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执业药师中药二常用中成药考点:内科常用中成药

合集下载

《中药二》考点复习⑤:常用中成药

《中药二》考点复习⑤:常用中成药

《中药二》考点复习⑤:常用中成药(一)解表剂201.桂枝合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风寒表虚证(有汗)。

202.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风寒表实证(无汗)。

203.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

204.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

205.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

206.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感冒初起。

207.羚羊感冒胶囊:清热解表。

主治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208.连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主治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

209.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

210.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

211.荆防颗粒: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主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感冒。

212.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

213.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

主治暑湿感冒。

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214.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主治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感冒。

(二)泻下剂215.九制大黄丸:泻下导滞。

主治胃肠积滞所致的便秘。

216.通便宁片:宽中理气,泻下通便。

主治胃肠实热积滞所致便秘。

217.增液口服液:养阴生津,增液润燥。

主治高热后,阴津亏损所致的便秘。

218.通便灵胶囊: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主治长期卧床便秘。

219.苁蓉通便口服液(何首乌):滋阴补肾,润肠通便。

主治虚性便秘。

220.尿毒清颗粒: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

主治脾肾亏损,湿浊内停,瘀血阻滞;慢性肾衰,尿毒症早期。

(三)清热剂221.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

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

222.黛蛤散:清肝利肺,降逆除烦。

主治肝火犯肺。

223.一清颗粒: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

主治火毒血热所致的痔血。

224.黄连上清片: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之内科常用中成药活血剂、止血剂、消导剂考点复习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之内科常用中成药活血剂、止血剂、消导剂考点复习

第十五节 活血剂活血化瘀剂丹七片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瘀血痹阻所致的胸痹心痛、眩晕头痛、经期腹痛血塞通颗粒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偏瘫、肢体活动不利、口眼斜、胸痹心痛、胸闷气憋;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消栓通络胶囊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神情呆滞、言语謇涩、手足发凉、肢体疼痛;缺血性中风及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逐瘀通脉胶囊破血逐瘀,通经活络血瘀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头痛、耳鸣、舌质黯红、脉沉涩;高血压、脑梗死、脑动脉硬化等病见上述证候者活血行气剂复方丹参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血府逐瘀口服液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元胡止痛片理气,活血,止痛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九气拈痛丸理气,活血,止痛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胀满疼痛、痛经速效救心丸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气滞血瘀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冠心苏合滴丸理气,宽胸,止痛寒凝气滞、心脉不通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疼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心可舒胶囊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气滞血瘀引起的胸闷、心悸、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高血压、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益气活血剂(技巧:一起通心保心奔小康)麝香保心丸芳香温通,益气强心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消栓胶囊补气活血通络中风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气短乏力、面色白;缺血性中风见上述证候者通心络胶囊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斜、言语不利诺迪康胶囊益气活血,通脉止痛气虚血瘀所致胸痹,症见胸闷、刺痛或隐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益气养阴活血剂稳心颗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症见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见上述证候者参松养心胶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益心舒胶囊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气阴两虚,瘀血阻脉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脉结代;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益气养阴化瘀明目剂复方血栓通胶囊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血瘀兼气阴两虚证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症见视力下降或视觉异常、眼底瘀血征象、神疲乏力、咽干、口干等;以及血瘀兼气阴两虚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症见胸闷痛、心悸、心慌、气短、乏力、心烦、口干等 益气养阴活血剂技巧:文松阿姨得了血栓。

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中成药复习归纳

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中成药复习归纳

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中成药复习归纳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中成药复习归纳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中成药复习归纳,更多内容请关注店铺。

窍剂一、凉剂安宫牛黄丸(胶囊、散)【功能】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主治】热病,邪人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紫雪散【功能】清热开窍,止痉安神。

【主治】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尿赤便秘。

局方至宝散(丸)【功能】清热解毒,开窍镇惊。

【主治】热病属热人心包、热盛动风证,症见高热惊厥、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及小儿急热惊风。

万氏牛黄清心丸【功能】清热解毒,镇惊安神。

【主治】热人心包、热盛动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小儿高热惊厥。

清灵□服液【功能】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主治】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症候者。

