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物描写一组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度级下学期语文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PPT课件

小学五年度级下学期语文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PPT课件
详细描述
选择一个主题或情节,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技巧,创作一篇 以人物为中心的小说或故事。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的塑 造,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人物的特点和内心世界。
分析一篇经典的人物描写文章,并写出读后感
总结词
通过分析经典的人物描写文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详细描述
选择一篇经典的人物描写文章,分析其人物描写的技巧和特点,理解作者如何通 过文字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然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表达对文章的 理解和感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05
课堂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描写,为什么?
总结词:分组讨论
详细描述: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内部讨论。讨论的主题是你最喜欢哪个人 物描写,为什么。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并 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
总结词:角色扮演
详细描述:让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一段人物描写,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表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力和团 队协作能力。
03
课文内容解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分析
80%
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小 嘎子机灵、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而胖墩儿则表现出憨厚、沉稳 的个性。
100%
描写手法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 动地展现了两人的摔跤过程和心 理活动。
80%
故事情节
通过比赛摔跤这一情节,展现了 两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情节紧凑有趣。
人物描写的方法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生动 展现人物形象。

22人物描写一组

22人物描写一组

却说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 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 故,众老人答曰:‚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 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门人赶打。‛ 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 迳入馆驿,把门人哪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 见督邮正从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 ‚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 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 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 柳条十数枝。 ——罗贯中《三国演义》
人物
《小嘎子和胖墩 儿比赛摔跤》
性格 顽皮机敏 争强好胜 富有心计 吝啬 要钱不要命
描写人物的方法 动作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小嘎子
《临死前的 严监生》 《“凤辣子”初见 林黛玉》
严监生

王熙凤
泼辣张狂 口齿伶俐 善于阿谀奉承、 见风使舵 喜欢使权弄势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侧面描写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 戒渐渐不济将来,钉钯难举,气力不 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 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 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 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 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 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 ——吴承恩《西游记》
只见人丛里那个黑大汉,抡两 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
道:‘有何难哉!’便挽弓搭 箭,纵马向前,望着影中只一箭, 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红灯射将下 来。
与我们朝夕相处了五年多的同学, 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请运用恰当的人 物描写方法,写出你认为最有特点的 一个同学。字数150字左右。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22课人物描写一组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22课人物描写一组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22课人物描写一组生字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是《人物描写一组》,课文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是不同的。

店铺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人物描写一组》课文生字,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书22课《人物描写一组》课文生字1《人物描写一组》生字【擞】读音:sǒu巧记:用手(扌)“数”数。

字义:【抖擞】振作,振奋组词:精神抖擞抖擞精神造字:形声法造句:人们休息了一会儿,又精神抖擞地往前走。

笔顺:“扌”略长;“娄”偏窄,“攵”的捺宜长。

2《人物描写一组》生字【绽】读音:zhàn巧记:一“定”连线(纟)。

字义:裂开组词:绽开破绽绽放绽露开绽皮开肉绽造字:形声法造句:孩童的脸上绽开了天真无邪的笑容。

笔顺:左窄右宽。

“定”撇宜短小,捺稳住重心。

字歌:有丝露破绽加青是靛蓝金属做钢锭水在白洋淀3《人物描写一组》生字【扳】读音:bān巧记:一只小手(扌)要造“反”。

字义:把一端固定的东西往下或往里拉,使改变方向组词:扳动扳倒扳闸造字:形声法造句:咔嗒一声,猎人扳动了枪栓。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横撇的撇略带弯势。

字歌:手把闸门扳用木做案板走路返回家路上遇商贩4《人物描写一组》生字【咚】读音:dōng巧记:“冬”天寒冷张小“口”。

字义:形容敲鼓、敲门等的声音组词:咕咚咚咚造字:形声法造句:大石头咕咚一声掉到水里去了。

笔顺:左小右大。

右部横撇与捺平衡,两点上下对齐。

字歌:冬去冰雪融泉水声叮咚疼痛减一半转眼到年终5《人物描写一组》生字【监】读音:jiàn巧记:临字横日去(),“皿”字来垫底。

字义:帝王时代的官名或官府名组词:监生太监国子监钦天监造字:形声法造句: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

