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_《七巧》《嫦娥》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课件

[认识拓展]
同学们,你们瞧,咱们中国人民 多有智慧啊!同样的一片星空, 却能想像出《牛郎织女》和《嫦 娥》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来! 许多诗人也像林杰和李商隐一样, 被这些美丽的传说深深打动,他 们也把这些故事写进了诗句里。 推荐古诗《秋夕》、《天竺寺八 月十五日夜桂子》,鼓励课外积 累。
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
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从针 穿过,就叫做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 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自由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字词理解]
1.乞巧: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 的烛影, 银河渐渐疏落,启明 星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该后悔 偷吃了灵药, 眼望着碧海青 天,夜夜心情孤 寂。
[认识拓展]
同学们,如果嫦娥奔月的故 事反映了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 如今,我国的“神州五号”已经 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 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 环行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么样 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 请用“广寒宫、嫦娥、神州五号、 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 象故事。
初七,又名七夕。
2.今宵:这天晚上。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诗句理解】
七夕今宵看碧霄
今夜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 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来到户外观看 碧蓝的天空。
【诗句理解】
牵牛织女渡河桥
那长长的银河间两颗特别耀 眼的星星,分明是牛郎织女在鹊 桥上相会了。
人教版三下_28.古诗两首 《嫦娥》【优质课件】.pptx

推荐阅读
嫦娥奔月 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 认罪求饶,后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诗的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
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嫦娥应悔偷灵药”是作者 的猜测,表达了同病相怜的感情。
5
古诗赏析
核心问题
《嫦娥》一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心境? 《嫦娥》一诗表达了作者 凄凉孤寂的心境。
延伸问题
1. 《嫦娥》一诗的前两句描 绘了怎样的情境? 《嫦娥》一诗的前两句描绘 了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
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 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 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2
字词学习
学习生字
屏
结构:半包围 音序:P 部首:尸 屏风 组词:屏蔽
píng
造句:外婆家的屏风很漂亮。
书写指导:“尸”撇要长;“并” 两横上短下长,竖为垂露竖。
学习生字
烛
结构:左右 音序:Z 部首:火 蜡烛 书写指导:“虫”的倒数第二 笔横变提,斜度不宜大。 组词:花烛 造句:停电了,妈妈点上蜡烛, 屋里立刻亮了许多。
tōu
多音字
屏
bǐng(屏息) píng(屏风)
3
古诗浅析
初读古诗
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初读感知
《嫦娥》一诗描绘的是嫦娥在 广寒宫里的凄凉生活。这是一首想 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内涵丰 富,蕴含着民间传说,有利于激发 我们学习古诗与阅读民间传说和神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PPT课件

想想你们在过六一儿童节时,周围是怎么 样的节日景象呢? 那古人在过乞巧节又会是怎么样的节日景 象呢?再读读三、四行。
【诗句理解】
家家乞巧望秋月
家家户户都仰望着秋夜的月 亮,那么虔诚地向织女求取智慧 和巧手。
【诗句理解】
穿尽红丝几万条
不惜在针眼里穿了一条又一 条的红丝线,还是不厌其烦。
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 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 门口,在……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 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 停地穿,为什么啊? (他们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后羿射日
后羿取出白色的 箭,一支一支地 向骄横的太阳射 去
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
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 嫦娥。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长生不死的 灵药,把它交给嫦娥,要她好好保 管,想挑一个吉日两人一块吃 。
一天晚上,嫦娥趁后羿不在家,从 葫芦里倒出灵药,全吞下肚子去 , 立时飘飞升月成仙。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该后悔 偷吃了灵药, 眼望着碧海青 天,夜夜心情孤 寂。
[诗句理解]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 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 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 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 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 孤寂。“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 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看看这个“乞”字,你想提醒同 学们在书写时注意什么呢?
乞—气。乞字中间少一横,乞字是“ 气字是“ ” ”,
[字词理解]
1.乞巧: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诗句理解】
家家乞巧望秋月
家家户户都仰望着秋夜的月 亮,那么虔诚地向织女求取智慧 和巧手。
【诗句理解】
穿尽红丝几万条
不惜在针眼里穿了一条又一 条的红丝线,还是不厌其烦。
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 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 门口,在……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 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 停地穿,为什么啊? (他们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后羿射日
后羿取出白色的 箭,一支一支地 向骄横的太阳射 去
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
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 嫦娥。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长生不死的 灵药,把它交给嫦娥,要她好好保 管,想挑一个吉日两人一块吃 。
一天晚上,嫦娥趁后羿不在家,从 葫芦里倒出灵药,全吞下肚子去 , 立时飘飞升月成仙。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该后悔 偷吃了灵药, 眼望着碧海青 天,夜夜心情孤 寂。
[诗句理解]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 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 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 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 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 孤寂。“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 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看看这个“乞”字,你想提醒同 学们在书写时注意什么呢?
乞—气。乞字中间少一横,乞字是“ 气字是“ ” ”,
[字词理解]
1.乞巧: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8.古诗两首—嫦娥ppt

