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初中】人教版物理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巩固练习-精品
【衡水初中】人教版物理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提高)巩固练习-推荐

【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闹钟的响声越来越弱,看来,空气越来越稀薄,传出的声音越来越弱。
我们可以大胆地推理;假设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我们_______听到声音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①钢20 0.3②钢③钢40 0.5④尼龙丝30 0.5⑤尼龙丝40 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3、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A、取适当的温度计B、观察它的量程;C、认清此温度计的分度值;D、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E、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F、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液体中放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
G.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H.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温度计时,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_。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图甲、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
5、小光同学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他猜想①油的沸点比水高;②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力巩固练习(推荐).doc

【巩固练习】、选择题A .一张作业纸B .两个鸡蛋C. 一个图钉 D •一张课桌1拿起下列物体时,所用的力大约是1N的是()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B .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C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 .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3、农夫赶着马车,拉着货物在水平路面上缓缓行驶。
那么使马车、车夫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 .车夫B.地面C.马 D .车上货物4、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 .启动汽车从静止变为运动B .汽车急刹车,从运动变为静止C .降落伞从空中匀速降落D .汽车匀速转弯5、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A .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 .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B C D二、填空题7、在国际单位制里,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8、一位同学手提水桶,若以水桶为研究对象, _______________ 是施力物体, ________ 是受力物体。
若以手为研究对象,__________ 是施力物体, __________ 是受力物体。
9、脚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结果人反而被墙推开。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也受到了_________ 所施加的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
、作图与简答题10、用力推杯子的上部时,杯子倾倒;用力推杯子的底部时,杯子向前运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11、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均为A点)。
(1) 弹簧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是25N,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弹簧受的拉力;(2) 用150N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3) 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4) 用与地面成30。
2023年河北省衡水市中考物理考前冲刺试卷附解析

2023年河北省衡水市中考物理考前冲刺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下列描述中反映物质属性的是()A.密度,软硬,颜色B.形状,颜色,体积C.状态,速度,受力作用D.质量,长度,光泽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3.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4.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消融B.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C.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冒“白气”D.日光灯用久后两端变黑5.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6.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A.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B.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C.头发得到一些电子D.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 ................................................................................................................................................... ()A.电流表A1的示数减小,A的示数减小B.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A的示数增大C.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A的示数减小D.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A的示数增大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S1闭合,如果要使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C.开关S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D.开关S2闭合,断开开关S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9.一般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现象,当物体受热膨胀时,它的密度:()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都有可能.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11.电动机和发电机在构造上差异不大。
【精品】【衡水初中】人教版物理中考冲刺:力学作图专题(提高)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1、一足球不慎掉进水中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试作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小强用100N的力去踢重为5N的足球,请在图中画出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运动时受到的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3、如图所示,一气象探测器随气球一起加速上升,请你画出这时探测器的受力示意图。
4、画出电灯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5、如图14所示,为自行车脚踏板的示意图,作用在脚踏板上的力为F。
请在图中画出该力的力臂。
6、如图所示,A物体放置在B物体上,A物体随着B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请画出A物体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7、如图所示,轻杆O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8、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10 N的拉力不能刚好提起重20 N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C.杠杆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9、请你设计一个滑轮组,并画出组装图,具体要求如下:(1)穿绕滑轮的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00N,需要挂重物的重力是3300 N(滑轮重及摩擦、绳重不计);(2)所用滑轮的个数最少。
10、(2012•兰州)如图所示的裁纸刀,O为支点,画出动力F的力臂L。
【答案与解析】1、【答案】【解析】本题要求画出足球所受到的所有的力。
重力是一切物体都受的力。
竖直向下,水对球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因而大小相等。
线段长短相同。
2、【答案】【解析】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运动时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作用。
3、【答案】【解析】气象探测器随气球一起加速上升,气象探测器受到气球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加速上升表明拉力大于重力,所以拉力F应该比重力G的作用线长一些。
4、【答案】5、【答案】【解析】根据力臂的画法进行分析,即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6、【答案】物体A所受摩擦力f水平向右,如图:【解析】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明确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才能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 弹力 巩固练习(推荐).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人的一根头发能承担的力与年龄有关,其范围一般在0.8~2N。
为了测量小华的一根头发能承担多大的力,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是()A.量程为1 N,分度值为0.05 NB.量程为5 N,分度值为0.05 NC.量程为10 N,分度值为0.5 ND.以上三种都可以2、测一个约为8N的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A.量程10N,分度值0.2NB.量程5N,分度值0.1NC.量程5N,分度值0.5N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上的最上刻度就是它的量程B.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拉力的大小D.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拉力,也可以用来称物重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5、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没有拉力时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刻线外侧(即还没到达0刻线处),没有调零他就用这个测力计测力了,则所测量的结果将()A.偏大B.偏小C.与实际值相符D.无法判断6、下图所示的各种形变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7、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拉,观察它们的示数可以发现()A.F A=F B B.F A>F BC.F A<F B D.F A和F B的关系没有规律性8、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均匀的.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A.70 N B.10 N C.35 N D.20 N9、用一个刻度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就直接去测量大小为2N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1 N,若直接用它去测另一个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4.3 N,则被测力的大小为() A.4.4 N B.4.3 N C.4.2 N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0、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跳板发生________,变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就会________运动员,使运动员受到一个________力;用手向上拉弹簧,弹簧发生________,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长就会对手________,这种因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叫________力。
【衡水初中】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功 功率 机械效率(提高)巩固练习【推荐】.doc

