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学习_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元宵节英文介绍元宵习俗词汇猜灯谜中英对照学习课件PPT

猜灯谜也是元宵节活动的一个基本组 成部分。灯笼的所有者将谜语写在一 张纸条上,然后将纸条展示在灯笼上。 如果赏灯者猜出谜语,就将纸条取出, 然后找灯笼所有者确认答案。打对的 话,他们就可以领取一份小礼品。这 个活动起源于宋朝(960——1279)。 猜灯谜活动极富情趣和智慧,因此在 全社会广受欢迎。
在中国各地,人们通过挂灯笼和彩饰、参加歌 舞表演、制作元宵或甜粽子以及燃放烟花来庆 祝节日。
The lanterns sometimes come in a series about certain folklore, holiday customs, or lucky mascots.The Lantern Festival is also a romantic holiday. ln feudal society, young girls were not allowed to go out02 元宵节的习俗 03 元宵节相关词汇 04 元宵节英语猜灯谜
01
元宵节介绍
Introduction of Lantern Festival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everywhere on January 15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right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Traditionally,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a part of the Spring Festival.
元宵节也是—个浪漫的节日。在封建社会时,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 但在元宵节晚上,她们却可以结伴出游观赏花灯。
02
元宵节的习俗
Customs of Lantern Festival
Unit1 Lesson 3词汇学习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13、unstable /ʌnˈsteɪbl/
adj. 不稳定的 stable adj. 稳定的;稳重的 stably adv. 稳定地
14、dusty /ˈtɪpɪkl/ /ˈdʌsti/
adj. 布满灰尘的 dust n. 灰尘
15、muddy / ˈmʌdi/
adj. 泥泞的, 多泥的 mud n. 泥
9、sort /sɔːt/
n. 种, 类; 类型 all sorts of 各种各样的 sort of (= kind of) 有点,有几分
vt. 整理,把……分类
sort... into...
把……分为……类
sort out
整理;挑出,拣出
10、independently /ˌɪndɪ'pendəntlɪ/
inspire sb. with sth.= inspire sth. in sb. 使某人产生……感觉/情感 拓展:inspiring adj.鼓舞人心的,启发灵感的
inspiration n.灵感; 启发灵感的人(或事物)
7、apply /əˈplaɪ/
vi. 申请; 请求 搭配:ap0p1ly for...
vt. 吸引;引起
attract one’s attention /interest 引起某人的注意 /兴趣
attractively
adv. 有吸引力地
attraction
n. 吸引;吸引力
22、as well as
……以及…… Eg. He sings as well as playing the piano. 他会弹钢琴,也会唱歌
apply to
(向……)申请…… 向......申请;适用于
人教英语选修7Unit3词汇教学课件(共46张PPT)