二、温剂苏合香丸【功能】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主治】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

燥湿化痰剂二陈丸【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主治】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橘贝半夏颗粒【功能】化疲止咳,宽中下气。

【主治】痰气阻肺,咳嗽痰多、胸闷气急。

一、清热化痰剂礞石滚痰丸【功能】逐痰降火。

【主治】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

清气化痰丸【功能】清肺化痰【主治】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黄黏稠、胸腹满闷。

复方鲜竹沥液【功能】清热化痰,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三、化痰息风剂半夏天麻丸【功能】健脾祛湿,化痰息风。

【主治】脾虚湿盛、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头痛、如蒙如裹、胸脘满闷。

四、化痰散结剂消瘿丸【功能】散结消瘿。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成药冲刺总结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成药冲刺总结

常用中成药部分中成药复习方法重中之重在内科常用中成药(占分约70%)内科的重中之重在1解表剂、5清热剂、8止咳平喘剂、15活血剂分类很重要(1/3-1/2考分类):基本分类→基本判断注意总结(同一章节的共性)、鉴别(同一章节的多胞胎)看名字推功效会说,会听二十二章内科常用中成药第01讲内科1-3:解表剂、祛暑剂、表里双解剂内科常用中成药(一)解表剂解表——感冒临床常见的感冒分类(补充)①风寒②风热③流感(痠痛)④感冒夹湿⑤暑湿感冒⑥感冒夹食积⑦虚人感冒辛温解表剂中成药口诀功效主治注意事项易考方解桂枝合剂桂枝借机发飙,调位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唯一性)。

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啜温粥覆被保暖,微汗为度桂枝+白芍散收并举,调和营卫表实感冒颗粒表叔感冒了,发汗去风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风热感冒或寒郁化热者忌服,含麻黄,故高血压、心脏病者慎用葛根、生姜、陈皮、桔梗、炒苦杏仁为佐药中成药口诀功效主治注意事项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感冒清热,叔喊表亲热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风寒感冒:咽干→有热(外寒内热)名字具有迷惑性外寒里热;与环孢素A 同用,可能引起环孢素A 血药浓度升高(中药综合有涉及)。

正柴胡饮颗粒正柴胡发疯喊,姐热痛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①四肢痠痛②流感初起正→止→止痛(正天丸、正柴胡饮)辛凉解表剂中成药口诀功效主治注意事项易考方解银翘解毒丸(颗粒、片、胶囊)银翘双黄连是叔表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感冒:咽喉疼痛(区分风寒风热的鉴别点)风寒慎用,含对乙酰氨基酚,量大致汗多,孕妇慎用①金银花+连翘为君;②薄荷、荆芥、淡豆豉、炒牛蒡子为臣双黄连口服液(颗粒、片、糖浆、合剂、胶囊)银翘双黄连是叔表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感冒金银花(双花)、黄芩、连翘银翘解毒丸的简化版桑菊感冒片(颗粒、合剂)桑菊抒情致客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桑叶、菊花、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连翘、芦根、甘草桑菊饮用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宣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本章宣肺药2个:桑菊感冒片、连花清瘟止咳药2个:桑菊感冒片、参苏丸中成药口诀功效主治注意事项羚羊感冒胶囊(片)羚羊请表姐清热解表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胸闷症状较轻连花清瘟胶囊连花亲吻姐,非嫌热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肌肉痠痛+咽痛效果更好一些本章宣肺——宣肺止咳→桑菊感冒片宣肺泄热→连花清瘟区别:连花清瘟(酸痛+咽痛)感冒清热(咽干)正柴胡(四肢痠痛)三、解表胜湿剂中成药口诀功效主治注意事项易考方解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九妹输疯,三喊出事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湿邪其性困重)用姜葱汤送服(药引子)君:羌活臣:防风、苍术佐:细辛、川芎、白芷、地黄荆防颗粒(合剂)谨防姐喊风湿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身疼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中成药口诀功效主治注意事项午时茶颗粒(时→湿、食)武士娶疯表姐,示众祛风解表,化湿和中(中:脾胃)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胃)、腹痛腹泻(脾)。

