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讲解稿和报道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本文“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由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一、审题是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归纳概括题的审题是做对、做好题目的基础工作。
整个审题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审清题干。
通过阅读题干,我们能知道,此道归纳概括题的材料范围,从而锁定资料内容,节约时间;通过阅读题干,我们还能知道作答对象,也就是考官在问什么。
这一点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你接下来回到材料寻找的要点,能保证我们有的放矢。
例如,题目中让你概括心理方面的缺失,那么你就需要去给定资料中寻找心理方面的缺失部分。
此外,要切记,考官问什么,我们答什么。
第二部分,审清要求。
“要求”是很多同学在真正做题中,经常忽略的一点,结果要点找的挺全面,却拿不到高分,这不妨从“要求”中找原因。
归纳概括题的要求又分为常规要求和特殊要求,而其中特殊要求往往至关重要。
例如,要求中明确规定要点要“分类合理”,但是你的答案没有进行分类或分类不合理,那么往往分数极低。
总而言之,通过对归纳概括题的审题,我们能够知道我们要答什么以及怎么答。
二、找点是关键根据归纳概括题的出题方式来看,其作答对象往往指向性非常明确,如概括问题、概括原因、概括做法等,所以我们在找点过程中会更加侧重于“关键词阅读法”,按照题干中给定的作答对象,寻找对应的表示作答对象意思的词语或短语。
比如让我们去概括意义,那么我们就去限定的材料中寻找有利于、有助于、促进了、提升了等表示积极影响的词汇。
当然,为了更好的筛选人才,归纳概括题的难度也在上升,单纯靠“关键词阅读法”是远远不够的,限于篇幅,其他方法就不再赘述。
三、加工是保障找完要点之后,并不是直接把要点罗列完事即可,还需要判断要点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进一步调整。
一般情况下,分为形式上加工和内容上加工。
从形式上来看,归纳概括题的答案建议写成总括句+具体内容(分条书写)的样式;内容上,需要用到我们的合并同类项,让要点更加清晰明了。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意义型文章分论点的优化方法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意义型文章分论点的优化方法公务员申论成败的关键是文章,而文章的关键就在于论点的选取,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讲讲文章的分论点,主要讲解意义型文章分论点的优化方法。
一、意义型分论点的优势:1、相比对策型,不容易陷入套路式的分论点陷阱。
2、对于文章主题来说,更容易理解的较为深刻。
3、在国考中,命题人和阅卷者更倾向于意义型文章。
二、意义型分论点的要求:1、分论点中必须含有主题。
2、几个意义要么是并列,要么是递进关系。
3、意义的展示要深刻、具体。
三、意义型分论点优化方法:1、公式:主题+助动词+实动词+意义核心词2、具体展示:四个部分主题:每一篇文章主题都不同,视具体材料而定。
助动词:无实际意义,一般比较单一。
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两组:有利于/有助于/有益于;可以/能够/方可(方能,才能)。
实动词:有实际意义,一般比较灵活。
举例如下:塑造/创造/打造/营造;促进/改进/增进/推进;提升/提高/提振.......意义核心词:主要部分,比较灵活,来自给定资料。
一般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有以下思路和方向:“主体法”和“五位一体法”。
四、意义型分论点实例演示:例1:“主体法”运用:主题是“学习礼仪”学习礼仪,有利于提升公民的职业道德。
(公民主体)学习礼仪,有益于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体)学习礼仪,有助于弘扬民族的独特气质。
(民族主体)例2:“五位一体法”运用:主题是“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经济方面)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方面)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展示中国社会的独特魅力。
(社会方面)五、“主体法”和“五位一体法”总结梳理:“主体法”比较容易掌握,主要包括:个人、家庭、学校、媒体、企业、政府、社会、民族、国家等。
“五位一体”比较宏观:主要包括:1、经济方面:财政和税收、产业转型、制造业强国等。
2、政治方面:四风建设、依法治国、反腐倡廉等。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申论写作模板--湖长制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申论写作模板--湖长制【导语】贵州公务员考试网:以下为“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申论写作模板--湖长制",打算报考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备考工作![标题]1.用最严“湖长制”管好一池春水2.湖长制:让湖泊顺畅呼吸3.实施湖长制关键在于“治”[开头]示例一“一座湖泊是城市的一双秀目,一窝笑靥,一只美脐。
