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8语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我的母亲课件 新人教版

1 我的母亲
1.知人论世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北京人,现代作家、戏剧家。曾因创作优秀 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 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 800 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 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 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 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代表作品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
在表达主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 答案:如在“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
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 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而“去吧,小子!”这句话中又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刻画人物写作技巧之一——白描法 [文本提炼] 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成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如:“在 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句精彩的白描, 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 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 了出来。再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 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 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 鲜明和生动。
序特点分析本文使用的是何种记叙顺序。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 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寻找线索的 几种方法: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中 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答案: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母亲的生平的:母亲出 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的那一年)→我小学毕 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作文我的母亲8篇

作文我的母亲8篇【篇一:我的母亲】母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干涸的心灵;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惊人的伟大。
感恩母亲,回报母亲,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关切的话语……都会让我的母亲感到快乐和幸福,天地宽大,让感恩在行动中实现,让爱在行动中升华!我还记得中考前的时候,我感冒,母亲就送我去医院给医生看,不管是三半夜,还是数九寒冬。
她都一直陪在我身边,细心地照顾着我,身影不离。
有一次,我午放学回家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跌倒在路边,引起有人笑话。
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我就站在门前,哭得双眼都红。
这时,母亲一听到我的哭声,就赶快跑过来,把我扶起来,坐在凳子上,对我说:“孩子,你哪里痛呢?”我说:“妈,是我的大腿在流血。
”于是,妈妈二话不说,就叫我把裤子脱下来给母亲看我的伤口如何呢?”这时,我听母亲的话,就脱下裤子后,看到我的伤口流好多血,母亲吓怕,对我说:“孩子,你赶快帮妈拿个药箱过来,好吗?”我点点头,向母亲致意。
于是,我就坚强地走去拿个药箱盒到我母亲的手中。
这时,妈妈就打开盖子,拿出药水来帮我清理伤口,说:“孩子,你是不是好痛呢?”我说;“妈,真好痛啊!”母亲就站起来,轻轻地拍我的肩膀,安慰地对我说:“孩子,就这么一点痛,让你怕成这样。
你要是能够坚强起来,就快就好。
”这时,我对母亲说:“妈,我明白。
”再等过一段时间后,母亲就叫我站起来,说:“孩子,你走几步让母亲看看吧!”于是,我站起来,走两圈,我的大腿就不痛。
我高兴地对我母亲说:“妈,我谢谢你,是你把我的大腿给医好,我要请您到去外面吃饭,好吗?”母亲高兴地对我说:“孩子,我可以答应你到外面去吃饭,我现在才发觉,你真的'长大。
”惟有母亲,她含辛茹苦地把我抚养到成人,我要报答母亲对我的爱。
如今,我的母亲已年过四十,他那斑白的头发,眼角上还添上一些细细的皱纹。
他不但教会我,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
我进入高中以来,母亲的言行教育我,要爱国、爱家、爱自已,才能为祖国建设美好的明天!【篇二:我的母亲】我的胸腔里跳动着一颗心脏,是我母亲的心脏。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 藤野先生2 我的母亲3 我的第一本书4 列夫·托尔斯泰5 再塑生命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第二单元6 雪7 雷电颂8 短文两篇9 海燕10 组歌(节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第三单元11 敬畏自然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3 旅鼠之谜14 大雁归来15 喂——出来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第四单元16 云南的歌会17 端午的鸭蛋18 吆喝19 春酒20 俗世奇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五单元21 与朱元思书22 五柳先生传23 马说24 送东阳马生序25 诗词曲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27 岳阳楼记28 醉翁亭记29 满井游记30 诗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清平乐村居名著导读《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附录欣赏唐人狂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标点符号用法后记1.鲁迅《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教师寄语:
让我们用行动来 “报得三春晖”吧! 1、给妈妈一个拥抱 2、和妈妈换位,用 妈妈的心态,对你 自己唠叨几句。
课堂小结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侯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 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 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 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 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 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 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 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 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生活采真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 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 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 影响?请联系实际谈谈。
虽然古语有“至亲不谢” 的说法,但今天我要对您说……
1、请以作者的口吻,对文中的 母亲说一句话。
2、请以自己的口吻,对自己的 母亲说一句话。 3、请你对天下所有母亲说一句 话。
胡适
1、请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 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 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怀念、感激、敬爱之情
品味语言
•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 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 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 ——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 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 得断然和绝对。 •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 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现了作者谦 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 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布置作 业
• 1、母亲是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夜深人静之 时,请撷一轮清辉,读几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吧。 • 推荐的文章: • 三毛的《守望的天使》 • 朱德的《我的母亲》 • 王恒绩的《疯娘》 • 韩静霆的《母爱是船也是帆》 • 2、 请同学们亲手制作一张贺卡,并写上一段祝 福的话表达对母亲的爱。以便在母亲节时送给母 亲。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母亲》讲学稿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讲学稿人教新课标版导入新课同学们,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
母爱是最温馨的。
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学者的母亲,看看这位母亲给孩子的是什么?让你感动的是什么?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等词语。
2.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远影响。
能力目标:1.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转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课前预习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 绰号(chuo4) 庶祖母(shu4) 吹笙(sheng3) 摹画(mo2) 眼翳(yi4) 舔去(tian3) 侮辱(wu3)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1910年赴美留学。
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
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一生取得35个博士(包括名誉博士)学位。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
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本文只是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
尤其是第7自然段更是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
此外,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我亦打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及地位《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作者以细腻、真挚、朴实的语言,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又极其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真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我准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第二课时着重分析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学生在阅读中还是为读而读,缺乏阅读的技巧,对阅读中的感受还是被动的接受。
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1、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大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夏夜多美》第二课时,《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
本单元课文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主题,让学生体会夏天的美好。
《夏夜多美》既写了夏天的美景,又写了夏天的情趣,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所写事情较多,通过复述,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内容,这将为后面的梳理文章结构,分析母亲对我的教育作铺垫。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母亲》说课稿

