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超重、失重
第6章 第4节 超重与失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解析:手托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一定先做加速运动,物体 处于超重状态;而后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减速上升,选项A、B 错误。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二者分离,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 受重力,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重力加速度;要使手和物体分 离,手向下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物体向下的加速度,即手的加速度 大于重力加速度,选项C错误,D正确。
力是不变的,对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所以,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机内,人能举起的重物的最大质量为
40 kg。
答案:40 kg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4.如图6-4-5所示,电梯与水平面夹角为30°,当电 梯加速向上运动时,人对梯面的压力是其重力的
6,人与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5 解析:对人受力分析,人受到重力
3.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 kg的重物,当此人站在以5 m/s2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多重的物体。(g
取10 m/s2) 解析:当人在地面上举起重物时,对重物分析,由牛顿第二定
律得F-mg=0
在升降机内举起重物时,由于升降机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故重物也具有相同的竖直向上的加速度,而人对外提供的最大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一、超重现象 1.超重现象
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 大于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超重现象的产生条件
物体具有 竖直向上 的加速度,与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无关 。
3.运动类型 超重物体做向上的 加速运动 或向下的 减速运动 。
首页
上一页
高二物理超重和失重

实验与探究:
总 结:
1、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1)当物体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产生超重现象。 (2)当物体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产生失重现象。 (3)当物体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且a=g时,产生完全 失重现象。 (即物体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时 ,只与物体的加 速度有关,而与物体的速度方向无关。)
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
分析推理:
1、试证明:静止悬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 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试证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对 地面的压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3、试说明:体重计的原理
观察与思考:
• 人站在体重计上,在蹲下或站起的过 程中,体重计的读数有何变化?为什 么称重体重时身体必须是静止的?
二、完全失重
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 当升降机以重力加速度 g 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是失重现象中的极 竖直下降,即做自由落体 限,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运动时:此时物体对升降 机的压力N=G-mg=0,就 是完全失重状态。
m
宇航员在飞船中的失重状态
例如: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就处于一种完全失 重状态。
实质: 物体所受的重力仍然存在,且大小 不变,只是对物体的拉力F拉或压力F压与重 力的大小关系改变。
超重对宇航员的影响
• 超重用地球重力加 速度g的倍数来表示。 载人航天器上升时 的最大超重达8g, 返回时达10g,卫 星返回时的超重更 大些。
巩固练习:
1、某一个人站在台秤上,当他迅速蹲下时,台秤的读数是:
A.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B.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C.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D.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高中物理分类题型训练:超重和失重

超重和失重①实重和视重——实重:指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视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叫作物体的视重注意:超重和失重都是视重的改变,实重不变②超重和失重——超重:视重>实重失重:视重<实重完全失重:视重=0③超重与失重的运动学特征超重——物体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无关)在竖直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 mg F =-,得mgma mg F >+=失重——物体由竖直向向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无关)在竖直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 F mg =-,得mgma mg F <-=完全失重——物体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且加速度g a =方向竖直向下(对应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上抛等)注:超重和失重现象只与物体加速度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消失,如单摆停摆、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等一、对超重、实重和完全失重的理解分析【习题1】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了B、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C、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处于静止时增加或减小了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重力都没有变化【习题2】某校把跳长绳作为一项常规运动项目,其中一种运动方式为,一支队伍抽12人一起进长绳,计同步一起跳的个数,在2021年的比赛中该校2023届潮勇班一次性跳了59下并打破纪录,根据跳绳的过程中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学生起跳离开地面前的瞬间,学生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学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B、学生起跳离开地面前的瞬间,学生处于失重状态C、学生起跳离开地面前的瞬间,学生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学生支持力大小相等D、学生从最高点开始下落的过程中,先处于完全失重,再处于超重最后再处于失重状态【习题3】“长征二号”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并顺利实现其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载人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三名航天员均处于失重状态B.对接过程中,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均可看成质点C.飞船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航天员对核心舱有压力作用D.王亚平“太空欢乐球”实验中,泡腾片在水球内产生的气泡没有离开水球,是由于气泡及水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习题4】如图甲所示,某电工正在液压升降梯上作业,图乙为升降梯的力学模型简图,剪叉支架AB 和CD 支撑轿厢完成任务后,升降梯缓慢送该电工下降的过程中()A、该电工处于失重状态B、轿厢对剪叉支架AB 的压力逐渐增大C、剪叉支架AB 对轿厢的支持力等于轿厢的重力D、液压升降梯对水平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习题5】近几年,极限运动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其中“反向蹦极”是一项比蹦极更刺激的运动.如图所示,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0点,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并与固定在地面上的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示数为1400N.