笔顺:上部左竖短,右竖长;“皿”扁长,左右向里略收。

字歌:监加草是蓝竹条编花篮用木做门槛洪水多泛滥6《人物描写一组》生字【侄】读音:zhí巧记:有人(亻)来(至)。

字义:弟兄的儿子,同辈男性亲属的儿子组词:侄子侄女侄孙造字:形声法造句:这个小男孩就是我的侄子。

22人物描写一组

22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 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 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 了个仰面朝天。 不耐烦
预示着 失败
22 人物描写一组
课文主要用怎样的描写手法展现嘎 子的特点的?
22 人物描写一组
动作描写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 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这里表面上是称赞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 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奉承迎春等嫡亲的孙女。
22 人物描写一组
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 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 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语言描写
察言观色 机变逢迎 见风使舵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
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
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22 人物描写一组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探究。要透过 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如: “便用帕拭泪”“这熙凤听了,忙转悲 为喜”,体会王熙凤的机变迎逢。
22 人物描写一组
词语积累(表示心情的的词语)
22 人物描写一组
临死前的严监生
22 人物描写一组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 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 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亲人们对严监生都快不行了还要伸出 两个手指的猜测是什么?
22 人物描写一组
22 人物描写一组
人物
猜测内容
严监生表现
大侄子 两个亲人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 两笔银子 奶妈
语言描写 侧面描写
张狂放肆
22 人物描写一组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2.人物描写一组-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2.人物描写一组-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2.人物描写一组涩涩的香布袋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盏,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hòu s ǒu ),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ɡ)。

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náo ráo),揪在了一起。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dānɡ dànɡ):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钓 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bié biè)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这段话中有好些类似“猴儿似的”词语,巧借动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很有特色,请你找一找,摘录下来。

3.请用“○”圈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词。

4.请用“﹋”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5.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嘎子?涩涩的香布袋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事隔多年,但抹也抹不去。

那是“十一”长假的第三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林州市石板岩村的王相岩。

在下山的路上,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儿的孩子正在放秋假,他们所谓的秋假其实就是回家帮助家长干活。

”同时,她也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三大特产--花椒、山楂、核桃。

因此,我们特别留心石梯两旁的杂货。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卖香布袋的小女孩吸引了我。

她穿着一件大红色外套,脑后随意地扎着一个辫儿,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过往的行人。

她见我们走了过去,就对我们说:“买一个香布袋吧,能驱邪气,保平安。

”妈妈摸了摸香布袋,问她:“这是你妈妈缝好,让你来卖的?”“妈妈没让我做,这是我自己做的。

22、人物描写一组

22、人物描写一组
严监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人物。课文节选了小说中的一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在小说里,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本文写的是他临死前的情景。
(二)“走进”严监生
1.自由阅读课文,看看临死前的严监生究竟是怎样的?文章描写了严监生临死前的种种情景,那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概括)
(1)临死前身处两个手指头、不肯断气的情景。
出示关于“监生”的解释资料:明清两代在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校)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为监生。清代可以用捐纳的方式取得这种称号。
3.请学生读一读关于《儒林外史》的有关介绍资料:
《儒林外史》是我国的古典讽刺小说,作者是吴敬梓。小说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中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每晚算账,直算到三更鼓,后来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王熙凤这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严监生、王熙凤这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读、议相 结合, 掌握描写人物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
3.感受创作手法
(1)我们从这三次摇头、一次点头猜中了严监生此时的心里活动,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写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们还是猜出来了。我们是通过什么猜出来的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人物描写一组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人物描写一组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人物描写一 组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人物描写一组》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人物描写一组》

他,伟大,坚毅。孤身一人在荒
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临死前的严监生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请快速扫读课文,文中的小嘎
子、严监生、王熙凤一定给你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用一 两个词概括他们各自都有什么 特点。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语
句最能体现小嘎子鲜明的特点? 请用横线标出。
22 人物描写一组
卢龙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颖
2017.5
他,神机妙算。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知人善用,刘备 曾经为他三顾茅庐,他写得 《出师表》千古传诵。
他,会七十二变,有一双火眼
金睛,手持金箍棒,保护唐僧 西天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他,人称“及时雨”,仗义疏
财,扶危济困,有谋略,有志 向。

视频\资料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flv

视频\五年级下册情境-“凤辣子”初见林黛 玉.flv
推荐书目
从《小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嘎》《红楼梦》《儒
林外史》中任选一部作品读一读, 体会人物特点。
作业

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一个人物 具体写一写人物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写了什么内容?
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见大观园,与众 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 的经过。展示了一个( )、( )、 ( )、( )、 ( )、 ( )、( )的人物形象。
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 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 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
外貌描写--美丽 语言描写--放纵,逢迎 动作描写--圆滑
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刻画,
这些描写丰富了人物性格,让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 听到人物的说话,整个人物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栩栩如 生。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 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 一叉一搂。” 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 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 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 佛很占了上风。
《小兵张嘎》故事梗概
抗日战争时期,生长在白洋淀附近的张嘎,目睹了奶奶 为掩护八路军被日寇杀害、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被敌人抓 走,决心报仇,希望找到游击队,并跟他们一起生活。可 他没有枪。为缴获一支枪,他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误当作 汉奸,闹了笑话。
在一次战斗中,嘎子真的缴获了一支真枪,为了不让队 长把枪收去,他竟违反军队纪律,将枪藏进树上的鸟窝里。 攻打敌人炮楼时,他偷偷从养伤的老乡家里跑回部队参加 战斗,不料在进城侦察时被捕。 面对敌人的审问,嘎子机智勇敢,刚强不屈,并在战斗 中设法逃出,配合游击队拔掉了岗楼,救出了钟亮。战斗 后,嘎子把枪取回并主动交给部队。游击队区队长正式宣 布接收嘎子为八路军小侦察员,并把这支枪交他使用。
令 人 生 厌 ( 虚 荣 心 强 )
1、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语声, 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2、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 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 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 头,一时不忘。”
出场
-----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正面描写:
肖像
-----
服饰
容貌
(美丽俊俏,却狡猾刁钻。) 言行 ---出场亮相 初见黛玉 察言观色 机巧善变 邀宠取幸
既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也概括了她的性格特征。 侧面介绍: 黛玉的纳罕 贾母的话
反衬出王熙凤在贾府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
林黛玉眼中的王熙凤
• 年轻貌美,精明能干, • 虚伪泼辣,机变逢迎, • 长于奉承,位高受宠.
小嘎子
严监生
王熙凤

