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导学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语文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语文教案 1《桂林山水》一文具有浓厚的描写色彩和抒情色彩,这类课文宜以读为主要方法进行教学。

教此文,在各个不同环节采取不同形式的读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效果较好。

一、审题听读,初步把握整体揭示课题后,稍作讨论,让学生审题得知:本文要描写“山”景、“水”景,而此“山”此“水”位于“桂林”。

紧接着便可以情境化语言“带领”学生闭目静听课文录音,借此“游赏”桂林山水,听读“游赏”完毕,让学生稍作回味后,教者归纳:①跟随导游——课文录音,我们观赏了桂林山水的秀姿美态,由衷产生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②导游——课文先总括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此引起我们的游赏兴致。

接着分别让我们“看”了瑰丽的漓江水和秀美的桂林山。

从而使我们具体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最后将山水相融,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水画卷。

这便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了课文内容和段落结构。

二、看图自读,具体探索内容首先出示挂图(或揭示课本中的彩图)。

然后让学生按下列要求(出示思考题)边看图边读文。

①仔细看图,观察发现桂林山水的特点。

②图文对照,找出文中与画面直接对应的语句。

③仔细读文,找出文中概括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字词以及具体描绘这些特点的语句。

④赏图品文,体味这些语句在反映桂林山水特点上的精妙贴切。

这样图文对照,看图帮助了读文,读文引导了看图,促进了观察力与理解力的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而一些富有表达力的重点字、记号、句等“双基”因素也在学生自品和教者点拨中得到落实。

三、择要引读,深入理解重点此前,学生已“理智”地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这里专将直接描写这些特点的语句提取,引读欣赏,强化重点:引:(身临其境般读第一节后)啊,果然名不虚传!看,漓江的水真静啊——齐:静得……引:漓江的水真清啊——齐:清得……引:漓江的水真绿啊——齐:绿得……引:(读完该节末句)再看,桂林的山水真奇啊——齐:(略)引:桂林的山真秀啊——齐:(略)引:桂林的山真险啊——齐:(略)至此,教者再以导游身份深情赞美地诵读末节。

桂林山水 教案4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桂林山水 教案4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下面是收集的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供大家品鉴。

桂林山水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课文的2、3、4节,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能背诵这3小节。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将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2、能够背诵课文的2、3节。

3、积累有关描写桂林的好词、好句、好段。

4、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能抒发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将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2、能够背诵课文的2、3节。

3、积累有关描写桂林的佳句。

【教学难点】怎样将桂林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回忆一下,甲是什么意思?二、新课传授过渡:人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课文。

(打开书,看第二节)1、学第2节:⑴ 桂林有一条玉带似的漓江环绕其间,它有些什么特点呢?请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漓江的特点是什么?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听录音、看录像)看录象时配上理查德的钢琴曲,让学生从音乐与画面中感受桂林之美。

真美啊!它有些什么特点呢?(静、清、绿)⑵ 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老师读前半句,全班一起读后半句。

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翡翠。

① 作者为什么要在静、清、绿前加上真字呢?② 比较句子。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③ 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句。

⑶ 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将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那么文中将什么比作了什么?(出示翡翠,介绍光泽,颜色)这样比有什么好处?⑷ 这句话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什么方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使人加深印象,读起来郎郎上口。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分句,有感情地读。

⑸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分句,读一读:① 水真静啊,想一想哪些词应该读轻点?再读一遍。

② 读得真好,将江底的沙石读成重音,还有哪个字应该读得拖一点?③ 很好,将一块翡翠读成重音,突出了真绿。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桂林山水 精品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桂林山水 精品导学案

2、桂林山水学习目标:1.学生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体会文句及桂林山水的美,能吟诗写话来表达。

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看拼音写词语:bō lán wú xiáfěi cuì shān luán píng zhàng wēi fēng wù lì( ) ( ) ( ) ( ) ( ) ()zhú fá tài shān pān dēng lí jiāng lín xún qí fēng luó liè( ) ( )( ) ( ) ( ) ()2.大家动手查一查这些词的意思,比比谁准而快。

观赏:无瑕: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二.课堂研讨。

1.自由读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水?(2)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山美?(3)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水美?2.自由读1、4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哪一句高度归纳桂林山水的特点。

(2)画出第4自然段的比喻句,文中的“画卷”是怎样的?3.自由读第2自然段。

(1)漓江的水是怎样的?(2)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3)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作者把比作。

4、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1)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桂林的山?(2)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各要读出怎样的语气?(3)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桂林的山,试一试用诗句来赞一赞桂林的山水。

第二课时课堂小测一.我会填。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学习《桂林山水》,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1.2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1.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知识点讲解2.1 生字词2.1.1 桂林: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城市,以山水风光著称。

2.1.2 山水:指山和水。

2.1.3 翠绿:形容绿色鲜艳。

2.2 课文内容2.2.1 作者通过描绘桂林的山、水、洞、石等景观,展示了桂林山水的奇特与美丽。

2.2.2 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再分别描绘山的奇特、水的静谧、洞的神秘、石的奇异。

2.2.3 课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3 学习方法2.3.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2.3.2 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2.3.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3.1.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1.2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1.3 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和节奏。

3.2 课文理解3.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2.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2.3 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3.3 课文欣赏3.3.1 学生欣赏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3.3.2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色。

3.3.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1.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4.1.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描述的桂林山水的美景。

4.2 过程与方法4.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在网络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体现学生在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浏览、比较、感悟、加工的同时进朗读、精思、吸纳、交流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领悟桂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特色】情境生动,信息丰富,平等交流,自主探索,以读促写。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伴着音乐利用播放祖国风景名胜的图片,揭题后,让学生登录桂林网站,了解桂林的历史、特点。

