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
最新-辽宁省协作校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精品

一. (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遏止揭露偈子残碑断碣竭泽而渔B. 处方矗立憷场怵目惊心相形见绌C. 逮捕歹毒呆滞百战不殆消极怠工D. 辑录作揖修葺缉拿归案戈矛兵戟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亵黩缔造别出心裁犯而不较B. 弊端更迭分庭抗理集腋成裘C. 漫延涵养一相情愿共商国是D. 惬意黯淡人世苍桑名门旺族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挖这样的井,占地多,费用大,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②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情况就发表讨论,太主观了。
③京沈高速公路于近日了智能收费卡,以替代人工服务。
④绿阴如盖的大树下,了不少消夏纳凉的人。
A. 况且不免启用聚集B. 何况未免起用聚积C. 况且未免启用聚集D. 何况不免起用聚积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对他们两个之间的积怨,同事们早已讳莫如深,同时面对两个人时,大家都十分尴尬。
B. 斯蒂皮带领沈阳金德队在末代甲A联赛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备受各俱乐部关注,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C. “慕马集团”的腐败分子犯下了耸人听闻的罪行,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D. 美英的反恐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人们担心,战火一旦蔓延开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受到巨大威胁。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团省委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我省约近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应当大力弘扬的传统美德。
B. 作为主要农产品技术法规、标准的集大成者,这一数据库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扭转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C. 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和感冒等诱发的。
D. 我市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 有人拿事业和盐作比,称事业是“生命的盐”;确实是既新颖别致,又十分贴切地说明了事业的真谛。
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D.“我感觉身前的火更旺了,有炙烤的感觉”,这一描述隐含了“我”迫切地希望看到白釉黑花罐的心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的是一次奇幻之旅,虽文中人物对话有一些困惑之处,但都隐藏在对瓷器的虔诚之中,并无违和之感。
B.保兰德集团(内蒙古)从东方锦囊获取设计灵感,采用独特的方圆造型和留白设计,推出的系列女包,支撑起了国人对东方智慧的思考。
C.京东由以往“卖书”的角色,反常规变化为“买书”者,并联合著名作家余华等发起“回收一本‘买而不看’的书”的活动。
D.中华老字号“老舍茶馆”在深刻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挖掘老字号的文化内涵、品牌个性,设计新LOGO,全方位解读品牌核心价值。
4.中华老字号冠生园宣布携手知名国货品牌“美加净”,联名推出跨界新品——“大白兔奶糖味”润唇膏。产品注重品牌设计和质量,深受消费者青睐,而“冠生园”“美加净”两个老字号也得以创新发展,实现华丽转型。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从两则材料看,中国品牌应当怎样在国际上打造自己的亮丽名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釉黑花罐与碑桥(节选)
迟子建
退休这五年,我在黑龙江各地寻古探幽,也发挥专业优长,免费给人鉴宝,渐渐地在民间有了些名气。
爱好收藏的,最痛心的就是逢着心爱之物却无力纳为己有。比如我曾在阿城乡下一户人家,见到一个盛黄烟叶的罐子竟是金代的白釉黑花罐,其器型端庄古朴,色彩典雅高贵,釉面似有月光隐隐浮动,就像个穿着丝绒旗袍的气质美女,在勾人魂魄地望着你。见我要出高价收购这个罐子,老乡顿悟此非浊物,不卖了。几个月后我再去,房屋还在,但主人已不知所踪。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
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
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
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这两种幸福观自古以来就存在,它们虽然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受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激发,从过去的羞羞答答走向了今天的大胆直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行为的普遍动机。
所有社会资源本身都是利益,而且可以作为带来更大利益的资本。
于是,在不少人那里,占有资源便不再是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成为人生的目标,成为自我实现的标志。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消费主义盛行。
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给人们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目不暇接、花样翻新的产品和服务。
在这种消费主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以为欲望得到越多满足、得到越高层次的满足就越幸福。
于是,物质享受幸福观便流行起来。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