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 中学习和应用。
徐光耀生于1925年8月,河北雄县人,中 国当代著名 作家、电影编剧家。1938年参加 八路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起, 做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1947年在解放区《 冀中导报》发表短篇小说《周玉章》。1950 年出版长篇小说《平原烈火》。1958年,创 作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小兵张嘎》。新时 期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数明和莺花》、《望 日莲》和中篇小说《冷暖灾星》,另有剧本 拍摄成影片的共三部:《新兵马强》、《望 日莲》、《乡亲们哪》。中篇小说《小兵张 嘎》及同名电影1980年分别获第二届全国优 秀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2000年出版的个人 回忆录《昨夜西风凋碧树》获第二届“鲁迅 文学奖”。
《小嘎子和胖墩摔跤》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摔跤比赛的情景。 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 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摔了 个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 )、 ( )、( )、( )的个性特点。
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小嘎子是个 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的小孩。
容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
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 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美丽俊俏,狡猾刁钻。
肖像描写的浓墨重彩
貌似可喜,实则可畏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 下戴着( 赤金盘螭璎珞圈 ); 豆绿宫绦双鱼比目 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 玫瑰佩 缕金百 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 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 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 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翡翠撒花洋皱裙 下罩着(翡翠撒花洋皱裙)。
回顾交流:总结写人文章的写法 1、这一篇课文的三个片段同是写人,在写人的方 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哪些不同之处? 2、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在如何描写人物上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什么收获或者启发?
1、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 如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 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 2、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 人物形象,如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凤辣 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现了 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都具有很强的 代表性、很典型,如“凤辣子”一下子转悲为喜时, 一前一后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人物语言;严监生那 伸着的两个指头,就是典型的动作描写。
课堂练笔 习作要求: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人陪伴我们 慢慢长大,父母、老师、同学……这些 人很值得我们记录下来。请运用恰当的 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一个 人的特点。字数150字左右。"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 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 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 个指头。
曹雪芹 (约1715—1763)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为 满洲正白旗“ 包衣”人。自曾祖父起, 代任江宁织造,其祖父曹寅尤为康熙皇 帝所信任。雍正初年,在统治阶级内部 政治斗争牵连下,曹雪芹家受到重大打 击,其父被免职,产业被抄,遂随家迁 居北京,他性情高傲,嗜酒健谈,具有 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卓越的艺术才能,用十年时间,从事《石 头记》(即《红楼梦》)的创作。书中通过描写一个贵族官僚 大家庭的盛衰历史,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形象,对当时社会 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并热情地歌颂了具 有异端思想的男女青年,成为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 义作品。据称先后曾增删五次,但未完成全书就死了。现在 流行本只有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拓展欣赏: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 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 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 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 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朱自清)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 尚的人谈话.”
吴敬梓 (1701-1754),字敏轩,清 代安徽 全椒人,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 教育。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 诗歌、散 文和史学研究著作。 长篇讽刺 小说《儒林外史》确立了他在 中国文学 史上的杰出地位,这部小说大约 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儒林外史》以写实方法讥讽世态人心, 虽然行文不乏对比、夸张甚至荒诞,但情节的展开冷静、 平实,极具分寸感,不时穿插若干谐趣戏笔,从中引发的 却是酸涩与悲凉。吴敬梓在讽刺艺术上最大的成就,就是 塑造了严监生这个守财奴的典型,这个集中了人类弱点同 时又浸透了民族劣性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典型,完全能 够与莎士比亚的夏洛克、莫里哀的阿巴公、巴尔扎克的葛 朗台等举世闻名的吝啬鬼形象相媲美。
《临死前的严监生》写了什么内容?
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 茎灯草,伸着两跟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 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 ) 的守财奴的形象。
想想作者笔下的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
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把最能表现出人物特点的句子画下来,体会 这样写的好处。
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的? 作者详细地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让人们 从中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歌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