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
看完《康熙王朝》之后

看完《康熙王朝》之后,我收获的八大用人之道的启示——摘录《我的大学》生活篇之八在大学里,我并不太喜欢看影片的,当然也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看,但是我看过的一些影片中,几乎每一部都给了巨大的感受!其中的《康熙王朝》就是我百看不厌的一部电视剧,看完之后给我巨大的思考。
我们寝室的柏松对这部片子也是爱不释手!也是一遍又一遍的看。
现在感受起来,什么是好的影片作品?我认为往往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思考,而且还能让人无穷的回味下去,甚至影响某些人群的行为的影片,才是我认为的最好的影片。
大学里能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部《康熙王朝》啦!大型历史巨作片,给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一回想起这部片子,就让我们立刻能想到康熙的扮演者陈道明。
陈道明是我最喜欢寥寥无几的影星之一。
他的演技确实令我佩服!他在我心目中可以堪称是一位绝佳的影帝啦!其实,我对康熙王朝的痴迷,不仅仅是因为陈道明这为主演人员,而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喜欢这部片子里折射出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方法,这对我们的专业研究非常有帮助,毕竟我是学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将来的用人之道肯定是少不了,所以我必须的全力以赴好好研究一下这部电视剧。
不瞒大家说,我大学里对一部电视剧看的遍数最多的也就是这部《康熙王朝》巨作啦!我整整是看了六遍之多,每一遍给我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每一遍观看的重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研究这部电视剧,我曾经拿出一个暑假的时间特意来欣赏和研究它,那还是在09年的暑假里,我自己一个人在寝室反复的观看,品味,当然观看完之后,我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就把我收获的八点启示分享给大家。
第一点:大局观念,基本上是可以牺牲功臣的利益,而去维护一个民族的尊严。
电视剧中,在周培公剿灭叛军之后,大功告成,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是后来康熙还是把贬他到了盛京,把他扔到了冰天雪地里11年的时间,当时在康熙巡访盛京的时候,第一个要探望的人就是周培公,并且在周培公临终前把当年下放他的原因告诉了他,说全都是为了满清民族的团结,因为周培公是一位汉将,在当时民族恩怨深厚的大背景下,康熙不得不着眼于民族大局利益,认可牺牲自己心爱的大臣,也要维护民族的团结,就是这样的。
康熙王朝人物点评

《康熙王朝》人物点评(帝国正原创)本人近日又重新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经典就是经典,再看依然回味无穷,遂将剧中人物点评如下:一核心人物1康熙首先,康熙作为一个皇帝真可谓圣君明主,难怪被人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对皇权特别贪恋,本人觉得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皇权更重要的了。
康熙小的时候,父皇顺治告诉他做皇帝有种种的不好,问他还愿不愿意做皇帝,康熙很肯定的回答说愿意做皇帝。
康熙对皇权的重视甚至超过骨肉亲情,这一点从后来对待容妃、蓝齐儿、大阿哥、太子等至亲的冷酷举动都可以看出来。
康熙特别善于运用权术,工于心计,懂得恩威并济,这是他的制胜法宝。
这与康熙在险峻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又得孝庄太后的真传有着莫大的关系。
有时候康熙给人的感觉到了凶残的地步,记得康熙年轻时说过,想了很久终于想通了为什么皇上喜欢杀人,因为好多人都想杀皇上。
或许权力的斗争从来都是需要心狠手辣的吧。
用人方面,康熙喜欢玩卸磨杀驴,只要还有利用价值的臣子先留用,等没有价值了再严查治罪。
最让人心寒的是康熙对待周培公。
这样一个忠心耿耿、才能卓越、功不可没的人才被康熙放逐北方,含屈病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康熙另一个制胜法宝是行事有魄力和胆略。
康熙十六岁便敢策划除掉权臣鳌拜,时机虽不成熟却敢力排众议下令裁撤三藩,台湾问题上怒斥索额图的弃台建议。
最了不起的是康熙两次御驾亲征葛尔丹,尽显皇帝天威!康熙在位期间勤奋好学、励精图治、整肃朝纲,年纪轻轻就能够匿名考取进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