【2021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核心考点 常用中成药

【2021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核心考点 常用中成药

第一节解表剂凡以疏散表邪,治疗表邪所致的各种表证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解表剂。

按其功效与适用范围,本类中成药又可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解表胜湿剂、祛暑解表剂、扶正解表剂等五类。

本类中成药大多辛香发散,有伤阳耗气伤津之弊,故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慎用;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大失血者,也应慎用。

一、辛温解表剂桂枝合剂【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0-15ml,一日3次。

【注意事项】表实无汗或温病内热口渴者慎用。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服药后多饮热开水或热粥,覆被保暖,取微汗为度。

表实感冒颗粒【药物组成】麻黄、桂枝、防风、白芷、紫苏叶、葛根、生姜、陈皮、桔梗、苦杏仁(炒)、甘草。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及寒郁化热明显者忌用。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可食用热粥,以助汗出。

因含麻黄,故高血压、心脏病者慎服。

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胶囊)【药物组成】荆芥穗、防风、紫苏叶、白芷、柴胡、薄荷、葛根、芦根、苦地丁、桔梗、苦杏仁。

【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二、辛凉解表剂银翘解毒丸(颗粒、片、胶囊、软胶囊)【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淡竹叶、桔梗、甘草。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桑菊感冒片(颗粒、丸、合剂)【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连翘、芦根、甘草。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片、胶囊)【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中成药是指以中药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配伍、炮制和制剂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疗效的药品。

中成药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能够起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作用。

以下是中成药常见的知识点总结:1.中药炮制工艺:中成药炮制的目的是提高药物的功效、改变药物性质以及方便制剂的制备。

常见的炮制工艺有炮制、焙制、炒制、炭制等。

2.中成药的制剂形态:中成药可以制成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等形态,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和用药习惯。

3.中成药的功效:中成药有多种不同的功效,例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化湿利水等,每种中成药都有其疗效和适应症。

4.中成药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中成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不适、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等。

5.中成药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中成药在不同的病情和体质下存在禁忌症和应注意的事项。

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高血压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禁忌使用。

6.中成药药性归经:中成药药性归属于五行和十二经络,药性主要分为寒、凉、平、温、热等,其各类药物对应于不同的经络。

7.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中成药与西药、中药、食物等存在相互作用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药效增强、减弱或产生中毒副作用。

8.中成药的存储和使用:中成药的存储应防潮、防曝光、防虫,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使用时应按照医嘱剂量使用,禁止自行调整用药。

9.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成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进行选择和调配,合理用药。

10.中成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评价:中成药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对生物体的多个靶点产生多个效应来发挥治疗作用,药效评价是对其疗效进行系统的科学评价。

11.中成药的质量控制:中药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质量控制,包括原料药的质量、加工工艺的控制、制剂的质量控制等。

12.中成药处方的合理性评价:中成药的处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理机制,结合中医的辩证施治原则,进行合理的配伍和用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中成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中成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中成药常用中成药第一章内科常用中成药第二节祛暑剂凡以祛除暑邪,治疗暑邪所致的暑病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祛暑剂。

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祛除暑邪之功,兼有化湿、利湿等作用,适用于暑湿、暑温等引发的病证。

按其功效与适用范围,本类中成药又可分为祛暑除湿剂、祛暑避秽剂、祛暑和中剂、清暑益气剂等四类。

其中:祛暑除湿剂主要具有清暑、利湿作用,主治暑邪挟湿所致的暑湿,症见身热肢酸、口渴、胸闷腹胀、咽痛、尿赤或身目发黄,舌淡、苔黄腻或厚腻、脉濡数或脉滑数等。

祛暑避秽剂主要具有清暑、辟瘟解毒的作用,主治感受暑热秽浊之邪,气机闭塞,升降失常所致的脘腹胀痛、胸闷、恶心、呕吐、或暴泻、甚则神昏瞀闷,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

祛暑和中剂主要具有清暑、化湿和中的作用,主治内伤湿滞,复感外寒所致的感冒,症见腹泻、腹痛、胸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恶寒发热,头痛,舌淡、苔腻、脉濡数。

