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报告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报告1. 实习目的及背景本文旨在总结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的经历和收获。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食品加工、食品安全与营养等领域的综合学科,通过实习,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2. 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为某食品加工企业,实习时间为2021年7月至8月。
3. 实习内容与方法3.1 原料采集与检验在实习期间,通过了解企业的食品生产流程,我参与了原料的采集与检验工作。
了解了原料的选取标准和采样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各类原料的外观、气味和质量检验方法。
3.2 食品加工与生产控制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处理、加工工艺设备的操作和产品质量控制。
通过与工程师的合作,我学习了食品加工中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范。
3.3 食品检测与分析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食品检测与分析工作。
通过学习食品分析的方法和仪器操作,我了解了常见的食品指标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4. 实习成果与收获4.1 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实习,我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与企业工作人员的合作中,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锻炼了自己的团队意识。
4.2 深化了专业知识实习让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各个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食品加工流程、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我对食品检测与分析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3 感受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差距实习期间,发现实际生产中存在着不少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使我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
这也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5.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我更加了解专业领域的实际需求。
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深刻认识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优 势互补 、 互惠互 利的原则 , 校为企业培 训人才 , 学 提供技
术服 务 , 决技术难 题 ; 业为学 生提供 了实践基地 , 解 企 为生 产 实习 、 业实 习及毕 业设 计提供 了必要条 件 。 毕 学生 通过 在企 业的实 习基 地工作 , 提前 与社会 实际和生 产实践相接 触 , 触到 现代化 的设 备 和生产 工艺 流程 , 接 认识 和 了解 了 世界 领先水平 的产品设计 方法 , 领略 了现代化管理 的理念 和效果 , 学生在生 产劳动观念 、 文素质 、 使 人 社会适 应能力 和科 研能力 等方 面得 到 了全面 的培 养 、 锻炼 和提高 , 为学 生就业在 思想和技术 上打下 了基础 , 也为 在企业 中聘请 毕
中图 分 类 号 G 2 4 0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0— 3 2 1 )2- 2 0 2 1 7 1( 2 1 — 0 7 7 0 00 4
实践 教学是 本科教 学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是提 高学生 的 综 合素质 、 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 神与实践 动手能力 的重要途 径 。 践教 学强 调理论 知识 应用 于实 际 , 发学 生 的创造 实 激 能力 , 培养 学生 的创业 能力 , 同时培养 学 生科学 严谨 的 工
挥 自身学科 优势 , 在校外建 立 了一批教学实 践基地 , : 如 西 安交大秦美 现代农业 有限业公 司 、 陕西海 升果汁饮料有 限 公司 、 陕西 恒兴 果 汁饮料 有限公 司、 陕西 富华 乳业 股份有 限公 司 、 西安市 群众面粉 厂 、 鸡得利康食 品公 司等 。 宝 遵循
1改革 实验课程体 系 , 强化基础性实践教 学环 节
实验教学是针对 该课程所涉及 的理论 和具体要求进行 的实验 和实践 操作 , 于基 础实践 教学 环节 , 教学 目标 属 其 是培养 学生掌握 实验基本理 论 、 本知识 、 基 基本方 法 、 基本 技能和受到科学研 究素质的基本训练 。 食品工程科学 与1程 涉及有实验教学 内容 的专 业必修 二 课及 选修 课 有4 多 门 ,0 6 以前 执 行 的教学计 划 中 , 0 20年 大 部分 实验 是理 论课 教学 配备3 5 实验 , 个 而且 多数是 一 些简 单 的最 基本 的实 验 , 实验课 教学 内容 偏少 , 教学方 法 简单 , 难满足 学生 的基 本实验 技能 培养 , 谈不 上培 养 很 更 学生 的创新 意识 。 切实 加强实 践教 学环 节 , 院在原食 为 我 品科学 与工 程专业 教学计 划 的基础 上 , 循学科 特点 、 遵 培 养 目标 和实践 教学 自身规律 的原则 , 修订 了教学 计划 , 增 加了实践环 节教学 总时数 , 重新编写 了教学 大纲及实验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能 力培 养 的培 养 模 式 与 创新 体 系 ,更好 的培 养 适 应 社 会 需 求 的创 新 型 复 合 型人 才 。
关 键 词 :食 品 工 程 ;本 科 生 培 养 ;创 新 能 力 近 年 来 ,随着 国家 创新 体 系 的构 筑 与 高 等 教 育 的发 12 加 大 实践 学 时 ,提 高实践 能 力和 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 展 ,提 高 本科 生 的 教 育 质 量 是 本 科 生 教 育 的 紧 迫 课 题 , 在 新 的培 养 方 案 中 ,包 括食 品工 程 、生 物 工 程 、食
食 品科 学 与 工程 专 业 是 一 个 应 用性 很 强 、极 富 有 特 1 3 结 合 地 方 特 色, 开设 专 业 特 色课 程 .