康熙平三藩、收复台湾、征葛尔丹每一件都足以载入史册。
康熙对党争和腐败整治可谓不遗余力。
陈道明在康熙怒斥群臣的那场戏演得是精彩绝伦,充分表现出康熙对于腐败的深恶痛绝!这一段也成为该剧的经典片段。
另一方面康熙作为丈夫和父亲显得狠心,对待容妃、蓝齐儿母女尤其残忍。
他将蓝齐儿强行嫁给葛尔丹,后又将葛尔丹杀死,还可以说是出于政治考虑,但对待容妃就太说不过去了,就算将其打入冷宫也好嘛,居然默许一个堂堂贵妃去刷马桶!一点都不恋及旧情,忘了容妃曾经多么爱他、对他多么的好!真是可恨!再一方面康熙作为一个人运气总是很好,每当有危难的时候总有贵人相助,而且总是涉险过关。
康熙王朝九子夺嫡

十四阿哥:胤禵(1688-1755) 68岁
本名为胤祯,雍正即位后,更名为允禵 。 康熙二十七年生,母孝恭仁皇后。与雍正、胤祚同母。但党 附胤禩,与雍正对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七年, 任抚远大将军,征讨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师驻甘州, 进次吐鲁番。雍正元年,晋为郡王。三年,被降为贝子。 四年,革爵禁锢。乾隆即位时,命释放,封辅国公。乾隆 十二年,晋贝勒。十三年,晋恂郡王。二十年,卒,谥号 勤。 老十四是八爷党中的人物。 随着胤禩为康熙所不喜, 八 爷党便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康熙五十六年, 封胤祯为 大将军王, 挂帅出征, 去西藏平叛,得胜。胤禵与四阿哥 胤禛乃同父同母的兄弟, 但是他们的感情却并不好, 可能 与他们生母德妃偏疼小儿子有关。 野史以及民间流传很多胤禛篡位的说法, 其中有说改诏 书中“传位十四子”为“传位于四子”,纯属无稽之谈。 但是因为康熙晚年对他的宠爱, 估计也动过给他传位的念 头吧。 不过这个十四子说实话不算特别好, 他在军中的时 候就设法敛财, 倘若真的做了皇帝, 肯定不如雍正。在我 看来,皇帝并未属意十四子, 否则西藏平定以后, 军功已 立, 自然会将其留在京城, 而不是继续打发去西北。 当 然, 如果康熙真的是雍正害死的, 那就不敢说了, 但是 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胤禵在雍正年间被打发去守皇陵, 虽然郁郁不得志, 但也算不得监禁, 因为皇陵附近的风景 还是很美的, 却也还算过得舒服日子。 这个老兄也是活得 比较长命, 乾隆二十年才去世。
大阿哥:胤禔
(1672-1732) 63岁
康熙十一年生,母为惠妃那拉氏。惠妃不算出名, 可是她哥哥纳兰明珠可是个名人,当年就是他力主撤 藩灭掉吴三桂的。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就更是个 大大有名的人物了。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 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 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 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 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胤褆从征,任副 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 程。26岁时,被封为直郡王。 他迷信喇嘛, 为了当上皇帝,竟然想到了用魇 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他的亲兄弟胤礽。康 熙一废太子的时候, 命他守卫,他上窜下跳,甚至 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以为不立嫡则立长,他就可 以当太子, 让康熙极为寒心。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 揭发了魇镇的事情,终其一生被囚禁,雍正十二年卒。
《康熙王朝》观后感600字

《康熙王朝》观后感600字康熙,有人说他是一代明君,有人说他是千古帝王,他似乎成为了伟大领袖的象征,但人们都忽略了,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
康熙自8岁登基为皇,小小年纪便设计除去了当时张扬跋扈的鳌拜,他胜在自制,强在自省。
他虽无实权,却也是一国之主;想那鳌拜,只是四大辅臣之一,仗着力大无穷、武艺高强,便为非作歹,这便是被权势冲昏了头脑。
康熙在被孝庄点醒后,一直勤奋好学,若他也似鳌拜那般,在少儿时代贪欲享乐,恐怕江山就要易主了。
若他不能自制,不懂自省,就算有孝庄在一旁时时引导他又如何?但当三番同时起兵造反时,他被吓倒了,开始颓废,堕落,甚至要放弃皇位,也许有人认为他太懦弱了,但有哪个人不是从大风大浪中吸取经验来提升自己呢?康熙可以说不是一个好的父亲,没有哪个皇帝做到了好皇帝的同时,也做到了好父亲,他们身为帝王,要承担的责任太多了,也太大了。