清暑益气剂主要具有清暑、益气、生津的作用,主治感受暑湿,暑热伤气所致的中暑发热,气津两伤,症见头晕、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昏重胀痛、四肢倦怠、自汗、心烦、咽干、口渴、口中黏腻、胸闷、小便短赤,舌苔薄白微黄、脉虚数。

临证须根据各类及各成药的功效与主治,辨证合理选用。

本类中成药大多辛香温燥,易伤阴津,故阴虚血燥者慎用。

祛暑避秽剂辛香走窜,含有毒药物,故孕妇忌用,不宜过量服用、久用。

一、祛暑除湿剂六一散【药物组成】滑石粉、甘草。

【功能】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

【方义简释】方中滑石粉甘寒滑利,既可清解暑热,以治暑热烦渴;又可通利水道,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泄,以疗暑湿所致的小便不利及泄泻,故为君药。

甘草生用,甘和缓,平偏凉,既能清热和中,又伍滑石成甘寒生津之用,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还可防滑石之寒滑重坠以伐胃,故为臣药。

全方配伍,甘寒渗利清解,清心利湿,共奏清暑利湿之功,故善治感受暑湿所致的暑湿证。

完整word版执业中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中成药考点

完整word版执业中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中成药考点

中成药考点精简笔记辛温解表剂1.桂枝合剂☆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组成】桂枝)。

--生姜、汁-(大勺炒姜汁:大大枣、勺-白芍、炒-甘草、姜。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功能】敛营阴;二者合用调和营卫。

--助阳解肌发表;臣药白芍君药桂枝恶风、鼻塞干呕。

汗出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主治】感冒,卫气不足,毛孔张开,汗出)。

(抓住要点表虚有汗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功能】、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无汗感冒风寒表实【主治】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可以这样记忆,表实,表皮很紧实,毛孔张不开,所以是无汗。

用汗法去治,就是发汗解表。

与桂枝合剂有汗区分。

感冒清热颗粒。

【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主治】解表,清热也是功效,是风寒感冒,所以要疏风散寒。

-通过药名去记忆,感冒-表证正柴胡饮颗粒。

解热止痛【功能】发散风寒,外感风寒所致感冒。

【主治】柴胡可以退热,功效里有“解热”字样,带“正”字的一般有止痛功能。

关于正柴胡饮抓住解热止痛。

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都属于辛温解表剂,功效里一般会有发散风寒、疏风散总结:寒字样。

要知道它们的归类,大方向不要错。

辛凉解表剂2.银翘解毒丸。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主治】风热感冒连翘;二者合用疏风散热,清热解毒。

银-金银花翘-桑菊感冒片。

宣肺止咳【功能】疏风清热,,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风热感冒初起【主治】双黄连口服液。

解毒【功能】疏风解表,清热功能与银翘解毒丸类似。

外感风热所致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主治】黄连,故双黄连口服液中并不含有黄连。

连--金银花黄-黄芩双-双花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羚羊感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瘟胶囊)。

-(【记忆方法】榴莲,榴-流行性感冒;莲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解表胜湿剂3.九味羌活丸☆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执业药师中药二常用中成药考点:内科常用中成药第一节解表剂一、辛温解表剂桂枝合剂【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方义简释】方中桂枝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善散风寒、助阳而解肌发表,故为君药。

白芍甘补酸敛微寒,善益阴血,敛固外泄之营阴。

与桂枝同用,散收并举,调和营卫,故为臣药。

生姜辛微温发散,既发表散寒,又温胃止呕;大枣甘温补虚,既补中益气,又养血益营。

二药相合,既助桂芍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又温胃止呕,故为佐药。

甘草甘平,既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营;又调和诸药,故为佐使药。

全方配伍,辛甘发散,酸甘和营,散收并举,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故善治感冒风寒表虚证。

表实感冒颗粒【药物组成】麻黄、桂枝、防风、白芷、紫苏叶、葛根、生姜、陈皮、桔梗、苦杏仁(炒)、甘草。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药物组成】荆芥穗、防风、紫苏叶、白芷、柴胡、薄荷、葛根、芦根、苦地丁、桔梗、苦杏仁。

