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作业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作业课件

4.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童年时代感受到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青少年时代由冷落时间到感受到时间无处不 在;成年以后由感受到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出时间引领生命。( 意思对即可 ) 5.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 挂钟里的时间每时每刻不慌不忙,气定神凝,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手表里的时间鬼鬼祟祟地行 走;项链坠、台历、玩具、电脑和手提电话里的时间匆匆地行走;头发里的时间悄悄地行走;生 命里的时间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时间和人相依相偎着行走,并引领人走到地老天 荒。( 意思对即可 ) 6.文章写到“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请根据文 意,简要分析作者对“人”和“时间”关系的观点和态度。 观点:时间是永恒的,它支配着人的生活;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类的生命是长久的;时间是我 们的伴侣,伴随我们走过一生。态度:坦然和理智地面对时间的行走,热爱时间,珍惜时间。( 意 思对即可 )
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 生活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如同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 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 有删改 ) 3.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 一根银白的头发让“我”发现了生命的衰老,惊叹时间和岁月的飞逝。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时间,台历上镶嵌着时 间,玩具里放置着时间,至于电脑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 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 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 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 落得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 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驼了背。 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突然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 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在清冷的梦中见 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 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8(名著链接题)假如《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要在朋友圈转发此文,请 你仿照下面示例,将推荐语补写完整。(120 字左右)(5 分) 示例:我在《寂静的春天》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一直以来人类对 于大自然的态度都是“征服”,而不是“共存”,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 拜,致使人类错误地认为我们掌握着对大自然中其他物种的生杀大 权。为了牟取暴利,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而真正造成生态 破坏的并非科技本身,而是人类的妄自尊大。我认为不能抵制科学, 而是要尊重科学,敬畏自然。如果连生存的环境都没有了,谈何艺 术?
| 背景:有人 担心科学会(3) 示例:因为当时有不少人担心科学发展会毁灭 毁掉艺术 艺术,因此,演讲的观点要鲜明,针锋相对地指出科学不会毁灭 艺术。
演讲者身份: 科学工作者
(示例:作为科学家,演讲时语气里含,有对科学的
热爱、赞美之情。, (4) 示例:因为演讲的观点是科学不会毁灭艺术,所以演讲者以 神话为喻,不仅感染听众,还能表明科学并没有将人变成怪物。
为了公正起见,就我所知,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种.动.物.如果你不 去理它,它非常的温和。(笑声四起)至于它对艺术这位小姐又怎样 呢?它会表示出它最温柔的尊敬,对她一无所求,除了看她快乐地
成家,然后每年生下一大群我们四处都可看到的可爱的孩子。(欢呼 声四起) 我们姑且把比喻暂置一旁,我实在无法理解,一个具有人类知识的 人,怎么会认为科学的成长足以威胁艺术的发展?就我所知,科学 与艺术是自然这面奖章的正反面,一.者.用感情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 序,另.一.者.则是以思想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如果有一天,
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 实验的精神,就是说,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 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 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因为 所以 培养 思考 B.不但 而且 学习 思考 C.不但 而且 培养 实践 D.如果 那么 积累 实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2)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 力。 __“眩晕”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令人不知看什么;“卖弄” 贬词褒用,指大自然的创造力在各拉丹冬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个词语 表现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 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__
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 霞蔚,颇为壮观。刚从远处看到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 如斧削,隽秀婀娜,人们告诉我,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它仿佛 在招呼上游来的客人说:“你看,这就是巫山巫峡了。”“江津号”紧 贴山脚,进入峡口。红通通的阳光恰在此时射进玻璃厅中,照在我的脸 上。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 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篷给阳光照得像 透明的白色羽翼。
蜷.卧(quán)
【解析】A.“棱角”中的“棱”应读“léng”;B.“豁”应读“huò”;C.“敦” 应读dū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衰竭 变化多端 气喘嘘嘘 安营扎寨 B.蜿蜒 气势磅礴 云遮雾幛 秋高气爽 C.霹雳 浩浩苍苍 精雕细刻 琼瑶仙境 D.酝酿 大煞风景 熠熠烁烁 漫不精心 【解析】A.嘘嘘—吁吁;B.幛—障;D.精—经。
请你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写法,写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_示例: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凉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浅黄的 花朵时,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的一次次艰辛和喜悦— —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得放 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再起来行走时的燃 起的温暖明灯……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些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 像这朵首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行。__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第五单元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第五单元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①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
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②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
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③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
④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
7.在写作地方风物类文章时,作者常使用跨时空对比的手法。请结 合文章内容,探究这种写法的作用。(4分)
本文写山水、瓯柑、戏曲等沿河风物,都将温州和北方的进行对比, 来凸显塘河的独特风情(1分);这种跨时空对比的方式,以开阔的视 域,来体现温州的地方特色(1分),传达出作者对温州风物的由衷热 爱(1分),也能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的文化冲击(1分)。(言之成理即 可)
⑪还想到浙南独有的蓝夹缬,手工的粗布,上面全是温情。植 物的靛蓝染蓝了棉花的白,幽幽的大篇幅的蓝做了背景,而主题藏 在刻工精致的雕版里,刻满故事的雕版紧紧相夹,布在雕版中,留 住了棉花的本色。蓝布上,一幅幅连环画似的白色图案最惯常组成 的是一出出大戏。浙南人用蓝夹缬做被面,《琵琶记》的蓝夹缬, 听不见赵五娘的琵琶声,但悲欢离合就在一张盖被上,梦里也都是 故事。
⑩《琵琶记》总让我想到北方的秦腔《铡美案》,我最爱秦香 莲告状那一折。秦腔高亢辽远,香莲跪地而行,向那黑包公哭诉, 泣不成声,又声遏行云,膝盖都要把地捣破了。一样是中了举做了 高官的书生,一样的糟糠夫妻,就算是在戏台上,那假的铡刀铡下
去,也叫人疼。在江南,赵五娘有琵琶帮她倾诉,而且夫妻又最终 圆满,真是美好。
⑫船行塘河,一船的人,都是爱时光的人。长长的时光让一个 地方长出茁壮的长远的根,让这个地方拥有道不尽的魅力。船行

