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观察

合集下载

内镜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的疗效对比

内镜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的疗效对比

内镜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的疗效对比李江虹;黄国进;成翠娥;陆志平;吴钢【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108例行EMR治疗(EMR组)或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治疗(电切组)的结直肠无蒂息肉(直径1~2 cm,共131枚)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EMR及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均成功切除息肉.EMR组手术时长[(9.19±1.32)min]长于电切组[(7.71±1.33)min];EMR 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1±2.04)d]短于电切组[(4.63±1.81)d];EM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低于电切组(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见病变残留、原位复发.结论:EMR和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均可用于直径1~2 cm结直肠无蒂息肉的治疗,其中EMR更安全、术后恢复更快.%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and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coagulation electric cut method for treating non-pedunculated colorectal polyps.Methods:During January 2013 and July 2015,the clinical data of 108 patients with 131 non-pedunculated colorectal polyps which the diameter between 1-2 cm were treated by EMR or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coagulation electric cut method,operative time,hospital stay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Results:EMR and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coagulation electric cut method wer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all 108 cases.Patients in the EMR group needed longer operative time ([9.19±1.32]min)compared with thesnare group ([7.71±1.33]min).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time([3.51±2.04]d)of patients in the EMR group was shorter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nare group ([4.63±1.81]d).EMR group tot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5.26%) was lower than the snare group (21.6%,P<0.05).All polyps were excised,no original residual lesions and recurrenceinsitu were found during follow up.Conclusions:Both EMR and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coagulation electric cut method can be used for non-pedunculated colorectal polyps,but EMR is safer and can achieve fast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7(024)001【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结直肠无蒂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作者】李江虹;黄国进;成翠娥;陆志平;吴钢【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常熟 215500;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常熟 215500;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常熟215500;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常熟 215500;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常熟 21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结直肠息肉(colonic polyps)是指结直肠表面隆起并向肠腔内突起的病变的总称,大部分结直肠癌是由息肉(主要是腺瘤性息肉)恶变所致[1-2]。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3-09-16T09:43:05.4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欧锦溪朱志华谢玉丽[导读] 消化道息肉组织学分型以英国的Morson的组织学分型为基础,分为肿瘤性、错钩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4类[1]。

欧锦溪朱志华谢玉丽(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543001)【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 ( EMR )和单纯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101例169枚消化道息肉患者,分别行EMR和单纯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的操作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

并于治疗后1个月首次复查随访疗效。

结果 EMR组出现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切口过深及残端残留)共11例,而电切组共有34例,EMR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电切组(P<0.05),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消化道息肉行 EMR 治疗与传统单纯高频电切术治疗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EMR ) 消化道息肉【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122-02 消化道息肉是泛指起源于胃肠道黏膜上皮而隆起于黏膜面,并向消化腔内突出的局限性病变。

目前的发病率和检出率均越来越高,可视为癌前病变甚至恶变[1]。

因此及时发现息肉并对其切除及作病理学检查,这对预防其恶变,对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近年来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技术。