”着名作家刘醒龙曾这样赞美湖泊。
湖泊寄托了无数人儿时的记忆:碧水连天,荷叶涟涟,飞鸟蹁跹,群鱼戏水,草长莺飞;夏可摘莲花,捕虾蟹,戏清水;冬可采湖藕,观飞鸟,尝鱼鲜。
然而,一个个湖泊在人类的疯狂中消失,曾经的美好景象,现在以及将来或许只能是一个美丽传说。
示例二湖泊是嵌在大地上的明珠,上接天雨,下纳百川。
最近几年,水危机频频出现在历史上湖清水秀、鱼肥米香的地方。
由此可见,我们一旦违反了自然规律,只顾向湖泊争夺空间、争夺资源,围湖造田、填湖建城、拦湖养殖,品尝苦果就是迟早的事。
加强湖泊保护,迫在眉睫。
[结尾]示例一“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湖泊在消失,城市在流泪。
对湖泊的保护,要的不是豪言壮语,而是铁腕治理。
只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持续推进湖泊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治理的成效,还湖泊以宁静、和谐、美丽。
示例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里讲:“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018年年底前全国将全面建立湖长制,各地要充分认识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重要意义及特殊性,加强组织领导,树立问题导向,强化分类指导,因湖施策开展专项行动,确保湖长制改革任务落地生根,推动湖泊面貌持续改善。
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类)及答案解析

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类)及答案解析(1~4/共4题)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
给定资料1:Z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降水丰富,是脐橙种植的理想之地。
现在,随着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口感佳、品相好,营养价值高几乎是人们挑选水果的铁律。
2012年,Z县引进了一种优质脐橙在本地大规模推广种植。
为了直接体现出这种脐橙品种优良,且出产自本地,Z县给它起了一个有些特别的名字:Z县美国良种脐橙。
据了解,Z 县出产的这种脐橙具有色泽诱人、皮薄个大、汁多肉嫩、口感甜润等诸多优点。
然而,就是这样优质的水果,在2016年大面积上市后却迎来了当头一棒——整个冬季下来,脐橙的销售量竟不到预期的三分之一!以下是Z县本地论坛中“我县美国良种脐橙销售出师不捷之谜”的帖子里部分网友的回复:●我在外地工作,只知道老家生产莼菜和小米辣椒,这个脐橙很有名吗?我怎么不知道?我爸妈就在老家,他们都不知道,何况外县,甚至是外市、外省人了。
●美国良种脐橙?这个脐橙为啥叫“Z县美国良种脐橙”?听起来就像是“正宗山东川味麻辣烫”“地道闽南兰州牛肉面”一样,又别扭,又刺耳。
这到底是Z县的特产,还是引进的美国货呢?土特产叫这个名字就有点不洋不土、不伦不类了。
现在农产品追求原汁原味,而且“良种”两个字听起来不舒服,老让我想起化学饲料催肥的鸡鸭猪。
在我们老百姓心中,良种可不等于优质哟。
●我天天在Z县走街串巷送外卖,我在本地的水果摊店、超市里都没怎么见到这种脐橙。
我们本地人都不知道,招聘哪里打得出来,口碑怎么喊得响亮嘛?●我在离老家近1000公里的城市上班,今年网上购物节时看到了家乡新脐橙的推广广告。
说实话,很想支持家乡农产品,结果点进去一看,光物流就要差不多一周了。
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关键步骤详解-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关键步骤详解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申论科目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科目,考生要多去掌握申论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申论考试的关键步骤,希望能帮到你。
申论考试的关键步骤申论作为目前公务员考试的一个必考科目,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考试类型,它虽然和看似和语文写作很相似,但其实还是很多地方存在不同,这也是很多考生对申论感到头疼的重要原因。
随着近年来试竞争的激烈,申论考试占有了不可小视的地位,因此怎样在申论中取得好成绩成为很多考生关注的问题。
纵观历次考试,考生得分普遍不高,尤其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得分更是低得吓人。
其实申论考题并不是真的“难于上青天”,本人认为只要把握以下五点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一、把握考试规律,“不打无准备之仗”。
大纲中对申论考试一般是这样规定的:“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要求应试者:A.认真阅读给定资料B.按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应试者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为国家选拔出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