【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用一动滑轮提升一个重物,若用的力是100N,重物在0.5s内匀速上升0.6m,不计滑轮重,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
2、如图所示(忽略滑轮重和摩擦),在水平拉力F=10N作用下,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5s,拉力F 所做功_____J,功率____W,物体在匀速运动时,所受摩擦力_____N。
3、两个体重相同的人甲和乙一起从一楼上到三楼,甲是跑步上楼,乙是慢步上楼。
甲、乙两人所做的功______,他们的功率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选择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B、做功的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C、做功多,需要的时间也多D、功率大说明机器做功也越快5、(2012•宜昌)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6、(2012•泰安)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A.80% B.62.5% C.125% D.20%7、(2012•武汉)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的高度处。
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
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W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3W8、如图所示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
同一个物体分别沿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时,所需拉力分别为F A、F B,所做的功分别为W A、W B。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1.小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
(2)纠正错误后,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3)多次实验进行分析,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它运动的越远。
并进一步推测: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
(4)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有实验得出。
2.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项端由静止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
甲乙丙(1)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这种研究方法到了物理法。
(2)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
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
(3)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4)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正确结论,像这样的研究方法叫做。
2023年物理三轮冲刺力学实验

2023年中考物理冲刺力学实验一.实验探究题(共16小题)1.(2023春•东台市期中)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分别发生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1)由甲、乙两图得出结论是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2)由图甲与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的是图甲和图丁。
2.(2023•鼓楼区校级模拟)(1)如图1是小亮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①比较图乙和图丙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填“小”或“大”)。
②比较图乙和图丁,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小亮的判断是(填“合理”或“不合理”),主要原因是。
(2)小亮还通过如图2的步骤进行了“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①对A、C、D三图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物体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深度(填“有关”或“无关”)。
②分析D、E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
③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为kg/m3,如考虑物体具有吸水性,则计算的结果比物体的真实密度偏(填“小”或“大”)。
(3)如图3是小亮利用不同的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的情形,其中密度计(选填“①”“②”或“③”)在测量其他液体密度时结果更精确。
3.(2023春•射洪市校级月考)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1)小亮在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
为不让小车滑出木板,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措施是;A.延长木板长度B.降低小车的释放高度C.减小斜面坡度D.用力将小车从斜面上推下(2)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相同;(3)小亮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运动得越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1、天平调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你应该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选填“左”或“右”)2、用托盘天平测一块矿石的质量。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的右侧,此时应该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质量,天平平衡后,游码刻度和砝码如图所示,则由此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 g。
3、以下四组器材中,能测出一个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是()(1)刻度尺、天平和砝码;(2)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3)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4)弹簧测力计、水、细线、烧杯。
A.(2)(4) B.(2)(3) C.(1)(2)(3) D.(2)(3)(4)4、(2012•济宁)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
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
(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压强表达式的推导:P= 。
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有关,所以猜想是正确的。
(2)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想。
5、小明家买的某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这种牛奶的密度。
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g/cm3。
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支“密度计”。
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
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
要求写出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有足量的水和牛奶)。
6、小红家距离学校大约2km左右的距离,请测出小红从家里出发以正常的骑车速度运动到学校的平均速度,写出测量步骤。
(所给的器材有:2m的钢卷尺一把、手表一块。
)7、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她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_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 ;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 ,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 %,她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们找出原因:__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滑轮的质量为m ,照图中那样安装好滑轮组,记下钩码及弹簧测力计所在的位置。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为G 的钩码升高,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并记录数据。
(1)Fs 表示________功。
