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建筑材料与构造
大一上学期末建筑材料与构造实用技能总结

大一上学期末建筑材料与构造实用技能总结大一上学期的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建筑材料和构造技术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建筑材料的特性和使用以及建筑构造的方法和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学期末,我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通过实践课的学习和实训,我积累了一定的实用技能和经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会对我有所裨益。
首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特性,包括砖石、水泥、玻璃、金属等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在实践课中,我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观察和手工操作,进一步了解了它们的特性。
比如在砖石材料的实践课上,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砖石切割机进行切割,以及砌筑墙体时的注意事项。
这些实践操作让我对建筑材料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其次,我们还学习了建筑构造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结构的形式和设计原则,建筑施工的工艺和工序等内容。
通过实验室的实训,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建筑构造实用技能,比如模板支撑的搭建、混凝土的浇筑和成型、钢筋的连接和固定等。
这些技能对我以后从事建筑施工和设计工作都是非常实用和必要的,而且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我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实践课程中,我还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安全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会了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鞋并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规定,培养了我对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的重视,这对我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建筑材料和构造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实用技能和经验。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在建筑材料与构造方面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材料与构造实用技能总结至此完毕,谢谢!。
建筑材料与构造

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而建筑的质量是建筑的灵魂和保证。
在建筑的构建中,建筑材料和构造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建筑材料和构造两方面来探讨建筑的质量和影响因素。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础和支撑,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外观、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也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环保的重视,建筑材料已经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和环保化的趋势。
1. 传统建筑材料传统建筑材料是指人类文明传承至今的传统材料,如石材、木材、砖瓦等。
这些材料虽然历经风雨,但仍然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以久远的历史承载下来。
2. 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是指在科技的推动下,经过研发和进一步加工,满足建筑物在性能、造型、环保、节能等方面的需求,并且能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建筑设计。
如钢筋混凝土、玻璃、陶瓷、聚合物及复合材料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科技和原料被运用到了建筑中,这几乎彻底改变了建筑的面貌。
建筑构造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所使用的构件以及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结构形式,它是建筑物的骨架和保障。
优良的构造能够保障建筑物的稳固性和耐久性,还能起到节能、隔音和保温的作用。
1. 传统建筑构造传统建筑构造是指受到地域和文化环境影响的古代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如中国的木结构、欧洲的石结构等。
传统建筑构造具有经济节能、环保、抗震、防火等优点。
2. 现代建筑构造现代建筑构造是指建立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之上的新型建筑构造,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现代建筑构造结构设计一般比较复杂,但其优点是稳固性好,容易维护保养。
建筑材料和构造在建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建筑的造型和美观程度,更关系到建筑的安全耐用性。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构造,以确保建筑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材料与构造知识

建筑材料与构造知识建筑材料与构造知识是建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能、选用、加工和施工方法等方面,并且与建筑构造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建筑材料和构造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介绍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选用因素,以及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构造形式。
一、建筑材料的分类人造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橡胶、玻璃和塑料等。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常用于墙体、地板和柱子等构件的制作。
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抗震性能,常用于振动隔离和防水处理。
玻璃材料是一种具有透明度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窗户、门和幕墙等部位的安装。
塑料材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加工性能,常用于管道、排水系统和装饰材料的制作。
二、建筑材料的性能及选用因素建筑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
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影响着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和形变性能。
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密度、导热性和隔音性等方面,影响着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舒适性。
化学性能主要包括抗腐蚀、抗火和抗霉性等方面,影响着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耐久性能主要包括耐候性、耐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影响着建筑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长期使用能力。
选用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对于要求较高的居住建筑,应选择具有较好保温和隔音性能的材料。
其次,需要考虑材料的经济性和可获得性。
例如,对于大规模建筑项目,应选择成本较低和供应充足的材料。
最后,需要考虑材料的施工性能和维护性能。
例如,对于施工要求较高的建筑项目,应选择易加工和维护的材料。
三、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形式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中各种构件的组合和连接方式。
它是建筑物的骨架,承担着承重和抗震的功能。
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包括静力学、力学和结构力学。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分析建筑物的承重结构。
整理建筑材料与构造

