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语文必修3第1单元 语言的演变(苏教版)正式版

合集下载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

语言的演变第1课语言的演变(一)作者简介不懂就问的吕叔湘吕叔湘应邀参加一个教学经验交流会。

因有事耽搁,到会时已有人发言,他便悄悄地挨着张志公坐下,听了一会儿,觉得很生动,低声问:“这位是谁?”张志公在一张纸片上写了“刘朏朏”三个字递给他,吕叔湘看后琢磨了一下,指着“朏”字问张:“这是什么字?怎么念?”张志公说:“人家都叫她刘朏(fēi)朏,我查过字典,应该念第三声(fěi)。

”吕叔湘是当代知名的语文大师,在一般人看来语文大师而不识“朏”,实是丢面子的事,但在吕叔湘看来,汉字既这样多,这样复杂,就是字数有限的《新华字典》,恐怕博学之士,也难以认全……背景链接《语言的演变》选自《语文常谈》,《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

课文是其中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包括“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等四个部分。

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

(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朱熹.(xī) 2.窥.探(kuī) 3.骓.(zhuī) 4.雒.(luî) 5.骃.(yīn) 6.苜.(mù) 7.引擎.(qínɡ) 8.水泵.(bânɡ) 9.蒲.服(pú) 10.匍匐..(pú fú) 11.胰.脏(yí) 12.忌讳.(huì) 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论⎩⎪⎨⎪⎧ 《论.语》(lún )理论.(lùn ) (2)搁⎩⎪⎨⎪⎧ 搁.在前面(ɡē)搁.不住打(ɡã) (3)卡⎩⎪⎨⎪⎧ 卡.片(kǎ)关卡.(qiǎ) (4)淋⎩⎪⎨⎪⎧冰淇淋.(lín )过淋.(lìn ) 2.语境辨析法(5)火灾发生时,家中只有邢先生一人在睡觉.(jiào),觉.(juã)察出情况不对,他来不及穿衣服,就翻到了北侧的窗外。

2017-2018高一语文必修3第1单元 语言的演变(苏教版)

2017-2018高一语文必修3第1单元 语言的演变(苏教版)

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代表作品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 分析问题》等。
[探背景] 《语言的演变》选自《语文常谈》。《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 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包括“语 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四个部 分。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7416 厂高级技师。自 1987 年 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 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 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 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0.5 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 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 0.2 毫 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 20 多种药面整形 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28 年来,他冒 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理由:
(3)乌克兰政府军与民间武装 6 月 18 日在东部发生激烈交火,双方动用了坦 克、火箭炮等重型武器,明斯克停火协议恐名.同.实.异.。( )
理由: (4)鲁迅曾在《书信集·致曹聚仁》中说:“坚卓者无不灭亡,游移者愈益堕 落,久.而.久.之.,将使中国无一好人。”( ) 理由:
【答案】 (1)× 夜以继日:指日夜不停,与前面的“日夜不停”重复。 (2)√ 孤家寡人:古代君主自己谦称为孤或寡人。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 助的人。此处运用正确。 (3)× 语境强调停火协议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经消亡,所以应该用“名 存实亡”。 (4)× 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久而久之”前有不好的情况“无 不灭亡”“堕落”,后面有“将使中国无一好人”。所以用“长此以往”比较 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1专题 《语言的演变》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1专题 《语言的演变》课件
⑴词义的扩大,如“江”“河”
⑵词义的缩小,如 “肉”“谷”
⑶词义的转移,如 “涕”“信”
⑷词义的弱化,如“很”“普遍”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事物名称的改变有哪些?
【提示】 ⑴词语替换 单音词变多音词 一个单音词换了另一个单音词 ⑵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 大虫、长虫、耗子、解手、出恭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第一单元
语言的演变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1
2 3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4
5 6
课文小结
布置作业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情境导入
同学们学文言文时经常会遇到哪Fra bibliotek困难?特殊读音多,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情况复杂,
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等等。这
是为什么呢?语言从古至今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选中了朱熹去听孔子讲话,因为朱熹是南宋的 儒家大师,为《论语》做过注解,是孔子思想权威 的解释者。连他都听不懂,说明不是对儒学的理解 水平问题,而是语音、语法、词汇问题了,这样很 有典型性。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第一部分: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
语文 预习字音
邹忌( zōu) 苜蓿( xu )
窥测( kuī ) 引擎( qínɡ )
伍子胥( xū )
平仄( zè )
忌讳( huì)
昳丽( yì)
更详细基础字词见优教通本课素材部分。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研读课文
一.熟读课文,并概括全文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最新语文苏教版必修3课时训练:专题一 第1课 语言的演变试卷及答案