色 的学 科 。因 此 ,针 对 该 专 业 的本 科 生 如何 提 高 创新 能 宁夏 是 我 国唯 一 的一 个 少 数 民 族 省 会 ,聚 集 大 量 的
目前 ,我们 专 业 正 在 进 行 了新 一 轮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修
订 ,进 行 课 程结 构 的调 整 和课 程 内容 的 重组 与 整 合 ,加
大通 识 类课 程 比重 ,强化 基本 能 力 培 养 。增 加 选 修 课 比 例 ,打 造 选 修课 平 台 ,设 置拓 展 能 力 模 块 ,鼓 励 个 性 发 展 ,增 强就 业 竞 争 力 ,为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和 个 性 张 扬 提
提 高 。创 新 教 育模 式 的综 合 构 建 ,要 从 培养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创 新 意 识 、创 新能 力 这 三 个 层 次 考 虑 ,以 培 养 具 有
体 系
构 建 针 对 一 至 四 年 级 学生 的创 新 能 力 培 养 体 系 。对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 高职 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2 . 1 高职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存在的 问题
实践性 , 实践教学是其 中不可或缺 的重要一环 , 并且实践教学对 人才的培养有举 足轻 重的作用。本 研究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的探索 与实践进 行深人探讨 。
在教学 中构建 实践 教学 体系 的关键 是在 原有基础 上 , 尊 重学生
的个性发展 ,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 使具有个性
用企 业和社会 资源 , 拓展 校外 实践教学资 源。其 中教 师的素质 尤 为重要 , 加强教 师 队伍 建设 的措施 是建 立“ 双 师型 队伍 ” , 在 教师队伍 建设 中 , 要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 , 一方面采取走
出去 的策 略 , 让一部分教师到高校 、 企业 以及 国外学 习先进 的教
才开 展的 。
在教学手段和教学 内容上 , 教师要 实现四个 转变 , 即从验证
型向实训型转变 、 从 模拟型向实战型转 变 、 从单一型 向综合型转
摘要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具有较强 的
变 以及从 限制 型向 自主型转 变 。此外 , 实践教 学的有效 开展离 不开实践教学体 系的建 立和对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模式 的创 新 。
目前 , 我国高职院校食 品科 学 与工程 专业实践 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主要有 : 由于实践教学条件差 , 部 分学校在实践教学 中过 于偏重理论教学 , 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 的培养 。在教材使用 上 , 部 分学校 由于没能及 时跟 上教材 改革 , 在教 学 中仍然 沿用 传统 教材 , 理论知识 多 , 实 践指导少 , 没有 给学生足够 的动手实 践机 会, 使得学 生到了企业之后 不能很 快适应 岗位 的需要 。在 实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三创”能力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 :6 20 G 4 .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1 7 2 0 ) 8— 0 4— 4 10 7 6 (0 8 0 0 0 0
q a iy Un v r i u lt . i e st mus n e t k h e p nsb l i s o u tv t g su e t ’ a i te fc e to i n v to n t ri g y t u d r a e t e r s o i ii e f c li a i t d n s t n b l i so r a i n, n o a i n a d s a t i n b sn s n r v d h l to m f‘Th e e to s f r s u e t . u i e s a d p o i e t e p a f r o ‘ r e Cr a i n ” o t d n s Ke y wo d r s:c e to r a i n;i n v t n;s a t u i s ; Un e g a ua e n o ai o t r i b sne s ng d rrd ts
论 是 对 国 家 、 族 , 是 对 大 学 生 个 人 的 发 展 都 是 极 其 民 还
技 术综合 化 、 整体化 的发 展 , 统 的食品 工业正 向着生 传 物 技术 、 工程 技术 、 信息 工程技 术 等高新技 术 的方 向发 展 。未来 世纪 的食 品 工业 不 再 是单 纯 的食 品工 业 , 而 是 以食 物 为基 础 原 料 , 分利 用 现 代 生 物 学 、 物 化 充 生
农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农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王莉陈思涵薛秀恒*(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摘要为了推动农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转型升级,解决学生创新能力不强、创业经验不足、工科工程思维不够等问题,该文进行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
该文通过构建符合农业院校特征的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建设各类实践平台,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鼓励学生参加各级竞赛,推进虚拟仿真加工教学,做到了分层次改进实践教学,多途径保障创新创业实践实施,阶梯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高质量完成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提升了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农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3-0172-04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of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WANG Li CHEN Sihan XUE Xiuheng(College of Tea and Food Science &Technology,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6)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he schoo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an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weak innovation ability,insufficient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 and insufficient engineering thinking in engineering,the reform of train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s been carried out.By constructing cultivation mode and teaching system,building variou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platforms,improving teachers′practice teaching level,encouraging students′innovation competition,and promoting virtual simulation processing practice teaching,this paper has accomplished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practice teaching at different levels,guarantee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implementation in multiple ways,and exercising students′practice ability in a stepped manner.Thus,we have maximized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otential,complet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teaching with high quality,and improved students′innovative thinking,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Keywords agricultural colleges;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 teaching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直接决定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速度[1],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对于提升国家硬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报告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报告
