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教学讲义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演示文稿

当前第24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25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26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27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28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29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30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咀嚼功能和达到美观效果
当前第11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12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13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14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15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16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确定就位摘出道常采用下列两种方式: 平均倒凹(均凹式) 调节倒凹(调凹式)
当前第42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3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4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5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6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7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8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5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6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7页\共有79页\编于星期五\5点
模型三点定位应遵循下列原则:
A.标记的三点应形成三角形
B.所有的标记点应标记在口内固定不活动的 组织上
C.所有点均应位于能从印模所取出的部位,不要 画在移形沟或系带的活动区域内,不要标记在底 座不确定的区域上。
用。 3)义齿应恢复口腔生理功能和面部外观
口腔修复 第五章 第五、六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技术和制作工艺 讲稿

口腔修复学讲稿第五章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第五、六节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技术和制作工艺一、修复前的检查与准备(一)口腔检查1.口腔内的检查;2.旧义齿的检查;3.颌面部的检查;4.制作诊断性研究模型;5.X线检查(二)修复前的准备1.余留牙的准备;2.骨组织的准备;3.软组织的处理(三)牙体预备1.基牙和余留牙的调磨2.支托凹的预备(1)预备的原则:(2)后牙支托凹的预备(3)前牙支托凹的预备:(四)隙卡沟的预备二、印模、功能印模(一)托盘的选择;(二)印模材料的选择;(三)印模的种类;(四)取印膜的方法。
1.体位2.制取印模3.个别托盘制取印模法(五)灌注模型:三、确定、转移颌位关系(掌握)(一)确定颌位关系常用的方法有:1.在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牙的合关系2.利用蜡合纪录确定上下颌关系3.利用合堤纪录上下颌关系(二)转移颌位关系四、模型设计(一) 观测模型(二)确定义齿就位道1.选择就位道原则2.确定义齿就位道的方法3.共同就位道与模型倾斜方向的关系(三)义齿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五、模型预备1.去除不利倒凹2.记录定位平面。
3.模型鞍基区的处理。
4.铸道口标记。
六、义齿制作过程和工艺(了解)(一)铸造支架和弯制法制作支架和卡环(二)排牙1.选2.排列前牙3.排列后牙(三)完成基托蜡型(四)装盒装盒的方法有:整装法,分装法,混装法。
(五)去蜡、填塞塑料和热处理(六)开盒和磨光。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课件)上课讲义

(二)禁忌症
1.缺牙间隙过小,义齿强度不足; 2.牙冠形态异常,不能为义齿提供足够固位力者; 3.对基托塑料丙烯酸酯过敏者; 4.义齿接触区口腔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者; 5.对基托异物感无法克服者; 6.精神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初诊准备工作
1.修复前检查
(1)询问患者主诉及要求,了解现病史既往史。 (2)颌面部检查:
和黏膜的空间位置关系,选择并确定基牙、合支托 的位置及义齿的设计方案。 模型的观测过程:
②确定共同就位道
A.均凹法:对缺牙间隙多、倒凹大者,常采用 平均各基牙倒凹的垂直向就位道。
B.调凹法:适用于基牙牙冠短,基牙牙轴近似 平行者。
③确定义齿设计:按选定的就位道方向重绘 观测线,确定基牙数目、位置、卡环、小 连接体和大连接体的类型和数目,标记需 缓冲的倒凹、基托伸展的范围等。
第四节、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1、设计要求 ① 适当地恢复咀嚼功能 ② 保护口腔组织健康 ③ 义齿应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作用 ④ 舒适、美观、坚固耐用 ⑤容易摘戴
定于合架上
取颌位记录时的注意事项: ①咬合记录基托必须稳定,避免基托变形变位造成
结果误差。 ②取颌位记录前必须先确认患者牙尖交错位的余留
情况和正中关系位,并确定垂直距离。 ③应避免患者下颌偏斜造成颌位错误。 ④咬合记录材料要充分软化,没有阻力,咬合力量
必须轻。
(5)模型的观测 ①观测模型:用观测仪绘出各基牙观察线,分析基牙
4、灌注模型
模型要求: ①模型基牙、余留牙及缺隙部位牙槽嵴及周围软组
织印迹清晰。 ②模型无气泡和缺损。 ③模型要有一定厚度,最薄处颚穹窿到模型底部厚
度为1cm。
第三节、确定和转移合关系
(1)利用模型上余留牙的咬合关系 (2)蜡颌记录 (3)颌托记录 (4)根据患者已用蜡片或蜡堤确定的正中合关系固
可摘局部义齿课件