打开扣环,从A 点由静止释放,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经B 点上升到最高位置C 点,在B 点时速度最大.人与装备的总质量为70kg(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210s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C 点,人处于超重状态B、在B 点,人所受合力最大C、打开扣环瞬间,人的加速度大小为210s m D、从A 点到B 点上升过程中,人的加速度不断减小【习题6】如图所示,台秤置于水平面上,盛有水的容器置于台秤托盘上,容器中水面下有一乒乓球通过轻绳连接,轻绳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轻绳突然断裂,乒乓球在水面下上升过程中,台秤的示数与静止时相比()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习题7】某次救灾演习中,救援直升机悬停在空中,机上工作人员将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投出,已知箱子下落的初速度为零,下落过程中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计,箱子始终保持投放时的状态,则下落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资处于超重状态B.物资仅受重力作用C.物资受箱子的支持力逐渐减小D.由静止开始,箱子在连续相同的时间内位移比为1:2:3【习题8】对超重和失重理解正确的是()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B.只有在地球表面才会有超重和失重的情况C.物体完全失重时,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D.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完全失重的状态二、超重、失重的有关计算【习题1】在竖直运动的电梯内的地板上放置一个体重计,一位质量为50kg 男学生站在体重计上,在电梯运动过程中的某时刻,该男学生发现体重计的示数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210s m ,则该时刻()A、男学生的重力为400NB、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C、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22s m ,方向一定竖直向下D、男学生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习题2】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A、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过程中B、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C、举重运动员托举杠铃保持静止D、被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习题3】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 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A 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做的运动可能是()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习题4】2021年12月9日,在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中,王亚平做了浮力伴随重力消失的实验:在微重力的空间站中,浮力几乎消失,乒乓球在水中不会上浮(如图甲).假设在地面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上端固定在烧杯口的支架上端,下端悬挂重为G 的铁球浸没在水里,弹簧的拉力为F,将整个装置由静止释放,在装置稳定自由下落的过程中(铁球始终浸没在水中),不计空气阻力,弹簧的拉力为'F ,则()A.'F =G B.'F >G C.'F =F D.'F =0【习题5】某人在以a=0.5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最多可举起m=90kg 的物体,则此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多少kg 的物体?若此人在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m=40kg 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多大?(g 取210s m )【习题6】如图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若载人轿厢沿索道向上的加速度为25s m ,人的质量为50kg,且人相对轿厢静止.210s m g ,sin 37°=0.6,cos 37°=0.8,求:(1)人对轿厢的压力大小;(2)人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三、超重、失重的图像问题【习题1】在学习了超重失重之后,老师让小张同学站在测力板上,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通过力传感器采集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段为起立过程,BC 段为下蹲过程B.B.AC 段为下蹲过程,DE 段为起立过程C.起立过程的最大加速度约为27.6s m 、此时处于超重状态D.下蹲过程的最大加速度约为27.6s m ,此时处于失重状态【习题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60kg的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他的重心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 取210s m ,由图像可知()A.t=0.5s 时,他的加速度约为23s m B.t=0.4s 时,他正处于超重状态C.t=1.1s 时,他受到单杠的作用力的大小约为618ND.t=1.5s 时,他正处于超重状态【习题3】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总高度达600m,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t=4.5s 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B.t=57s 时,电梯里游客处于失重状态C.t=59.5s 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D.5~55s 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习题4】某物理探究小组,利用f(x)系统探究超重、失重现象.他们用电动机牵引箱体,在箱体的底部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在传感器上放一个质量为0.5kg 的物块(210s m g )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计算机显示出传感器所受物块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从t 到t 时刻,物块处于先失重后超重状态B.从3t 到4t 时刻,物块处于先超重后失重状态C.箱体可能开始静止,然后先加速向下运动,接着匀速,再减速,最后停在最低点D.箱体可能开始向上匀速运动,然后向上加速,接着匀速,再减速,最后停在最高点。
第四章 6超重与失重

第四章 6 超重与失重问题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你会发现,在下蹲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
当人静止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
这是为什么呢?重力的测量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
测量重力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g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
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
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相等,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这是测量重力最常用的方法。
超重和失重人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的过程中,为什么体重计的示数会变化呢?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F 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图4.6-1,选取人为研究对象。
人体受到重力mg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F N,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使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后经历加速、减速和静止三个阶段。
设竖直向下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
mgF Nv 图4.6-1人加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图4.6-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N =maF N =m (g -a )< mg即体重计的示数所反映的视重(力)小于人所受的重力。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作失重(weightlessness )现象。
同理,人减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图4.6-3),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有mg -F N =-maF N =m (g +a )>mg此时,体重计的示数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作超重(overweight )现象。
