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基础知识

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基础知识
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基础知识

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基础知识: 高肌红蛋白血症处理:

1?大量水化:至少5000以上的补液,指南推荐10000,同时加强利尿剂的使用。

(只要有尿能够利出来,就不用担心心衰的问题。)

2. 碱化尿液:3,乳酸钠林格氏液(经肝脏代谢后形成3,碱化作用相对温和一些<针对横纹肌溶解症,可以使用,而且价格便宜。)

3. 利尿剂:袢利尿剂,甘露醇(关于甘露醇的肾毒性问题:只要还有尿,一般就不会引起肾损害,强调的是如果已经有肾衰竭,再用则会加重肾损害。)(插个尿管很重要,病人可以不起夜,方便记出入量。)

4如果实在不行则行血液滤过(一次8000元左右。)

肝功能指标:白蛋白,凝血功能,胆红素,而不是看,或者(是肝脏损害的标志)。在横纹肌溶解时,也会有的升高,并不是说明肝功有损害。

(深静脉血栓形成

1入院病情交代要点:

1)发展性一血栓形成有其过程,可能在治疗之后的一两天病情加重的情况。

2)危险性一一发生肺动栓塞。

3)两难性——抗凝,溶栓必然会带来出血的风险。

4)长期性一一按月计算的长期治疗:住院10-14天只是度过肺栓塞的危险期,后边至少要3-6个月的抗凝药物治疗。

5)艰难性一一25%—60%的患者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

一定要重视寻找背后的诱因和高危因素,因为很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前驱表现。老年人不明原因的,应该考虑到恶性肿瘤的可能,因为恶性肿瘤可以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而年轻人,则应该考虑有无自身免疫性疾病。

肺栓塞:致命杀手。临床中,3050%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肺栓塞,但是大多数无症状,只有5%的病人有症状(胸闷,胸痛),其中的1%会发生致命性的肺动脉栓塞。肺动脉主干直径1.2-1.4,栓子直径一般在0.9-1.0左后才可能出现肺动脉栓塞。一般股浅,股总,髂静脉才有可能,腘静脉以下的可能性很小。。高危因素:血栓形成活跃期,大的血栓。

病人的处理:暂时的制动,床上大小便,下病危通知书,级护理,上心电监护

所有导管相关性血栓,只要导管没有拔出,一般血栓不会自行脱落的

治疗:抗凝,溶栓,取栓(基本上临床上很少用。)+下肢静脉滤器(安在下腔静

脉的。)

溶栓的效果更好(置管溶栓),但是不作为首选,因为其高出血风险。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在脑出血平稳后,治疗都比较安全。

溶栓药物:

抗凝:低分子肝素:1)预防用药:1支;2)治疗用药1支q12h;

袪聚:血栓通/络泰(三七皂苷/人参皂甙),疏血通(水蛭素)。凯时,前列地尔。

改善微循环:七叶皂甙(迈之灵,麦通纳),地奥司明:爱脉朗含有黄酮成分,有血管保护作用。

溶栓:尿激酶(使用时应该每日监测凝血功能,特别重视纤维蛋白原,<1.8,时必须停药。)

拜瑞妥:利伐沙班,比较贵,但安全型高,有证据,已经研究出针对它的拮抗剂。

治疗:下腔静脉滤网植入。

植入方式一般选择从下肢静脉往上走,一般使用可回收滤器,放在下腔静脉的。安置滤网要掌握好适应症。其绝对适应症:抗凝药物禁忌时。但有风险:继发性血栓形成。一般是放在肾静脉开口下方。

所有的介入操作风险应知:

1?造影剂相关的并发症:过敏,肾损害。对于肾损害,一般强调手术后给予积极补液,利尿以尽快的排出造影剂。

2. 穿刺的并发症: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痿形成。临近脏器损害,术后穿刺点出血,感染,皮下血肿。

3. 血管腔内操作可导致血管损害,痉挛,破裂,损害,血栓脱落(动静脉),斑块脱落(动脉。)

4. 感染:少见但严重,局部感染,或者全身血行性感染。

置管溶栓术后注意事项。

置管溶栓剪短喷射(更好,因为其喷射时有机械冲击力,帮助溶栓)

I级护理。避免置入侧肢体的弯曲,(避免置管折断),应该轴向翻身

出血表现:消化道,泌尿道,呼吸道出血。牙龈出血(肾上腺素棉球局部压迫。)怀疑有脑

部问题是,即使的查体:病理征阳性可提示。要注重关注尿激酶的累计使用量。每日监测凝血象。

下肢静脉曲张:

病因:首先要关注其原因,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明确有无深静脉问题,深静脉是否通畅。)可用超声,,三D重建,寻找溃疡的原因,是否是因为静脉曲张引起的,才能做到对因治疗的效果。当合并溃疡的时候,可行分泌物培养,这是医疗行业中使用治疗性抗生素的依据。

下肢静脉曲张的分级:

0级:可见或者可触及的静脉疾病体征。

1级: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

2级:有静脉曲张。

3级:有水肿等症状,但无皮肤色素沉着。

4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皮疹,皮肤硬化。

5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并有已经愈合的溃疡。

6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以及正在发生的溃疡。

治疗:

1. 硬化剂治疗:是静脉发生无菌性炎症。

2. 手术治疗:曲张静脉旋切术、大隐静脉高位接扎术+点状剥脱术、大隐静脉主干激光闭合术。

3. 弹力袜+药物(迈之灵,爱脉朗)

静脉曲张手术必须说明几个风险:

1?术后下肢肿胀。

2. 术后局部曲张静脉残留(做好术前标记的重要性。)