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
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10月)试卷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10月)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二上·赤峰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拍案叫好。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两门相对却不相往来、以邻为壑的邻里相处之道早已引发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思考。
⑤国家人社部最近出台了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在大众自主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就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A . ①②④B . ②⑤⑥C . ①③⑤D . ③④⑥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通过观看《功夫熊猫》,使我懂得了毅力恒心的重要。
B . 下午雷雨过后,西边的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
C . 青年一代的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
D . 这种新药使用起来很方便,而且效果很长,可在体内维持12个小时。
3. (2分)(2018·乐山模拟)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主持人说:“刚才刘教授的发言很独特,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B . 毕业时,她拿着同学赠送的画作说:“恭敬不如从命,你送的礼物我就笑纳了。
”C . 今天我收到了一张请柬,上面写着:为表庆贸,特于1月1日在开源大酒店宴请宾朋,务必光临!D . 开业在即,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卷(考试)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扇不在大,有品则名。
扇艺术,集中国书韵之妙,享华夏画魂之美。
这盖因——扇艺术与文人情趣相勾连,消暑纳凉,________。
扇中思绪,似言似语;哲言靓画,摇曳生姿。
这些书画流韵,与扇子的手持功用刚好相合。
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
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________。
书画家在扇面作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
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
汉字的神韵,在名扇中可谓________。
《晋书》有言,大书法家王羲之居住蕺山,遇一卖扇老妪。
(),________慨然题字。
老妪看着白扇变墨扇,怕更为难卖。
王羲之劝她不必担心,尽管去卖。
竟是市人见之,出价十倍争买。
缘是书扇文字,行气纵横,无限匠心留其中。
明代大书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
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
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
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似有高格名士相谈,更价值不菲。
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
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千娇百媚声名遐迩鬼斧神工天马行空B . 风情万种声名遐迩巧夺天工龙飞凤舞C . 风情万种如雷贯耳鬼斧神工龙飞凤舞D . 千娇百媚如雷贯耳巧夺天工天马行空(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王羲之看到很少有人买老妪的扇子B . 王羲之看到老妪的扇子很少有人买C . 王羲之惜其扇少人问津D . 王羲之非常同情老妪(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明清的书法扇面,女性手迹是最出众的B . 明清的书法扇面中,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C . 最出众的明清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的D . 明清最出众的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的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下·延边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辽宁省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联合竞赛语文试题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8 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比赛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
此中第Ⅰ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余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
建筑的神态(节选)唐诗的一个明显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形象化,以形动人。
这类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改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瞭望赊”。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神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动人。
反过来说,因为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自己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中国古代建筑不单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