最新语文苏教版必修3课时训练:专题一 第1课 语言的演变试卷及答案

专题一第1课语言的演变课时跟踪检测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7·丹阳高级中学高三模拟)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________。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_____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________,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________之处。

A.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不落窠臼C.匠心独运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D.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解析:第①句填“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第②句填“独树一帜”比喻新奇独特,自成一家。

呼应“取法颜真卿,但能”;第③句“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与“构思新颖”相对;第④句“匠心独运”指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

答案:D2.(2017·江阴高一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可以使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和社会风尚,让人们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B.宋代以后许多擅长治印的画家,往往又是诗人、书法家,他们将画印诗书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为中国画基本特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当前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切实保证交易质量,虚假宣传和虚假包装等网络交易的不良行为已对网购的发展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D.立法部门应尽快建立全面系统的社会诚信档案,良好的社会诚信风气能促进社会公德建设,有效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格局的建成。

解析:A项,主语缺失;C项,“最大问题是切实保证交易质量”不合逻辑;D项,“有效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格局的建成”结构混乱,删去“的建成”。

答案:B3.(2017·高邮高三模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精选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精选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语言的演变第1课语言的演变(一)作者简介不懂就问的吕叔湘吕叔湘应邀参加一个教学经验交流会。

因有事耽搁,到会时已有人发言,他便悄悄地挨着张志公坐下,听了一会儿,觉得很生动,低声问:“这位是谁?”张志公在一张纸片上写了“刘朏朏”三个字递给他,吕叔湘看后琢磨了一下,指着“朏”字问张:“这是什么字?怎么念?”张志公说:“人家都叫她刘朏(fēi)朏,我查过字典,应该念第三声(fěi)。

”吕叔湘是当代知名的语文大师,在一般人看来语文大师而不识“朏”,实是丢面子的事,但在吕叔湘看来,汉字既这样多,这样复杂,就是字数有限的《新华字典》,恐怕博学之士,也难以认全……背景链接《语言的演变》选自《语文常谈》,《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

课文是其中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包括“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等四个部分。

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1.朱熹.(xī) 2.窥.探(kuī) 3.骓.(zhuī) 4.雒.(luò) 5.骃.(yīn) 6.苜.(mù) 7.引擎.(qínɡ) 8.水泵.(bènɡ) 9.蒲.服(pú) 10.匍匐..(pú fú) 11.胰.脏(yí) 12.忌讳.(huì)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1)论⎩⎪⎨⎪⎧《论.语》(lún )理论.(lùn )(2)搁⎩⎪⎨⎪⎧搁.在前面(ɡē)搁.不住打(ɡé)(3)卡⎩⎪⎨⎪⎧卡.片(kǎ)关卡.(qiǎ)(4)淋⎩⎪⎨⎪⎧冰淇淋.(lín )过淋.(lìn )2.语境辨析法(5)火灾发生时,家中只有邢先生一人在睡觉.(jiào),觉.(jué)察出情况不对,他来不及穿衣服,就翻到了北侧的窗外。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语言的演变教案1苏教版必修3 教案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语言的演变教案1苏教版必修3 教案
授课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目标诱导
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秀才买柴”。
原因是秀才说的话中很多词当时口语中已不用了,对不熟悉古代文字的卖柴人来说,怎么听得懂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语言也是不断变化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语言变化方面的知识。(板书)语言的演变
课外作业
完成学案练习
教 学 小 结
二、作者及课文简介
本文作者为吕叔湘,(1904-1998),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江苏省丹阳县人,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1983年5月,他还拿出多年积蓄的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2003年9月,为纪念他,他曾经工作过的丹阳市高级中学更名为“吕叔湘中学”。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三、解题
本文的题目的《语言的演变》。从题目看,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这说明本文是属于说明文中的“事理说明文”。主要内容就是讲语言的变化的。
四、学生自学
1、课文分几部分?(板书三部分内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古今语言的差别和演变的?(语音、词汇、语法)2、在文中划出语言演变的规律性的语句,并标上序号。
五、展示交流
第一部分:“语言也在变”(语言演变的概貌)
问题一:语言变化的特点是什子长了就显示出来了”;横向——“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第1段)
问题二:本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法——《邹忌讽齐王讷谏》
比较法——古今比较
本文选自吕叔湘的《语文常谈》。《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全文分四部分,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为“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苏教版必修3

