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小组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经典例子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经典例子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经典例子初中英语教学反思案例篇1开学快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的书写有待提高,刚接这两班时我发现学生的书写特别差,我非常着急所以让学生每天写单词练书写,但是出乎我的预料,一周下来不但没有提高,有些学生反而更差了,通过了解我发现学生的抵抗情绪特别严重。

在我值班的那天,我心平气和的和学生交谈了一次,特别是那几个调皮的男生,我和他们从人生谈起,逐渐说到书写的重要性,又给他们把26个字母的书写每人写了一遍,没想到从那天的书写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那几个调皮的男生上课也老实多了,这使我非常的,使我的大增。

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朗读课文.通过这一个月的学习,我发现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仅仅通过课上练习是不够的,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朗读课文,我让学生课后由组长带领朗读课文,然后每节课拿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

通过阅读我发现学生缺少朗读方法的指导,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在这方面多对学生进行指导,多让他们练习。

3知识运用能力差,通过学习dule2我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差,我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要有一个过程,仅仅听到学生口头回答以为掌握好了,以致我再讲完成时态的其他问题时就出现了问题。

我深刻反思以后,决定从读入手,让学生先从语感开始,然后把自己说的最好的句子写下来,这样一步一步的效果明显好多了。

通过这些问题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关爱学生,把起点订的低一点,然后逐步引导,不能只靠自己主观意志,多分析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多练习,那样学生才能爱学.初二英语教学反思案例仅供**位老师参考,希望对于**位老师有所帮助,祝大家工作顺利!初中英语教学反思案例篇2一.课前准备很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老师必须要有效的指导,制定好教学目标,重难点,花更多时间研究学生,研究教材。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展示导学案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我引导得好,学生学习就很积极,主动,他们不仅训练了某一方面的技能,也学到了重难点。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集合3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集合3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集合3篇〔设计理念〕以任务为中心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目前交际教学思想中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

它倡导“在做中学,在做中用”的教育理念,将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实践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

“新目标英语”是一套好教材,然而,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实施任务和开展活动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并要根据学生的环境和接受能力来开展行之有效的任务和活动。

同时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帮助解决教学难题。

这样,既能为学生创设真实可视的英语学习环境,也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为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SectionA。

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单词:tall,thin,short,heavy,calm,wild,longhair,shorthair,outgoing,quiet,funny,seri ous,smart,athletic,ect.2、学习人物比较的重要句型:(1)PedroisfunnierthanPaul.(2)TinaistallerthanTara.(3)TomismoreathleticthanSam.2、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但掌握的强度不够,对单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表达上总是出现错误。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用正确的语言结构表达人物特点和人物比较。

〔教学目标〕1、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指导学生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单词、人物比较的表达及语法知识点“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2、学生根据班级的真实情况,采用“名人专访”、“公众投票”、“明日之星”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本课,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初中英语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案例分析(1)1、案例背景:任务型教学在英语中的应用给学习英语者提供了知识的桥梁。

学生在任务型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水平,同时更要求学生有独立的学习水平。

把学习任务完美的完成。

本节简要案例讲的是九年级英语上Unit1 Topic1 SectionA学习现在完成时及have/has been to 与have/has gone to区别2案例描绘(1)课前每组准备关于假期的对话表演eg:A:Where did you go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B:I went to Beijing.(2) T:Now, All of you have a good summer holiday.WangShan went to Harbin and GuMengmeng went to Beijing. What a wonderful experience!S:Yes.T:Present Perfect Tense:现在完成时:have/has +过去分词意义及例子:I have opened the window.Now,we can say:WangShan has been to Harbin and GuMengmeng has beento Beijing. But Where has Rita ,Jane ,Maria and Kangkang been?Groups show different points in 1a.Group1:have come back from返回take place发生*(事先计划好的)happen 发生(偶然发生)Group2:so….that…如此…….. 以至于Such…that…So+adj/adv such+adj+nGroup3:There goes the bell.=That’s the bell.=The bell is ringing.Group4:improve oneself自我提升T:Well done!Now we have to tell “have/has been to” from “have/has goneto”.Action;Group1:A:Where has Rita been?B:She has been to India.Group2:A:Where has Jane been?B:She has been to Mount Huang.Group3:A:Where has Kangkang been?B:He has been to an English summer school.Group4:A:Where has Maria been?B:She has gone to Cuba.S:have/has been to 去过某地(已回来)have/has gone to去了某地(没回来)SA:Where has HeWei been?SB:She has been to Shuangcheng.SC:Where is LiuChang?SD:S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SE:When will she come back?SF:She will come back in five minutes.Finish 2in Groups.Homework: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imple past tense and present perfect tense. 案例评析:任务型教学目的让学生脱离教材,在乐中学,有任务而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案例,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理想、听力表达能力弱等等。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二、案例描述某初中七年级学生小王,英语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经常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也不好。

