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工作实习报告模板(基础版)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五篇_2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五篇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篇1第一章:绪言(1)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
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
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
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
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
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
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习任务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习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习工具: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习要求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习期间大胆细心。
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习精神。
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习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第二章:岩石。
少华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少华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概况我在某地质勘探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野外地质实习。
该单位是一家专业从事地质勘探、矿产资源评价和地质环境监测的企事业单位。
拥有一支专业的地质勘探队伍,以及先进的地质勘探设备和实验室。
二、实习目的和任务我的实习目的是通过实地实习,学习和掌握地质勘探的实际操作和现场技术。
在实习期间,我的任务主要包括参与地质工作的现场勘探、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与分析等。
三、实习过程1. 现场勘探:我参与了一个地质勘探项目组的工作。
经过几天的实地考察,我们选定了勘探钻孔的位置,并进行了试钻。
我通过观察钻探过程,学习了钻探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点。
2. 野外地质调查: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次野外地质调查任务。
我们前往了一个地质区域,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
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寻找地质特征、记录地质信息以及采集标本等技巧。
3. 样品采集与分析:在实地勘探和野外调查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样品采集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正确选择样品位置、采样方法以及样品封存和标识等技术。
之后,我还参与了一些实验室的样品分析工作,学习了如何使用仪器和设备进行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
四、实习心得与收获通过这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和野外调查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实际困难和挑战。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实际操作技术,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与导师和同事们的交流和学习,我也了解到了地质勘探的发展前景和现阶段的挑战。
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同时也需要注重创新和实践。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对地质勘探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我希望能将所学所得应用到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评价等领域做出贡献。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与任务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
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2、实习地点:即马山国家地质公园马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马山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
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3、实习时间:5月10日二、实习内容1、马山自然保护区概况马山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平方公里。
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山文化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
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马山地质地貌概况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8篇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8篇地质野外实习报告篇1第一章:绪言(1)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 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
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
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
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
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
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
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习任务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习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习工具: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习要求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习期间大胆细心。
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习精神。
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习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第二章:岩石。
少华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 少华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标题: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 在XX大学地质学专业的学习中,野外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野外地质实习活动。实习地点位于某某省的某某县,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很高的地质学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构造地质和矿产资源方面。
二、实习目的 1. 熟悉野外地质实践操作; 2. 掌握地质调查、采样以及野外地质仪器的使用; 3. 学习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及矿产资源分布等基本知识; 4. 锻炼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习过程 1. 前期准备 在实习前,我们小组对实习地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包括地质地形、矿产资源情况等。同时,为了顺利进行实习,我们还准备了相应的野外装备和工具。
2. 实地考察 我们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导师和数名学生组成。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实地考察了多个地质断裂带、构造受控的岩层等地质地点。通过观察、记录和采样,我们初步了解了不同地质结构的特点,并通过实践巩固了课堂学到的知识。
3. 仪器操作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野外地质仪器的使用方法,如高程仪、剖面仪、电磁仪等。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这些仪器在不同地质实践中的应用,并学会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实习收获 1. 地质知识的巩固与拓展:通过实地考察,我对地质学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加深了对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等内容的认识。
2. 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亲身实践,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地质调查、采样,以及野外地质仪器的使用,提高了自己的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实习中,我们小组要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这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1. 由于实习时间有限,实地考察的范围和深度有限,建议增加实习时间或增加实地考察点,以提升实习的实效性。
2. 在仪器操作方面,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只能进行了基础的操作,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到更多高级仪器的使用方法。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3篇_工作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3篇巢湖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结束语对于这次野外地质实习,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
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
那一份对地质工作者对于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经过这次实习,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这份艰辛并不是我们坐在教室便能体会的,这份艰辛是用我们的汗水去把它浇灌出来的鲜艳之花。
这花的明艳是我们现在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的慰藉。
慰藉来自于那一份对于地质工作者应该收获的喜悦与丰收。
但这份喜悦来得并不易,因为这许多的成果来自于我们的双脚,每天长途的跋涉换来的也许只有那几页纸的微小成果。