【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正柴胡饮颗粒【药物组成】柴胡、防风、生姜、赤芍、陈皮、甘草。

【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痠痛;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二、辛凉解表剂银翘解毒丸(颗粒、片、胶囊)【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淡竹叶、桔梗、甘草。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桑菊感冒片(颗粒、合剂)【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连翘、芦根、甘草。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双黄连口服液(颗粒、片、糖浆、合剂、胶囊)【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羚羊感冒胶囊(片)【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羚羊角、牛蒡子、荆芥、淡豆豉、桔梗、淡竹叶、薄荷素油、甘草。

【功能】清热解表。

【主治】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

连花清瘟胶囊【药物组成】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薄荷脑、广藿香、大黄、红景天、甘草。

【功能】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主治】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三、解表胜湿剂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药物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

【功能】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痠痛。

【方义简释】方中羌活辛温苦燥,上行发散,善除在表之风寒湿邪而解表通痹止痛,故为君药。

防风辛甘微温发散,善祛风发表、胜湿止痛;苍术辛散苦燥温化,善祛风湿、解表。

二药同用,既助君药散风寒湿解表之力,又通痹止痛,故为臣药。

细辛辛温走窜,善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川芎辛温行散,善祛风活血止痛;白芷辛香温燥发散,善散风寒发表、通窍止痛;黄芩苦寒清泄而燥,善清热燥湿;地黄甘苦而寒,善清热凉血、滋阴生津。

五药同用,既助君臣药散风寒湿而通痹止痛,又清热生津而除口苦、口渴,并防辛温苦燥伤津,故共为佐药。

甘草甘平,调和诸药,故为使药。

全方配伍,辛温燥散,兼清热邪,主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兼清里热,故善治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或原患风湿痹痛又感风寒,并兼里热者。

荆防颗粒(合剂)【药物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茯苓、枳壳、甘草。

【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主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身疼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

午时茶颗粒【药物组成】广藿香、紫苏叶、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川芎、羌活、防风、山楂、炒麦芽、六神曲(炒)、枳实、柴胡、连翘、桔梗、前胡、红茶、甘草。

【功能】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四、祛暑解表剂藿香正气水(片、颗粒、滴丸、口服液、软胶囊)【药物组成】广藿香油、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紫苏叶油、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

藿香正气水又含乙醇。

【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保济丸【药物组成】广藿香、苍术、白芷、化橘红、厚朴、菊花、蒺藜、钩藤、薄荷、茯苓、薏苡仁、广东神曲、稻芽、木香、葛根、天花粉。

【功能】解表,祛湿,和中。

【主治】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五、扶正解表剂参苏丸(胶囊)【药物组成】紫苏叶、葛根、前胡、半夏(制)、桔梗、陈皮、枳壳(炒)、党参、茯苓、木香、甘草、生姜(在制法项)、大枣(在制法项)。

【功能】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主治】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第二节祛暑剂一、祛暑除湿剂六一散【药物组成】滑石粉、甘草。

【功能】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所致的暑湿证,症见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

甘露消毒丸【药物组成】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豆蔻、藿香、薄荷、射干、川贝母、木通、连翘。

【功能】芳香化湿,清热解毒。

【主治】暑湿蕴结所致的湿温,症见身热肢痠、胸闷腹胀、尿赤黄疸。

二、祛暑辟秽剂紫金锭(散)【药物组成】人工麝香、山慈菇、雄黄、红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朱砂。

【功能】辟瘟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外治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

三、祛暑和中剂六合定中丸【药物组成】广藿香、香薷、陈皮、姜厚朴、枳壳(炒)、木香、檀香、炒山楂、六神曲(炒)、炒麦芽、炒稻芽、茯苓、木瓜、炒白扁豆、紫苏叶、桔梗、甘草。

【功能】祛暑除湿,和中消食。

【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十滴水(软胶囊)【药物组成】樟脑、干姜、桉油、小茴香、肉桂、辣椒、大黄。