教师发现他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自信心,对学习没有目标。

在听力和口语方面也表现较差,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三、案例分析1. 缺乏学习兴趣:小王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原因导致的。

2. 缺乏自信心:小王对自己的英语能力不自信,可能是因为平时缺乏实践和表达机会,导致他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3. 听力口语能力差:小王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表现较差,可能是因为平时缺乏练习和交流机会,无法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四、解决方法和建议1.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游戏、歌曲、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提高自信心: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口语练习和表达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加强听力口语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听力练习和口语交流机会,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听力口语能力。

五、案例效果评估通过以上方法和建议的实施,小王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改善。

他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对英语学习充满了热情,成绩也有了提高。

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愿意在课堂上积极表达和参与。

听力口语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更加流利地进行英语交流。

六、结论以上案例分析表明,对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学生问题,教师应该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方法和建议,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只有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教学辅导,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对教师们在英语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本质的回归——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例析

本质的回归——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例析
21 0 0年 3月
新 教 师 教 学
Ne w Tea he e c n c r T a hi g
M a . O1 r 2 0
第 3期
N o.3
本 质 的 回归

初 中英语 “ 组合 作 型” 学例 析 小 教
陆 亚 琴
( 东县 曹埠 镇 孙 窑 学 校 , 苏 , 东 ,2 4 2 如 江 如 2 60 )
薄弱 的学生 , 让 他 们 边 听边 读 , 养 他 们 通 过 略读 是 培 找 出所需 要 的信息 。
l 案 例 背 景
第三 步 , 文 章 进 行 精 读 , 学 生 自 己设 置 问 对 让
牛 津 初 中 英 语 Fu ih En l h B o A i 题 , 组 成 员 相 互 进 行 提 问 。 这 样 , 生 对 细 节 的 掌 n W t gi o k 7 Un t s 小 学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是 指 “ 教 学 过 程 中 , 学 习 小 组 生 对 话 和 情 景 设 置 引 出 了 s l o ,h at y mp r 在 以 ed m e lh ,i o — 为 教 学 基 本 形 式 , 师 与 学 生 之 间 彼 此 通 过 协 调 的 r n ,de ,l e t l 几 个 单 词 ; 是 让 学 生 通 过 小 教 a t it i sye这 f 二 活 动 , 同 完 成 学 习 任 务 , 以 小 组 总 体 表 现 为 主 要 组合作 来扫 除较 难 的生词 障 碍 。 共 并
而 提 高 学 生 的 阅 读 能 力 ; 过 本 课 时 的 学 习 , 助 学 个 话 题 , 本 上 都 是 围 绕 健 康 饮 食 和 生 活 方 式 , 学 通 帮 基 让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一:话题讨论课——“健康饮食”
1. 教案主题:健康饮食
2.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与重要性,认识食物分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2)能够掌握如何选择健康饮食,了解食物的搭配和数量;
(3)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4)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方法。

(1)健康饮食的概念与重要性
(2)食物的分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1)导入环节
教师将课程的主题告知学生,并让学生们在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在课堂后期进行讨论,且在学生之间共享自己的发言。

(2)学习活动
教师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饮食及其重要性,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补充和讲解。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可以将贴在黑板上的图片打印出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就这些食品进行讨论;然后再让学生们汇报小组中的观点。

教师让学生自己想想食物怎么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观点,
再由教师在黑板上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就食物分类中的每一类食物的代表性生产和作用讲解,学生跟随着一起获得知识。

教师再出示几张食品补充类的图片,分组来讨论如何选择健康饮食和食物的搭配,并
就搭配提出建议,让学生们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他们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

(3)总结讲解环节
教师让学生交流讨论的情况,并对本节课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小组内热烈讨论,提高
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充分体验了与他人分享知识和
团队协作的乐趣。

此外,教师通过提出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练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完整版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完整版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完整版一、案例背景本教学案例分析基于一位初中英语教师在知识掌握、教学方式和学生研究效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展开。