现总结我院近年来分别经传统方法直接圈套治疗或行EMR治疗消化道息肉,对比两种方法临床疗效,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101例169处按山田分型法确诊消化道息肉(包括山田I-Ⅳ型)的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改良黏膜切除术(EMR)法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内镜下改良黏膜切除术(EMR)法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中 术 前 已经 出现 4例 , 术 后 出 现 6例 。 2 . 2 治 疗 原 则
梗阻时 , 管状 瘘 可应 用 医 用 粘合 剂 堵 塞 瘘 管 , 控制肠液外漏 , 促 进 瘘 管 愈 合 。 唇 状 瘘 参 考 文 献 或瘘 L J 大、 瘘管短的管状瘘, 可用 硅 胶 片 内堵 , 起 机 械 性 关 闭 瘘 的 作 用 , 并 保 持 肠 [ 1 ] 李 卫 东 ,苏 雪 形 ,李 益 , 等 .腔 镜 阑 尾 术 后 肠 外痪 腹 腔 外 脓 肿 二 例 [ J ] .海 南 道的连续性 , 控制肠液外漏, 恢复肠道功能 , 达 到简化处理与加强肠道营养支持 的目 医学 , 2 O I 3 ,2 4 ( 2 3 ) : 3 5 7 6 3 5 7 7 . 的 。在 瘘 口远 侧 或 近 侧 具 有 功 能 的小 肠 超 过 1 5 0 c m时, 呵 经 鼻 胃管 ( 用 于 低 位 小 肠 [ 2 ] 董新争 , 史 录 琴 .阑尾 切 除术 后 并 发 肠 瘘 6例 临 床 资 料 分 析 [ J ] .甘 肃 医 药 , 2 01 3.3 2(J] : 6 5— 67 瘘、 结肠瘘等) 、 空 肠 造 口插 管 或 经 瘘 口插 管 ( 用 于 卜二 指 肠 侧 瘘 、 胃肠 吻 合 u瘘 、 食
这就要求医生在手术操作需细致耐心在进行阑尾切除术时应保持切充分暴露有利于手术开展减少由于盲目操作造成的肠管损伤视腹腔引流在进行腹腔引流过程巾如发现阑尾炎感染严霞应及时对渗m液进r清除放镫腹腔q1流管不仅可以引流还对肠甓修复有促进作用加快肠功能恢复控制肠瘘的发生率保持引流通畅
藐 } 蕤 ຫໍສະໝຸດ 2 0 1 4 年4 月 第4 期
1 6例 。 刚尾 周 f 脓 肿 术 后发 1 0例 ,其 中 6例 术 前 患 者 已经 出 现 喇 尾 根 部 坏 疽 井 箭 搴 肠 吻合 f I 瘘等 ) 灌 注 要 素 饮 食 瘘 经 “ 内堵” 后, 日 』 恢复¨服饮食。 残 端 瘘 。患 靳 阑尾 病 情 严 最 , 盲肠和回肠末端肠壁 炎症表现 明显明 显, 出现 水 肿 很 2 . 3 预 防 措 施 存易发, } : 穿 孔 。本 研 究 病 例 中 阑 尾 残 端 瘘 为 1 0例 ,主 要 发 生 原 闪 有 缝 扎 修 补 困 针 对 阑尾 切 除 术 后 井发 肠 外 瘘 的 发 病 原 闪 及 手 术 治 疗 过 私 口 』 能 存在 的过失 。 难, 『 剩尾 残 端 结 扎 小 牢 , 残端坏 死脱落 形成 瘘等。本研 究 中有 l 2例 存 在 医 源 性 损 这 就 要 求 医生 在 手 术 操 作 需 细 致 耐 心 , 在 进 行 阑尾 切 除 术 时 ,应 保 持 切 ¨ 充 分 暴 伤, 其 中 阑 尾 位 于 吲 肠 后 位 4例 . 8例 为 荷 包 缝 合 包 埋 阑尾 残 端 过 程 中 放 置 引 流 管 露 , 有利于手术开展 , 减少 由于盲目操作造 成的肠 管损伤 。 护人 员要高度 再 发 生 茸肠 瘘 肠 梗 阻 时 也 容 易 发 生 肠 外 瘘 , 本研病例中合并麻痹性肠梗阻 l O例 , 其 视 腹 腔 引流 , 在 进 行 腹 腔 引 流 过 程 巾 如发 现 阑 尾 炎 感 染 严 霞 , 应 及 时 对 渗 m 液 进 r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观察 蔡一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观察 蔡一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观察蔡一珊武汉市第三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5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进行治疗,包括标记、黏膜下注射、边缘切开、剥离病灶以及创面处理等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5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手术治疗,手术中患者创面少量出血均进行电凝下止血,术后4例(7.69%)患者出现了迟发性出血,予以行内镜下止血术治愈,其余患者无明显严重性的并发症情况发生,术后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未见肿瘤的残留及复发。

奥美拉唑对创面的愈合具有良好效果。

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切除较大病变,安全有效,并提供完整病理学诊断治疗,同时具有微创手术的优势,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肿瘤;治疗;应用价值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源于消化道黏膜下层的肿瘤性病变,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内镜治疗技术也在飞速发展。

目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消化道肿瘤以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治疗中。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内镜下专业高频电刀以及其他的辅助设备对病灶进行处理,避免外科手术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以免加重患者的痛苦,同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还具有恢复快、创伤小、残留及复发少的特点[1]。

本文选取了本院所收治的5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进行治疗,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现将本次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所收治的5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34—78岁,平均年龄在(49.58±8.52)岁,患者中食管早癌11例,食管癌前病变3例,食管间质瘤9例,食管平滑肌瘤1例,胃巨大息肉6例,胃腺瘤5例,胃间质瘤4例,直肠类癌2例,直肠腺瘤8例,结肠腺瘤3例。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1122018 年第 5 卷第 49 期2018 Vol.5 No.49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临床护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孙 慧(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江苏 泰州 225321)【摘要】报道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与医生默契配合、熟练的技巧,术后细致的病情观察以及饮食、运动等的指导是保证EMR 手术治疗扁平或亚蒂息肉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肠息肉;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9.112.02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扁平或亚蒂息肉等,是在息肉电切术、粘膜下注射以及钛夹止血术等内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其效果好、易操作、安全性高,已逐渐在临床推广普及[1]。