3. 激光闭合术造成局部皮肤烧灼伤

4. 术后。

5. 术后复发。

疝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保守治疗。

疝形成原因:内部张力t局部薄弱。

用的最多的是泰科的平片。泰克自粘性补片,加强腹股沟后壁。以聚丙烯材料为主。它可以促进局部组织增生,和周围组织长到一起,发生感染后,可以让白细胞和细菌通过,可以不完全取出,感染也可以好。是其优点。

:腹膜前间隙修补。(网塞+平片。

腹膜前间隙的概念是专门为这项技术创造出来的概念。本身不存在这一个间隙,是

人为分离出来的。其效果很好,但是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很高。

疝无张力修补术必须知道的几个风险:

1. 伤口积液,感染,延迟愈合。

2. 最严重的感染:补片感染。

3. 术后暂时的会阴水肿。

4. 术后暂时的疼痛(皮神经损害,后期麻木),长期损害(网片对神经的刺激。)

5. 滑疝造成的相邻肠管,膀胱的解剖结构的损害。

6. 精索损伤或者精索与网片粘连导致的男性不育。(预防:避免精索与网片接触)

7. 疝复发,以及对侧疝形成(慢性腹压增高的情况)

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

(分类依据是血管壁的完整性)

夹层:顺向,逆向撕裂。主动脉夹层分类,主要根据分类方法:A型:裂口在升主

动脉;B型,裂口在降主动脉。A型由胸外科处理。B型由血管外科处理。

假腔供血:撕裂出的腔为假腔。手术安支架时,封闭假腔,会导致由假腔供血的器官缺血。附壁血栓:夹层,慢慢趋向于稳定。

烟囱技术,开窗技术。

动脉瘤形成的原因:1。自身血管不好。如综合征。2.压力增大。高血压。治疗

上,血压控制目标(夹层):110-120/60-70心率:<60次/分。

夹层风险:逆撕。发展。发展性是因为血压的波动性。要关注大的脏器血供情况,腹部体征。因为撕裂会导致器官供血减少。很重要。在夹层急性期不要手术处理。稳定后才处理。因为急性期为炎症期。

支架治疗:裸支架,覆膜支架,相当于人工血管。

腔内隔绝术的问题:分支血管被封闭。支架的问题:内漏。烟囱技术。但是会引起内漏。处理内漏的方法:加硬化剂?有待讨论。

开窗技术:需要定制,很贵,20万一个。普通的支架8-12万左右。

分支支架:价格贵,是对开窗的补充。医保报的少,只有20%左右。

介入开放手术

介入:创口小,恢复快。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术中风险低。但是费用高昂(10- 20万)。但是远期并发症相对较多。

开放手术:创伤大(从剑突一直到耻骨联合,恢复慢)。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巨大。术中风险大。费用相对低。6-8万。国外的介入治疗更加便宜。远期并发症相对较少。手术后会对部分分支动脉血供牺牲。导致脊髓缺血,乙状结肠缺血,臀肌缺血(栓侧髂内动脉闭塞)

腰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髂内动脉一般不做血管重建。一般至少保留一侧的髂内血管。

下肢动脉疾病慢性:动脉硬化闭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急性:,颈动脉,心电图,血脂。动脉硬化为全身性疾病。一定要全面关注。如心脏,脑部。动脉缺血检查:下肢,。首选,最有意义。超声报告对血管疾病来说意义不大。

(正常值0.9-1.3)0.9-0.7,轻度;0.7-0.4,中度;<0.4重度。当<0.7时需要外科干预。是筛查动脉缺血的首选。用于治疗指导了解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动脉硬化交代的要点:

1. 全身性疾病:脑卒中,心梗。

2. 治疗费用高昂。花很多钱,但效果未必好,未必能保住腿。医保报销比例很低。

3. 根据病情的分阶段策略:走一步,看一步,要彻底打破患者及其家属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幻想。

4. 治疗效果的反复性。病情的自然发展过程和治疗策略不完美。

5. 后续长期治疗:药物,生活习惯的调整。必须戒烟。治疗策略的选择:要有好的流入道和流出道。血管病变主要病变是中小血管。

介入治疗:并不是完美的治疗手段

1. 介入造成血栓斑块脱落栓塞远端,造成垃圾脚,导致截肢。

2. 对动脉内膜的损伤:术后急性血栓形成,术后抗凝,溶栓治疗。

3. 介入治疗后的再狭窄,维持时间有限(一般5年左右)。抗凝与出血的掌握,一定要请示上级,如果要停用抗凝药物的话,千万慎重!尽量不要停药,除非实在没办法。

常见的伤口渗出处理:按压止血。最重要的手段。支架放5年后,一般会发生再狭窄。

急性动脉缺血性疾病:

动脉血栓形成(极少见):医院性操作:穿刺。

动脉栓塞:1、外来栓子:心脏来源最多(房颤),此时摸脉搏,很典型。超声结果不可靠(超声报的栓塞或者是血栓形成是不可靠的,他往往是超声老师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给出的结果。)相关病史的评估很重要。

处理:

病理发展:1,缺血组织坏死,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

2. 坏死组织入血,导致高肌红蛋白血症导致肾衰竭。高钾血症导致致死性的心率失常。

3. 缺血再灌注损伤,骨筋膜室综合症。从入院开始要密切随访血气,肌酶谱,记尿量。

4. 常常在血液再通之后出现高钾血症,酸中毒

治疗策略:抗凝溶栓药物。替罗非班(欣维宁),强悍的抗血小板药物。

尿激酶。

取栓手术:问题:盲取会取不干净,可诱发新的血栓形成,或者脱落,血管壁损伤。导致垃圾脚,截肢。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依达拉奉(必存):自由基清除。七叶皂甙钠:减轻水肿。

如果是房颤引起的,首选取栓。其它情况,血管条件差的:置管溶栓。

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加压要及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