设计意图: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学生初步感悟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到桂林山水历史悠久,闻名天下,为后面的学习、朗读、理解打下良好基础。

二、观看网络视频,整体感知课文1、围绕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学生看网络视频,听课文朗读。

然后学生再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确定符合自己学习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在看、听、读、想中,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欣赏了课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学习目标的交流与确定,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收获,学习更主动。

2、理清课文结构,找出中心句:围绕中心句让学生上网搜集、浏览相关资料,再口头综述所看到的资料、景象。

设计意图:对语文的学习须建立在一个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不能把课文内容弄得支离破碎。

所以,学生抓住中心句,知道了学习的重点,也可以围绕中心句收集信息,浏览资料,准确理解课文。

归纳、描述所浏览的资料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可进行创新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指导学习第二段1、学生先看图、读书、质疑,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找出并理解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4篇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4篇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4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要求:⒈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⒋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

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

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

掌握“啊”的读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⒊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二、自学课文,理清__思路⒈出示表格:前字韵母“啊”的发音举例a、o、e、i、ü ya 真绿啊、真奇啊u、ao、ou wa 真秀啊n na 真险啊ng nga 真静啊、真清啊⒉出示自学要求:⑴读通课文,读准字音;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思考怎样给课文分段;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⒊检查自学⑴指名四人朗读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给__分成四段。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__。

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完成板书提纲:总起:甲天下静水清桂林山水分述:绿奇山秀险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三、导学第二节⒈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通用10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通用10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桂林山水》优秀教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雄伟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2.情感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排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分别具体讲述了桂林水的特点和山的特点,理解用对比突出水美山美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对课文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体会。

[教具设计]DVD光盘[设计特色]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流程]一、巧用视频,开课激趣:1、播放万里长城、颐和园图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美景的向往,从而引入课题。

教师边展示桂林地区图边解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就让我们乘上竹筏小舟,一起驶入那美丽的山水画卷当中吧。

2、(播放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用一句话说出画面的内容?(生自由发言3-4个)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种学习课文内容的方法中选择你喜欢的,也可以自己创造新方法。

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2、小组学习(播放3分钟轻柔舒缓的音乐)三、选用视频,品读课文,感悟山水之美导语: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桂林之行吧!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学习做一个汇报,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巧用视频,诵读水之清碧1.先让学生感情朗读汇报的课文,再谈谈自己的感受2.其他同学谈感受。

(此时适时播放桂林的水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漓江水的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桂林山水的挂图或有关录象等。

学生外出旅游拍的风景照。

教学设计: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1、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

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

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

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

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

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

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

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

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范读课文。

(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

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甲天下)三、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桂林山水(第一课时)
学校班级姓名
编写人:谢丽燕审核人:黄日生
【导学目标】
1.学会认读课文中“澜、瑕、翡、峦、骆、兀、绵”这8个生字,还要会写“澜、瑕、攀、峦、泰”这5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

2.认真读课文,了解漓江水的特点,还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水的。

3.课文写得很美,要读得美美的,争取把一、二自然段背下来。

【导学诊断】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横线/
红叶似(sì shì)火栽倒(dǎo dào)倒(dǎo dào)映
围绕(lào rào)波澜(lán nán)翡(huǐ fěi)翠
2.比一比,再组词。

瑕()绵()恋()泰()暇()锦()峦()秦()3.在生字表第一行生字中选3个难写易错的,认真写2遍。

【导疑案例】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用“熟字换部首”的方法记住字形。

2.细读第一二段,说说漓江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美,读出爱。

【导练达标】
1.填空。

①“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意思是。

这句俗语是全文的句。

放在开头就叫句,起着的作用。

②漓江水的特点是、、,作者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这些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③作者写漓江水,并不直接写漓江水,而是先写的大海,和的西湖,又用了一个“却”点出漓江的与众不同,这是采用了
的描写方法。

2.你还知道哪些写“水”的四字词语?写3个。

【导练点睛】
1.“泰”字下半部是“氺”,不是“水”。

“澜”字右半部的中间是个“柬”,第六笔是横。

2.“攀”字笔画较多,可用“林中长着藤,大手往上爬”这句谜语记住字形。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写对写好6个生字:骆、驼、罗、障、兀、绵,正确读写新词。

2.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描写的?自己读懂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把三、四自然段背下来。

【导学诊断】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奇峰()列危峰()立连()不断峰()
雄伟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壮阔()游览()
【导疑案例】
1.按照“说景物特点—了解怎样写—感情读”的方法自己读懂第三自然段。

2.作者为什么会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受?联系上文想一想。

3.运用抓重点词的办法,试着背诵三、四自然段。

【导练达标】
1.填空。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各不相连,像,像,
像,奇峰罗列,;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
的,像
的竹笋,色彩明丽,例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
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

上面这个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林的山、、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是作者荡舟漓江的感受。

桂林山水美如画,
读了课文,我知道这幅“画”中有,有,
有,有,还有……
2.“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一句表现秀丽风光的俗语,你还了解到哪些有关
风光的俗语?写2个。

_ _ 【导练点睛】
1.要想课文背得快,可以用各种方法:①分层法。

如第二段分为三层,第
一层将海、湖与漓江水对比,第二层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三层写乘船感觉。

我们就可以一层层背清楚。

②抓重点词法。

如第四段,抓住“围绕、倒映、空
中、山间、江上、画卷”这几个词,很快就背下来了。

试试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