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汉语基本知识 语法篇pdf

汉语基本知识 语法篇pdf

汉语基本知识语法篇:一、词类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的词。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4.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程度、时间等的词。

5.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位置等的词。

6.连词:表示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转折、因果等。

7.助词:表示时态、语气、结构等辅助意义的词。

8.代词:代替名词或句子的词。

二、句子成分1.主语: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

2.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

3.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4.定语:修饰名词,限定名词的范围。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限定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6.补语: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的结果、程度等。

7.中心语:被修饰或补充的词,是句子的核心。

三、句型1.主谓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是汉语中最基本的句型。

2.谓宾句:由谓语和宾语组成的句子,表示动作行为和对象的关系。

3.主谓定状补句:在主谓句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定语、状语和补语,进一步明确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4.并列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表示相关或相对的意思。

四、句式1.陈述句:表示陈述事实的句子,语调平缓。

2.疑问句:表示疑问或询问的句子,语调上扬。

3.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或禁止的句子,语调短促有力。

4.感叹句:表示感叹、赞叹或惊奇的句子,语调有抑扬顿挫。

五、复句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表示相关或相对的意思。

2.转折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表示一个意思,后一分句表示与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3.条件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表示条件,后一分句表示在该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4.递进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5.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表示选择关系,即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的意思。

六、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深奥的事物,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Hànyǔ)语法基础知识词类(cílèi)和词性(一)知识(zhī shi)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suǒyǒu)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shící)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不定量:些、点(4)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括(一)词类汉语的词能够分为 12 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沓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 "专用名词 ",如 " 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 "抽象名词 " ,如 " 范围、思想、质量、道德、友情、方法 " 。

表示方向的叫做 " 方向名词 " ,如 "上""下 "" 左"" 右"" 前"" 后"" 中"" 东"" 西"" 南""北"" 前方 ""后边 ""东边 "" 南面 "" 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腾飞、审察、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想、重视、着重、敬爱、认识、相信、钦佩、挂念 " 等,这样的动词前方常常能够加上 "很、十分 "。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 "能愿动词 ",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 dei)、能够、应当、应当、愿意、能够、可能、一定 ",这些能愿动词经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方,如 " 得去、能够做、能够考虑、愿意学习、应当说明、可能发展 "。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包括词类、句法、修辞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
1.词类:汉语的词类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
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2.句法:汉语的句法主要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句型等。

句子
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子类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型包括主谓句、主谓宾句、定状补句等。

3.修辞:汉语的修辞主要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借
代、设问、反问等。

4.语序: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但一般情况下,主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定语在名词之前,状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补语在谓语之后。

5.词序:汉语的词序也比较灵活,但一般情况下,形容词在名词之
前,副词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介词短语在名词或动词之后。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
的动词除外)
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
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
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二、短语
三、句子成分。

汉语语法基础规则

汉语语法基础规则

汉语语法基础规则1. 词性分类1. 名词 (Nouns)名词是指表示人、物、地方或观念的词语。

汉语的名词通常没有复数形式。

例如:书、桌子、学校等。

2. 动词 (Verbs)动词是指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语。

汉语的动词通常没有时态变化。

例如:跑、吃、睡觉等。

3. 形容词 (Adjectives)形容词是指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状态或特征的词语。