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神态也在此中。
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是一处很有情味的庭院空间。
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纪念,读来动人。
这一情结,以漂亮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因为有了这样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神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晚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庭院春夜,形态模糊,动人之至。
“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暗影里,生动非常。
在静谧中令人感觉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味。
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辰横斜,会令人向往,感觉光阴在流逝,全部的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
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边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
每当海棠花绽放,就给小院增加很多美感。
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与小院,仿佛互为比兴,添色许多。
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据《海棠》诗意而作的。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7高二下·宾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①荀子在“学与思”上认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则认为“学”与“思”二者的辩证关系是“________ , ________。
”②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可用“忠”“恕”二字来概括,其中“恕”可用《论语》中孔子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的“________ ,________”来诠释。
③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深情地表达对远行朋友的无限牵挂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二、其他 (共1题;共4分)2. (4分)(2017·衡水模拟) 下面这封信五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并改正。
敬爱的爷爷:您好!近来身体好吗?我们已有几个月未见面了,我常常惦念着您,有时思念心切,①我恨不得一下子很快飞到您的身旁,向您汇报我近来的情况,倾诉对您的思念之情。
爷爷,②通过您多年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目前,我各科成绩都很好,请勿挂念。
我即将毕业,不久就要填报升学志愿,我准备报考师范学校。
您同意吗?请您务必来信谈谈意见。
此致敬礼!孙××敬上××年×月×日(1)这封信格式有两处错误: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文中加线的三个词中有一个不得体,找出来加以修改。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3. (15分) (2017高一上·石家庄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让我们倾听毕淑敏我读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的时候,书写作业,其中有一篇是研究“倾听”。
刚开始我想,这还不容易啊,人有两耳,只要不是先天失聪,落草就能听见动静。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 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08年初,阿里巴巴平台上整个买家询盘数急剧下滑,欧美对中国采购在下滑。
海关是卖了货,出去以后再获得数据;而我们提前半年从询盘上推断出世界贸易将发生变化。
”通常而言,买家在采购商品前,会比较多家供应商的产品,反映到阿里巴巴网站统计数据中,就是查询点击的数量乖购买点击的数量会保持一个相对的数值。
统计历史上所有买家、卖家的询价和成交的数据,可以形成询盘指数和成交指数。
这两个指数是强相关的。
询盘指数是前兆性的,前期询盘指数活跃,就会保证后期一定的成交量。
所以当马云观察到询盘指数异乎寻常的下降,自然就可以推测未来成交量的萎缩。
这种统计和分析,如果缺少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这次事件,马云提前呼吁、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从而赢得了艮好的声誉。
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普及的原动力,来自于企业改善自身经营水平、提升经营效率的需要。
长期以来,困扰企业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更加了解他的客户”。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出井伸之解释索尼衰落的根本原因时,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新一代基于互联网DNA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新模式扣新技术更加贴近消费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预判,所有传统企业的衰落不是管理能扭转的。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
第一,传统企业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难以贴近消费者,难以了解消费者的真正的需求。
第二,互联网公司的强项恰恰是天然的贴近消费者,了解消费者。
传统企业必须嫁接互联网企业的DNA,否则必然沦为互联网企业的附庸。