就好比蓝齐儿,当时准葛尔汗——葛尔丹来大清和亲,选中了蓝齐儿,而蓝齐儿是康熙的掌上明珠,他舍得吗?不。
但那时大清的实力还不足以于准葛尔对抗,他在等,等一个时机。
康熙最终还是把蓝齐儿嫁给了葛尔丹。
蓝齐儿在走前,把那只玉兔狠狠地摔在了地下,转身离去,只剩下屋内的康熙把碎片一块一块的捡起来再粘好。
他是一国之君,无价之宝数不胜数,他又何必在乎那个玉兔?他在乎的,不过是与蓝齐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罢了。
终于,他等到了那个时机,“葛尔丹不除,必成大患”,他带着这个信念,踏上了亲征准葛尔的道路。
在随政大臣一次又一次的传来捷报时,他只是点点头,继续埋首读书。
眼看他从少年时的年少气盛,蜕变到处事不惊,我开始敬佩他了,但也只是敬佩作为皇帝的他罢了。
他去迎接蓝旗儿回京时,蓝齐儿却疏离的叫他“大清皇帝”,他的亲外孙捶打着他,说要为父汗报仇,难道他不心痛吗?但他只能这么做,因为他不仅是蓝齐儿的父亲,还是大清的王,臣民们的天下。
临走时,他留下了龙辇和玉兔,因为他知道,他的女儿——蓝齐儿不会再恨他了,她会理解他的。
《康熙王朝》的历史常识错误连连却为何依旧是经典

《康熙王朝》的历史常识错误连连,却为何依旧是经典?点击标题下「历史真相大揭秘」可快速关注探究揭秘历史真相,揭开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解密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让您了解不一样的历史。
在进入电视剧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历史上的康熙。
康熙帝8岁即位,69岁去世,在位长达61年,除去亲政前的7年,其执政也达54年。
在位时间之久,堪称中国历代皇帝之最。
他不仅是清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贤明君主之一。
他治国首重治黄,根治水患,整修大运河,畅通增运,奖励垦荒,镯免钱粮,增丁不加赋,经济空前繁荣;倡导文教,注重教育,组织学者整理典籍,编幕图书。
他以杰出的才能,巨大的勇气,开创了一个盛世的新时代,把中国封建社会推进到新的发展高峰。
在他的统治下,坚持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对外反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推行民族联合的政策,实现了国家与民族的“大一统”,把一个历经50多年战乱、残破而分裂的中国,重新凝聚成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国家。
康熙皇帝的辉煌一生成就了《康熙王朝》成功的基本背景,这样一部反映伟大帝王的电视剧,首先就已经有了夺人眼球的吸引力。
《康熙王朝》也确实成为了一个经典。
但就是这个经典的历史正剧,偏偏在历史知识上错误百出。
可以说它每一集都有不止一处的历史硬伤,整部四十六集的电视剧中历史错误更是多如牛毛。
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究竟犯了哪些历史错误,再来看看为什么这么多的错误也没能阻挡它成为一部正剧里的经典。
一、少年康熙时代的瞎编乱造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勤政、刻苦。
清入关初,规定皇帝每月逢五之日亲临太和殿处理政事,其它时间则灵活掌握。
康熙帝亲政后,改变此项规定,除实行逢五日临朝,其余每天到乾清门听政议事,其后50多年,“早夜孜孜,有如一日”。
臣属曾劝他节劳,他说:“肤惟政治,务在精勤。
再说批阅奏疏,更是件苦差事。
他却是不舍昼夜,一定将当天送达的奏章批阅完,从不拖拉。
吴三桂叛乱时,每天多达三四百件,他批答如流,不积压一件!晚年,他还说:他阅奏本“曾无一字疏漏”。
康熙王朝皇后妃子列表_1

康熙王朝皇后妃子列表7.悫惠皇贵妃(1668年—1743年):佟佳氏,贵妃(1700年)、皇考皇贵妃(1722年)、皇祖寿祺皇贵太妃(1735年),享年76岁。
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之妹,既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妻妹。
8.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贵妃(1681年)。
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生胤誐,一女殇。
1693年十一月初三日去世。
9.顺懿密妃:王氏,如玉、密嫔、密妃(1722年)、密太妃(1735年)1744年。
知县王国正之女,母黄氏。
生胤禑、胤祿、胤祄。
10.纯裕勤妃:陈氏,二等侍卫陈希阂之女。
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亲王胤礼,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勤嫔。
