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突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跪倒在地向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很难赢得他人的尊重。 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我都会尊重。
尊这重些对 需个要人得他及到社满伸会足的,出影人响会了?觉得脏自己污有价不值,堪有的能力手,有,用处红。 肿的双眼里露出的满是希望与乞求:“先生,给我一点
•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3) 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相 关
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既包括获得他人 的尊重,也包括自我尊重。这些需要得到满足,
链 人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用处。

自尊和获得他人尊重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一方面,自尊的人知荣誉讲自爱,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一个缺乏或者丧 失自尊心的人,很难赢得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要想赢 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很难赢得他人的 尊重。就如同,一个对你不尊重的同学,也很难赢得你的尊重一样,所 以生活中,我们要做到换位思考,主动伸出尊重的橄榄枝,让他人感到尊 重的温暖,投桃报李,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
只有他人尊重我,我 才会尊重他人。
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 自己尊重自己。
别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 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
➢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与分享
某市图书馆规定,衣冠不整者不得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赞同。
理由: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 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 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而轻视、歧视他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在教材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教材还设置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更加关注人际交往,对尊重与被尊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受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如言语侮辱、行为歧视等。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尊重他人的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学会尊重他人。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对尊重他人的认识。

4.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设置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尊重他人。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4.1尊重他人(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4.1尊重他人(21张PPT)
❶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权利进馆阅读,但是衣衫不整 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表现,进馆读书会影响其他人阅读体验,也有损图 书馆的形象。 ❷如何穿戴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在图书馆这些公共场所穿着不当不仅 影响自己的形象,很容易引起其他读者的反感,不利于社会和谐。
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进馆读书,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 质和特长,真诚地欣健康赏中和国赞战略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拓展空间》P36
♦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应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身边的所有生命;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尊重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 尊重情感,尊重创造,尊重民族差异,学会欣赏,学会感恩
2、尊重他人的意义 (1)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 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 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如果 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健康认中可国,战略往、往会产生自卑感、 挫败感等
如:发挥潜能、实现理想 每个人都有得
到尊重的需要
如:受到尊重与肯定
《探究与分享》P33
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认同。理由: 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 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具体性、实在的困难。 所谓“尊重”则是指尊敬、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 和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 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 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 更重要
敬人者,人恒敬之
杭州图书馆接纳拾荒者进馆 , 被赞最温暖图书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尊重他人”。

本节课的内容围绕着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如何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等方面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然而,由于成长环境和个人性格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具备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自我出发,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观念,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思考。

2.案例分析:学生观看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讨论尊重他人的表现。

3.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教材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体会。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讲解尊重他人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5.实践演练: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尊重他人的场景,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并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尊重他人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注重自我表达,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尊重他人的现象。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尊重他人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意义、基本原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活动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思考,导入新课。

2.理论讲解: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提高学生的认识。

4.活动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意识。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观念。

6.课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尊重他人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知识梳理 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知识点+练习

知识梳理  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知识点+练习

知识梳理| 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知识点+练习知识点讲解1、尊重的含义、表现。

(1)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1)个人:受到他人尊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2)社会: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3、怎样尊重他人?(怎样做到尊重从我做起?)(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4、平等待人的要求。

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导学案•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你的思考:【学习任务二】探究与分享某市图书馆规定,赤膊、赤脚等衣冠不整者谢绝入馆。

对此,人们看法有不同的看法。

读者甲: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每个人都可以进馆阅读。

读者乙:图书馆是文明学习的场所,衣冠不整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读者丙:穿着是个人的自由,图书馆不应该规定读者的着装。

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对读者甲观点的思考:对读者乙观点的思考:对读者丙观点的思考:【学习任务三】探究与分享情景一:小明的舅舅兴致勃勃地和小明谈论前一天晚上看过的电影,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情景二:放学后小东打算去参观美术馆。

刚准备出发,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情景三:学校举办海报设计大赛,小辰精心设计了一幅海报参赛,经过层层评选,最终同学小睿获得了一等奖。

思考: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呢?请说明理由。

对情景一的思考:对情境二的思考:对情境三的思考:【学习任务四】探究与分享关于“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

思考: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问答题在北京一条胡同里,有家特殊的电影院,电影开演了,却不熄灯。

在这里,志愿者用讲解的方式,让盲人朋友感受电影的美妙、人情的温暖、时代的变迁……看不见的世界,在盲人朋友的心中却是那般敞亮。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课件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课件
●你如何看待以上案例?
一 、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2.尊重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
(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
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 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 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归纳总结
2.尊重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 (1)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 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 心理体验。 (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 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情境五 社团课上,心灵手巧的同桌很快就做好了漂亮又结实的中国结,
骄傲地向朋友小燕展示她的作品。但小燕学了很久,编织出的成 品依旧很丑,小燕对她说:“不要烦我,不就是个手工品嘛,有 什么好炫耀的。” ➢ 思考:如果你是小燕,你会怎么做?二 、 Leabharlann 重从我做起3.如何尊重他人
(3)学会欣赏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
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
人格、权利等(最为基本的表现)
探究与分享
➢ 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 ➢ 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吗?为什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如:发挥潜能、实现理想 如:受到尊重与肯定 如:爱情、友谊、归属感 如:对保护、秩序、稳定的需要 如:身体对事物、温暖的需要
➢ 就袁某的行为,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一框 尊重他人
问 题
1.尊重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导 航
2.尊重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为什么)
3.如何尊重他人?(怎么做)
探究与分享
➢ 思考:上面两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我,关注他人。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尊重与被尊重的困惑,对于如何尊重他人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内涵,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提高道德素养和公民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尊重他人,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四. 教学重难点1.尊重他人的内涵和重要性。

2.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

3.实践演练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景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尊重与被尊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尊重?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经验和感悟,讨论如何改进不足,更好地尊重他人。

4.巩固(5分钟)总结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明确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5.拓展(5分钟)设置情景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如:在课堂上尊重老师,在生活中尊重同学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尊重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四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
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宋·王安石
探究:(1)如果遇到材料一类似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2)对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
(3)材料三中盲人提灯笼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4)材料四中的两句格言对你有什么启示?
小结:尊重他人要求我们:
虎门外语பைடு நூலகம்校教师备课笔记活页文本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___ _周星期_ __第___节总第课时
备课组:初一、二思品组科目:思想品德教师:(主备人)陈静波
课题
4.1尊重他人
课时安排
1
教学
目标
1.知道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的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
活动(二)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看法。
读者甲:如果所有图书馆都这么做,图书馆的秩序就会无法保障。
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3.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4.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活动(一)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学生阅读教材P33四位学生的观点,探究下列问题:
(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重难点
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问题合作探究式教学,讲授法
教学准备
师:搜集资料,完成课件制作。
生:完成书本预习和相关内容的填写。
教学过程
(环节)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彼此尊重,生活才能快乐,社会才会和谐。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尊重他人》。
探究二 尊重从我做起
活动(三)学会尊重他人
材料一小明的舅舅兴致盎然地谈昨晚看过的电影,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材料二放学路上,有同学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有人说:“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有人说:“无论陌生的人,还是熟悉的人,我都会尊重他。”
材料三一个盲人走夜路,手里总是提着一盏照明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是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读者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行乞者有权享受图书馆的资源。
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权利选择离开。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小结:(1)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交流展示 提升能力
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
板书设计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2、怎样尊重他人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