EMR 的顺利进行,疗效满意与否,与护理人员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收集我院2017年3月~7月行肠息肉EMR 的患者25人,年龄在38~70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

其中男18例,女7例;多发性息肉13例,单个息肉12例。

现将肠息肉EMR 的护理配合报告 如下。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解释EMR 治疗的经过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通过介绍以往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

告知病情,包括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1.2 检查积极完善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各项辅助 检查。

1.3 器械及药物的准备电子肠镜(OLYMPUS CF-H260AL ),透明帽(OLYMPUS D-201-10704),注射针(OLYMPUS N M -200U -0423)电圈套器(O LY M P U S S D -240U-25),钛夹释放器(OLYMPUS HX-110UR ),钛夹(OLYMPUS HX-610-135L ),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靛胭脂混合液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年第21卷第21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113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周怿,丁耀昆,朱清,黄重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0000)关键词:胃肠道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炎症反应中图分类号:R 472.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7)21-113-02 D0I: 10. 7619/jcmp. 201721041胃肠道息肉指胃肠道腔内隆起发生病变[1],早期没有显著临床症状。

胃肠道息肉在后期易引 起消化道出血,并有可能发生癌变,因此尽早切 除、积极治疗很有必要,对预防消化道癌症有重要 的意义[2<。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在内 镜下完整切除带病灶的黏膜,不损伤肌肉层下组 织,是疗效确切的微创治疗技术[4_6]。

本研究对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进 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一2016年11月本院收治 的8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在内镜下诊断为胃肠道 息肉,且息肉直径為2 cm;包括胃息肉43例,结 肠息肉37例。

将上述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

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31 ~68岁,平均(47. 3 ±6. 42)岁。

观察组 40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32 ~67岁,平 均(45.7 ±8.14)岁。

排除标准:排除以往接受过 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手术的患者;排除有在内 镜下黏膜切除术禁忌证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 的患者;有胃肠镜检查禁忌证者;安装有心脏起 搏器的患者;内镜下提示有明显的黏膜下浸润,组织 、、,黏膜下 后病变不能抬举等。

2组在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的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器械及药品:采用0iympusCLV-H260电子 胃镜,Olympus CF-260AI 电子肠镜,ERBE 200D 氖气刀,Olympus标准圈套器,Olympus NM-200L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注射法粘膜切除术


该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平坦 型病变,安全有效,切除 LST尤为适用,但难度较大。 原理:


粘膜下层注入甘油果糖+ 亚甲蓝,使病变基底隆起 (将平坦型病变转变为隆 起型病变)。 利用带钩的圈套器套住病 灶,收紧后使之成为假蒂 息肉,然后用PSD切除。 (将宽基病变转变成假蒂 息肉)。
各种不同规格的圈套器,高频电凝器或氩激光
电凝器,注射针和金属止血夹(止血和预防出 血)。
息肉切除术操作步骤
B. 完整套取息肉
A.充分暴露息肉
D. 回收息肉,送检病理 C.茎部保留约5mm,先电凝后切割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Mucosectomy
Resected specimen
放大观察,接合部有残留腺瘤
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
放大观察:残余腺瘤完全凝固
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
优点 简单易行,成功率高 对较小平坦型病变一次可切干净 对小型粘膜下肿瘤尤为适用 无须特殊器材
缺点 切除深度不易掌握 易损伤肌层,有引发出血和穿孔危险 不适于较大病变
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
烂的分化型癌, 2cm以下无溃疡糜烂的未分化型癌
结直肠----m或sm癌
EMR术式种类
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
注射法粘膜切除术
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
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
可用于切除平坦型病变, 缺点是容易切除过深,引 发穿孔危险,适用于具有 较厚肌层的食管、胃及直 肠等部位的病变。
直肠类癌透明帽切除
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
“Underwater” EMR without submucosal injection for large sessile colorectal polyps (with video)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 ESD APC等)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 ESD APC等)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肠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综合征。

其中,腺瘤性息肉、息肉病综合征与结肠癌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内镜检出、切除腺瘤可使结直癌的发生减少76%~90%,下面就介绍几种内镜下清除肠息肉的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EMR常用于切除无蒂息肉,通过注射缓冲液到黏膜下层的空间,使上皮与底层组织分开,使病变分离。

EMR比单纯使用圈套器或电凝术切除病变更安全。

EMR通常用于<20mm 的息肉,这是因为用这种技术整块切除更大的息肉是有难度的。

然而用黏膜分片切除法(EPMR)对更大的息肉是可行的。

EPMR 先从病变周围注射液体使病变隆起,然后用圈套器分片将病变切除,先切除病变中央部,再切除残余病变。

EPMR对于结直肠大而无蒂的息肉是一种安全的方法,但是由于其高复发率应谨慎用于恶性息肉。

如果EPMR术后有残留的息肉组织,可用氩离子凝固术清除。

分片切除后3~6个月内应该复查病灶处有无残余息肉组织。

EMR的适应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各国并不统一,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医院、医生掌握的适应证也不完全一样。