1705年3月(康熙四十四年二月)晋封为勤妃。
1726年(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
1735年(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1754年1月12日(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
乾隆帝亲诣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11.惠妃:那拉·芷珠,郎中索尔和女,纳喇氏初封庶妃。
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殇)。
十一年生皇长子胤禔。
1677年(康熙十六年)八月册纳喇氏为惠嫔,1681年(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
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
1732年(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卒。
12.宜妃:郭络罗·桑榆,佐领三官保之女,有一妹为贵人,同为康熙帝妃嫔。
1674年(康熙十三年)入宫,初赐号贵人,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丙寅册封宜嫔,圣祖甚爱之。
1680年1月5日(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生皇五子恒亲王胤祺,1682年1月28日(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封宜妃。
1683年10月17日(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生皇九子胤禟,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胤禌。
1732年八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
康熙王朝简介

康熙王朝简介康熙王朝是清王朝崛起以前的王朝。
康熙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中国伟大的强权主权之一;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社会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在17世纪以及18世纪初叶的巅峰。
康熙王朝的背景是清朝前期前身之一的汉王朝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王朝的时期通常指的是从1654年-1796年的统治时代。
康熙王朝的建立是依附顺治帝及其儿子康熙统治的,康熙王朝也是在历史上中国最强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康熙的国土大致呈椭圆形,是中国现在的七个大河流域的包围圈,其中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及其历史文化和贸易足迹;康熙王朝是一个大国,包括中国主要西部以及中国目前行政区划组织的20多个省份,以及朝鲜半岛、蒙古、哈萨克斯坦等东部一部民族,总共有62个族群。
康熙王朝的政治和经济体系,围绕着集权机构的中央化体系行政,使这个中心趋向强大。
康熙王朝建立了一系列集权机构来实现对各个政府部门的监督,包括各个省份和官府、县府、镇府等,使中央政府对官僚机构实现完全控制,坐实中央集权。
康熙王朝不仅在政治上开展了全面发展,同时也重视社会经济发展。
康熙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黄色农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强盛时期的开端。
康熙王朝建立了诸多的经济管理机制,使前期的市场经济在中国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康熙王朝的封建体制下,当地的特许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商业运作变得更加繁荣。
康熙王朝的文化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发展空间。
康熙王朝时期以书法、山水画、国画等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瑞金谱是康熙时期文人创作最精美的音乐作品,纪念碑文也被创作出来,用以纪念康熙王朝诸多历史贡献。
康熙王朝以其辉煌成就著称,此时此刻,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
康熙王朝皇后妃子列表_6