《我的母亲》说课稿江西省吉安县文山学校肖红梅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国学大师胡适写的《我的母亲》。
这次说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胡适的《我的母亲》选编在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2.教材特点这篇文章是作者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母亲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3.学情分析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在文章的浅层理解上应无大碍。
但由于学生人生阅历的不同,他们对母爱的诠释也就因人而异,同时由于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为师生课堂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带来了难度,因此,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调动学生情感,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意,了解文中的具体事件。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感受母亲的形象。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亲情,关爱父母,关爱他人。
二、说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点拨法让学生在讨论与启发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说学法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早就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
1.圈点批注法。
这是学生习得语感,提升灵魂的有效途径,我引导学生在圈点批注法中感悟母亲的光辉。
2.探究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三、说教学程序(一)深情导入,走近母亲。
胡适我的母亲(人教版八下语文)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 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 任严父。 “管束”可以换成“管理” 吗?
• 不可。 • “管束”的对象一般是孩子、学生; 意思侧重在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 “管理”的对象和意思要宽泛得多, 包括机构、人员、事务、物品等。
写母亲作为当家后母之难,主要写了哪三件 事?各表现母亲什么品性? 1.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 主。——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 性; 2. 如何与我的两个嫂子相处——表现母亲容 忍、温和的性格。 3.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 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 赔罪才罢休——表现母亲的“刚气” 。
再
见
满文军
歌曲《懂你》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 孩子们一块儿玩。 “野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指身体强健,敢于淘气、冒险。
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 子”,遂叫我做“穈先生”。 mé n “穈” 怎样读? 你知道为什么叫他“穈先生”吗? • 胡适原名嗣穈,又 “像个先生样 子”,所以……
第2 段,写自己儿时“最活泼”的游 竟,出乎 意外地 戏是什么。
子欲养而亲不待
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这位伟大的母亲
年轻时的冯顺弟
胡适母亲 冯顺弟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 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 相关句子,用一句话来概括胡适怀念的是 一位怎样的母亲? 2.课文主要写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通过 哪些句子具体表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记重点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文章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本课时主
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
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通过质疑解疑解决文中“为什么要
写前三段”等难点问题。最后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母亲,并让
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激发起他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
引起学生共鸣后,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2.师: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
──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
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
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文绉绉”“侮辱”造句。
三、了解作者,生自由读课文。(一边播放歌曲《懂你》)
四、探索新知
㈠整体感知
师生合作朗读文章(播放歌曲《母亲》),生思考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
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件展示母子亲情的画面并出示问题)
师生读文后,生回答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
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㈡合作探究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
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
度文章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教之严。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
让。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
的人。
2.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
㈢质疑、解疑(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
师根据生提问情况适当补充,课件出示下列主要问题: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
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生结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明确答案。
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
优秀品质。
2.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
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
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
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
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问题)
1.母亲教育儿子是非常严格的,你是怎样看待母亲的教育方法的?
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
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回忆一下,与同学们交流。
生思考后,互相交流。
六、总结
同学们,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永不受污;母爱犹如一缕阳光,
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温暖。热爱我们的母亲吧!让我们再次用歌曲《懂你》来表达
我们的这份心意。(播放歌曲《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