其实相比“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考查考生在理解、逻辑、运算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申论的考查内容更接近公务员的日常工作。
比如经常见到的归纳大意和提出对策等,都是作为一名公务员的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所以可以说申论的考查内容在真正工作中要求更高,用处更大。
此外,因为行测更注重基础能力的考查,所以在时间内突击提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如果之前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通过一定有针对性的练习,在申论上取得高分还是可能的。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综合分析提分技巧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综合分析提分技巧【导语】贵州公务员考试网:以下为“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综合分析提分技巧",打算报考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备考工作!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必考科目之一,其中考察的能力可谓是灵活多样的,而综合分析能力是省考常考能力之一,且多数居于第二题的位置上,其本质是归纳概括加一点分析,因此难度较归纳概括而言稍难些,也成为许多考生比较畏难的一类题型。
在此,中公教育为各位考生提供综合分析得分技巧,帮助大家突破综合分析瓶颈。
一、逃脱框架的束缚众所周知,综合分析基本分为解释分析、评论分析、启示分析、本质分析、关系分析、比较型等类型。
根据历年来的真题经验,大多数考生都会对每一种类型形成一种答题的框架结构,例如,解释分析作答思路为总体解释这句话+分析+结论;评论分析作答思路为评价分析对象+分析+结论;启示分析作答思路为总体启示+具体要点。
正是这样答题框架的限制,固化了考生的思路,因此在综合分析题目上屡屡失误,摸不着头脑,特别是在提出观点部分。
其实,随着公务员考试的发展,考试题目也在逐渐灵活化,如果考生依旧不能灵活把握作答本质,那势必会丢分。
综合分析题目总体分为两种题型,一种为总分总结构,例如解释分析、评论分析;另一种为总分结构,例如启示分析。
在实际的考试中,考生会发现有些题目看似是解释分析,但实质是评论分析,所以以往的框架会限制我们的思路。
因此,建议广大考生不要在作答综合分析题目时,在审题阶段就抛出框架,造成失误。
二、综合分析作答思路1.分析对象审题是每道题目作答的第一部分,在综合分析题目的审题中,我们需要把握一个关键要素,即分析对象。
只有找准了分析对象,我们才可以根据材料的范围和要求,回到给定资料中寻找答案要点。
例如,2016年下半年乙级试卷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3,对‘微领队’这一新兴职业进行评价”。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知识梳理与应试技巧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知识梳理与应试技巧俗话说编筐编娄全在收口。
其实只要你做到最后,一定会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最近网上一个段子异常火爆:邻居去泰国旅行,买了一瓶上好的蛇酒回来,每天都坚持喝一点,日积月累,觉得身子骨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干活都有劲了。
我看他确实年轻了几岁。
早上碰见他,他对我说,酒喝完了,想把蛇取出煲汤。
这才发现蛇是塑料的。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心态非常重要,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当然,好心态的先决条件也是知识的夯实与巩固。
那么我们一起携手,进行考前知识梳理吧!归纳概括:总分结构总为总括句。
分为虚写和实写,能实写尽量实写。
找到一个可以高度概括其他要点意思总要点即为总括句。
或者可以合并同类项概括。
那么虚写则是问什么答什么。
分写的意思则为分条罗列要点。
尽量书写小标题。
按照同主体,同范围、同义法进行加工。
注意能写关键词写关键词,其次是短句,最后是长句。
提出对策虽然提出对策题近两年的概率不是很大,但是其提对策的能力一定要掌握的。
提对策注意审要求、身份、问数等。
当出现可操作性、切实可行、具体可行,一定要做到具体,不可假大空。
审问数,一个问比较常见,但是,两个问的时候要注意分开书写。
即问题或原因单独一段,对策一段。
这样考官看着清晰。
身份即你的权属,不越权。
具体找点要根据直接对策,间接对策,自拟对策。
直接对策为原文,很重要。
都是踩分点。
而间接对策要根据问题原因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反推,注意符合国情。
自拟对策要伴随着间接对策,要有可操作性。
综合分析除了启示型都为总分总的逻辑结构。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
注意解释型要根据原文提观点,找出关键词的翻译。
而评价型要有表态,注意这里的你的观点不是你,而是命题人。
中间的论证要具体详尽。
根据原文,加一点的逻辑。
最后落实观点。
提对策或者下结论。
贯彻执行俗称小作文。
注意格式,五要素为标题、称呼、正文、落款,时间。
按照实际要求去写。