康熙王朝皇后妃子列表13.荣妃:马佳·云妞,为员外郎盖山之女,儿荣嫔(1677年)、荣妃(1681年)。
1727年3月6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生承瑞、赛音察浑、固伦荣宪公主、长华、长生、胤祉(儿子中唯一成人)。
14.定妃:万琉哈氏,郎中拖尔弼之女,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比康熙帝小七岁。
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定嫔。
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后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
”,雍正帝尊为皇考定妃。
雍正年间定妃就迎养于履亲王胤祹府第,乾隆朝每逢岁时节日必迎入宫,赋诗献寿,亦称为宫中盛事。
但再未进尊封。
定妃九十大寿时,乾隆帝亲至府第祝贺。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终年九十七岁。
15.宣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世祖悼妃的侄女,即康熙帝的表姐妹。
1717年(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宣妃,1735年(乾隆元年)八月初八日薨。
16.成妃:戴佳·成韵,司库卓奇之女,1669年(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淳亲王胤佑,1717年(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由成嫔册为成妃。
1740年(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己时奉安。
其所生皇七子胤佑,生有残疾。
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三月晋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淳亲王,八年四月初二日卒,年五十一岁,谥曰"度"。
17.良妃:卫婵,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
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
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未几晋良妃,是历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
1711年十一月十二日逝世,享年40岁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熙:1.天有情、山如梦、超然世外、人杰地灵啊。
(形容阳城)2.老祖宗,这花儿如果半红半白,可谓世间齐物,人如果半红半白,就忠奸不明了。
3.这是帝王的驭下之术,而不是堂堂正正的天子之道,朕要以道治天下。
4.黄敬啊,你说你一个太监,怎么对这种事这么感兴趣啊?幸亏你是个阉货,要不然你小子也是个多情杂种。
5.索额图,你干脆把朕的脑袋也送给吴三桂好了。
6.爱卿如面,而今,爱卿音容笑貌仍在朕的眼前,你坐拥雄兵、虎视西北、窥测天下,满朝大臣都料定王辅成必反,独有朕以为未必,所以今天借令郎之笔送你两句话,其一,朕必胜吴三桂必败,其二,你无论何时来归,朕将抛弃前嫌,出宫远迎,因为你是国家之栋梁,朝廷之忠诚。
7.放屁,放屁!大明朝是怎么亡的啊,就是上下离心,大搞党争。
这刚过了多少年,朕告诉你们,三十年,三十年,大清也要重蹈覆辙吗?8.这是党争!亡国之道!9.七大恨诏书颁布之后,世祖爷提兵入关,身先士卒,血战二十八天,世祖爷把所有的恨都聚集在三尺刀锋上,如果没有这七大恨事就没有今天。
(努尔哈赤七大恨诏书:一.明军无事生非,杀我先祖的父祖,此一大恨;二.明军违背誓言,越边支持叶赫,此二大恨;三.明军侵夺女真,杀我边境士兵十余人,此三大恨;四.明军将我定亲女子转嫁蒙古,此四大恨;五.明军不准三处百姓收获庄稼,此五大恨;……)10.那就要看朕的本事了,人才藏在人海里,就像锥子搁在裤兜里,这锥子嘛,一个是要出头,二是要扎人,朕想碰碰这个锥子。
11.朕就不信,少了姚屠夫,就得吃连毛猪。
12.装,你太会装了,姚启圣,你心中有太多的恨,你愤世嫉俗,你藐视朝廷命官,讥讽皇亲国戚,你让许多人拿你没有办法,你不是不能做官,你是蔑视朝廷命官,所以你宁愿在荒原喂马,也不愿入朝做官,对吗。
姚启圣,其实朕早就知道你的内心根源是什么,你是死守你们汉族的王道,始终认为我们满清人为蛮夷草寇,就说现在吧,虽说你跪在朕的面前,但是你心里未必瞧得起朕,你认为我们满人配不上你们的孔孟之道,配不上你们的黄河长江,满人嘛,满人的骏马弯刀只能呈一时之雄,远远比不上你们汉人的五千年的文明。
朕最恨的是你这种人,最没办法的也是你这种人。
13.朕有两样东西从不送人,一是嫔妃,二是朕读过的书。
不过这本士林忆语他们刚送来,朕还没读过,你就先拿去读吧。