周先慎先生曾说:“不论用简使 繁,要使文章写得简洁生动,须靠在 日常阅读体会中培养起敏锐的语 感。”要想提炼文字,提炼生活,还 需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进行积累,积累得越丰富,提 炼得越精粹。《简笔与繁笔》让我们认识到,理清思路是 我们领会文章中心意思的方法、途径。
第1课
语言的演变
(一)作者简介
涕 tì 泗 悌 孝tì 6. 视 dì睇 电tī梯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久而久之: 指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早晨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 2.朝发夕至: 通便利。
3.欺人太甚: 欺负人太过分,令人不能容忍。 4.席地而坐: 在地上铺了席坐在上面。后泛指在地上坐。 5.夜以继日: 日夜不停。
吕叔湘(1904-1998),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人。1926年毕业 于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赴英国留学, 生 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 平 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后又任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 经 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 历 教授以及开明书店编辑等职。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 学学部委员(院士),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2.语境辨析法 (5)火灾发生时,家中只有邢先生一人在睡觉 ( jiào ),觉 ( juã ) . . 察出情况不对,他来不及穿衣服,就翻到了北侧的窗外。 (6)他拿马扎 ( zhá)时,不小心被扎 ( zhā)破了手,马上包扎 ( zā ) . . . 了一下。
(二)写准字形 丽 yì 昳 名 1.yì 佚 yì轶 事 逻jí辑 2.作yī揖 通jī 缉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专题1.1【教学设计】《语言的演变》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专题1.1【教学设计】《语言的演变》

《语言的演变》《语言的演变》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被安排在苏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一专题“语言,存在的家园”中的第一板块“汉字的王国”中。

说明文的一般常识,初中已经讲授,而有关语言知识的说明文,有了专论论文的味道。

此文的教学模式是“文本研习”,就是要研习出此文所介绍的有关语言的一些知识,从而了解语言的变化,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语言一面是稳定的,另一面又在演变的道理;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初步区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般异同点,注意语体风格,纠正书面用语中“半文不白”的现象;3、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和通俗简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1、明确学习要求,朗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2、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各段要点,概括文章主题;3、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汉语的热爱;2、培养学生注重研习,探索知识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1、迁移运用,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2、本文举例说明的方法和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的写法。

【教学难点】古今语言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吕叔湘的资料。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常听说,高考卷中出现的似曾相识的作文,被评卷教师说成是由考生“克隆”出来的;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也往往被人们戏称为是如何如何“克隆”的。

由此可见,“克隆”这个新词已不单指无性繁殖了,它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它的涵义在发生变化。

对于这种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如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却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简介作者、作品:吕叔湘,江苏省丹阳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