整理建筑材料与构造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构造方式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外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材料选用和施工构造能够确保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寿命。
本文将讨论建筑材料的分类、选用原则以及常见的施工构造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材料与构造之间的关系。
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通常可以按照其来源、性质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材料的来源,建筑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
天然材料包括木材、石材、沙土等,而人工合成材料则包括混凝土、玻璃纤维等。
另外,建筑材料也可以按照其物理性质进行分类,例如钢材、水泥和玻璃等。
此外,建筑材料还可以按照其用途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绝缘材料等。
建筑材料选用原则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成本、环保性以及与其他材料的兼容性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建筑材料选用的原则:•强度和耐久性:建筑材料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经济性:考虑材料的价格和成本,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美学性:建筑材料的外观和质感对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性有重要影响。
•环保性: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兼容性:不同材料之间的兼容性对于建筑的结构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工构造方法施工构造方法是指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组合、连接和施工顺序等方法。
不同的建筑材料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构造方法,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常见的施工构造方法包括:•砌体结构:使用砖块、砂浆等材料砌筑墙体和结构。
•钢结构:采用钢梁、钢柱等钢材构成建筑结构。
•混凝土结构:使用混凝土浇筑构件,如柱、梁和板等。
•木结构:采用木材构成建筑的结构框架。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构造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和施工构造方法,可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整理建筑材料与构造之间的关系。
建筑材料与构造

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材料与构造:创造卓越建筑的基石建筑材料与构造是建筑设计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性和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建筑材料与构造的作用,探索它们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
一、建筑材料:选择与性能建筑材料是构筑建筑物的基础,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首先,建筑材料的性能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坚固性和耐久性使其成为经典的选择之一。
钢材则由于其高强度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的建筑结构中。
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要求。
其次,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指标。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对绿色建筑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例如,可再生材料如竹木、麻绳等在建筑中的应用推动了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同时,节能材料如保温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等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建筑材料的经济性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在建筑过程中,材料占据了相当大的成本比重。
因此,选择经济实用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并提升建筑物的投资回报率。
二、建筑构造:创新和实用的结合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中各个部分连接和组织的方式。
它是将建筑设计转化为现实的关键环节,不仅要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强度,还要符合设计创意和实用需求。
在建筑构造中,结构系统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结构系统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悬索结构等。
每种结构系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例如,框架结构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其柱与梁的组合形式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撑和整体性。
剪力墙结构则适用于中小型建筑,其混凝土墙体能够有效抵抗地震和风力的作用。
此外,建筑构造中的连接方式也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等,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连接方式也不断涌现。
建筑材料与构造知识点总结

建筑材料与构造知识点总结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用来构成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各种材料的统称。
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砖石、木材、玻璃、金属材料等。
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下面将对常见的建筑材料进行详细介绍。
1. 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碎石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人工石材。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压强度和耐腐蚀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混凝土可以用于制作楼板、柱、梁等建筑结构,也可以用于路面、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造。
2. 砖石砖石是由粘土或其他黏土矿物经过成型、干燥和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
砖石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火性,适用于建造墙体、隔墙、地面铺砌等部位。
3. 木材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易加工、隔热、隔声等优点。
木材可以用于建造屋架、楼板、地板、门窗等部位。
但是木材也存在易腐、易燃的缺点,需要做好防腐、防火处理。
4. 玻璃玻璃是一种透明的非晶态硅酸盐材料,具有优秀的透光性、抗压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玻璃可以用于制作窗户、门、隔断墙等部位,也可以用于装饰和美化建筑物。
5.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等具有高强度、耐用、抗腐蚀等优点,适用于制作梁柱、桁架、屋面等部位。
金属材料还可以用于制作建筑的装饰构件,如栏杆、扶手等。
以上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各具特点,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实际工程中,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建筑环境和材料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材料的使用和施工设计。
二、建筑结构构造建筑结构构造是指构成建筑物各部分的材料和构造形式,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承载性和抗震性。
建筑结构构造的种类主要包括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桁架结构、桩基础等。
下面将对常见的建筑结构构造进行详细介绍。
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由柱、梁、楼板等构件组成的空间框架系统。
框架结构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中。
建筑材料与构造

