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病害诊断汇总

合集下载

植物病害诊断—植物病害症状(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植物病害诊断—植物病害症状(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花 叶
黄化
条纹
斑驳
2、坏死
坏死: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 胞已死亡。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番茄斑枯病
紫斑
轮斑
角斑
穿孔
叶枯
立枯
猝倒
溃疡:植物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 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
疮痂: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表面粗糙, 或病斑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发生龟裂。
4、菌核:真菌病害中丝核菌和核盘菌常见特征。 较大、深色、越冬结构。 5、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菌脓失水干燥后 变成菌痂。 6、锈状物:病部表面形成小疱状,破裂后散出 白色或铁锈色的粉状物,分别是白锈病和各种 锈病的病征。 注意:由于植物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物,因此只 有病状,而不产生病征。



柑橘疮痂病
梨黑星病
3、腐烂
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 细胞破坏消解。 (1)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 (2)湿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 (3)软腐:中胶层破坏,细胞离析。
4、萎蔫
萎蔫:植物根茎的维
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 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 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 分为:青枯、枯萎、黄 萎。


绿



白锈
白粉 黑粉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白菜白锈病
豇豆锈病
茄子褐纹病
炭疽:是由一类炭 疽病菌引起的,一 般病斑凹陷、变褐 色。斑中有轮状排 列的小黑点,黑点 为病原菌的分生孢 子盘。
番茄灰霉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油 菜 菌 核 病
菌脓
叶片
果实



白菜根肿病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防治方法
对于病毒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控制虫害和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其中,化学防治可使用病毒灵、菇类蛋白多糖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同时,为了防止病毒病的传播,应加强植物检疫和虫害的监测与控制。
诊断要点
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
05
植物病害防治的未来发展
生物防治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
防治方法
对于稻瘟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和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其中,化学防治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可使用三环唑、稻瘟净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稻瘟病的诊断和防治
诊断要点
霜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可发生在多种植物上,如黄瓜、番茄等蔬菜作物。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褪绿、黄化、卷曲、落叶等,叶背有时会出现灰色的霜状物。霜霉病的发生与高湿度、低温、少日照等环境条件有关。
综合防治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天敌和有益生物,实现植物病害的可持续控制。
单一防治手段难以取得长期、稳定的防治效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防治。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直接观察
将样本制成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病菌形态、结构以及植物组织病变情况。
显微镜检查
利用血清学、酶联免疫等生物化学技术,检测病菌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生物化学方法
采用PCR、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检测病原菌特异性基因片段,实现对病原菌的快速鉴定和分型。
分子生物学方法
诊断注意事项
03
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
通过国家法律手段,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病虫害的检验和防止其传播。
植物检疫
抗病品种选育
科学合理耕作
选育和繁殖具有较强抗病性的作物品种。

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要点

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要点

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要点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状和病症特点及识别方法当纳如下:1、病状: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1.1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

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1.2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如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1.3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

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1.4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1.5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

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1.6畸型:由癌肿野杆菌侵染所致,使植物的根、根颈成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

如菊花根癌病等。

2、病症特点及识别方法:细菌性病害与植物真菌性病害的主要区别,细菌病害的病症无霉状物,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菌丝、孢子等)。

细菌病害的病症主要有:2.1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所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

如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的确诊,就依据菌2.2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液――细菌脓。

利用细菌脓有无可与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区别。

鉴别茄子青枯病和枯萎病就可用此法区别。

2.3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

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

如鉴别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常用此法。

2.4镜检:遇到细菌病害发生初期,还未出现典型的症状时,需要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其方法是,切取小块新鲜病组织于载玻片上,洋小点水,盖上玻片,轻压,即能看到大量的细菌从植物组织中涌出云雾状菌泉涌出。

植物病害诊断笔记

植物病害诊断笔记

植物病害诊断笔记分清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这三种病害,对于防治,特别是药剂防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药剂防治不同病害,能杀真菌的药剂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细菌。

由于能够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丝状体,细菌是单细胞,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他们的新陈代谢方式以及脾气秉性也有很大区别,对症的药剂也就不同了。

真菌性病害症状类型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状类型多,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常见的有:(黄瓜白粉病)白粉类在花、果、叶及嫩枝上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在白粉物上出现散生状针头大的颗粒,颗粒由白变黄,最后变黑。