该教师在一所城市中等规模的初中任教,教学对象是一班初二学生。

本次分析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二、问题分析该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1. 学生对于英语研究缺乏兴趣,研究动力不高。

2. 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掌握程度较低,导致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不足。

3. 教师教学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活力,导致学生参与度低。

三、解决方法1.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教师采取以下措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创设情境: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和实际情境,增加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游戏化研究:利用游戏和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研究英语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如音频和视频等,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更加互动和享受研究过程。

2. 提升学生词汇量和语法掌握程度教师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掌握程度:- 多读多写:鼓励学生多读英文原著、英语文章,并写作练,以提升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

- 创设语境:通过真实场景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和语法知识,加强实际运用。

- 梳理重难点: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练,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法掌握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创新教师采取以下措施创学方式:-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增加学生的互动和表达机会。

- 情景教学:利用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 全英文教学:增加英文语言输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环境适应能力。

四、效果评估通过以上解决方法的实施,教师反馈以下效果:1. 学生对英语研究的兴趣明显增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掌握程度得到明显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有明显改善。

3. 教学方式创新带来的学生参与度和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优秀教案反思英语初中

优秀教案反思英语初中

优秀教案反思英语初中首先,在教学目标方面,我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结构,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我精心设计了多个教学活动,如PPT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语法知识的讲解与实践,使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掌握一般过去时。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我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我尝试用PPT展示了一些过去时的图片,但学生的反应并不热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以提高课堂导入的效果。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虽然我分配了任务,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交流并不充分。

针对这一问题,我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提高课堂活动效果。

此外,在角色扮演环节,我未能给所有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

虽然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但仍有部分学生未能开口说英语。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但未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价。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应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

总之,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明确了自己在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方向。

我相信,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我的教学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同时,我也将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小组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

我把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把全班学生分成9组。

A为组长,后面跟着6个兵。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现在我以七年级英语上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
(Period One )为例展开说明。

教学步骤:
Step1 Warming-up
这一部分可利用课堂的前5 分钟完成,这是一个free talk,学生会感到很轻松,同时对话也涉及到文具和物主代词,能够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导入下一个活动。

让每组的C组同学回答一些日常用语,看谁回答的最好。

师生在相互问候之后,教师顺势将对话深入,导入本课的话题。

T: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Unit 2. First let’s do some warming-up exercise. What’s this in English?
S:It’s a pen.
T:Good! This is my pen and what’s this in English?
S:It’s an eraser.
T:This is his eraser……
Step 2 Watch and match (1a)
目的:
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单词。

本节借用实物进行对话来展现出单词。

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实物带到教室里来,现在评价哪一组做得最好。

教师拿实物带领学生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感知生单词。

T:Look, what’s this in English? Do you know?
S :Sorry, I don’t know.
T:It’s a dictionary. Dictionary.(教师强调)
•让学生进行类似对话,弄清本课所有物品的英语名称。

·让学生跟读目标词汇,并加入升降调。

Dictionary↗↘backpack↗↘pencilsharpener↗↘
·学生观察图片,完成1a的任务,二人一组核对答案并向全班汇报。

Step 3 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s (1b)
训练学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有关物品所有者的信息。

让学生诵读图片中的对话,然后进行两人一组练习。

播放第一遍录音,学生们做出选择。

播放第二遍录音,让学生们跟读。

Step 4. Practice (1c)
本活动是听力活动的继续,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听力活动中所展示的词语和句法,并训练学生利用它们进行交际的能力。

收集部分学生的文具,让学生在不知道物主的情况下进行较真实的交际。

让学生操练下面的对话:
A: Is this your…?
B: Yes, it is. / No, it isn’t. It’s her/ his…?
六人为一组,学生询问选择的对象范围广,兴趣更浓。

把收集的物品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们轮流询问和应答,直到找出所有的物品的主人,并把物品全部归还给他们。

启示:这节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目标、方法、步骤和任务分工,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标准,只有在小组成员明白指令和合作学习的任务时才活动。

采用合作学习,切忌在指令不明的情况下进行。

那样照成可能看似热闹,实为混乱的局面,这就冲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的意义。

降低了小组的作用。

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节课,对学生的分工明确,每一组的组长都已确定好,这就避免了临时挑组长的弊端。

活动还要有目标性和竞争性。

本节课的缺点:创新精神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