当出现不计格式,要点,提纲等字眼则不需要去写格式。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快速作答对策改错题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快速作答对策改错题【导语】贵州公务员考试网:以下为“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快速作答对策改错题",打算报考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备考工作!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所有公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虽然近年来提出对策题在国考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是在省考中还是时常出现的。
而提出对策题除了常规的题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出题方式,也就是对策改错题。
那么中公教育今天就一起来分享一下对策改错题的思路。
一、对策改错题型示例对于对策改错题一般问法是会说一些人给出的对策内容存在错误,需要我们指出不妥指出并进行改正。
例如:吉林省考2014年甲级真题第三题“给定资料 8、9”反映了我国在保护古城镇、古村落方面的情况,其中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们提出的《关于下桥村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建议》中有些内容欠妥,请你指出其不妥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要求:(1)从内容和观点上进行修改;(2)指出一条修改一条,不足部分可以补充,不需要写成文章;(3)观点正确,语言准确,不超过 500 字。
二、题目分析审题是我们在作答所有题目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我们以上面吉林省考的这道真题一起来分析一下对策改错题的特点。
首先从题干来说通过“并”字,我们知道这道题有两问,先指出错误在进行修改。
(注意在指出错误时不用摘抄原句,只要说出错误在哪就可以)其次从要求来说,“对内容和观点进行修改”,说明这些要修改的对策有些是从本身的观点就存在问题,而有些是观念没有问题只是在描述的内容存在问题;“指出一条修改一条”说明我们作答时不能将所有问题都指出在进行修改,也可以理解为不用进行要点的合并,按照原本要修改的对策进行对应就行,并且这样的要求也意味着基本上所有的要修改的对策都是存在问题的;“不足部分可以补充”说明要修改的对策除了本身存在问题外,可能也存在有一些对策缺少的情况,这需要我们在原有对策基础上进行补充;“不需要写成文章”意味着不用像原本的题干中一样写成建议书,只要指出并修改对策就可以,也就是这道题不是贯彻执行而是提出对策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讲解稿和报道【导语】
贵州公务员考试网:以下为“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讲解稿和报道,打算报考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备考工作!
贯彻执行题是我们申论试卷中常常出现的一类题型,尤其在省考中涉及的次数也是比较多,但应用文的种类这是十分复杂,且在贯彻执行题的文书种类重复出现的几率小,且比较喜欢出一些比较生僻的文种更给考生造成了一种心理压力。
因此今天我将在这里为大家对贯彻执行考察过的两类文书种类答题技巧进行分类解析。
一、讲解稿
题目:
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象罗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根据这给定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通过题干部分我们可以很好的体会到当前贯彻执行题的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题干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题干中给我们限定了身份以及答题范围,且通过题干我们可以看到本篇讲解稿的主题和目的,是为了在旅游节活动中宣传妈祖文化,那么我们就要明白这篇讲解稿的内容方向,首先就是要让很多来自全球不同地点对妈祖不了解的人知道妈祖的历史,知道历史就要知道当前的发展,以及整个发展史同时也应该明白妈祖对于当前中国的意义。
二、报道
报道这种文种在国考中曾经出现过真题考察,题干为“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通过题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给了我们身份的限定,以及可以看到考察的文书类型为一篇报道,那么我们就要知道报道的目的是什么,报道往往是为了进行一定的宣传,且我们可以看到题干中有一个动词叫做“打造”这个词也是在提示我们要宣传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我们对于水城改造的具体措施,如果细心分析题干还可以看到做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水清,另一方面是水活最后就是水美。
这样措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使整个文书的层次更加清晰。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对贯彻执行题中曾经考察过的题目的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