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魅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读”的魅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读”的魅力语文课是学生们最为熟悉的一门课程,也是他们学习的基础课之一。
而在语文课上,阅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因为只有通过阅读,学生们才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现实中很多学生对阅读并不感兴趣,甚至抱着厌恶的态度。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读”的魅力,提高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呢?教师要有爱心。
教师在语文课上要有爱心,善于引导学生去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以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只有让学生从阅读中收获知识和情感上的满足,他们才会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师要有爱心,因为只有爱心才能感染到学生,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世界。
教师要有耐心。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他们。
教师即使是反复解释、反复引导,也要有耐心,不断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会觉得阅读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耐心的教师,会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阅读,去尝试阅读,去享受阅读。
教师还要有创新意识。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对于传统的阅读方式可能会感到厌倦。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音视频材料来展现作品的魅力。
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去阅读与他们相关的题材,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让家长加入到阅读中。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支持和关心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进行读书分享和朗读比赛等,让家长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积极互动,从而让学生在更多的环境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教师还要提供优质的阅读材料。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提供学生优质的阅读材料。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彰显语文魅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彰显语文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把握语文的特点、彰显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
语文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是美的熏陶、情的沉浸、智的启迪,语文以它抑扬顿挫的语音、象形会意的文字、丰富多彩的词语在众多学科中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
因此,结合语文的特点引领学生步入精彩的语文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在深情朗诵中体验语文情感魅力阅读是一种灵魂的探险,是超时空的心灵对话。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精读课文是编者精心挑选后编纂的作品,是学生的精神家园,陶冶着学生的思想和情操,提高着学生的精神境界,传递着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使其在反复诵读课文中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有感情的朗读,可加速学生感知内容,加深理解,调动学生的审美激情,体会作者表现的情感。
朗读的时候可根据文中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的语调。
大体来说,情感低沉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则宜采用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
如诵读《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指导学生怀着庄重、悲痛、依依惜别的情怀,运用深沉、缓慢的语调,通过范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形式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都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在朗诵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情感的魅力。
二、在人物剖析中彰显语文形象魅力入选小学教材的作品塑造了五彩缤纷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或正面着色,或侧面渲染,无不栩栩如生。
《将相和》集中刻画了一个胸襟开阔、顾全大局的爱国者形象,《草船借箭》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的智者形象等等,这些人物形象也都展现了艺术形象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给予学生不同的审美震撼。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剖析人物形象美。
浅析魅力语文课堂

浅析魅力语文课堂
魅力语文课堂是指一种富有吸引力、引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性的语文教学方式。
这种课
堂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
魅力语
文课堂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
习乐趣。
魅力语文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演示、
互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课堂上可以引入有趣的文学作品、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语言游戏、
辩论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魅力语文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
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
培养目标。
魅力语文课堂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培养他们的文本理解和
文本鉴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
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魅力语文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学科,还是一门人文学科。
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究,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审
美价值和人文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
高一新生开学语文第一课《语文的魅力》

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一个灰心丧气的青年人,因科举没考 上,便颓废不堪,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 子里,抱头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 门,语重心长地说:“假如爬山时遇上山 体滑坡,你该怎么办?”年青人喃喃地说: “往下跑。”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如何才能学好语文?
一老者在海边垂钓,已经钓了满满一篓 鱼。一个孩子在旁边看了很久。老者准备 离开的时候,温和的冲孩子笑笑,送给他 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可孩子却一口拒绝 了。老者很奇怪,问孩子:“那你想要什 么呢?”孩子说:“我想要你的鱼竿。”
你觉得孩子的这个决定聪明吗?如果是 你的话,你会选择什么呢?