当人相对于体重计静止不动时,有F N =mg 思考与讨论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动作。
观察计算机采集的图线。
图4.6-4呈现的是某人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超重和失重学案

B.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支持力小于重力,属于失重现象 D.支持力大于重力,属于超重现象 3.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等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 4.中国的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分“绕、落、回”三步,然后实施载人登月。假若质 量为 60 kg 的航天员登上了月球,已知月球表面 g′=1.6 N/kg,而地球的表面 g=9.8 N/kg, 则该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多少?所受重力多大?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多大?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超重
1
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牛顿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4.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
没有作用力的状态。
高一物理
莘县实验高级中学课改部物理
学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6.超重和失重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测量的两种方法。 2.知道什么是视重。 3.理解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 4.能够在具体实例中判断超重、失重现象,会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 象。
一、重力的测量
方法一: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
2.如图所示,某日小明去“爱琴海”商场买衣服,站在自动扶梯上随扶梯斜向上
做匀速运动,关于小明受到的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超重和失重(讲义)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4.6 超重和失重情境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境:当推车时,推车的人越多,推力越大,车的速度改变就越快;相同推力下,若汽车是空车,则比满载时速度改变快。
可见汽车获得的加速度与其质量和所受外力有关,那么加速度与力、质量具体满足怎样的关系呢?知识点一、重力的测量☆☆1.基本概念(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
(2)视重:弹簧测力计或台的示数叫物体的视重。
2.重力的两种常用测量方法方法一: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重力为G=mg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
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
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相等,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这是测量重力最常用的方法。
知识点二、超重和失重☆☆☆【情境引入】1.基本概念(1)超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即视重大于实重;(2)失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即视重小于视重;2.平衡、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特征状态加速度视重(F)与重力关系运动情况受力图迈步站到如图所示的体重计上测体重时,会发现体重计的指针不稳定。
人的体重在短时间内不会变化,而示数却在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什么条件下,体重计的示数是准确的?1.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没有变化,只是“视重”发生了改变。
2.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无关,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
3.当物体具有坚直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也属于超重;物体具有坚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时,也属于失重。
4.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物体对桌面无压力等。
【典例1】如图所示,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现升降机加速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处于超重状态B.小球处于失重状态C.细线的拉力大于小球的重力D.细线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答案】B【详解】小球随着升降机加速下降,小球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则细线的拉力小于小球的重力。
人造航天器中的超重、失重现象探究

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
翟 志 刚、
王 亚 平、
叶
光富三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 和”核 心 舱。 下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物理部分·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一使用 2021 年 12 月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研究飞船发射过程中在竖直 方 向 上 的
A.
(
1)根 据 探 测 器 的 速 度—时
挂物的拉力(
视重)
改变了。
根 据 mg-F =mg 得 自 由 落 体 运
F =0
本题 主 要 考 查 对 超 重 和
失 重 现 象 本 质 的 理 解。 物 体
根 据 mg-F =ma 得 向 下 加 速 或
F =m (
g-a)<mg
答案:
D
例2 2
0
1
3年6月2
1日1
0 时 许,在 距
离地面 3
mg火 =ma,
04 N。
本 题 结 合 速 度—时 间 图
降 时,具 有 向 上 的 加 速 度,飞 船
内的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选项 A 错误,
B正
像考 查 火 星 探 测 器 在 火 星 表
面附近的超重和失 重 现 象。 明 确 速 度—时 间
确。当“
天和”
核心舱在轨 道 上 绕 地 球 做 匀 速
物理部分·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一使用 2021 年 12 月
■ 傅明峰
人 造 航 天 器 (如 地 球 卫 星、宇 宙 飞 船、航
所有绕地 球 做 圆 周 运 动 的 人 造 航 天 器 中,一
天飞机等)
发射成功以来,
分享高中超重和失重物理知识点

提供高中超重和失重物理知识点高中各科目的对们提高综合成绩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为大家了高中物理知识点(超重和失重),希望同学们学业有成!(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
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
(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
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
即FN=mg-ma。
当a=g时FN=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
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1.LC振荡电路T=2π(LC)1/2;f=1/T {f:频率(Hz),T:周期(s),L:电感量(H),C:电容量(F)}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00×108m/s,λ=c/f {λ:电磁波的波长(m),f:电磁波频率}注:(1)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电量最大时,振荡电流为零;电容器电量为零时,振荡电流最大;(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3)其它相关内容:电磁场〔见第二册P215〕/电磁波〔见第二册P216〕/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见第二册P219〕/电视雷达〔见第二册P220〕。
你还在为高中物理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忧,看了“高中物理学法:物理学习与复习方法六”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高中物理学法:物理学习与复习方法六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落体运动+超重+失重
!"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表中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表内时间没有先后顺时刻电梯静止!则$ %序%!若已知"
)
时刻")"!"'"(
体重计的示数$69%.)").0")00").)")