首先要获得组织标本用于常规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的黏膜下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其次切除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较浅、采用可以完全切除的消化道早癌均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

但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判断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绝对适应证标准还有争议。

日本食管协会制定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绝对适应证为:病灶局限于m1、m2层、范围<2/3食管周长、长度<30mm,病灶数目少于3-4个;相对适应证为:病灶浸润至m3、sm1,直径30 ~50mm,范围≥3/4食管周长或环周浸润、病灶数目5~8个。

根据日本胃癌学会编写的《胃癌治疗指南(2004年4月版)》规定,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为:(1)病理类型为分化型腺癌;(2)内镜下判断癌组织的深度限于黏膜层(m);(3)病灶直径<2c m;(4)病变局部不合并溃疡,以上4个条件需同时具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 的 病 理 标 本 。
[ 关 键词 ] 内镜黏 膜切 除 术 ; 消化道 ; 息肉 [ 中图分 类 号 ] R 5 7 3 . 9 [ 文 献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 1 1 8 5 1 / j . i s s n . 1 6 7 3—1 5 5 7 . 2 0 1 3 . 0 4 . 0 1 7
WA N G B a o —j i a n , G U We n— f e n , WU J i a n , HU Z h o n g—z h u o
( P a n z h i h u a I r o n a n d S t e e l G r o u p G e n e r a l Ho s p i t a l , S i c h u a n P a n z h i h u a 6 1 7 0 2 3 , C h i n a )
Ob s e r v a t i o n o f En do s c o p i c M uc o s a l Re s e c t i 0 n I n Tr e a t me nt o f Di g e s t i v e Tr a c t No ne— — Pe d i c e l Po l y p s
p a t i e n t s w h o s e d i a g n o s i s w e r e d i g e s t i v e t r a c t n o n e— p e d i c e l p o l y p s r e c e i v e d e n d o s c o p e m u c o s e c t o m y( E MR) .
王保健 , 顾文芬, 吴 剑, 胡忠卓 ( 攀钢集团总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 1 7 0 2 3 ) [ 摘要] 目的: 分析 内 镜黏膜切除术( E M R ) 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资料。方法 : 对9 5 例 消化道 无蒂 息 肉 患者 采 用 E MR进 行 息 肉切 除 治疗 , 标 本 送 病 理检 查 , 观察疗效、 近期 及 远 期 并发 症 和 内镜 随
Al l s p e c i me n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we r e s e n t t o p a t h o l o g i c e x a mi n a t i o n .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 s ,s h o t —t r e r m a n d l o n g—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a n a l y z e s h o r t —t e r m a n d l o n g— t e r m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m u c o s e c t o m y( E M R) i n
2 0 1 3年 8月 第3 9卷 第 4期

. 2 0 1 3
V0 L 39 No . 4
J OURNAL OF MODE RN C L I NI C AL ME DI C I NE
内镜 黏 膜 切 除 术治 疗 消 化 道 无 蒂 息 肉观 察
访 。结 果 : 所有 病例 均一 次性 完成 切 除 , 1例 术后 出血 , 经 内镜 下止 血后 好 转 , 无 穿孔 等严 重 并发 症 。 随 访 3个 月至 2年 未见 息 肉复发 。结 论 : E MR是 治 疗消化 道 无 蒂 息 肉安 全 、 有效 的 方法 , 同时可提 供较 为
t r e a t me n t o f d i g e s t i v e t r a c t n o n e—p e d i c e l p o l y p s, a n d t o s u mma r i z e o p e r a t i o n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s .M e t h o ds: 9 7
t e m r c o mp l i c a t i o ns we r e o bs e r v e d. a n d e n d o s c o p e f o l l o w —u p we r e g i v e n. Re s u l t s:Al l c a s e s a c h i e v e d o n e— t i me e x c i s i o n,wi t h o n e b l e e d i n g a nd o n e p e r f o r a t i o n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No r e c u r r e nc e o f p o l y ps h a pp e n e d d u r i n g t h e 3 mo n t h s’t o 2 y e a r s’ c l i n i c a l f o l l o w —u p.Co nc l us i o n s: EMR i s a s a f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me t h o d o f t r e a t i n g d i g e s t i v e t r a c t n o n e—p e d i c e l p o l y p s,me a n wh i l e i t c a n p r o v i de r a t he r i n t e g r a t e d p a t h o l o g i c s p e c i me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