(2)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不考虑绳子的伸长,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的关系是s =________h 。
(3)用下面①式计算机械效率的条件是________,它比用②式计算出的结果________ (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①()Gh mg G h η=+ ②Gh Fsη= (4)保持此装置不变,将提升的钩码重增加为2G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9、学习了阿基米德定律之后,小静认为:一定量的水不可能产生大于水自身重力的浮力。
请说明怎样只利用一瓶已冻结成冰的矿泉水来证明小静的观点是错误的。
10、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如图所示的金属圆柱体(底面积为S ,侧面带有间距均为2cm 的刻线),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足够深的水槽、足量的水。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内部的压强跟水的深度成正比”。
要求:(1)请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与解析】1、【答案】右【解析】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向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向右偏,平衡螺母向左调,即“反向调节”。
2、【答案】(1)左 (2)109.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天平的调节和质量的记录。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进行天平的调节时要运用“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
同时还要说明的是,标尺上要读游码左侧对应的数据。
3、【答案】A【解析】(1)刻度尺不能测算出不规则石块的体积,不能选;(2)这组器材可以测量出石块的密度,是最基本的方法,步骤如下:①用天平和砝码测出石块的质量m ;②量筒中倒入适量水,体积为V 1;③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V 2;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3)和(1)的问题一样,刻度尺不能测出石块体积;(4)这组器材也可以测出石块体积,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步骤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1;②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浸没入水中的重力G 2; ③推导及表达式:石块质量gG m 1=,石块所受浮力F 浮=G 1-G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石块体积为,所以石块密度表达式为。
4、【答案】(1)ρgh 铁块的高度和密度 三(2)将三个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铁块竖直放置海绵上,观察比较海绵被压陷的深度,若深度相同,则可验证猜想三正确。
【解析】(1)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F=G , 所以,。
所以,p=ρgh。
由公式 p=ρgh 知,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铁块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强大小跟铁块的高度和密度有关。
(2)将三个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铁块竖直放置海绵上,观察比较海绵被压陷的深度,若深度相同,则可验证猜想三正确。
5、【答案】实验原理: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细木棒、一段金属丝、烧杯、水、牛奶。
实验步骤:(1)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 ;(2)将“密度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使其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h 水;(3)将“密度计”放入盛有牛奶的烧杯中,使其漂浮在牛奶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牛奶液面的高度h 奶。
实验结论:牛奶的密度为:L h L h ρρ-=-水奶水奶。
【解析】(1)因为“密度计”在水中和牛奶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密度计”在水中和牛奶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的重力。
由于“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浮力相等,即F F =奶水。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gV gV ρρ=奶奶排水水排,即gSh gV ρρ=奶奶排水水排。
∵ h L h =-奶排奶,h L h =-水排水,∴ ()()L h L h ρρ-=-奶奶水水。
故牛奶的密度为:L h L h ρρ-=-水奶水奶。
(2)从给定的器材来看,无量筒,也无天平,此时解题的着眼点就不能局限于利用天平、量筒测出质量、体积来测密度,应该展开丰富的联想。
题中给出的“密度计”是和浮力有关的,就要联想到利用浮力测液体的密度。
这种利用两次浮力相等来测密度,我们简称它为“等浮力法”。
6、【答案与解析】由于小红家距离学校的距离较远,因此直接用钢卷尺测量这段距离非常困难,因此本实验可以利用“滚轮法”和“替代法”来测量距离,具体方法如下:(1)用钢卷尺测出自行车轮子的周长L 。
(2)在自行车的前车轮上做一个显著的记号。
(3)测量小红从家出发到学校自行车车轮转过的圈数n ,同时利用手表测量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 。
根据以上的测量数据就不难算出小红骑车上学的平均速度为:v =nL/t 。
7、【答案】(1)匀速 (2)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值有错误,砝码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5段绳子承担,弹簧测力计升高的高度是物体升高高度的5倍,s =5h =5×0.1m =0.5m (3)80% (4)变大【解析】在实验中应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是由5段绳子拉起的,所以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应为物体移动距离的5倍,而表中的数据所反映的只是其4倍,很明显测力计移动的距离错了,应为0.5m ,总功应为0.25J 。
由公式Gh Fsη=可求出其效率。
若提升货物重力变大,则有用功变大,在额外功不变时,η变大。
对于同一滑轮组而言,所拉重物的重力改变了,其机械效率也改变了,但不变的是s 和h 的比值,总是等于承重的绳子段数。
8、【答案】(1)总 (2)3 (3)忽略滑轮摩擦和绳重偏大 (4)增大【解析】(1)根据有用功和总功的定义可知,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弹簧测力计对滑轮组做的功是总功,因此Fs 表示总功。
(2)根据实验装置可知,有三段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则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的关系是s =3h 。
(3)滑轮组的额外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二是克服滑轮摩擦所做的功。
式①中的总功包含了克服动滑轮重力的额外功和有用功,显然没有考虑克服滑轮摩擦和绳重所做的功,因此用式①计算机械效率的条件是忽略滑轮摩擦和绳重。
比较式①、②可知,式②的总功中包含了克服滑轮摩擦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对于同一滑轮组和提升相同的重物来说,这个总功要比式①中的总功大一些,因此用式①计算出的机械效率要比用式②计算出的大一些。
(4)从例题2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重物大小有关,因此将提升的钩码重力增加,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要增大。
9、【答案】当少量的冰化成水后,观察剩余的冰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水的重力(质量)小于冰的重力(质量)。
漂浮时冰的重力等于冰所受的浮力,所以水能产生大于水自身重力的浮力。
证明小静的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当少量的冰熔化时,冰块会漂浮在水面上,根据两者之间的重力关系和物体漂浮的条件进行分析,从而证明小静的观点是错误的。
10、【答案】(1)实验步骤:①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圆柱体的重力G,并将圆柱体底面积S和重力G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 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部分体积竖直浸在大水槽的水中,静止时由金属圆柱体侧面的刻线读出它浸入水中的深度h,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F拉,将h和F拉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③ 仿照步骤②,再改变5次金属圆柱体浸在水中的深度,读出各次它浸入水中的深度h;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各次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拉力F拉;将各次相应的h和F拉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 利用公式p=FS=G FS拉和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6次金属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