部编人教版(作业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登勃朗峰

部编人教版(作业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登勃朗峰

3.破折号是本文使用频率较高的标点符号,请你选出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一项( A )
A.路为山坡——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陡峭。 B.他说他爬山的次数比谁都多——47次。 C.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 D.那车王果然信守诺言——像疾风般赶上并超过了那长长的游客车队。
4.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 (1)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示例:“物有所值”原义是物品的用处与价值相符,这里指那些人在登山过程 中既然花了钱雇骡子、雇车,就不能让骡子、车歇着,这样才觉得花的钱值得。 褒词贬用,语言幽默风趣,调侃了为物所役者受制约、受束缚的窘态,表达了作 者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喜爱。 (2)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 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 子的妙处) 示例:运用比喻,把山峰的形状比作“美女的纤指”“塔糖”,形象生动地写 出了山峰的形状,突出勃朗峰周围山峰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特点。
语文 八年级下的一项是( D )
A.雇.车(gù)
翌.日(lì)
巉.峻(chán) 隧.道(suì)
B.俯瞰.(kàn) 穹.顶(qióng)
巍.峨(wēi) 拾.级(shí)
C.皑.皑(ái) 颠簸.(bō)
缭.绕(liáo) 打嗝.(gé)
一面旗帜引领下的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之中,欣赏 着沿途的美景。
⑦海浪仍在一道道向岸边涌来。大海,是不休息的。 ⑧“涨潮了。”有人提醒。 ⑨海在汹涌,一浪接一浪。每一次海面都升高一些。那些小礁石都已消失了。 我们赶快向上走,海水在身后赶来,那小龟向下沉了。走到坡顶,我才忽然想到, 刚刚是站在海里! ⑩又一次去到鳌滩,天还不大亮。远远便见海滩上灯火明灭,是有人用手电筒, 在觅取海的赐予。到滩上看时,赶海人深入海中,离岸相当远,灯光一闪一闪, 像是大萤火虫。 ⑪他们当然都是精通水性的,我却担心:海水仍在声势浩大地向岸上涌来,他 们来得及上岸么?水边许多小礁石,如同黑色的小兽蹲伏着。渐渐地,它们的身 体露出得越来越多,是向岸上爬过来了?我们惊异地看着。