narrow the generation gap. 5.The team lost narrowly.
答案:1. adj. 狭窄的 2. adj. 狭隘的 3. adj. 九死一生 4. vt. 缩短, 使变窄 5. adv. 勉强地
Ⅲ. 探究总结重点词的用法:(小组活动,5分钟) 第一组: 1. Her family urged her to find another job. 2. The report urged that all children be taught to swim. 3. We strongly urge on\upon you the importance of this
【巧记】ba-leen 谐音:我们班的一名叫“柏林”的同 学胡须特多,可惜不是鲸须。
4. annual ['ænjʊəl] adj. = yearly 每年的;按年度计算
的
n. 年刊;年鉴 【巧记】an-nu-al 谐音:阿牛 联想:阿牛每年都到大陆开个人演唱 会。
5. witness ['wɪtnɪs] vt. 当场见到;目击 n.目击者;证人;证据
4. Walking in the forest, he felt __a_b_a_n_d_o_n_e_d(abandon) by the world.
5. The final score of the basketball match was 93:94. We were only __n_a_rr_o_w__ly_ (narrow) beaten.
答案:1. adj. 2. adv. 3. prep. 4. n.
第二组: 1. He witnessed the accident. 2. Neither witness told the truth. 3.She gave witness on behalf of the accused person. 4.These facts are a witness to his carelessness.
答案:1. adj. 狭窄的 2. adj. 狭隘的 3. adj. 九死一生 4. vt. 缩短, 使变窄 5. adv. 勉强地
Ⅲ. 探究总结重点词的用法:(小组活动,5分钟) 第一组: 1. Her family urged her to find another job. 2. The report urged that all children be taught to swim. 3. We strongly urge on\upon you the importance of this
【巧记】ba-leen 谐音:我们班的一名叫“柏林”的同 学胡须特多,可惜不是鲸须。
4. annual ['ænjʊəl] adj. = yearly 每年的;按年度计算
的
n. 年刊;年鉴 【巧记】an-nu-al 谐音:阿牛 联想:阿牛每年都到大陆开个人演唱 会。
5. witness ['wɪtnɪs] vt. 当场见到;目击 n.目击者;证人;证据
4. Walking in the forest, he felt __a_b_a_n_d_o_n_e_d(abandon) by the world.
5. The final score of the basketball match was 93:94. We were only __n_a_rr_o_w__ly_ (narrow) beaten.
答案:1. adj. 2. adv. 3. prep. 4. n.
第二组: 1. He witnessed the accident. 2. Neither witness told the truth. 3.She gave witness on behalf of the accused person. 4.These facts are a witness to his carelessness.
《Vocabulary》课件

详细描述
英语学习APP或在线课程提供了便捷的学习 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 学习。这些平台通常拥有丰富的课程内容, 包括词汇、语法、听力和口语等方面的练习 。此外,许多平台还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调整教学内容
,提高学习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词汇分类与构成
词汇分类
名词
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如 “apple”、“book”。
形容词
描述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 ,如“big”、 “beautiful”。
介词
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词, 如“in”、“on”。
动词
表示动作或行为的词,如 “run”、“write”。
副词
描述动作或状态的方式或 程度的词,如“quickly”
详细描述
将新学的词汇放入句子或段落中,通过理解 整个语境来加深对词汇的印象。这种方法有 助于理解词汇的用法和搭配,提高词汇的运 用能力。例如,在学习“vocabulary”时 ,可以将其放入句子“I need to improve my vocabulary”中,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
反复复习法
总结词
、“happily”。
连词
连接词句或从句的词,如 “and”、“but”。
词汇构成
01
02
03
简单词
由单一的词根构成的词, 如“dog”、“cat”。
派生词
由词根加上前缀或后缀构 成的词,如“unhappy” 、“happiness”。
复合词
由两个或多个词根构成的 词,如“bookcase”、 “blackboard”。
定期回顾已学过的词汇,通过反复巩固来加深记忆。
词汇学之构词法课件