本次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是我在校期间的一次难忘经历。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食品加工工艺的实验,学习了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的相关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实验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食品加工中的各种细节和技巧,比如温度、时间和搅拌力度等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我还参与了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的实验,了解了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措施,增强了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多次实验,通过相互协作,我们完成了实验任务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合理分配任务,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使团队协作更加顺畅。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为将来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感谢这次实习给我带来的宝贵经验和机会,也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开展创新性实验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教 学中的不足 , 激发 学生学 > - 7兴趣 , 更 有助于培养大 学生创 新 能力 。本 文结合创新性实验项 目教 学实际情况 , 提 出改变 原有教 学角度 站在学生角度去开展相 关实验 ;并对具体教 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 行剖析, 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创
新型人才 的培养 , 有利于推动新形势下的教 育改革。 关键词 创新性实验 学生 实践
To De v e l o p I n n o v a i t v e E x p e r i me n t s b y S t a n d i n g i n t h e
An g l e o f t h e S t u d e n t s : An Ex p l o r a i t o n a n d Pr a c i t c e o f I n -
Ke y wor d s i n no v a t i v e e x p e im e r n t s ; s t u de n t s ; p r a c t i c e
2创新 性实 验教 学课 程 的设 置 与构建
2 . 1食品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出发点 食品行业 中饮料业发展相对 成熟 。本课程 以饮料工 艺 学科为立脚 点 , 阐述食 品科学专业创新性实验的探索。目前 新兴的蔬菜饮料 因其营养独 特 ,富含膳食纤维 已经逐渐 成
总第 2 4 9 期
2 0 1 3 年7 月( 下)
| | r 段 毛I ‘
T h e S c i e n c e Ed u 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o l l e c t s Βιβλιοθήκη T o t a 1 . 2 4 9
J u l y 2 0 1 3 (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左锋关琛曹荣安王宪青杨宏志来源:《农产品加工·上》2018年第09期摘要:为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实施效果,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交叉性紧密、学科应用性强、产业发展速度快等专业特点,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多元化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平台保障等多方面,探索构建了一整套可操作性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通过实施显著加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验项目;创新能力;实践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8.09.027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roject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UO Feng,GUAN Chen,CAO Rong'an,WANG Xianqing,YANG Hongzhi(College of Food Science,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 163319,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practically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roject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combine the professional feature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uch as intersectionality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high applicability of the discipline,and fast industrial development,a whole set of feasible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mode for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rojec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explored and 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 of stimulating students’initiative,constructing a diversified management system,protecting the research platform and others aspects. Through its implementation,innovative awareness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Key words: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novation experimental project;innovation ability;practice0 引言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切,食品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具有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食品人才的表现出强烈需求[1-2]。
传统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学徒式教育,由于教学远离生产实际,脱离产业需要,所培养的食品人才的思维方式以模仿型、再现型为主,缺乏创新意识及能力,其素质、知识、能力已与经济发展、科技和产业现状不相适应。
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國高等院校推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使大学生主动通过科研实践,掌握当前的科技动态,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强化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以构建大学生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采用目标管理模式,偏重于考核学生在创新实验实施取得的成果,如论文、专利和产品等。
这种管理模式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操作简单、成果容易量化[3],但忽视对大学生主体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实验项目过程化管理和客观实验条件及平台保障。