大数据对传统企业必然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一,文化的颠覆和组织的重构。
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一定是过时的,必须全面转向以客户和消费者为中心,重新梳理公司的战略、文化、组织。
期间有大量的咨询业务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协作校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民主一样,正义也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政治范畴,正义的历史可以说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
在西方语境中,正义指的是社会价值(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名誉等)的分配原则,以及对这些社会价值实际分配状态的主观判断。
显然,如果按照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的定义,把政治理解为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那么,正义就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标准。
对这一点,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亚里士多德也有自己的认识,他明确表示,“公正是为政的准绳”,因为“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
在他看来,正义原则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的平等与差异两种关系,对平等的因素同等对待,对差异的因素区别对待。
这两种处理平等与差异因素的原则,他分别称之为“算术上的均等”与“比例上的均等”。
正义的实现,就在于通过上述两项原则的结合与平衡,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他们的应得之物。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政体是城邦的“形式”,亦即城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它规定了一个具体的城邦中何为正义以及何为不义。
由此出发,在不同的政体之下,人与人之间哪些方面相互平等、哪些方面彼此相异也就会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并非人们之间先天存在的平等与差异的关系决定了政体的不同,而是不同的政体使人们彼此相同或者彼此相开。
基于政体的差异,上述正义原则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正义,即分配的正义与桥正的正义。
前者指按照政体所要求的原则(身份、财富、品德、贡献等)对价值特别是政治权力进行分配,后者则通过在分配中参考其他因素,以实现对前者的矫正或者补充。
这就意味着民主政体、寡头政体或者贵族政体都有它们各不相同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民主政体要求在城邦重要的机构中平等地分配政治权力,同时考虑财富、贡献等使人们相互差异的因素,并使之在一些次要机构的权力分配中有所体现;寡头政体或贵族政体则要求按照财富或者身份的差别分配城邦中最根本的权力,同时考虑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一面,使每一个人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某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决定。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上述不同的分配方案恰恰体现了这些政体的内在要求,但关键在于它们采用不同的分配正义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补偿的正义。
只有两者相互平衡;政体才能稳定持久。
(选自《正义原则的功能及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实现》,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义和民主都是源自西方的政治范畴,二者的历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
B.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就是政治,所以正义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标准。
C.美国政治学家戴维。
伊斯顿对正义的理解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支持与赞赏。
D.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所以公正是为政的准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通过分析戴维·伊斯顿及亚里土士多德对“政治”或“正义”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了“正义”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引述亚里士多德的看法闹明了正义原则的功能以及如何实现正义;第三段则论述了根据政体差异,对正义原则进行的相应调整。
C.文章几处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D.文章最后一段按照先总说,再分说,再总说的思路,具体论述了“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中体现的政体的内在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亚里士多德将同等对待平等因素的原则,称之为“算术上的均等”,将区别对待差异因素的原则,称之为“比例上的均等”。
B.“算术上的均等”与“比例上的均等”相互结合与平衡,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他们的应得之物,才能实现正义。
C.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是城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政体规定具体的城邦中何为正义何为不义;不同的政体使人们彼此相同或者彼此相异。
D.不同政体根据自己的内在要求,施行不同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