抗拉强度
材料在受拉时的承载能 力,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抗弯强度
材料在受弯时的承载能 力,对于梁、板等构件
尤为重要。
韧性
材料在受力时吸收能量 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结
构的抗震性能。
热工性能
导热系数
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影响建 筑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热稳定性
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关乎 建筑防火安全。
玻璃
种类
普通平板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 等。
特性
透明度高,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隔热性,易于加 工和安装。
用途
主要用于建筑中的门窗、幕墙、隔断等装修材料 ,以及家具、灯具等制品的制造。
03
建筑材料性能分析
物理性能
密度
材料的密度决定了其重量和强度等物理特性 。
吸水率
吸水率高的材料易受潮湿影响,导致性能下 降。
THANKS
感谢观看
用途
主要用于土木工程中的砌筑、抹面和 混凝土工程等。
特性
具有水硬性,能在水中和空气中硬化 ,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 一起。
钢材
种类
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 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等。
特性
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易于加工和焊接。
用途
主要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梁、柱、桁 架等承重构件,以及桥梁、车辆、 船舶等制造。
增强建筑物的美观性
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筑构造对于建筑物的立面造型和室内空 间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精心设计可以 创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形象。
合理的建筑构造设计能够简化施工过程,提 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05
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关 系
建筑材料和构造

