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应背基础知识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初一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知识点逐渐变得熟悉和掌握。
下面将对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回顾。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1. 《论语》与《孟子》是两本重要的文学著作,通过学习这些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圣贤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2. 古代文学中的诗词创作是一门艺术,通过学习《古诗十九首》、《十七种梅》等古诗词,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人对自然、爱情、家国等主题的表达。
二、现代文学与阅读1. 现代文学是对当代社会和人生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作品,通过阅读《飞鸟集》、《草房子》等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2.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分析、理解、抒发个人观点,并学会运用一些阅读技巧来提高阅读效果。
三、修辞与演讲技巧1. 修辞是一种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来进行美化和修饰的表达方式,在修辞学中,我们学习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运用这些手法,我们可以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2. 演讲技巧是一种通过言语和表演来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的技巧,在学习演讲技巧时,我们需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手势的协调运用以及语言的表达流畅等要素。
四、写作与应用文1. 写作是一种通过书面表达来传递信息和观点的方式,通过学习写作规范和技巧,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初一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叙事文、议论文等不同的写作形式。
2. 应用文是一种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通过书面形式给他人传递信息或请求帮助的文体。
通过学习应用文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实际生活中的写作需求,如写求职信、写请假条等。
五、阅读理解与写作素材积累1.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种提高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2.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观点和资源,使自己的写作更加富有内涵和亮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要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要背知识点语文是一门需要掌握基础知识的科目,而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背诵知识点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上册语文需要背诵的知识点。
一、文言文常用词语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学习价值。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掌握常用的词语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句话中,“商女”指纣王的宫女,“亡国恨”指商朝灭亡的悲惨历史,“后庭花”则是指纣王后宫中的花木。
“亡国恨”、“后庭花”等词语在文言文中常被使用,了解其含义对于正确理解文言文文本至关重要。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用于优美言辞和修辞效果的手段。
在七年级上册语文中,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例如:对仗、排比、比喻、拟人等。
例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中的“秋风萧瑟”和“洪波涌起”属于对仗的表现形式,使得整个文句更加优美。
三、汉字词义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汉字的学习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部分常见汉字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如“表”、“明”、“实”等。
例如,“表扬”中的“表”指的是把赞扬的话说出来或写出来,表彰赞赏别人,而“表达”中的“表”则指传达、表示。
四、文学常识文学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文学常识是指文学方面的常识知识点。
在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部分常见的文学常识知识点,如“诗歌的基本结构”、“诗歌的韵律特点”、“古文的分类”等。
例如,“古文”可以分为古代散文和古代诗歌两大类,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习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语文需要背诵的知识点。
学习语文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些知识点都是在日常学习中需要反复强化和巩固的,只有通过不断背诵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并运用到语文的学习和写作中。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供一个概述。
以下是
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一、课文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各篇课文,包括课文的背景、情节、主要人物
等要素。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掌握其意思和用法。
3. 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句型,了解其构造和运用。
二、基础知识复习
1. 复习词语的词义、拼音、词性等基本知识。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3. 熟悉词语的搭配和用法,能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三、阅读理解
1. 练习阅读短文或文章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分析短文或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掌握阅读技巧,如略读、精读、推理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作能力
1. 练习书写短文、作文等,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2. 学习合理组织语言,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3.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避免语言错误。
五、背诵和默写
1. 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默写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巩固记忆和运用能力。
六、其他技巧
1. 注重语音语调的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坚持进行复习。
3. 多做习题和模拟试卷,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概述,希望能对复习工作有所帮助。
祝您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一、课文内容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2. 总结每篇课文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 理解每篇课文中的重要事件和故事情节,并能够简要概括。
二、词汇复习
1. 复习每篇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
2. 根据课本提供的词汇表,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
三、语法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学习的语法知识,包括句子结构、动词时态、介词用法等。
2. 掌握每个单元中的重点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在自己的写
作中。
四、写作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的写作要求,包括写人物描写、写景描写等。
2. 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阅读理解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
2. 阅读课外书籍或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课外拓展
1. 阅读其他相关领域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 参加语文俱乐部或写作班,与他人交流学习。