14.儿臣玄烨叩告先帝在天之灵,如今时过境迁、物易人非,儿臣决心因时制略,如先皇不准,请降罪于玄烨一人,这与姚启圣无关。
15.一言之虚、百患丛生,一事之虚、为害终生。
16.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嘛。
17.总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18.朕刚刚跟胤褆说过,这狼外婆就来了。
(康熙还看过《格林童话》?)19.列位学士心中都有心愿,朕也有,如果朕的心愿不能与士子之心合二而一,就做不成事,如果能够合二而一的话,方能成王者之道、教化天下。
朕好羡慕你们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贤书嘛要读,窗外事朕跟你们讲,今天朕想跟你们谈谈心,朕最大的心愿就是修一部明史,把明朝的功过是非完整而又准确地流传于后世。
(陈廷敬:皇上对华夏文明钦心向往,对史集丹青情有独钟,亲政之初就惦记着修明史,以通就古今之变,明悉存亡之道哇。
)朕还想编一部最大最全的字典,将所有的汉字的字形与读音统一起来,我看就叫《康熙字典》吧。
朕还有一件心事,那就是振兴教育,在京城设立国子监,朕亲自为各省配备学校、订立学规,假如本朝做不完,朕在临死之前也要立下遗旨,让后继之君世世代代把它做下去。
20.死一次还不够还要死一万次呐。
21.你知不知道你以后是怎么死的?是笨死的。
22.铁木真的子孙又在天边候着呢。
23.皇上被人称为天子,天子能不难嘛,难于上青天呐。
24.雄鹰雄鹰飞临到盛京,骏马奔驰到雪国。
爱新觉罗·玄烨欢迎你们!!(蒙古诸王:伟大的皇帝,您是天上的太阳,我们是地上的草叶,永远感激您的恩泽与光辉!世世代代忠于爱新觉罗皇帝!)25.现在葛尔丹用远交近攻的法子,中原的汉人在两千多年前就用过了,他用金银蒙住你的眼封住你的口捆住你的手,让蒙古各部见死不救坐视他一天天壮大。
图尔图啊,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也许不是最先灭亡的一个,但肯定是最惨的一个,当年朕让周陪公只带几千家奴就平叛了察哈尔,眼下朕有百万大军枕戈待旦。
(图尔图:臣下不敢,臣下永远忠于皇上。
)朕令你,如果葛尔丹再送你些金银的话你如数收下然后再送到朝廷来,就说皇上找你借的,等平叛了葛尔丹后朕再还你。
26.皇上的权威比正确与错误更重要。
27.朱元璋,你看见了没有,大清远胜于大明,你要是活着,朕真想和你聊聊。
28.大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谨拜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太祖出身布衣,聪明神武,抱济世安民之志,十五载而成帝业,一统海内,西汉之后之未有也。
大清皇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谨以明太祖洪武皇帝为先师,继往开来、造福天下,再拜。
29.光地呀,京城是个大染缸,官场有时比战场更残酷,朕希望你能洁身自好,朕对你的希望很大。
30.和敌人大仗不累,和自己的臣子打仗,哎,累死啦。
31.臣玄烨谨祭列位先祖在天之灵,自康熙十八年来,准葛尔大汗葛尔丹荼毒蒙古各部盟,侵扰内地、倒行逆施,意在反清称霸,臣玄烨一忍再忍、一让再让,而葛尔丹是一犯再犯,已成大患。
应蒙古各部盟的诚请,也为我大清的江山社稷的繁荣昌盛,朕决定替天行道,御驾亲征,并诏告逆首葛尔丹知晓,朕将亲率天兵二十万,荡平全蒙,钦此。
32.你不恨明珠?你不恨索额图?你不恨朝廷里的官官相护?你不恨那紫禁城的金碧辉煌?33.将士们,这条古道,五百年前铁木真从这打入的北京城,使大宋王朝剩下了半壁江山。
(明珠:当年的金戈铁马千古回响不绝呀,这些刀痕箭石上锲满了王朝恨事啊。
)朕今日率大军反其道而行之,由东向西横扫漠北,如今,这条古道将助朕定鼎天下。
34.石榴熟了要开花,麦子熟了要开镰,你李光地要是真熟透了,就应该明白,做什么事情,首先做的是人。
35.痛,则通;不痛,则不通啊。
36.今后你可忘记自己的岁数,也要记着大敌的岁数。
37.洋人为何要害朕呀,只有自家人才会害朕。
38.这两个夫妻,一个动刀,一个动情,都来和朕作对。
39.顺者昌、逆者亡、不退即死。
传令弓箭手,三通鼓毕、万箭齐发,射死一切胆敢抗天者。
40.朕有那么多亲人,没有用,朕仍然是雨中芭蕉、夜雨秋风。
41.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人要是想腐败堕落,天都拦不住他,所以这次朕不赏你们黄马褂,送你们四个字——清廉自守。
42.哼,皇与周天,亿兆黎民,听起来多么显赫荣耀,可谁又曾想到,朕拥有这些的同时,还拥有承担起这些责任的苦难。
43.凡是千古圣君都必须经历千年之悲万载之痛呀。
44.大清是朕的,可是谁也不敢说另外一层意思。
你容母妃,还有你蓝齐儿都是大清的。
既然是大清的,那么你们就要为大清浴血奋战,格格们有时候会远嫁异国它乡,走草原,入戈壁。
蓝齐格格,今生今世,朕对不起你,你就当为国献身了吧,因为朕已经答应葛尔丹了。
45.朕的病竟叫洋药给治好了。
46.谁人背后不参人,谁人名下无人参呢。
47.谁让你踩这些折子的?48.泥石俱下、鱼目混杂,犄角旮旯的都翻出来了,翻出来好哇,晒晒太阳,省得发了霉。
