应读yíng;C项中“沛”应读pèi;D项中“契”应读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3分)A.草率生疏亵玩不耻下问B.拖沓恍惚朦胧学而不厌C.撵走陡帩循环南腔北调D.恳切竹篾妥帖香气四溢(解析:C项中“陡帩”应为“陡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自受.,得到制裁。
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而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解析:“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与语境不符。
) 4.下列语段画线处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①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开阔,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进入多元时期。
然而艺术审美的风,无论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②也许总有尘埃落定的某个时候。
此次“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中的100多件作品,有水墨、油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③整体展示了对于“文化·家园”人文关怀主题。
(1)①处用词不当,应将“开阔”改为“便捷”。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四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2分)A.商酌.(zhuó)草率.(shuài)恳.切(kěn)譬.如(bì)B.拖沓.(tà)累赘.(zhuì)修葺.(róng)陡峭.(qiào)C.寨.子(zài)撵.走(niǎn)驿.路(yì)露宿.(sù)D.简陋.(lòu)恍.惚(huǎng)契.约(qiè)监督.(dū)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2分)A.修润晶萤诲人不倦不耻下问B.排解循环一以惯之如释重负C.菌子幕色海阔天空悲天悯人D.竹篾朦胧颠沛流离以身作则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B.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早都做到了。
C.无人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
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1D.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语出《论语·泰伯》。
意思是,(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了的姿态。
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没有一个人能够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
如果大家都了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又能指望谁来帮助呢?切记,助人即是自助。
A.事不关己所以幸福无视B.心安理得因为幸福漠视C.心安理得所以幸运无视D.事不关己因为幸运漠视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第四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9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德馨(xīn)商酌(zhuó)累赘(zhuì)妥帖(tiè)B.驿路(XXX)晶莹(XXXɡ)拖沓(tà)恍惚(huǎnɡ)C.契约(qiè)监督(dū)生疏(shū)淤泥(yū)D.譬如(bì)亵玩(xiè)案牍(dú)喷香(pè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卸却鸿儒陡峭诲人不倦B.XXX循环颠沛流离C.竹蔑契约恳切如释重负D.朦眬案牍甚蕃悲天悯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B.XXX在工作中处处身先士卒,通常请求学生做到的,本人必须首先做到。
C.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竭完善认知,偶然以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D.研究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
4.修改病句。
(4分)1)通常同XXX先生有些来往的,无不被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打动。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左右,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点窜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填入上面文字空白处最得当的一项是()(3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业上很多有成就的人,研究探索往往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恳切/切换草率/率领左传/传宗接代......B.朦胧/蒙眬撵走/车辇侮辱/诲人不倦......C.论语/讨论累赘/劳累别扭/别出心裁......D.折损/殒命陡峭/俊俏选择/如释重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生疏亵玩以身作则悲天闵人B.拖塌修葺一以贯之学而不厌C.循环山寨鞠躬尽瘁南腔北调D.竹篾妥贴香气四溢自投苦海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人如一棵树,总会有斜出的枝丫,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①修身养德,学会做人,就要学会剪弃不肖之友②而狐朋狗友不仅会败坏你的声誉,影响你的事业,而且还可能断送你的前程③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交好友终身受益④通过修剪自然会茂盛成长、绿叶葳蕤⑤与有品味之人为朋,挚友可成为自己的心灵知音,在困难之时在身边相伴,得意忘形之时良言相劝,激励自己不断进步A.④②③①⑤ B.④①③⑤②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③⑤①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
B.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C.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D.由于曹文轩获得安徒生奖,中国儿童文学家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5.名著阅读。
(5分)《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其中一次险情。
6.古诗文默写。
(13分)(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2)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3)《逢入京使》中抒发诗人思念亲人却只能托人捎去自己口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动物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昏鸦”渲染一种冷寂暗淡的氛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借“蛙声”渲染一种清新恬静的氛围。
(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探究。
(共71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8题。
(7分)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感怀之作。
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作者目睹当朝统治者昏庸无道,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不禁心生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典故,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心和深切忧虑。
8.第一句使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二)阅读《爱莲说》,完成9-12题(15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可爱者甚蕃(多)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C.不蔓不枝(横生藤蔓) D.亭亭净植(种植)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曲肱而枕之..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D.可爱者甚蕃卿今者才略..11.翻译句子。
(6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文,回答13-16题。
(16分)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
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
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感动。
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
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3.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3分)14.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6分)1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3分)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16.走在前面的小姑娘是梨花吗你怎么看小姑娘的行为(4分)(四)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
(16分)给“理想”建个朋友圈陈焱①“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回答过许多次类似的问题。
我的答案始终都是“科学家”。
那么,年轻人,你的答案是什么你将怎样实现理想呢②我的“秘诀”是给“理想”创建一个朋友圈。
③第一位好友是“赤子之心”。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单纯、善良、天真的心。
但是,社会上,许多人的理想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的。
年轻人选择职业时,往往只看到行业的光鲜和较高的收入,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巨大的压力。
这种基于功利的理想一旦遇到困难往往就会灰飞烟灭了,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奠定理想的基石和追求理想的执着。
④第二位好友是“兴趣激情”。
我们知道,兴趣与理想是相辅相成的,对理想的事业感兴趣,就算困难重重,也不觉得多苦,反而更能充满激情地去努力。
假如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你将面对的是未知的科学问题或未解的技术难题,这样的创新工作不会一帆风顺,注定是一个反反复复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失败与成功交替前行的过程。
只有保持兴趣与激情,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坚持理想。
⑤第三位好友是“务实合作”。
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其间布满了各种各样不可预期的困难。
抱着“一切从零开始”“细节决定成败”的心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才能始终朝目标不断迈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最后一位好友是“责任使命”。
当今对于青年人来说是最好的时代,祖国给了我们很大的舞台,年轻人在唱主角,前辈们在默默支持、推动我们进步,祖国寄予我们厚望。
年轻人的奋斗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年轻人应乘势而为,树立起远大的志向抱负,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使命,秉持立身养德的坚守、立志报国的追求、胸怀天下的担当,才能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
⑦有了这四位好友,“理想”的朋友圈就会吸引和聚集更多正能量,托举起我们的理想信念,也托举起我们的“中国梦”。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有删改。
作者系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17.文章以“给‘理想'建个朋友圈”为标题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3分)18.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19.第⑤段作者只谈了“务实”,而未谈“合作”,请你在横线上为其补充一个论述“合作”的重要性的句子。
(3分)20.请结合自身实际,简要谈谈文中哪一位“好友”对你实现理想最重要。
(6分)(五)阅读下文,回答21-24题。
(16分)大师治学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的一段插曲。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
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一个大包到教室,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
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
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
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
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
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