词汇学之构词法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构词法简介 • 前缀构词法 • 后缀构词法 • 合成词构词法 • 转化词构词法 • 总结与展望
01 构词法简介
什么是构词法
01
构词法是研究词汇变化和形成的 科学,它主要研究词素组合的方 式、词素替换的规则等。
02
构词法包括词根、前缀、后缀、 词尾等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组合 、替换、变化,形成新的词汇。
构词法的重要性
构词法是语言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 它对于理解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词汇 的变化规律以及语言的实际应用都有 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构词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词 汇的构成和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构词法的分类
合成法
派生法
将两个或多个词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新词的 方法。例如,“bookstore”由“book” 和“store”组合而成。
特点
前缀构词法是一种相对简单且易于掌 握的构词方法,通过添加前缀可以快 速创造新词。
规律
限制
虽然前缀构词法可以创造大量新词, 但并不是所有词根都可以随意添加前 缀,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规 则。
前缀构词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 “dis-”通常表示否定意义,“re-” 通常表示重复或再次。
03 后缀构词法
04 合成词构词法
合成词的定义与构成方式
合成词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组合而成的词。
构成方式
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等,形成具有特 定意义的合成词。
常见英语合成词举例
名词+动词
bookcase(书架)、 playground(操场)
形容词+名词
目录
CONTENTS
• 构词法简介 • 前缀构词法 • 后缀构词法 • 合成词构词法 • 转化词构词法 • 总结与展望
01 构词法简介
什么是构词法
01
构词法是研究词汇变化和形成的 科学,它主要研究词素组合的方 式、词素替换的规则等。
02
构词法包括词根、前缀、后缀、 词尾等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组合 、替换、变化,形成新的词汇。
构词法的重要性
构词法是语言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 它对于理解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词汇 的变化规律以及语言的实际应用都有 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构词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词 汇的构成和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构词法的分类
合成法
派生法
将两个或多个词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新词的 方法。例如,“bookstore”由“book” 和“store”组合而成。
特点
前缀构词法是一种相对简单且易于掌 握的构词方法,通过添加前缀可以快 速创造新词。
规律
限制
虽然前缀构词法可以创造大量新词, 但并不是所有词根都可以随意添加前 缀,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规 则。
前缀构词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 “dis-”通常表示否定意义,“re-” 通常表示重复或再次。
03 后缀构词法
04 合成词构词法
合成词的定义与构成方式
合成词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组合而成的词。
构成方式
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等,形成具有特 定意义的合成词。
常见英语合成词举例
名词+动词
bookcase(书架)、 playground(操场)
形容词+名词
hsk2 ppt课件

08
幻灯片7:HSK2 口语练习
口语练习材料
图片
展示一张有两个人在餐厅点餐的图片,其中一个人拿着菜单,另一人指着菜单 上的菜品。
文字
提供一段与图片相关的口语练习材料,包括点餐的对话和菜名。
口语练习方法
角色扮演
01
让学生扮演点餐的客人和餐厅服务员,模拟真实的点餐场景进
行对话练习。
模仿发音
02
老师可以播放录音材料,让学生模仿录音中的发音,并重复跟
通过将词汇与已知的词汇 进行联想,帮助学生记忆 新词汇。
反复复习法
通过反复复习和练习,帮 助学生巩固记忆,掌握新 词汇。
04
幻灯片3:HSK2 语法学习
语法规则分类
简单句型
只包含一个主语和一个谓 语的句子,如“我喜欢吃 苹果。”
并列句型
包含两个或以上并列主语 和谓语的句子,如“他和 她都喜欢游泳。”
06
幻灯片5:HSK2 阅读理解练习
阅读理解材料
短文1
一个关于动物园里动物的故事,描述了猴子、老 虎、大象等动物的特点和行为。
短文2
一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包括了春节、端 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短文3
一篇讲述一位成功企业家的故事,介绍了他的创 业经历和成功经验。
阅读理解方法
01
02
题目1
请选择正确的拼音 。
题目3
请根据上下文选择 正确的词语。
题目5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
模拟试题答案解析
答案2
答案是C选项,因为上下文中 提到了这个搭配。
答案4
答案是D选项,因为这是唯一 一个符合上下文的选项。
答案1
正确的拼音是A选项。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PPT课件

.
23
五、故事呈现法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 故事呈现法就是利用小学生对故事有
特殊兴趣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新单词 呈现之前教师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 借助图片、动作、手势等辅助手段讲 述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 单词做好铺垫。
.
24
cake、hamburger、popcorn、 hot dog、bread、French fries
把这些单词穿插在故事中,并用 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在装饰着小彩灯、 各色汽球的肯德鸡快餐店里,动物们将为 Monkey举行一个Birthday Party。随着故 事情节的发展,课件上逐渐呈现动物们喜 爱吃的食物,教师逐一教授单词。
.
25
六、角色呈现法
英语教师都知道,学生最容易弄混 人称代词的用法。教师可设计:指 名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到前面站定, 然后点着自己说“I”,指着男孩说 “he”,指着女孩说“she”,点着黑 板上画的鸟说“it”,学生就能从不 同的角色分配中理解词义,掌握单 词。
一边说open,一边打开教室 门;一边读close, 一边关教 室门。学生们很快就会领悟 open,close的意思了。
.
16
jump、run、walk、fly
直接做动作,或边跳边说:“I can jump!Jump,jump,jump!”或边走边说: “I can walk!Walk, walk, walk!”学生 们兴趣很高,一边模仿老师的动作,一边 有节奏地跟读,很快就记住了单词。可以 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态语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学生们很容易把动作和单词 联系起来,便于理解记忆。
词开始的。
.
2
二、词汇教学的内容
教常用词汇,并不断丰富词汇 教理解词义,掌握词的发音 教在听说读写各技能中正确运用词汇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第六章 偏误产生的根源及教学对策 PPT课件