#""'时刻电梯不可能向上运动
$""(时刻电梯也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和"'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和"'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如图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
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或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飞船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超重状态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对秋千板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如图所示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位置上!同跳板一起向下运动到最低点&位置*运动员从%运动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运动员到达%位置时处于失重状态$"运动员到达&位置时处于超重状态
%"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在增大&"运动员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大
0"用电梯将货物从六楼送到一楼的过程中!货物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前',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最后!,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货物在!),内的平均速度是!"-/&,&"货物在'!:,内机械能守恒
."
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 某体重为+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 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一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升降机运动状态的装置 如图甲所示 将压敏电阻平放在升降机内 受压面朝上 在上面放一物体- 当升降机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某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则在此过程中
#"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物体可能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升降机一定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升降机可能向下做匀减速运动2"
如图所示 斜面体%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滑块&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 此时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若滑块&在下滑时撤去, 滑块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斜面体%所受地面摩擦力可能为零$"
斜面体%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右%"
滑块&的加速度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变小
自由落体运动 超重 失重
!"'!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的是超重和失重状态的特点"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 由表格数据知人受到的重力为0))8 #!时刻压力大于重力 人处于超重状态 加速度向上 电梯可能向上加速 也可能向下减速 #$时刻压力小于重力 人处于失重状态 加速度向下 电梯可能向上减速 也可能向下加速 选项#&错误 选项'正确 #(时刻压力等于重力 电梯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状态
加速度为零 选项%错误"$"%!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的是超重和失重的特点"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 火箭加速上升或减速下落时 加速度方向向上 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对座椅的压力大于重力 选项#&错误 %正确 火箭加速下落时 加速度方向向下 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选项'错误"
("%!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了超重 失重的判断"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 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选项#错误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选项%正确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选项'错误 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时 受到的合力向上 加速度向上 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大于重力 选项&错误" 知识拓展 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 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 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
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 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
(
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 重力只产生使物体具有加速度&*"的加速效果 不再产生其他效果"
3 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下的液体浮力公式分别为'浮*"1排 "+& 或'浮*"
1排 "1&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的液体'浮*)
即液体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为零"3"#%!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的是力和运动的分析及超重和失重"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由受力分析及牛顿定律知 运动员从$运动%的过程中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选项'&错误 运动员在$位置时加速度方向向下 处于失重状态 选项#正确 运动员在%位置时加速度方向向上 处于超重状态 选项%正确"
."'!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的是!-#图象 超重和失重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前$-内货物加速下降 加速度方向向下 货物处于失重状态 选项#错误 最后!-内货物减速下降 加速度方向向上 货物一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 选项%错误 !-#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货物发生的位移大小 货物在!)-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5 ,+!) 5$2*!,2 则!)-内货物的平均速度是!",2 - 选项'正确 货物在$"4-内匀速下降 重力势能减小 动能不变 机械能减小 选项&错误"
0"&!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了超重和失重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下蹲过程中 人先加速下降 人处于失重状态 '#2 接着人减速下降 人处于超重状态 '$2
综上所述 选项&正确","&!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 超重与失重"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升降机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3) 而某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为$3)
说明该过程中物体对
压敏电阻的力大于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物体受向上的力也大于2 故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 处于超重状态 但不能判定物体做向上的匀加速运动还是向下的匀减速运动 &正确"
6"%!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 超重 失重及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撤去'后 滑块%仍下滑 滑块%对斜面体$的作用力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斜面体的受力情况不变 仍受地面向右的摩擦力 选项#&错误 %正确 撤去力'后 以滑块%和斜面体$作为一个整体 整体受向右的摩擦力 斜面体$静止 滑块%的加速度有向右的分量 所以滑块%加速度一定沿斜面向上 选项'错误"
误区警示 由于思维定式 很多同学认为在撤去力'作用之后 斜面体的受力情况要发生变化 而实际上对斜面体受力分析后发现 斜面体的受力情况没有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