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 《兰亭序》 田字格
王羲之行书字帖-田字格版-兰亭序

练习字帖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 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 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 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 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 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 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 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 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 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 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 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 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 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
第 1 页 共 2 页
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 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 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 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
岂不痛 ” 哉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 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 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 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 夫 !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 有 感 于 斯 文 。
”
第 2 页 共 2 页
。
王羲之《兰亭序》的书写详细讲解

短撇 露锋落笔,斜向 左下撇出,短而斜,如 下面的“系”、“作”、 “俯”字。
61
启左竖 露锋落笔,中锋直下。收笔时稍顿, 转锋左桃带出附钩,意连下笔,如 下面的“将”、“其”、“畅”字。
62
挑上点 顺锋落笔向左,揉笔稍顿即转,提笔向右上挑出, 呼应下笔。入笔尖细,顿笔蓄势以求圆浑,末笔出 锋,左右呼应,如下面的”怀”、“快”、“观” 字。
66
反捺 顺势向右下,取弓势弧形,边行边按, 由重渐轻,撩尾轻快尖细,圆润出锋, 如下面的“之”、“足”、“叙”字。
67
横折 露锋落笔,向右上运行, 顿笔折锋向下运行,如下 面的“由”、“目”、 “惠”字。
68
竖提(挑) 竖挑相连,先写竖,至折笔处,顿笔 转锋,向右上挑出,不疾不徐,如下面 的慨”、“浪”、“怀”字。
斜点
斜点
上合二点
横联钩: ‘茂’横后连
写戈钩。
下合二点
竖联竖: ‘其’两竖都是从左起笔,
左竖低右竖高。
三点水
三点水:首点出 锋带出次点次点 与末节点相连, 末点按后上挑, 其势一气呵成。
横联竖: ‘清’第三横收
笔处上挑写竖。
斜提
相向: ‘抱’挑手向
右,包字向左, 左右相向,。
疏密: ‘抱’字相向之势,中间疏,
69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71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或驻笔收锋笔断意存如下面的岁或感字拖钩露锋落笔中锋向下运行至末端顿笔重按后向左拖出如下面的亭可静字圆转折由横向竖过渡该方折顿挫时变为圆转其势圆润流畅自然如下面的畅犹殇字平撇露锋落笔平向左撇出写时要短而平如下面的和楔稽字短撇露锋落笔斜向左下撇出短而斜如下面的系作俯字启左竖露锋落笔中锋直下
兰亭集序硬笔书法字帖

兰亭集序硬笔书法字帖(2)兰亭集序硬笔书法字帖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
以,因。
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
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语出《庄子·德充符》。
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
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
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固,本来、当然。
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
虚诞,虚妄荒诞的话。
殇,未成年死去的人。
妄作,妄造、胡说。
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
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1、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兰亭集序》【白话翻译】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
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饮酒一杯,咏诗一首,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清明爽朗,和风习习。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恬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产生。
王羲之《兰亭集序》米字格高清版本新年大放送

王羲之《兰亭集序》米字格高清版本新年大放送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盛名,书法爱好者都为之迷恋。
新年之际,奉献出《兰亭集序》的米字格高清版本。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第五页第六页第七页第八页第九页第十页第十一页第十二页第十三页第十四页第十五页第十六页第十七页第十八页第十九页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第三十七页第三十八页第三十九页第四十页第四十一页第四十二页第四十三页第四十四页第四十五页第四十六页第四十七页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兰亭序全文楷书 硬笔书法

兰亭序全文楷书硬笔书法
兰亭集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
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米字格,九宫格,田字格,回字格特点(附《兰亭序》字帖)

米字格,九宫格,田字格,回字格特点(附《兰亭序》字帖)《毛笔字帖书法》书法作品欣赏▲米字格字帖《兰亭序》为什么我们从小学练铅笔字、中学练硬笔字一直到现在练习毛笔书法,都离不开格子纸呢?而且格子纸还分田字格、回字格、九宫格、米字格等类型。
这不同的类型格子纸又针对着不同的练字时期,有着不同的训练和规范作用。
田字格田字格别看只是四个小格子,其实每个格子都大有名堂。
每根线、每个格子,格子中的每个方位,都有其不同的名称,熟记田字格、牢记各部分名称,是初学书写重要的前提。
田字格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
四个格分别叫做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认识了“田字格”后,欣赏田字格中的汉字,让孩子感受到每个字都有他的位置,而不能胡乱摆放,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等等。
只有在田字格中逐渐将汉字写规范,这样才能给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字格回字格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回”字把每个方格的横向和纵向都平均分成了5等份,即把每个方格平均分成了25等份,用正中的“回”字作为写字区域,于是可用“回”字把“字域”平均分成了9等份。
这样就可以让人们轻松做到以下三点:①字形到位;②笔画位置到位;③偏旁部首比例到位。
九宫格九宫格相传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创制。
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严谨峭劲,法度完备,是其晚年的得意之作,向来被学者赞誉为“正书第一”,仿习者甚多。
为方便习字者练字,欧阳询根据汉字字形的特点,创制了“九宫格”的界格形式。
九宫格,中间一小格称为“中宫”,上面三格称为“上三宫”,下面三格称为“下三宫”,左右两格分别称为“左宫”和“右宫”,用以在练字时对照碑帖的字形和点画安排适当的部位,或用作字体的缩小与放大。
米字格米字格似乎是“为汉字而生”,从笔画到结构,都非常符合汉字书写方式。
米字格正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正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从左上角向右下角的斜线叫右斜线,另外一条叫左斜线。
那么,我们如何借助辅助线来练字呢?1、竖中线,可用来作为写竖笔时的参照,更重要的作用是检查每个字左右是否对称,中心是否平稳。
王羲之兰亭序硬笔字帖word版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 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 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 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 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 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 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底色打印版(之一)
王羲之兰亭序硬笔字帖_兰亭集序毛笔临摹字帖
王羲之兰亭序硬笔字帖_高清单字版冯摹本王羲之《兰亭序》字帖精华
高清单字版冯摹本王羲之《兰亭序》字帖精华中国书法第一帖 《兰亭序》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 它精妙绝伦的笔墨技巧和章法布白的完整性上,而且体现在 与作者融为一体的文化与情感表达的深刻性上。
《兰亭序》 具备了书法作为艺术作品,从书家与书作、内容到形式的全 部审美因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 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 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兰亭序 田字格 钢笔临摹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并由羲之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兰亭序》全文如下: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