我会写
píng
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组词:屏蔽
音序:P 部首:尸 结构:半包围
屏风
造句:外婆家的屏风很 漂亮。
书写指导:“尸”撇要长; “并”两横上短下长,竖为垂 露竖。
zhú
烛
组词:花烛
音序:Z 部首:火 结构:左右
蜡烛
书写指导:“虫”的倒数第二 造句:停电了,妈妈点上 笔横变提,斜度不宜大。 蜡烛,屋里立刻亮了许多。
走近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 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 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 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 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 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 诗词意思。
我会认
zhú
xiǎo
烛 晓
多音字
bǐng(屏息)
屏
píng(屏风)
晓( 浇( 度( 渡( 破晓 ) 浇水 ) 制度 ) 霄(九霄云外 ) 宵( 元宵节 ) 浊( 浑浊 烛( 烛光 ) )
渡口 )
乞求 ) )
乞(
愉( 愉快
偷( 小偷
)
)
气( 气温
2.《嫦娥》一诗中诗人产生了什么想象?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嫦娥》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梳理文意
嫦
【云母屏风:用云母 做的屏风。】
娥
李商隐
【晓星:晨星。】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沉:落。】
【烛影深:烛影幽暗。】 【长河:银河,天河。】
云母屏风染上了幽暗的烛影,银河逐渐斜 落,晨星也已下落。
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最新版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乞巧、嫦娥)课件

(今宵) 宵:晚上 (碧霄) 霄:天空
形近字辨析:
乞 ( qǐ ) (乞巧 )
气 ( qì) (天气 )
生 字 学 习 ]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巧 (qiǎo) (巧手)
[
渡 (dù) (渡桥)
乞
巧
霄
渡
[感情朗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
[ 诗 句 理 解 ]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即乞巧节 )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 渡喜鹊桥来相会。 家 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 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 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 少有几万条。(比喻)
[ 体 会 本 诗
《乞巧》通过描写人们欢度“ 七夕”时充满美好幻想的情节 ,表达了人们享受欢乐的心情 。
29.古诗两首—《乞巧 》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 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 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 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
[自由朗读]
乞
巧
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正音正字:
宵 (xiāo) 霄 (xiāo)
29.古诗两首—《嫦娥》
嫦 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zh,
碧海青天夜夜心。
xiǎo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813— 858),唐代文学家。 字义山,号玉溪生, 又号樊南生,怀州 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 称“小李杜”。其 诗风与杜甫更为接 近。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乞巧馍
牛郎织女
放声朗读课文,想一想古代人是怎 样过乞巧节的。结合拼音认读生字,同 学间可互相交流。
乞巧
林杰
xiāo xiāo
七 夕 今 宵 看 碧 霄,
牵 牛 织 女渡 河 桥。
家 家乞巧 望 秋 月,
穿 尽 红 丝 几 万 条。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感情。
☆ 背诵《乞巧》,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 ☆ 课后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开个故事会。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 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 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 ,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 尽相同,各有趣味。
qǐ
乞巧
林杰
xiāo
xiāo
七夕 今宵 看碧霄,
牵牛 织女 渡河桥。
家家 乞巧 望秋月,
穿尽 红丝 几万条。
乞 巧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9.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人教
新课标2020/9/3 Nhomakorabea七月七鹊桥会,七夕乞巧女儿节。“乞巧 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 郎织女的故事。相传在七月初七,也就是七 夕这天,牛郎和织女要在银河鹊桥相会……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 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 甜蜜的婚姻和早得子。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_《七巧》《嫦娥》26页文档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 首_《七巧》《嫦娥》
21、没有人陪你走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21、没有人陪你走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9.古诗两首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