数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研究和语文教学工作。

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2、文章的出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朱熹.( )
窥.探( )
苜.蓿( )
引擎.( ) 水泵.( ) 蒲.服( )
匍匐.( ) 胰.脏( ) 忌讳.( )
【答案】 xī kuī mù qínɡ bènɡ pú fú yí huì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昳昳 日.丽 昳.( (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7416 厂高级技师。自 1987 年 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 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 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 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0.5 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 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 0.2 毫 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 20 多种药面整形 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28 年来,他冒 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
4.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6.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2)都说移动的“四哥”改变时代,今天就带你细数一下,4G 究竟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了怎样的______(演变/变化)。
【答案】 (1)演变 (2)变化
2.迁徙·迁移 两者都是动词,都表示“离开原来生活的地方,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迁徙”多表示向较远的地方转移;“迁移”既可以表示向较远的地方转 移,也可以表示向较近的地方转移。“迁徙”多为人的行为,也可以是其他物 种的行为;“迁移”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行为,也可以表示部门或单位转移到 别的地方。“迁徙”多为群体的行为;“迁移”既可以表示群体的行为,也可以 表示个体的行为。“迁徙”没有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意思,而“迁移”有 这个意思。
) )
(2)朝朝 朝. .霞 拜( (
) )
(3)称名 称.称 心.( (
) )
(4)便随 便.便 宜.( (
) )
【答案】 (1)yì dié (2)zhāo cháo (3)chēnɡ chèn (4)biàn pián
2.语境辨析法
(5)火灾发生时,家中只有邢先生一人在睡觉.( 他来不及穿衣服,就翻到了北侧的窗外。
),觉.(
)察出情况不对,
(6)他拿马扎.( )时,不小心被扎.( )破了手,马上包扎.( )了一下。
【答案】 (5)jiào jué (6)zhá zhā zā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qī( )怆
孤pénɡ( )
(1)芳草qīqī( )( ) (2)船pénɡ( )






阶 段
语言的演变
阶 段



阶 段 三
业 分 层 测

本课话题 ——勤奋严谨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词义也可以转移。比如“涕”,原来指眼泪,《庄子》里说“哭泣无涕,中 心不戚”。可是到汉朝已经指鼻涕了,王褒《僮约》里说“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为了证明“涕”词义的转移,吕叔湘用《庄子》《僮约》加以证明,可见他 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吕叔湘 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
【答案】 (1)迁徙 (2)迁移
第 4 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没有铁路工人日夜不停地夜.以.继.日.地奋战,天堑就不可能化为通途,就 不可能有傲视世界的高铁第一速度。( ) 理由:
(2)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以讹传讹,真相成了“孤. 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混淆视听。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 上下功夫。( )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无论是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看,还是从市场经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来看,都要求人民能够有序地流动,自由地______(迁徙/迁移)。 (2)中国的机器人产业重心已经发生_____________(迁徙/迁移)。很多东北的 机器人企业在北上广一线城市设有分公司,以求更接近市场和相应配套设施。
理由:
(3)乌克兰政府军与民间武装 6 月 18 日在东部发生激烈交火,双方动用了坦 克、火箭炮等重型武器,明斯克停火协议恐名.同.实.异.。( )
理由: (4)鲁迅曾在《书信集·致曹聚仁》中说:“坚卓者无不灭亡,游移者愈益堕 落,久.而.久.之.,将使中国无一好人。”( ) 理由:
【答案】 (1)× 夜以继日:指日夜不停,与前面的“日夜不停”重复。 (2)√ 孤家寡人:古代君主自己谦称为孤或寡人。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 助的人。此处运用正确。 (3)× 语境强调停火协议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经消亡,所以应该用“名 存实亡”。 (4)× 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久而久之”前有不好的情况“无 不灭亡”“堕落”,后面有“将使中国无一好人”。所以用“长此以往”比较 好。
精cuì( ) (3)荟cuì( )
ǒu( (4)ōu(
)心沥血 )歌
【答案】 (1)凄 萋萋 (2)蓬 篷 (3)粹 萃 (4)呕 讴
第 3 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演变·变化 “演变”指发展变化,一般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 “变化”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 据 国 外 媒 体 报 道 , 我 们 今 天 看 到 的 银 河 系 是 经 过 数 十 亿 年 时 间 _____________(演变/变化)而成的。最开始只是一团松散的物质,慢慢形成了巨 大的、由恒星组成的螺旋形圆盘。
[常识·速览] [识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