义齿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3D打印技术
02
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制作个性化义齿,提高制作
效率和精度。
数字化技术
03
数字化技术如CAD、CAM和3D扫描等,可以实现义齿的数字化
设计和制作,提高制作效率和精度。
个性化定制的发展
数字化定制
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需求,实现个性化 定制,提高义齿的舒适度和适应性。
组成
可摘局部义齿通常由基托、人工牙齿和连接部件组成,基托起到固定和支撑的 作用,人工牙齿用于填补缺失的牙齿,连接部件将义齿与基托连接在一起。
可摘局部义齿的应用范围
适用人群
可摘局部义齿适用于口腔中部分牙齿缺失的患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牙齿脱落 较多的人更为适用。
适用情况
可摘局部义齿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部分牙齿缺失,如龋齿、牙周病、外伤等。 对于一些牙列不齐或牙齿颜色、形态不佳的情况,可摘局部义齿也可以起到改善 和修复的作用。
更换与寿命预测
更换时间
根据口腔医生建议,通常建议每5-8年更换一次义齿,以保证口腔 健康。
寿命预测
根据义齿的质量、制作材料和使用情况,可以预测义齿的使用寿命。
及时更换
若义齿出现断裂、变形或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口腔健 康。
05
可摘局部义齿与全口义齿的比较
功能与舒适度比较
功能
可摘局部义齿能够恢复牙齿缺失 部位的功能,而全口义齿则能恢 复全口牙齿缺失的功能。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普及推广可摘局部义齿的知识和技术 ,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与制作
设计原则与流程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

合堤的制作
作用:替代缺牙前天然牙及牙槽嵴所占 空间。 材料:基托蜡片。 尺寸:余留牙的宽度和高度。 操作步骤:1、切取宽度适当的蜡片。2、 均匀软化后卷成蜡条。3、置于基托上用 手捏成形并烫固。修整合堤。4、喷光表 面,完成制作。
[注意事项]
1.蜡合堤的尺寸以余留牙的宽度和高度为基准。
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
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的合关系。 利用蜡颌记录确定上下颌关系。 利用合托记录上下颌关系。
利用余留牙
简便易行 缺牙不多,余留牙咬合关系正常者 在牙齿颊面画对位线
利用蜡颌记录
余留牙多,在模型上难以确定准确的咬 合关系者 具体步骤见P31
利用颌托
单侧或双侧游离端缺失,每侧缺失两个 牙以上,或缺失牙无对颌牙,下颌位置 不稳定或缺失牙较多的患者 在口内重新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 制作暂基托和合堤,利用合托记录上下 颌关系。
复习
切道斜度(inclination of incisal path):切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 髁道斜度(inclination of condydar path):髁道与眶耳平面 的夹角。
上颌架的方法(平均值合架)
检查上下颌模型的咬合关系及合架各部 件的固定位置是否正确。 上下颌体涂凡士林。置合架于平面板上。 上下颌模型基底面制备固位沟后浸水。 上颌模型固定在合平面板上,合平面与 其一致。,模型中线与切导针方向一致。
合架(Articulator)的定义
模仿人体上下颌 及颞颌关节,用来 固定上下颌模型及 合托,并可在一定 程度上模拟下颌运 动的一种仪器。
合架(Articulator)的种类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教学大纲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教学大纲(供口腔工艺技术专科适用)(试行)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课程性质:考试课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90学时,理论28学时,实验62学时教材:《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第一版)主编:农一浪人民卫生出版社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以医学、口腔解剖生理学以及口腔材料学和工艺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可摘装置、矫治器或修复体以恢复、重建或矫正患者牙列缺损、缺失及颌面部先天畸形、后天缺损、面部缺损畸形或异常的口腔颌面系统疾病,从而恢复其正常形态和功能,以促进患者的健康,是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分类、设计原则、制作工艺的全部过程、分类设计;熟悉可摘局部义齿临床操作技术、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了解可摘局部义齿完成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修理。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1、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
第三节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1、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Kennedy分类、设计原则。
2、了解Cummer分类法、王征寿分类法。
第四节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1、掌握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基本要求、选择基牙的原则。
2、了解人工牙、固位体、连接体和基托的设计。
第五节可摘局部义齿临床操作技术1、熟悉可摘局部义齿临床操作技术。
第二章常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2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卡环1、掌握卡环的种类、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卡环与模型观测线的关系。
第二节义齿的固位和稳定的设计1、了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支持和稳定设计。
第三节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设计1、掌握Kennedy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的设计。
第四节可摘局部义齿制作工艺1、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
第五节义齿制作及完成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预防1、了解义齿制作中注意事项2、熟悉义齿完成后的初戴和检查第六节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1、了解可摘局部义齿完成后可能出现的基托折裂、折断、卡环、颌支托折断、人工牙折断、脱落或增添的修理;义齿颌低的处理。
可摘局部义齿课件