民主政体在分配和矫正的过程中更能把握两者间的平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水下六米的凝望苏沧桑一只飞鸟俯瞰南中国,看见一条江从杭州穿城而过,江的北面有一个湖,是它熟悉的西湖;江的南岸也有一个湖,是它从来去过的湘湖。
它想了想,飞向了那片陌生的水城,轻轻落在水中央一棵清瘦的柳树上,看见了湖中自己同样清瘦的倒影。
这是一月的湘湖。
一切仿佛睡着了。
睡意蒙胧中,它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水声,然后传来船夫的一句话,“这么个下雨天,雾又大,老人家还是回家待着好。
”老人家,是我年近耄耋的父母,从老家来看我和弟弟。
他们常来杭州,已经把西湖看厌了。
我想起仅一桥之隔却从未去过的湘湖,便带他们来了。
船窗前的父亲,久久凝视着冬天上午十点的湘湖,没有侧过脸来,只听得见他的声音:“我见过的景色里,最像水墨画的,甚至比水墨画更美的,就是这里了。
”一月的湘湖,就是父亲小时候教过我的那种留白很多的写意山水和花鸟画。
花格船窗将天地框进一个天然的画框,雨雾如磨墨般,将天、地、水、物磨成了浓墨、淡墨,或更淡的墨,比烟还淡。
浓的,是一座拱桥,一段堤坝,一群飞鸟或一群栖息的鸟;淡的,是远处一片枯干的芦苇,三两棵垂柳,或一座亭子的倒影;白的,是天空,水,雾。
寥寥的几点黑,大片的浅灰和白,在船静静前行里,泼洒,勾勒。
极静,极美。
四个月后,当我和一群文友又一次来到湘湖,我发现,初夏的湘湖,讲述着与一月完全不同的故事。
一月清瘦的湘湖此刻已显丰满,处处是尚未老去的绿意,明净的湖面在阳光下显得光鲜亮丽。
而我的父母,早已回到老家,过了一个春节后,他们又老了一岁。
当我聆听着与湘湖有关的历史文化,当我站在湘湖水下六米处与八千年前的独木舟对视,我忽然想起,我和父母来时,并没有真正进入湘湖的深处。
我们不知道八千年跨湖桥文化遣址就在脚下,我们也不知道,船行走在静静的湖面上时,水下六米处正躺着一艘远古先民留下的独木舟,将古老的浙江文明史又往前推了一千年。
独木舟与我隔着一面玻璃,古老先民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在屏幕般的玻璃上一一闪现。
我困惑八千年前的那根骨针,是用什么工具钻的针眼?半根空心的玉璜,用什么钻的孔?但不知为什么,我想得更多的,依然是我的父母,我自己的故乡,我的根。
故乡在海岛玉环,父母留恋家乡的小院和亲朋,偶尔来杭州小住。
我每次回老家,都有一种越来地深的恐惧:他们百年之后,我还会踏进那个再也没有他们的院落吗?八千年前的独木舟,静静躺在水下六米处,棕黑色的原木,已没有亮光。
远古的先民,曾经乘着它去过很多地方,把古老的文明带到了比我们的想象更远的地方,比如南太平洋。
更让人惊奇的是,2010年夏天,有人从遥远的南太平洋,如他们的祖先一样乘着一艘独木舟,沿着五万年前祖先的原始迁移路线重返本源——中国南方海边,来寻找他们的根。
6名船员,有航海家、水手,也有人类学家、动植物学家。
整整1.6万海里的艰苦旅途中,他们上岛添购食物、淡水、水果,也在大海里捕捞、生吃海鱼,最后两天,一点食物都没有了,每人只有一小瓶水维持生命。
他们与近十米的惊涛骇浪搏斗……最后,他们来到了这里,水下六米深处——这一条独木舟前,他们的“根”之前。
“当他们看到独木舟时,眼睛都放光了,太惊喜了。
”博物馆的人说。
真想看看这些用生命来寻根的人。
他们想要寻找的,其实不仅是这一艘独木舟,而是在灵魂深处,每一个人都正在失落却又拼命想要寻回的东西。
从水下六米处出来,我在湖边遇见了一只鸟。
它栖息在一块石牌坊上,是雕刻的,有着优美的体态和姿势,翅膀如飘带卷起。
它是湘湖先民的图腾。
我相信它就是湘湖的灵魂,这一片水城因为一直有它,才能这么静美。
在我长久的凝望中,这只鸟渐渐活了,飞离了我的视线,飞回了湘湖的一月。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瘦的柳树”与“清瘦的倒影”,描写出了一月的湘湖景物的特点,与后文初夏“湘湖此刻已显丰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文章以画家的眼光来描写一月湘湖的景致,纵笔挥洒而自然贴切,有全景有特写,有静最有动景,突出湘湖的静与美。
C.作者对初夏湘湖景物的描写是简笔勾勒,而对自己初夏游湘湖的感受、心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写笔调灵活多变。
D.作者在水下六米处凝望八千年前的独木舟,并由此产生许多联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可见独木舟是全文的线索。
5.“在灵魂深处,每一个人都正在失落却又拼命想要寻回的东西”,结合全文,说明句子中“东西”指什么。
(5分)6.文章开头与结尾处对鸟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想当年,大教育家孔子倾其一生,弟子不过三千,现在一门“慕课”,上万人平常稀松。
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把课程搬上了互联网,一门课的注册学生就突破了10万人。
即便孔老夫子在天有灵,恐怕也会自叹弗如。
“互联网+教育”,推倒了学校的“围墙”,各种在线教育资源得以轻松共享。
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学校,英语老师周敏轻点几下鼠标,登录“一起作业网”,来自全国重点名校的30万道最新真题题库便呈现在眼前。
不大会儿,一套高水平的试卷就组合好了,不久后,周敏便拿到了学生的电脑答卷成绩,不仅有得分,还有每个学生的失分点。
“以前我们都用上学期的诚卷,习题远远没有网上的试卷灵活和贴近时效。
有了互联网,效率和质量都大幅提高!”“现在的教育时代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时代。
在未来,谁能把教育做得边界无限,谁就占据了教育的制高点。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一语中的。
小王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家境贫寒,勤工俭学挤占了他大量时间。
这不,4月11日一大早,他就挤上了公交车,靠着一个栏杆站稳,便打开了云课堂手机客户端,一堂课学完,他也正好到站。
有了移动互联网,人们零零碎碎的时间就有了新的价值,等车、候机、排队……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知识,聚沙成塔,谁说不能做成大事呢?说起来,教育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事情,终身学习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互联网提供了种种可能。
这不,某知名品牌化妆品销售员赵力勤已经受益匪浅。
上岗不久,大量顾客对林林总总化妆品的功效、适用年龄、适用肤质等提出诸多疑问,她显然力不从心。
移动学习及时“解救”了她,公司在每个销售员的手机上安装了业务培训系统,不仅能让这些天南海北、很难集中到一起的销售员随时随地学习,还能让销售员把顾客信息发回公司控制中心,从而实时接收详细的美容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