精选课件
20
108胶
108胶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合成建筑胶粘剂, 外观为微白色透明胶108胶体,施工合易性 好、粘结强度高、经济实用,适用于室内 常温环境中墙、地砖的粘贴。
精选课件
21
精选课件
22
精选课件
23
108胶,又称“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是
以聚乙烯醇与甲醛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缩合反应
而制得的一种高分子粘结溶液,属半透明或透
精选课件
14
精选课件
15
精选课件
16
精选课件
17
玻璃胶的好坏分辨:
1、看包装,好的胶用料绝对不会马虎,胶瓶也一定会选择 大厂有品质保证的产品,从瓶身硬度到印刷都会一丝不苟。 千万不要相信店家所谓的包装虽然普通,但胶质是进口的 之类的托词,骗骗小孩子的 2、看拉丝,用力把瓶底挤出来,然后看瓶底附着的胶有没 有固化,有没有流淌,好的胶拉丝应该比较挺直,太软的 或固化了的都不好. 3、闻气味,中性硅胶气味越小越好,有很大难闻气味的不 环保。酸性味道不要闻,是醋酸的味道,但对人体无害。 4、看颜色,透明的颜色应该比较通透,中性应该是半透明 发亮,酸性的应该更透明一些,发黄或颜色暗的是差胶. 5、看颗粒,好胶表面有很少几个颗粒,而且颗粒大小比较 均匀细小,全是颗粒而且颗粒大的是差胶 6、看气泡,好胶整支打出来气泡不应该超过5个,差胶一 打就有啪啪的气泡声音
⑧耐候性,不粉化,开裂,解散或过度收缩,有足 够的生活力;
⑨特定的场合,如当有具体表现耐磨性,耐穿刺, 耐腐蚀,耐轧,易燃,不污染,绝缘或导电等。
精选课件
8
分类:
按照密封材料的形态和使用方式 垫圈密封 胶带密封 胶体密封
精选课件
9
精选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材料与构造(一级)精讲班第1讲讲义
大纲
第一章建筑材料
大纲
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耐久性等。
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材料性质。
2、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石灰和石膏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3、水泥:包括水泥的组成、水化与凝结硬化机理、性能与应用;
4、混凝土:包括原材料技术要求、拌合物的和易性及影响因素、强度性能与变形性能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碱-集料反应、混凝土外加剂与配合比设计;
5、建筑钢材:包括建筑钢材的组成、组织与性能关系、加工处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钢材种类与选用。
6、木材、建筑塑料、防水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等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材料的结构
第一节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材料的结构
①微观结构:物质的原子、分子层次的微观结构。
材料的结构可以分为晶体、玻璃体和胶体。
晶体分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
②亚微观结构: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的材料结构。
③宏观结构:用肉眼和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上)
2、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
①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⑴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度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与材料孔隙无关)
⑵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德重量。
(与材料内部孔隙有关)
⑶堆积密度:粉状或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德重量。
(与材料内部孔隙和颗粒之间的空隙都有关)
②材料的孔隙率空隙率
⑴孔隙率:材料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与空隙率相对应的是密实度)。
空隙可分为连通孔和封闭孔。
⑵空隙率:散装粒状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列。
③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
⑴润湿角θ≤90°的材料为亲水材料,如建材中的混凝土、木材、砖等。
亲水材料表面做憎水处理,可提高其防水性能。
⑵润湿角θ>90°的材料为亲水材料,如建材中的沥青、石蜡等。
建筑材料与构造(一级)精讲班第2讲讲义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下)
④材料的吸水性和吸湿性
⑴吸水性: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吸水率,m0-干燥状态下的重量,m-吸水状态下的重量。
⑵吸湿性:材料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
含水率,m0-干燥状态下的重量,m1-含水状态下的重量。
⑤材料的耐水性、抗渗性和抗冻性
⑴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软化系数,R饱-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R干-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K软≥0.85的材料认为
是耐水材料。
⑵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一般用渗透系数K或抗渗等级P表示。
混凝土材料的抗渗等级P=10H-1,H-六个试件中三个试件开始渗水时的水压力。
K越小或P越高,表明材料的抗渗性越好。
⑶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又不明显降低的性质,常用抗冻等级F表示。
孔隙率小及具有封闭孔的材料有较高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具有细微而连通的空隙对材料的抗渗性和抗冻性不利。
⑥材料的导热性
导热性:材料传到热量的性质。
用导热系数λ表示,通常将λ≤0.23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孔隙率越大、表观密度越小,导热系数越小。
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
3、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
①强度与比强度
强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强度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
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比强度是按单位重量计算的材料强度,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②弹性与塑性
⑴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⑵塑性:当外力去除后,材料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
⑶徐变:材料受到某一载荷的长期作用,其变形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普通混凝土在长期载荷下会产生徐变。
③脆性与韧性
⑴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
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为脆性材料,如砖、石材、玻璃、陶瓷、铸铁等。
⑵韧性:材料在冲击或震动载荷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
钢材和木材等均属于韧性材料。
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4、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变质、不破坏的性质统称材料的耐久性,受到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等影响,是一种复杂、综合的性质。
建筑材料与构造(一级)精讲班第3讲讲义
分类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建筑上凡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将松散物质粘结成整体的材料为胶凝材料。
无机胶凝材料按照硬化条件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胶凝材料。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其强度,如石灰、石膏、水玻璃等。
水硬性胶凝材料可在空气和水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强度,如水泥。
石膏
1、石膏
石膏具有凝结、硬化速度快,导热性低、吸声性强等特点。
①石膏胶凝材料的生产
原料是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还有天然无水石膏等。
生产石膏胶凝材料的主要工序是破碎、加热与磨细,生产原理是二水石膏脱水生成半水石膏或无水石膏。
根据加热方式不同可得到α型和β型两种形态的半水石膏,建筑工程常用的是β型半水石膏。
②建筑石膏的硬化机理:建筑石膏的凝结和硬化主要是由于半水石膏与水相互作用还原成二水石膏。
③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密度、品种、强度测试条件、产品标记、储存等。
④建筑石膏的应用:用装饰、保温绝热、吸声、阻燃等,石膏具有长期徐变的性质,在潮湿的环境中更严重,不宜用于承重结构。
⑤其他品种的石膏材料:⑴高强度石膏;⑵无水石膏水泥;⑶高温煅烧石膏
石灰
2、石灰
①石灰的生产
⑴石灰的原材料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如石灰石、白云石、白垩等。
将石灰石在适当温度下煅烧,碳酸钙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得到氧化钙。
MgO含量≤5%为钙质生石灰,MgO>5%为镁质生石灰。
⑵石灰的熟化:石灰使用前,一般先加入水,使之消解为熟石灰,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
在熟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而且体积增大1-2倍。
⑶石灰的硬化包括结晶作用和碳化作用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
⑷石灰的技术性质:生石灰熟化后形成的石灰浆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用于配制建筑砂浆可显著提高砂浆的和易性;石灰不宜长期在潮湿环境中或有水的环境中使用;石灰在使用过程中一般要掺入砂、麻刀等材料,可限制收缩,并节约石灰。
⑸石灰的应用:石灰乳涂料、石灰土、硅酸盐制品、碳化石灰板材等。
建筑工程中所用石灰为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和建筑消石灰粉。
产品各项技术指标需达到相应要求,一项低于合格产品则为不合格产品。
菱苦土
3、菱苦土
菱苦土地面保温性好,无噪声、不起灰、弹性良好、防火、耐磨,宜用于纺织车间及民用建筑等,但不适用于经常受潮、遇水和遭受酸类侵蚀的地方。
水玻璃
4、水玻璃
水玻璃有良好的粘结能力,硬化时析出的硅酸凝胶有堵塞毛细空隙而防止水渗透的作用,可涂刷于粘土砖及混凝土等制品表面,提高其表层密实度与抗风化能力。
硬化后的水玻璃耐碱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