目 录
• 可摘局部义齿概述 •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与制作 • 可摘局部义齿的维护与保养 • 可摘局部义齿的应用案例 • 可摘局部义齿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可摘局部义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摘局部义齿是一种可自行摘戴 的假牙,通过人工牙和基托修复 缺失的牙齿,恢复咀嚼、发音和 美观等功能。
咬合关系
通过调整人工牙的咬合面形态和位置,确保可摘局部义齿与 患者口腔内的天然牙有良好的咬合关系,以提高咀嚼效率和 减轻牙齿磨损。
03
可摘局部义齿的维护与保 养
日常清洁与保养
每日清洁
使用软毛牙刷和牙膏轻轻 刷洗义齿,避免使用硬毛 刷以防止磨损。
定期浸泡
将义齿浸泡在清洁液或冷 水中,有助于去除牙菌斑 和食物残渣。
新型材料的出现,还可以减少传统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THANKS
02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与制 作
设计原则与流程
01
02
03
评估患者口腔状况
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牙齿缺失情况以及颌骨 结构,为设计提供基础数 据。
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患者需求和口腔状况 ,确定可摘局部义齿的结 构、材料、颜色和功能等 。
制作流程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牙齿 排列、基托制作、人工牙 排牙等步骤,完成可摘局 部义齿的制作。
定制需求越来越强烈。
个性化定制可以根据患者的口腔 状况、脸型、年龄等因素,设计 出更加符合患者需求的可摘局部
义齿。
个性化定制还可以满足不同患者 的特殊需求,如夜间佩戴、临时
使用等。
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第十章义齿带入后问题详解

二、卡环、牙合支托及固位体折断的修理 原因 修理办法
1. 2. 3. 4.
间隙调整 重新取模 磨除残留卡环或连接体 弯制卡环,塑形
三、基托折裂、折断的修理
原因 修理办法
1. 将折断或折裂的义齿洗净吹干。 2. 将折断基托试对位、如无残缺可用502胶 粘固。 3. 如果上颌折断缝较长或下颌从中切牙处折 断,可先用 502 胶或雕刻刀加热烫焦固定, 再以蜡固定牙签或小细木条于两侧后牙相 当于第一磨牙处。
三、基托折裂、折断的修理
原因 修理办法
4. 用砂石沿断面将两侧基托各磨除一部分。 磨除时斜向义齿光滑面。 5. 调自凝基托树脂并在磨除部涂单体。 6. 无法拼对正确,可以洗净义齿并将断裂处 基托磨粗糙后,涂单体以自凝树脂直接在 口内粘合。
四、义齿颌间距离过小的处理
原因
– 磨耗或下沉
修理办法
– 支架变形 – 设计不当
二、疼痛
基牙疼痛 软组织疼痛
(一)基牙疼痛
咬合过高——调牙合 卡环过紧或人工牙与基牙接触过紧—— 调松、调磨或重做 牙本质过敏——脱敏治疗 基牙的病变——治疗
(二) 软组织疼痛
基托边缘过长、过锐,硬区缓冲不够— —调磨 咬合力过大,义齿不稳定——调牙合 卡环臂过低 ——调整或重做
唇部丰满度 人工牙颜色
第二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一.人工牙折断、脱落或增添的修理 二.卡环、牙合支托及固位体折断的修理
பைடு நூலகம்三.基托折裂、折断的修理
四.义齿颌间距离过小的处理 五.重衬
一、人工牙折断、脱落或增添的修理
原因 修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 名称 知 识 点 内 容 1、概述 2、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作用 第一章 总论 3、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 4、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 5、可摘局部义齿临床操作技术 1、卡环 2、义齿的固位和稳定的设计 3、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设计 第二章 常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 4、可摘局部义齿制作工艺 5、义齿制作及完成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预防 6、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7、悬索卡环可摘局部义齿 1、圆锥形套筒冠义齿概述 第三章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工艺 2、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设计原则 3、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设计 4、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制作工艺 1、附着体概述 2、附着体可摘义齿的适用范围 第四章 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 修复工艺 3、常见的各类附着体 4、插销式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技术 与制作工艺 5、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的保养及修理 1、覆盖义齿的生理基础 2、覆盖义齿修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五章 覆盖义齿修复工艺 3、覆盖义齿的优点和缺点 4、覆盖基牙的选择 5、覆盖义齿的制作工艺 6、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制作工艺 1、颌面部缺损的分类和修复原则 2、获得性上颌骨缺损的修复工艺 3、获得性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工艺 第六章 颌面部缺损修复工艺 4、义耳修复工艺 5、义鼻修复工艺 6、眼球缺损的修复工艺 7、眼缺损的修复工艺
1
1、牙周夹板及垫修复治疗的生理基础 2、口腔检查 第七章 牙周夹板及垫的制作工艺 3、 牙周夹板及垫修复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牙周夹板制作工艺 5、垫制作工艺 1、概述 第八章 平行研磨技术 2、平行研磨仪 3、附着体义齿研磨程序及研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