但是我们却倍加珍惜这几页小小的纸,因为它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一个伟大蓝图目标。
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这许许多多的野外记录一次次的拼接起来,从而在一张看似不大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地质图。
在地质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说是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脚印。
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座汕头的具体出露情况,但是我们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满路荆棘;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个地层分界线的具体位置,但却看不到寻找地质界线路上的满地汗水;也许我们能1 / 9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条山脉的清晰走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在山脚小路上的满目杂草。
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地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垦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的价值。
我们在巢湖实习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对前人工作的学习与认知,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传承。
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是每一代地质工作者都没有对其厌倦与抛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与青春,也许某一天,你的成绩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继续向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地质专业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三篇)

地质专业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地质专业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个领域,在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野外实习是地质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科的兴趣,并提升其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本次野外实习主要以研究地质构造、岩石学和矿床学为主题,旨在加深学生对地质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和方法本次野外实习主要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出露地作为实习点,包括断裂带、褶皱带、火山地区等。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地质构造的观察和描述、岩石样品的采集和分类、矿石的鉴定和分析等。
实习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和操作来进行,学生需要亲自体验和参与其中,从而增加实践经验。
三、实习过程和结果1. 实习地点:选择了山地和海滩两个不同的地理环境作为实习地点,以便学生们能够接触不同类型的岩石和构造。
2. 断裂带观察:我们在山地选取了一个断裂带作为观察点,通过测量断裂带的长度、宽度和位移量,学习了断层的形成和变形机制。
3. 褶皱带观察:我们在另一处山地选择了一个褶皱带作为观察点,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褶皱和测量褶皱的形态参数,学习了褶皱的形成和变形规律。
4. 岩石采集和分类: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还进行了一些岩石的采集和分类工作,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质地和成分等特征,学习了岩石的分类方法和岩石的成因。
5. 矿床鉴定和分析:在海滩实习地点,我们进行了一些矿床的鉴定和分析工作,通过观察矿石的外观和测量矿石的成分,学习了矿床的形成和矿石的资源评价方法。
四、实习收获和心得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对地质学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使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质构造的形态和变形规律,增加了对地壳演化过程的理解。
岩石采集和分类的工作使我对不同类型的岩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我对细节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有关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大全5篇

有关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大全5篇有关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大全【篇1】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的有三:(1)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2)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通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习时间:20__年__月__日到20__年__月__日三、实习地点:__岛石门寨地质实习基地四、实习内容: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
除较普通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
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1)龙山组: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
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
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
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
厚91米。
(2)景儿峪组: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
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
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4 页
野外地质工作实习报告模板(基础版)
Field geological work practice report template (Basic Edi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第 2 页 共 4 页
野外地质工作实习报告模板(基础版)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
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
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对于这次野外地质实习,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
重要经历。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
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对地质工
作者对于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经过这次实习,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
的艰辛,这份艰辛并不是我们坐在教室便能体会的,这份艰辛
是用我们的汗水去把它浇灌出来的鲜艳之花。这花的明艳是我
们现在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来自于那一份对于地质
工作者应该收获的喜悦与丰收。但这份喜悦来得并不易,因为
这许多的成果来自于我们的双脚,每天长途的跋涉换来的也许
只有那几页纸的微小成果。但是我们却倍加珍惜这几页小小的
纸,因为它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一个伟大蓝图目标。是的,一
切的成果皆是这许许多多的野外记录一次次的拼接起来,从而
在一张看似不大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地质
第 3 页 共 4 页
图。在地质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说是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脚
樱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座汕头的具体出露情况,但
是我们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满路荆棘;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
看到每一个地层分界线的具体位置,但却看不到寻找地质界线
路上的满地汗水;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条山脉的清
晰走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在山脚小路上的满目杂草。。。地
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对
地质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地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
垦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
的.价值。我们在巢湖实习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工作的第一部
分便是对前人工作的学习与认知,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
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是每一代地质工作者
都没有对其厌倦与抛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与
青春,也许某一天,你的成绩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继
续向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埃
谈了这么多关于地质工作者的精神的话题,也该说说这
次巢湖实习的具体收获了。这便是我们以后为地质工作发光发
热的必备工具吧。首先,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地质
调查的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首先学习的便是“兵马未动,粮草
第 4 页 共 4 页
先行”的兵家经典。这个过程是我们大体了解工作区域的各方
面情况,有助于以后工作的良好发展。其次便是到达工作区后
的工作了。在工作区的基本流程分为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
图。每一流程的先后顺序基本不颠倒,在此我便不再赘述原因。
其中最艰苦的要算地质投图了,因为基本脱离指导老师的帮助,
完全自己把握,这便给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不管如何,
大家也坚持了下来,把工作完成了,虽然质量与精度都有待提
高,但是那种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体吼吼的。因为满路荆棘
与悬崖陡坡也无法阻挡即将成为地质工作者的预备队员们的脚
步了。
这便是那一朵明艳之花的真正内涵吧。一种属于地质工
作者的强大的精神内涵!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