3.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你顺利
复习并取得好成绩。
祝你成功!。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课文内容1.《庐山谣》- 掌握《庐山谣》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 能理解和解释诗句中的长句和比喻、修辞手法。
- 能理解表达庐山险峻、壮丽山色的词语。
2.《小燕子》- 能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 能研究国学经典《三字经》。
- 会读写多音字和生僻字。
3.《小松鼠》- 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笔画;能读、会写生字、困难字。
- 了解小松鼠的食物、性、特点等。
4.《读书》- 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
- 掌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言警句。
- 能表达读书的重要性和正确的读书方法。
5.《目送》- 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 掌握“山川草木皆可识,因人而异境风情”等句子的含义。
- 能用正确的朗读语音、抑扬顿挫等技巧读出情感和意境。
二、泛读能力- 能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文中人物的性格、行为、情感等特点。
- 能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旨;能理解用具体例子阐明观点的文章。
- 能用上下文推断出词语的含义;能理解上下文逻辑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
- 能正确朗读文章,使用语音语调表达文中情感;能够自如地讲述文章结构。
三、写作能力- 能熟练使用标点符号和书写规范的字体;能自检、修改自己的作文错误。
- 能做到词语连贯、行文条理、意思清晰的文段表达。
- 能用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观点;能够以不同的视角(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和方式写作。
- 能够按照提纲、要求撰写读书笔记、游记、电影评论等不同类型的作文。
以上就是本次期末复习知识点的汇总。
希望同学们能抓住重点,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第一单元复习旨要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 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 )攲(qī)斜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
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
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
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古诗词理解:包括对古诗词的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效果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文学常识:包括对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和掌握,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阅读理解: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欣赏和评价,以及阅读策略和阅读笔记的撰写。
写作技巧:包括对写作的基本概念、写作技巧和方法、作文审题和写作思路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语言表达:包括对语法、修辞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如句子结构、句型转换、句子连贯性等。
汉字书写:包括对汉字的规范书写、笔画顺序、间架结构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传统文化知识:包括对传统文化、礼仪、风俗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如古代礼仪、传统节日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的主要方面,具体考试内容和难度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而有所不同。
7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

7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7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如下:
1.文言文的基本概念: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固定的词汇和句法结构。
学生需要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用法,并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意思。
2.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字典查阅生字和短语,并能够理解文言文的上下文和意思。
3.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并能够正确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4.词语辨析:学生需要学会辨析词义相近、用法相似但意义不同的词语,如“晴朗”和“明亮”。
5.古代诗词的鉴赏:学生需要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寓意。
6.现代文阅读技巧:学生需要学会快速阅读现代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7.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8.作文写作技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作文写作技巧,如开
头的写作、段落的结构和结尾的总结。
9.语法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
时态和语态等,并能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10.历史背景的理解: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
和文化涵义,能够理解作品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以上是7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点文言字词
《寓言四则》
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及其家穿井
3.国人道之
4.闻之于宋君
5.丁氏对曰
6.求闻之若此
7.身亡所寄
8.废寝食者
9.因往晓之
10.若屈伸呼吸
11.终日在天中行止
12.奈何忧崩坠乎
13.只使坠
14.亦不能有所中伤
15.积块
16.舍然大喜
《狼》
1.止有剩骨止增笑耳
2.缀行甚远
3.投以骨
4.一狼仍从
5.两狼之并驱如故
6.屠大窘
7.恐前后受其敌
8.顾野有麦场元方入门不顾
9.苫蔽成丘
10.屠乃奔倚其下
11.弛担持刀
12.狼不敢前前活用是
13.一狼径去
14.其一犬坐于前犬活用是
15.意暇甚
16.屠暴起
17.以刀劈狼首
18.一狼洞其中洞活用是
19.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活用是
20.盖以诱敌
21.狼亦黠(注音_____)矣
22.顷刻两毙
《诫子书》
1.静以修身
2.淡泊
3.明志
4.致远远活用
5.广才广活用
6.淫慢则不能励精
7.险躁则不能治性
8.年与时驰
9.多不接世
10.遂成枯落
虚词
用法已经几次总结在黑板上了,注意复习,在积累本和书上应有笔记
其
而
之
乃
以
二、默写
应注意划线易错字:
《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夫学须静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遂成枯落《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便引诗情到碧霄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三、字音字形
字音要会,字也要会写
1.酝酿()()
2.头晕目眩()
3.称职()
4.绰号()
5.栖息()
6.荫蔽()
7.欹斜()
8.诀别()
9.徘徊()()10.抖擞()
11.贮蓄()12.枯涸()13.静谧()
14.黄晕()15.一霎时()16.惩罚()
17.憔悴()()18.嫩芽()
19.并蒂()20.确凿()21.秕谷()
22.譬如()23.菜畦()24.枝杈()
25.瘫痪()26.脸颊()27.祷告()
28.豁免()29.创伤()30.憎恨()
31.敌寇()32.蜕变()33.倜傥()()
34.蓑笠()35.发酵()36.澄清()()
37.发髻()38.着落()39.莫怀戚()
40.宿儒()41.咄咄逼人()42.粗犷()
43.菡萏()()44.脚踝()45.匿笑()
46.莅临()47.烘托()48.liáo liàng()
49.fān lái fùqù()50.fēn qí()51.看护()52.xùnzhí()53.晕眩()()54.热忱()55.zhí()民56.参差()()57.脑髓()58.缥缈()()59.坍塌()()60.仿膳()61.庇护()62.中伤()63.充塞()64.汲取()65.羞怯()66.匍匐()()67.温驯()68.禁锢()69.怅然()70.蜷伏()71.怂恿()()72.附和()73.怦怦()74.哄堂大笑()75.戳()76.刨根问底()77.狭隘()78.希冀()
79.拈轻怕重()80.叮嘱()81.窘迫()82.眈眈相向()()
83.滑稽()84.称职()85.莽撞()86.花簇()87.寂寥()
四、西游记
详见语文书中画的内容和三张名著阅读卷子,约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