基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及本科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开展,不断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完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管理机制,在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上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1 创新实验项目实施现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实验项目基本采用如下流程:首先,学生团队根据兴趣自己选定研究方向或者由指导教师指定研究方向;其次,学生通过查找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创新项目书并提交申请。
创新项目获批后,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指导教师随时跟踪指导。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虽然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影响实施效果。
1.1 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不足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实验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往往在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完成了科研实践,而忽视了创新。
因为学生处于本科生学习阶段,与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只有较少的接触,很难发现科研问题,也就无从创新。
另外,指导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计划,往往将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拿来直接让学生实施,学生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和方法直接进行实验,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这与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的和意义是完全相悖的[4-5]。
1.2 项目内容与食品产业的结合较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验项目的实施,应该能够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而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验项目基本难度比较大,甚至应该与硕士研究生研究难度基本相当,这使得本科生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此外,创新实践项目内容与食品产业本身的关联度也较小。
例如,当前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对方便食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的复杂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实验的创新性应当是将为食品产业服务发展的作为核心内容,学生在创新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也能通过实验开展了解和熟悉食品产业的现状,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项目实验平台与管理方式滞后出于安全的考虑,高校实验室管理一般比较严格,同时还要保障本科生与研究生正常实验教学的时间,这样一来,能够面向学生开放的时间就少之又少[6-7]。
另外,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国内高校虽然已经开展多年,但是各个学校对于创新实验项目的实施基本上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基本上是由指导教师进行指导,通过实施取得成果进行考核,而对于实现项目过程管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重视程度不够。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验项目的运行与实施2.1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创新首先,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来说,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充分与食品的生产实践接触,指导教师通过当前实际生产技术及科研动态的介绍,引导学生对食品产业发展情况及趋势的认知。
其次,创造积极的环境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项目流程的规划方面,以学生作为项目具体实施的主体,针对某一科学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课题探讨,研究课题的重点、难点内容,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对具体问题作深入分析和研究,并鼓励学生将项目计划做成PPT进行研究和讨论,提出建议或修改意见。
最后,教师应该给与学生相应的指导,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实验计划,确保实现计划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是确保学生的创新性,确保实现实施的意义。
由于大学生本科学习没有结束,对创新实验的方面和内容的把握缺乏明确的目标,因此教师进行必要指导的意义重大,也决定了学生是否有兴趣和信心取得实验的预期效果。
2.2 建立多元化的管理评价体系学院设立创新实验项目管理办公室,对项目实施进展进行管理与评价。
①实施项目检查制度,即每学期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检查内容包括学生的文献资料、原始研究数据、研究报告和实验材料支出的详细记录等。
②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创新项目的中期考核和结题验收,在项目执行期过半时进行中期检查,专家根据项目组提供的中期进展报告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情况决定该项目是否进一步给予资助;项目完成后,专家委员会对审议项目总结报告,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质疑,根据项目选题、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成果等几个方面对项目的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学院则依据评价结果择优推荐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③组织指导教师研讨,交流大学生研究论文进展情况、遇到的具体问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体验等,这要求指导教师能够对创新实验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并且始终走在学生前面,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8-9]。
2.3 构建科研平台,提供客观条件保障学校的理论研究基础是创新性实验的重要来源,科技创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在一定的科学研究成果之上继承发展。
因此,一个学校的科研基础也直接决定了该学校开展创新性实验的深度与广度。
为此,学院设置了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实验研究室,配置基本所需的仪器设备,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和仪器管理,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预约,能够基本满足学院本科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需求。
同时,学院积极依托学校的国家杂粮工程技术中心、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鼓励学生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方式参与到这些平台承担的企业委托或部门委托的各类项目中,这样,可以將指导教师的科技思维与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性实验内容,不仅有利于保持创新实现的先进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能接触本学科的科技或产业前沿,学习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从而便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4 瞄准产业与科技前沿,合理设置研究主题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题目设置主要采取创新实验项目管理办公室向教师征集,专家委员会遴选、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
为杜绝缺乏创新主题的课题设置,需从源头上对项目进行把关,创新实验项目研究内容是为了解决生产实践或科学基础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系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