纠正由教材和词典解释造成的“嫌”的偏误问题,让学习者 用“嫌”完成句子:
他没有带我们去那家餐厅吃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二、偏误教学对策 (三)偏误的讲解
大多数学习者都不能补充完整。 教师给出正确的形式:“他没有带我们去那家吃饭,因为他嫌那 家的味道不怎么样(服务不太好/价格太高)。” “嫌”的使用格式是:嫌(+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 教师介绍一句俗语,写在黑板上,但删掉其中的目标词,让学习 者填写出来:儿不____母丑,狗不____家贫。 教师再进一步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接着把对这句俗语 的解释写在下面,同样删除目标词,让学习者填写: 无论母亲有多丑,孩子都不会______他的母亲,无论家里有多穷, 狗都不会______它的主人。 这样学习者便会很好地体会到“嫌”和“嫌弃”的用法之别。
谢谢!
嫌+谓词性成分√
跟……见面√
嫌+名词性成分×
见面+宾语×
“见面” 是不及物动词
本章小结
词汇偏误在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很大 程度上反映了中介语的状态。汉语的词汇偏误类型表现在各个方面, 从中也可以看出词汇教学的核心地位。偏误的产生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包括母语或目的语的负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因素;外因是 指由教师、教材、词典等导致偏误的外部园素。纠正偏误或对偏误 进行预警是减少偏误率、提高正确率的两条必由之路。
一、偏误产生的根源 (二)目的语的负迁移
第二语言学习者受母语干扰的程度随着目的语水平的逐渐提高而 减弱,相应地,受目的语影响的程度却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学习者把有限的目的语知识不适当地进行类推而造成偏误的现象,称 为目的语的负迁移,也叫过度泛化(over generalization)。
他没有带我们去那家餐厅吃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二、偏误教学对策 (三)偏误的讲解
大多数学习者都不能补充完整。 教师给出正确的形式:“他没有带我们去那家吃饭,因为他嫌那 家的味道不怎么样(服务不太好/价格太高)。” “嫌”的使用格式是:嫌(+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 教师介绍一句俗语,写在黑板上,但删掉其中的目标词,让学习 者填写出来:儿不____母丑,狗不____家贫。 教师再进一步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接着把对这句俗语 的解释写在下面,同样删除目标词,让学习者填写: 无论母亲有多丑,孩子都不会______他的母亲,无论家里有多穷, 狗都不会______它的主人。 这样学习者便会很好地体会到“嫌”和“嫌弃”的用法之别。
谢谢!
嫌+谓词性成分√
跟……见面√
嫌+名词性成分×
见面+宾语×
“见面” 是不及物动词
本章小结
词汇偏误在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很大 程度上反映了中介语的状态。汉语的词汇偏误类型表现在各个方面, 从中也可以看出词汇教学的核心地位。偏误的产生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包括母语或目的语的负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因素;外因是 指由教师、教材、词典等导致偏误的外部园素。纠正偏误或对偏误 进行预警是减少偏误率、提高正确率的两条必由之路。
一、偏误产生的根源 (二)目的语的负迁移
第二语言学习者受母语干扰的程度随着目的语水平的逐渐提高而 减弱,相应地,受目的语影响的程度却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学习者把有限的目的语知识不适当地进行类推而造成偏误的现象,称 为目的语的负迁移,也叫过度泛化(over gener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