--朱学坤《语文 的魅力 》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 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俩厅。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 咋不戴顶草帽?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 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 土。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 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
音 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
一个灰心丧气的青年人,因科举没考 上,便颓废不堪,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 子里,抱头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 门,语重心长地说:“假如爬山时遇上山 体滑坡,你该怎么办?”年青人喃喃地说: “往下跑。”
一个灰心丧气的青年人,因科举没考 上,便颓废不堪,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 子里,抱头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 门,语重心长地说:“假如爬山时遇上山 体滑坡,你该怎么办?”年青人喃喃地说: “往下跑。”
2006年8月
沙井中学 陈宏
朗读,让语文课散发真正的魅力

朗读,让语文课散发真正的魅力
朗读,让语文课散发真正的魅力。
当你闭上双眼,听着老师铿锵有力的朗读声,伴随着文字的感觉,信任和情感,你是否也跟着一起进入了故事情节之中?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可以让文字变得更加鲜活,让学生们像在电影中一样画面感十足地跟随故事情节。
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他们会发现,一段生硬平淡的文字,朗读后也能变得优美动人,带有情感的纵深和生命力。
朗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式。
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体味故事人物的感受、情绪,提高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
在今天的快节奏社会中,朗读也有助于转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
通过朗读,他们可以远离日常压力,沉浸在优美的语言之中,减轻身心的负担。
总之,朗读是语文课堂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
它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也能让语文课堂散发出真正的魅力。
开学第一课:语文的魅力

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生命
表达自我
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 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 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 西永无弥补。
•积累(背、默、抄、记)
•顿悟(悟性、思考、灵感)
•创造(写作、读书)
学会积累
学会欣赏
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写 作
规范字
《现代汉语词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写可以畅叙幽情,写可以净化 心灵,升华理想,写可以感化同类, 启迪世人,写可以展露才华,获得 知音,写甚至可以写出百世之典范: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事”,当自己的文章能为老百姓做 点什么的时候,这就是“不朽之盛 事”!
丰富生命内蕴
我读小说是为了使自 己更悲观。我不想变成畜 生, 很大程度上要靠优美 小说保护我的人性, 使我 在衣食无忧一帆风顺中也 有机会心情黯淡、绝望、 眼泪汪汪。 一想起自己就 觉得比别人善良、敏感、 多情以及深沉。 这就是我 的阅读趣味。”(王朔)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 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
音趣 施氏食狮史
• 石室诗士施氏,噬狮,誓食十狮。氏时 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 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 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 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食 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 狮,失食。试释是事。
蕾
邹荻帆
一个年轻的笑 一股蕴藏的爱 一坛原封的酒 一个未完成的理想 一颗 正待燃烧的心
山 高 路 远 没 口 信 ,
小 姐 等 到 月 斜 歪 。
天 长 夜 短 门 半 开 ,
秦观的回环诗
凸显语文课程魅力

如何凸显语文课程的魅力语文学科充满美的魅力,其丰富的内容反映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大量优秀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会给学生带来很高的审美享受和深刻的美学思考。