周末作业(四)-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共22张PPT)

周末作业(四)-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共22张PPT)

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3分) A. 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除了收获上网网速更快的红利外, 还将收获出行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和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的红 利。 B. 选文第⑧段说明了5G时代可能出现的弊端,使得文章说明 更加严密和全面。 C. 文章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方面说明了5G时代的到来给用 户带来的红利。 D. 文章第②段的画线句子采用了列数字和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突出说明为了获得更快的传输速率,5G+上网需要投入大量基 础设施。
⑥2018年4月,重庆宣布将建立基于分级自动驾驶的 智慧交通及自动驾驶演示验证与示范平台。5月17日,工 信部相关人士提出将在5G和车联网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⑦5G+家居,还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业内人 士指出,5G网络地址数量大,允许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台物 联网设备,5G网络的功耗又相对较低,能保障较长的续航 时间,加之网络延迟小、出错概率小,因此为智能家居等 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⑧有网友担心,到了5G时代,很多智能家居由手机 操控,如果发生手机丢失、手机信息泄露所引发的一系列 连锁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9. 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B )(3分) A. 4G网络每秒传输0 1GB,是5G传输速度的1%,从4G到 5G的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意味着用户上网体验的大 升级。 B. 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手机均不支持5G,用户想体验 5G,得等到2019年下半年换一台新手机才行。 C. 如果基站数量少、密度小,网络传输速率就慢,网络 就会延迟,这将很难提升智能家居的使用体验。 D. 5G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手机风险增加,标题中“你准 备好了吗”,其中包括要保护好手机,防止信息泄露的提 醒。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RJ)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RJ)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0.选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4分) 坚冰之下的流水,源源不断地流出,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万里长江。 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哺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 11.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表达了作者对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雄奇壮美的赞叹,对大自然的赞 美之情。
(二) 燃烧的江水
莫景春 ①长江一路跌跌撞撞,穿过一道道山越过一道道岭,千里迢迢,拐到这高峻 的巫峡时,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星星点点装扮着的奇花异草,它无法冷静, 扭动着骚动的身躯,热情地拥抱两岸茂密的树林。它迷上这青色的悬崖峭 壁——一如刀削一样,又像是从天而降,稳稳地扎在两岸,还有这片美丽的 群峰。
8.选文第一、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分) 我置身冰塔林的冰窟之中所见的美景。 9.欣赏下面句子的妙处。(6分) (1)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冰川、冰塔等组成的冰的世界比作“琼瑶 仙境”,突出了这里的静穆美丽、晶莹剔透和圣洁,表达了作者的敬 畏和喜爱之情。
(2)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 慢而从不懈怠。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风”比作刻刀,并将阳光和风 人格化,形象地表现了它们缓慢而持久地改变着冰川的形状,创造了 壮美的雪域高原风光,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5.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第①段对长江一路穿山越岭,拐到高 峻的巫峡时,迷恋这里的风光的叙述;开启有关在漫山遍野的红叶映衬之 下江水所呈现的景象的描写。 16.全文描写的是三峡的红叶,而在文中却又写了步履匆匆的商贾羁客、 开凿盘山栈道的民夫、像花一样亮着嗓子歌唱的女子,其有什么作用?(5 分) 将三峡红叶与长江三峡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 者带进了神妙的境界,赋予三峡红叶更丰富的文化韵味,使神奇秀丽的三 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增添了情趣和美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六单元 21《庄子》二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六单元 21《庄子》二则
语文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 分) 北冥.( míng ) 鲲.鹏.( kūn péng ) 抟.扶摇( tuán) 2.重点词语解释。(8 分) (1)怒.而飞( 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 (2)其翼若垂.天之云(悬挂) (3)《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 (5)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 (6)野.马.也,尘埃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表示选择) (8)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 鼠,鹓 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或.谓惠子曰( 有人) (2)欲.代子相( 想 ) (3)非梧桐不止.( 栖息) (4)于.是.鸱得腐鼠( 在这时)
6.请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画两处)(2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惠施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重点句子翻译。(4分)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 “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 一场小辩论。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之上》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 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