形容词的位置通常位于名词之前。

例如:美丽的、高大的、冷静的等。

4. 副词 (Adverbs)副词是指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

副词的位置通常位于被修饰的词语之前或之后。

例如:很、非常、慢慢地等。

5. 量词 (Measure Words)量词是指用来表示数量或单位的词语。

汉语中的量词通常和名词一起使用。

例如:本、个、只等。

6. 代词 (Pronouns)代词是指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

代词可以指示人、物、地方等。

例如:他、她、它、这、那等。

7. 连词 (Conjunctions)连词是指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

连词可以表示并列、转折、因果关系等。

例如:和、但是、因为等。

8. 介词 (Prepositions)介词是指用来表示位置、方向、时间、目的等关系的词语。

介词通常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前。

例如:在、到、从、为了等。

2. 句子结构汉语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成分组成。

基本的句型可以是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或者其他更复杂的结构。

在句子中,谓语动词通常位于句子的中心位置。

3. 时态和语气汉语的动词通常没有时态变化。

为了表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动作,可以使用时间词、上下文或语气等方式。

4. 语序和修饰词汉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有所变化。

修饰词通常位于被修饰的词语之前。

以上是汉语语法的基础规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一、实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XXX、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发展、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生理动词:如喜欢、恨、生气、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乐意、可以、能够、宁肯;有趋势动词:XXX、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外形的:如大、高、胖、瘪、细、壮;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有透露表现状态的:如快、浓、满、多、疾速、静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透露表现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座。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人人、咱们;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二、虚词1.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语气、频率等。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1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有规模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名
(或从来源考虑:古语、方言、外来、行业等)
(或是否常用考虑: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 3.2 词的结构
⑴ 组成单位:语素组成或实现
⑵ 组成方法:构词法
(具语言普遍性)
单纯词
合成词(复合、重叠、附加)
• 3.3 词的意义(还是分解的思路) ⑴ 构成 词义和义项:多个义项及义项间联系(一个义项) 有联系(多义词;各义项间关系) 无联系(多音词) 一个词(义项)的意义包括什么 理性义 色彩义 ⑵ 结构:词义的组成单位——义素 ⑶ 词义的聚合——语义场(参考语法理解“聚合”的概念) 同义义场(词义辨析:辨析方法及词义间的差别类型) 反义义场 ⑷ 词义的发展变化
• 状中 or 述宾
能走
常常来
买书
能不能走 *常常不常常来 买不买书 *确实不确实知道
语义特征分析法
• 为什么: 张三卖给李四一本书 张三要给李四一本书
不是个例,存在类的区别
送、卖、 还、递、 付、赏、 输、扔、 退还、 ……
买、抢、 偷、骗、 赚、罚、 收、要、 扣、拐、
……
沏、刻、 写、炒、 烤、织、 煮、画、
3. harupo ‘slip’
4. haru-‘a-po ‘not slip’
5. rvato ‘be nigh’ 6. rva-‘a-to ‘not be nigh’
• Questions: What is the morpheme meaning ‘not’ in Hua?
• 汉语后一种标记的例子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
• 2.3.4.5 特殊句式及其句法结构分析 ⑴ 句型研究的重点 (另:句型对汉语教学意义重大/却) ⑵“把”字句 (宾语提前/他把稿纸订成了一个本子;特点) ⑶“被”字句(特点) ⑷ 连谓 ⑸ 兼语 ⑹ 双宾句 ⑺ 存现句 ⑻ 各类特殊句型的结构分析
层次分析的几个基本概念
• 直接成分 • 切分:确定直接成分 • 定性:直接成分间语法关系 • 切分到词为止:逻辑上可以到语素(un believ able),但对于找到单
……
不是个例,存在类的区别
送、卖、
还、递、
付、赏、 输、扔、
[+给予]
退还、
……
买、抢、
偷、骗、
赚、罚、 收、要、
[+取得]
扣、拐、
……
沏、刻、 写、炒、 烤、织、[+制作] 煮、画、
用)
• 1.2 元音音位、韵母、拼音方案
1.3 辅音音位、声母、拼音方案
2 文字
• 汉字的结构(类似语法结构/结构主义) ⑴ 组成单位(多级:组合、实现) ⑵ 组成方法(造字法)
• 字形、字体、笔顺、汉字属性、汉字的标 准化等
3 词汇
• 3.1 词汇各种形式
词,
略语(简称和数词略语),
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名词
谓语 | 动词
定语、表语 |
形容词
状语 | 副词
最初解决“羊毛”词类的方案
• 依句辨品,离句无品
1. 主、宾、某些类型补语,是名词 2. 述语,是动词 3. 名词附加语,是形容词 4. 动词和形容词附加语,是副词
• 汉语 羊毛大衣 买羊毛 羊毛很贵
• 汉语词类体系的发展历程: 起于熙,成于熙
句子成分→依句辨品,离句无品
(黎锦熙)
→ 一线制 (傅东华)
双轨制 → 形态 → 广义形态 → 分布(朱德熙)
(方光焘)
成分、形态、搭配
分布标准备注一:句法成分(完全不同 于英语中词类与句子成分关系的看法)
• 4.4 句子的语义问题
⑴ 语义角色 主语语义类型; 宾语语义类型。
⑵ 歧义问题(结构关系、语义关系) 进口机电产品 学习雷锋的故事 母亲的回忆 咬死了农民的狗
尤其助(各种子类)、连、语气几类
如何分词类:从源头说起
• 汉语 羊毛大衣 买羊毛 羊毛很贵
100年前,汉语语法学者在给汉语分词类的时 候,遇到的就是以上例子中“羊毛”是什么类的 问题。最初,唯一能借鉴的就是当时已经很成 熟的英文词类体系。
英语的词类
形态:名词、形容词、动词等
功能: 主语、宾语 |
• 4.1概说
4 语法
• 4.2 融合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的短语分析方案
于是:看了<三天> 和 看了三天
• 4.3 词类问题 ⑴ 分类标准及标准的深入理解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等的重叠表 现;动词名宾、谓宾等
⑵ 各类词下位子类
尤其名、动、形、代、量、副、介、连等 的子类及各种用法
⑶ 几类特殊的词
在这件事情上
如何确定语法关系
• 语法关系有几种/这些语法关系怎么定义
主谓 述宾 偏正(定中、状中) 述补 并列 ……
Hale Waihona Puke • 变换分析: 相同的语法结构应该有相似的变换
• 述宾or述补?
去三次 去了三次
买面条 买了面条
洗干净 *洗了干净
“了”几乎是判断述宾结构权重最重的表现之 一,所以加“了”变换很有说服力。
馆。
• 刊物(CSSCI): 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世界汉语教学、语言科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报、汉语学习、语言研究
基础性知识
《现代汉语》
1. 语音 2. 文字 3. 词汇 4. 语法 5. 其它(修辞等,暂不涉及)
1 语音
• 1.1 基本知识 1.记录语音(国际音标;元音:高低、前后
、圆展;辅音:部位、方法) 2.音位怎么确定 3.汉语音节(声韵母表/拼音方案) 4.声调(调值和调类) 5.音变(变调、轻声、儿化、啊;形式、作
汉语语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2014秋学期
基本文献
• 图书: 陆俭明 2005/201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
版社。 陆俭明 1993,《现代汉语句法论》,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张斌 2010,《现代汉语描写语法》,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90,《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 赵元任(著) 吕叔湘(译) 1979,《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 2005,《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 ,商务印书
位间语法规则的目的而言,到词较好
他刚来
层次标记的方法
AB C
AB C
• Examine the following words from Hua, a TransNew Guinea langu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 follow.
1. zgavo ‘embrace’ 2. zga-‘a-vo ‘not embra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