特别是语文课中审美元素所具有的形象的生动性、个性的鲜明性、和谐的共振性、内涵的丰富性、信息的综合性及情感的焕发力,都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雨巷》中的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丁香的美赋予姑娘,象征诗人心中高洁、美丽的理想;《荷塘月色》中那荷塘月色醉人的神韵,精美如诗的语言,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再别康桥》中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画面之美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建筑之美匀称、整齐……那么如何凸显语文课程的魅力,引导学生进入这座生命的百花园呢?一、深情美读,凸显语文魅力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地方,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
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一些优美的诗歌与散文,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引领他们进入诗的王国、散文的意境,凸显语文之美。
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深情地美读与舒缓轻盈的乐曲相融,诗歌的韵律美、画面美和人情美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二、趣味讲解,凸显语文魅力教师要善于挖掘有趣的教育资源。
每一篇课文都包含许多有趣的教育资源。
如关于“宽容”的话题,讲解孔子关于“恕”的故事。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奉行终身的话?”孔子答道:“那大概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习《逍遥游》时,让学生收集关于老庄的趣闻轶事,然后在课堂上共享,如“鼓盆而歌”“涸泽之鱼”“濮水垂钓”等,这些故事都非常有趣。
三、用幽默语言激活课堂,凸显语文魅力语文教师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
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开学第一课语文地魅力

开学第一课语文的魅力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音趣音趣1、从前,有个卖豆芽的人,请村上的教书先生为他写春联。
这个教书先生却给他写了幅古里古怪的同一字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长长长长 .这幅对联一共用了十八个“长”字,它的正确读法应该是: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这幅对联的意思是:主人家的豆芽都要常长常长,生长不止,越长越长,越来越长。
这幅对联把汉字的通假、异读等特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字面上显得十分别致,又表达了主人家的美好愿望。
音趣2、前几天在办公室备课,同组的语文老师递给我一张纸,并诡异地说“读一读吧!我为你写的诗,不看会后悔的。
“我连忙接过纸,内容是:“暗湿竹,暗湿绿,暗湿透春竹,暗湿达春绿。
卧梅有闻花,卧枝伤痕低。
”我先是莫名其妙,再认真地读一遍,总感觉很怪,当我读到”卧枝伤痕低“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在忽悠我。
我又认真地琢磨了前面几段,原来她在利用谐音让我上当。
整首诗翻译为:“俺是猪,俺是驴,俺是头蠢猪,俺是大蠢驴,我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
音趣3、季(jì)姬(jī) 寂(jì),集(jí)鸡(jī),鸡(jī)即(jí)棘(jí)鸡(jī)。
棘(jí)鸡(jī) 饥(jī)叽(jī),季姬及箕稷济鸡(jījíjījìj ìjī)。
鸡既济(jījìjì),跻姬笈(jījījí),季姬忌(jìjījì),急咭鸡(jíjījī),鸡急(jījí),继圾几(jìjījǐ),季姬急(jìjījí),即籍箕击鸡(jíjíjījījī),箕疾击几伎(jījíjījǐjì),伎即齑(jìjíjī),鸡叽集几基(jījījíjǐjī),季姬急极屐击鸡(jìjījíjíjījījī),鸡既殛(jījìjí),季姬激(jìjījī),即(jí)记(jì)《季(jì)姬(jī)击(jī)鸡(jī)记(j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新生开课第一课
教学目的:1、认识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语文的魅力
(1)投影: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从各个方面举例来说明语文的魅力。
举例1:
汉字有很多意义联想的组成部分,不仅有趣,也便于记忆,安,屋顶之下,一个“女”。
表现女性柔弱,不宜在外,“宜室宜家”,才是安全的。
家,屋顶之下,豕表示猪,代表牲畜,说明农业社会里一个家庭必须有一定的家畜。
女和母在古代的甲骨文中这两个字基本形状是一样的:母字比女字多了两个点。
表示乳房,象征着同是女性,不同在于生养和哺育孩子。
愁字表示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秋天里人们为过冬而发愁。
举例2: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
你怀的是双胞胎。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
我却有三室俩厅。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俩条腿都炸飞了!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举例3: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一对好朋友,常常在一起吟诗作对,互为戏谑。
有关他们的趣闻还真不少呢。
有一天,两个人共同乘船欣赏江上晚景,苏东坡抬头一看,忽见岸上有两条狗正在争抢一根骨头,触景生情,便对佛印说:“我说个对子给你对一下,好不好?”佛印说:“好啊!”苏东坡便吟哦道:“狗啃河上骨。
”佛印一听,便知晓东坡在作对暗骂自己。
正动脑筋准备回敬一下,一不小心,手中持着题有东坡诗句的扇子掉到江水中,佛印灵机一动,对东坡说道:“水漂东坡诗。
”东坡一下子显得分外尴尬。
还有一次,东坡去拜访佛印和尚。
路过寺门时,忽见一驴拴在山坡上吃草,心中一喜,欲作对戏弄一下佛印和尚。
见到佛印后,东坡有意戏谑道:“秃驴何在?”佛印一听,知道东坡又在出损招作对骂他,略加思考,手指窗外,道:“………………”。
你知道他回答的什么啊?”