这类病害通称白粉病。

(西瓜煤污病)煤污在叶、枝、果实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状物,很易用手擦去。

常称为煤污病。

这种病害发生通常与蚜虫、木虱、蚧虫密切相关。

(小麦锈病)锈粉叶、果、枝、干上出现疣状、条状、毛状或毡状突起,后期常破裂,散出淡黄色、桔黄色、锈褐色或黑色粉状物,常称为锈病。

(葡萄霜霉病)霜霉为害叶、果、嫩枝,以叶片最为明显,在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状物,霜状或稀或密,叶片正面往往黄色,无明显边缘,常称为霜霉病。

(花生白绢病)白绢通常危害靠近土面的叶、茎、根颈,环境潮湿时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产生油菜籽大小的菌核,菌核初期乳白色逐渐变黄变褐,常称为白绢病。

(苹果褐斑病)斑点花、果、叶上局部组织患病死亡后出现的症状。

根据病斑形状、颜色、大小名称为圆斑、角斑、灰斑、褐斑、黑斑、轮纹、枯斑等等病名。

(芒果炭疽病)炭疽与斑点相似,但颜色常常是黑褐色,病斑上有轮生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湿时黑点出现粉红色胶状黏液,其是炭疽病特有的症状。

(桃缩叶病)畸形植物受害部变大或缩小,生长不匀,失去原来形状。

后期在受部位出现病症。

(杨树溃疡病)溃疡发生在枝干皮层,病斑形状有圆形、近圆形、长形,通常病斑周围稍隆起,中部组织死亡,下陷,干裂。

后期常产生小黑点,或盘状物。

(苹果木腐病)腐朽发生在乔灌木的枝干或根部木质部,使木质部变质、变色、腐朽,树干内因木质部腐朽出现空洞,枝干遇强风易折断。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植物病害基本知识一、植物病害的概念1. 定义: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如环境、营养等)的影响,导致植物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结构损伤、生长发育受阻、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的现象。

2.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大影响。

它们可以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甚至绝收,对粮食安全、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1. 病状:(1)变色:- 黄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失去绿色,变为黄色。

- 红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变为红色。

- 褐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变为褐色。

- 紫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变为紫色。

(2)坏死:- 病斑:植物组织局部死亡,形成明显的坏死区域。

- 枝枯:枝条或整株植物死亡。

(3)腐烂:- 软腐:植物组织软化和腐烂,常见于果实和块茎。

- 湿腐:植物组织因水分过多而腐烂。

(4)萎蔫:- 因病原生物侵害或水分供应不足导致的植物组织失去膨压,表现为叶片下垂、枯萎。

(5)畸形:- 肿瘤:植物组织异常增生,形成肿瘤状结构。

- 丛生:植物生长点异常分裂,导致植株矮小、分枝增多。

- 矮化:植物生长受阻,植株矮小。

2. 病征:(1)霉状物:- 菌丝体:病原真菌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细丝状结构。

- 孢子:病原真菌产生的繁殖体,形态多样。

(2)粉状物:- 孢子堆:病原真菌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粉末状结构。

(3)颗粒状物:- 菌脓:病原细菌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粘稠颗粒状物质。

(4)絮状物:- 菌丝体和孢子的集合体,常见于某些真菌病害。

3. 症状的变化:植物病害的症状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病原生物的侵染阶段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了解症状的变化有助于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及划分方法1. 按病原生物分类:(1)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等。

(2)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如软腐病、青枯病等。

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程序

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程序

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程序1.引言1.1 概述概述植物病害诊断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旨在准确地确定植物受到的病害,以便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遭受到病原微生物、虫害或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导致生长异常、死亡甚至减产的现象。

植物病害不仅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造成威胁。

植物病害诊断的目标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症状、病原、环境因素等,确定病害的类型和原因。

这对于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的诊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病害防治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病害诊断的过程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通常包括观察植物的症状、收集样本、实验室分析、病原鉴定等步骤。

植物病害的诊断还需要考虑到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原的传播途径、病害的发生环境等因素。

只有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正确地诊断植物病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程序。