【功能】健胃,祛暑。

【主治】中暑,症见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四、清暑益气剂清暑益气丸【药物组成】黄芪(蜜炙)、人参、炒白术、葛根、苍术(米泔炙)、升麻、麦冬、醋五味子、泽泻、黄柏、陈皮、醋青皮、六神曲(麸炒)、当归、甘草。

【功能】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主治】中暑受热,气津两伤,症见头晕身热、四肢倦怠、自汗心烦、咽干口渴。

第三节表里双解剂一、解表清里剂葛根芩连丸(微丸)【药物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功能】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主治】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以及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恶风、头痛身痛。

双清口服液【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郁金、大青叶、石膏、广藿香、知母、地黄、桔梗、甘草、蜂蜜。

【功能】疏透表邪,清热解毒。

【主治】风温肺热,卫气同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痰黄、头痛、口渴、舌红苔黄或黄白苔相兼,脉浮滑或浮数;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二、解表攻里剂防风通圣丸【药物组成】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大黄、芒硝、滑石、栀子、石膏、黄芩、连翘、桔梗、当归、白芍、川芎、白术(炒)、甘草。

【功能】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主治】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第四节泻下剂一、寒下剂通便宁片【药物组成】番泻叶干膏粉、牵牛子、砂仁、白豆蔻。

【功能】宽中理气,泻下通便。

【主治】肠胃实热积滞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腹胀纳呆、口干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当归龙荟丸【药物组成】龙胆(酒炙)、酒大黄、芦荟、酒黄连、酒黄芩、盐黄柏、栀子、青黛、酒当归、木香、人工麝香。

【功能】泻火通便。

【主治】肝胆火旺所致的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九制大黄丸【药物组成】大黄。

【功能】泻下导滞。

【主治】胃肠积滞所致的便秘、湿热下痢、口渴不休、停食停水、胸热心烦、小便赤黄。

二、润下剂麻仁胶囊(软胶囊、丸)【药物组成】火麻仁、大黄、苦杏仁、炒白芍、枳实(炒)、姜厚朴。

【功能】润肠通便。

【主治】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增液口服液【药物组成】玄参、生地黄、山麦冬。

【功能】养阴生津,增液润燥。

【主治】高热后,阴津亏损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秘结,兼见口渴咽干、口唇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津。

通便灵胶囊【药物组成】番泻叶、当归、肉苁蓉。

【功能】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主治】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苁蓉通便口服液【药物组成】何首乌、肉苁蓉、枳实(麸炒)、蜂蜜。

【功能】滋阴补肾,润肠通便。

【主治】中老年人、病后产后等虚性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三、峻下剂舟车丸【药物组成】甘遂(醋制)、红大戟(醋制)、芫花(醋制)、牵牛子(炒)、大黄、青皮(醋制)、陈皮、木香、轻粉。

【功能】行气逐水。

【主治】水停气滞所致的水肿,症见蓄水腹胀、四肢浮肿、胸腹胀满、停饮喘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

四、通腑降浊剂尿毒清颗粒【药物组成】大黄、黄芪、丹参、川芎、何首乌(制)、党参、白术、茯苓、桑白皮、苦参、车前草、半夏(姜制)、柴胡、菊花、白芍、甘草。

【功能】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

【主治】脾肾亏损,湿浊内停,瘀血阻滞所致的少气乏力、腰膝酸软、恶心呕吐、肢体浮肿、面色萎黄;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或尿毒症早期)见上述证候者。

第五节清热剂一、清热泻火解毒剂龙胆泻肝丸(颗粒、口服液)【药物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炒)、盐车前子、泽泻、木通、酒当归、地黄、柴胡、炙甘草。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

【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黄连上清片(丸)【药物组成】黄连、黄芩、黄柏(酒炒)、石膏、栀子(姜制)、酒大黄、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炒蔓荆子、川芎、防风、薄荷、旋覆花、桔梗、甘草。

【功能】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主治】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一清颗粒(胶囊)【药物组成】大黄、黄芩、黄连。

【功能】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

【主治】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及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衄血、痔血;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