答案是“东坡吃草。
”这一次东坡又未能占到便宜,羞愧万分。
举例4:
或者举:
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同太平军打仗,总是打一仗,败一仗,伤亡很大,特别是鄱阳湖一
战,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
皇帝知道了,就下了一道斥责他的圣旨,并且要他把历次的战况据实奏报。
曾国藩把历次战役的惨败情况据实写上,并在奏章最后用“臣屡战屡败,请求处分”这样一句话。
奏章写好后,他请一位幕友看看。
那幕友看了奏章后说:“中堂大人,不能这样写,这样写皇上是要加罪的。
”曾国藩就向这位幕友请教该怎样写。
幕友沉吟了一会,提起笔来,把“屡战屡败”这个句子改了一下。
曾国藩一看,不禁暗暗叫绝。
这一改果然奏效。
奏章送上去以后,皇帝觉得曾国藩虽然战败,但忠心可嘉,非但没有拿他问罪,反而赞扬了他。
你知道是怎样改写的吗?
答案: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
屡战屡败,消极之至,多次打仗,从无胜利。
屡败屡战,积极之至,多次打仗,虽无胜利,继续战斗。
勇气可嘉,惨烈之至,惊天动地。
(2)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
投影:
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悠扬的音乐,打开书卷,一股清幽的书香扑鼻而来,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那是一种品位的提升。
写可以畅叙幽情,写可以净化心灵,升华理想,写可以感化同类,启迪世人,写可以展露才华,获得知音,写甚至可以写出百世之典范:“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当自己的文章能为老百姓做点什么的时候,这就是“不朽之盛事”!
王朔说自己读书:
“我读小说是为了使自己更悲观。
我不想变成畜生,很大程度上要靠优美小说保护我的人性,使我在衣食无忧一帆风顺中也有机会心情黯淡、绝望、眼泪汪汪。
一想起自己就觉得比别人善良、敏感、多情以及深沉。
这就是我的阅读趣味,从小说中汲取堕落的勇气和抗拒生活的力量。
”
二、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从以下五个方面谈如何学好语文。
1、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
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
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2、习惯,习惯是恒久的保证。
要养成阅读的习惯。
多看一些书,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
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
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
看像《读者》、《散文》之类的杂志。
看《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独到的观点,看到一些内涵丰厚的文章,使自己也变得爱思考起来。
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
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
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
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
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
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读者》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
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
在写作方面,除了多看书看报外,还可适当记点日记周记之类,锻炼文笔,久而久之,就会越写越顺。
一些喜欢听歌的同学常常会记些喜欢的歌词,在写作时用一用,还真不愧为一种好办法,最起码在语言上就占了不少优势。
当然,也可以背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记常用,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总之,语文就像中药,越熬越有味。
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准了时,你的努力就已经得到了回报。
3、明确自己所要掌握的高考能力要求和知识要点,明确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明确相应的对策,平时注意积累,做个学习的有心人。
高考语文把语文的能力要求划分为五个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析。
五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语文知识要求包括五大方面:(1)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3)文言文阅读(4)现代文阅读(5)写作。
每项知识的具体内容要求更应认真了解。
至于试卷形式和结构在练习中就可了解,不必太费心思。
了解了这些就好比航船有了目标和航线,那么,如果再有一个好船长就不愁到达不了目的地了。
4、书写
书写的要求是规范和工整。
举例向学生说明书写对语文成绩的影响。
5、使用工具书。
做拼音题时,就翻翻《新华字典》,把自己以前读得不准确的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较深。
另外,平时听新闻时也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听听播音员的发音,碰到哪个字他发得和你不一样,就记下来,查查字典,看是他发得对还是你发得对,这样做印象特别深。
做词语用法的题目时,就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
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最好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
这个工作最好能每天都做,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