在概述部分,我们已经明确了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过程。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让读者对后续内容有一个清晰的预期。

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用来引入植物病害诊断的主题,并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概述。

将介绍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以及本文的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植物病害诊断的意义和本文的主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讨论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程序。

在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性方面,将会详细介绍植物病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防控病害和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而在植物病害诊断的基本原则方面,将会介绍如何从病害症状、病原体鉴定、病害发生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植物病害的产生原因。

《植物病害诊断总论》课件

《植物病害诊断总论》课件
植物病害的传播规律
植物病害的传播规律与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环境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了解和掌握这 些规律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植物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观察植物上表现出来的异常现象和外部形态表现,如变色 、坏死、腐烂、萎蔫等,初步判断可能发生的病害类型。
比较分析
人为传播
人类活动如调运种子、苗木等,可携 带病原物远距离传播。
03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田间诊断
直接观察
01
通过观察植物的外观变化,如叶片斑点、坏死、萎蔫等,初步
判断是否存在病害。
症状比较
02
将观察到的症状与已知的病害症状进行比较,初步确定可能的
病害类型。
环境因素分析
03
考虑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湿度、光照等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辅助诊断。
室内诊断
01
显微镜检查
使用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 结构及活动情况,确定病原菌种 类。
02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将病原菌从病组织中分离出来, 并进行纯化培养,以便进一步鉴 定和研究。
03
生化与生理特性测 定
测定病原菌的生化与生理特性, 如碳源利用、产酸产气等,辅助 确定病原菌种类。
分子诊断
DNA提取
病原物的类型
真菌
是引起植物病害最常见的一类 病原物,如霜霉病、白粉病等

细菌
通常通过伤口侵入植物,引发 细菌性病害,如青枯病。
病毒
非常微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见,通过昆虫、汁液等 传播,引起病毒性病害,如花 叶病。
线虫和原生动物
生活在植物体内,引起根结、 腐烂等症状。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实用丨植物病害诊断图谱(园林人可收藏)

实用丨植物病害诊断图谱(园林人可收藏)

实用丨植物病害诊断图谱(园林人可收藏)每日推送园林养护相关资讯,更有园林行业动态等优质内容。

分清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这三种病害,对于防治,特别是药剂防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药剂防治不同病害,能杀真菌的药剂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细菌。

由于能够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丝状体,细菌是单细胞,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他们的新陈代谢方式以及脾气秉性也有很大区别,对症的药剂也就不同了。

真菌性病害症状类型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状类型多,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常见的有:(黄杨白粉病)白粉类在花、果、叶及嫩枝上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在白粉物上出现散生状针头大的颗粒,颗粒由白变黄,最后变黑。

这类病害通称白粉病。

(煤污病)煤污在叶、枝、果实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状物,很易用手擦去。

常称为煤污病。

这种病害发生通常与蚜虫、木虱、蚧虫密切相关。

(鸡蛋花锈病)广谱性杀菌剂多菌灵园林资材服务商10锈粉叶、果、枝、干上出现疣状、条状、毛状或毡状突起,后期常破裂,散出淡黄色、桔黄色、锈褐色或黑色粉状物,常称为锈病。

(灰霉病)霜霉为害叶、果、嫩枝,以叶片最为明显,在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状物,霜状或稀或密,叶片正面往往黄色,无明显边缘,常称为霜霉病。

(白绢病)白绢通常危害靠近土面的叶、茎、根颈,环境潮湿时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产生油菜籽大小的菌核,菌核初期乳白色逐渐变黄变褐,常称为白绢病。

(黑斑病)斑点花、果、叶上局部组织患病死亡后出现的症状。

根据病斑形状、颜色、大小名称为圆斑、角斑、灰斑、褐斑、黑斑、轮纹、枯斑等等病名。

(炭疽病)炭疽与斑点相似,但颜色常常是黑褐色,病斑上有轮生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湿时黑点出现粉红色胶状黏液,其是炭疽病特有的症状。

(桃缩叶病)畸形植物受害部变大或缩小,生长不匀,失去原来形状。

后期在受部位出现病症。

(杨树溃疡病)溃疡发生在枝干皮层,病斑形状有圆形、近圆形、长形,通常病斑周围稍隆起,中部组织死亡,下陷,干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