二、填诗句,再想象一下诗句描绘的情景 。 1.家家乞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万条。 2.云母屏风____________,长河渐落 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9.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人教
新课标
2020/10/13
传说中,月亮上有座广寒宫, 里面住着美丽的嫦娥仙子。广寒 宫里只有玉兔为嫦娥做伴,还有 整天砍桂花树的吴刚……
你知道嫦娥奔 月的故事吗?
嫦娥奔月
放声朗读课文,想一想古诗的 含义。结合拼音认读生字,同学 间可互相交流。
嫦娥
李商隐
zhú 云 母 屏 风 烛 影 深,
xiǎo 长 河 渐 落 晓 星 沉。 嫦 娥 应 悔 偷 灵 药, 碧 海 青 天夜 夜 心。Biblioteka 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嫦娥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感情。
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 嫦娥奔月的故事。
练习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度( ) 愉( ) 烧( ) 渡( ) 偷( ) 晓( )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9.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人教
新课标
2020/10/13
传说中,月亮上有座广寒宫, 里面住着美丽的嫦娥仙子。广寒 宫里只有玉兔为嫦娥做伴,还有 整天砍桂花树的吴刚……
你知道嫦娥奔 月的故事吗?
嫦娥奔月
放声朗读课文,想一想古诗的 含义。结合拼音认读生字,同学 间可互相交流。
嫦娥
李商隐
zhú 云 母 屏 风 烛 影 深,
xiǎo 长 河 渐 落 晓 星 沉。 嫦 娥 应 悔 偷 灵 药, 碧 海 青 天夜 夜 心。Biblioteka 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嫦娥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感情。
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 嫦娥奔月的故事。
练习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度( ) 愉( ) 烧( ) 渡( ) 偷( ) 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 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 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 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
[自由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正音正字]
乞 ( qǐ ) (乞巧 ) (天气 ) (今宵) (碧霄)
[感情朗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相关知识]
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 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光的 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得比天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 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 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她织的花,红似火, 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 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 呢!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少女们个个 都羡慕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 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 个节日——乞巧节。
2 . 长河: 银河、天河。
[思考讨论]
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 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 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 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字暗示 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 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诗句理解]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 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 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 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 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 孤寂。“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 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诗意赏析]
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 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 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 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 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李商隐
[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858) 唐代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称 “小李杜”。其诗风与 杜甫更为接近。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字词注释]
1 . 云母屏风: 用云母做的屏风。
气 ( qì)
宵 (xiāo) 霄 (xiāo)
宵:晚上 霄:天空
[字词理解]
1. 乞巧: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又名七夕。
2. 今宵: 这天晚上。 3. 碧霄: 浩瀚无际的青天。
[诗句注释]
穿尽红丝千万条
(1)这句里把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 一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诗句理解] (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 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 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 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 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 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感情朗读]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认识拓展]
同学们,如果嫦娥奔月的故 事反映了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 如今,我国的“神州五号”已经 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 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 环行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么样 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 请用“广寒宫、嫦娥、神州五号、 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 象故事。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 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 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 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 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 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