49.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少保明珠纠结大学士余国柱、大学士勒得洪、大学士李之芳、户部尚书绋伦、吏部尚书科尔坤、工部尚书熊一肖等,朋比为奸、贪赃受贿、误国害民,朕再三警醒,尔等却终然不该,俱为罪无可赦,着尽数革职抄没家产永不录用,钦此。
50.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
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斑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于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
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有些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
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
朕刚即位的时候以为朝廷最大的敌人是鳌拜,灭了鳌拜,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吴三桂,朕平了吴三桂,台湾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朕收了台湾,葛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
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当中,咱们这烂一点,大清国就会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忘了!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面,天天地盯着你们呢。
朕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老想着和大伙说些什么,可是话总得有个头哇。
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正大光明”匾升起),这四个字,说说容易啊,身体力行又何其难?这四个字,是朕从心里刨出来的,从血海里挖出来的。
记着,从今日起,此殿改为正大光明殿。
好好看看,哦,你们都抬起头来,好好看看,想想自己,给朕看半个时辰。
51.即使天不灭葛尔丹,朕也要灭他。
52.阿密达,朕不仅是大清皇帝,还是你外公,皇帝是不求人的,但外公求你不要再报仇了,如果你一心要报仇,那就来吧,即使朕不在了,你可以找他的后继之君。
53.朕真是瞎了眼!就是养条狗,还知道亲顺主人呢!索额图!你是本朝的第一罪人呐!还有,李光地,张廷玉,你们、你们长的是猪脑子啊!你们想都不想,索额图勾结朱三太子,篡政谋逆,夜袭皇架,这些能提吗!(李光地:皇上,此款大案,已审明查实,索额图认了。
)他认,朕不能认啊!一个跟了本朝40多年的心腹大臣,朕的国丈啊!到头来他居然想弑君!大清的脸面何在!大清的体统何在!传出去,朕就是个昏君啊!你们听着,这27款罪,朕,都准奏,即使这样,索额图他就是长了一万个脑袋,也不够朕砍的!还是那句话,朕不能杀他,把他关进大牢,颐养天年吧。
54.小孩子是可爱的,你们小时候个个都像他一样可爱,朕个个都抱过你们,朕有时候想,你们要是长不大就好啦。
现在你们忙啊,忙着结交大臣,忙着煽风点火,忙着送珠宝,忙着叫朋党们写折子,忙着登上太子位,忙啊,忙得你们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不来看一眼。
朕的老师叫魏承谟,跟朕说过一个典故叫停尸不顾、束甲相攻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皇上死了,他的儿子们把他的尸首撂在一旁不管,忙什么呢,忙着互相攻杀、争夺皇位,朕听了以后好害怕呀,但朕坚信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朕的身上,可是现在通过小十九的事,朕相信这事肯定会发生在朕身上,你们今天对待你们的亲弟弟是这个样,朕想问问,将来你们怎样对待朕?55.朕说过多少次了!女人不要干政!56.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千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呀。
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敬给今天赴宴的老同年们,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你们俯首农桑,致使大清的百业兴旺,君、臣、民三者同得呀,没有你们,记着便没有今日的大清,朕在这里谢谢你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